重生09:合成系男神 第648章

作者:辛老板

  下饺子一样,向各个航空集团提供优质发动机。

  “毕方”的意义,不单单是让“四象威龙”、“鲲鹏”这样的怪物有了强劲的动力,更是因为其100%的国产化,养活、激活、教活了一整个产业链。

  当时周瑞开挂到飙鼻血才拿出的设计方案,是完美适配国内航天工业体系的。

  有生产能力,有市场需求,有正向反馈,即便周瑞没再帮过忙,“毕方”也在不断优化、迭代中。

  比如因为更换了更优质合金,推重比进一步提升。

  比如专供重型机的大涵道比“毕方-3”。

  再比如为了舰载机开发的紧凑尺寸“毕方-5”。

  这些发动机的提升,也会助力飞行器的升级,比如“四象威龙”,现在最新款的动力水平,比周瑞熟知的版本还要高。

  周瑞这次抽出时间找邱力勋,除了看看603所,还有点正事要商量。

  大概转了转后,周瑞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明年,我有个重要项目要进行,需要发动机方面的支持,到时候调你过来搭把手。”

  邱力勋一愣:“发动机方面的支持?是‘航空’方向还是‘航天’方向?”

  他是知道了,周工这两年精力都在航天上,航空已经许久没碰了。

  周瑞却神秘道:“既是航空,也是航天。”

  邱力勋感觉莫名其妙,这是什么意思?

  但转而就想明白了,张大了嘴巴:“您是说?‘空天’方向?”

  周瑞点点头,轻声道:“我已经联系了不少朋友,包括蓉飞那边的几个得力大将,到时候开明智能、太一天工、航天局、蓉飞、603所一起.”

  这阵容,简直不能用强大来形容,仅仅听了周工一句话,邱力勋就感觉心巴里难以平静。

  他颤声道:“空天战机?那岂不是成了‘六代机’了?”

  是的,目前这颗星球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就是“四象威龙”,但即便如此,也还没有够到“六代机”的范畴。

  作为尚未出现的概念,很难有一致的判定标准,但国际上普遍认为“空天”是其重要指标之一。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空天战机”过于遥远,可能要“七代战机”才有机会。

  邱力勋手里的锤子都在抖,这太猛了

  是了,也只有航空、航天均是顶级大佬的周工,才最有可能突破“空天”的桎梏。

  但周瑞却摇了摇头:“六代机根本没标准,谁说的上呢.而且我是准备做‘大型空天无人机’,算不算‘战斗机’都两说。”

  他的设想里,充分利用‘机械智能’来摒弃有人驾驶的复杂性和局限性,使得飞行器可以更轻松突破大气层,然后停靠在“轨道平台”上。

  还是那句话,有人和无人,难度天差地别,光气动外形就能玩出花来。这种取巧的方式,和一般看法中的“六代机”有很大区别。

  周瑞拍了拍邱力勋的肩膀:“六不六不重要,你做好准备,我安排妥当了会提前通知你。”

  能直接叫来邱力勋这个级别的来打下手,可能也就只有周瑞了。

  毕竟邱力勋也是今年的院士提名人之一而且几乎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再加上上次约好的,也已经是大佬级别的蓉飞王德,以及自己培养出来的精兵强将

  以前他能调动全蓉飞的力量,去攻克“鲲鹏”,之后他能调动大部分航天局的力量,去发射“南天门”。

  现在,他能聚集的力量遍布全国

  有趣的是,他并不是靠钱,也不是靠权.

  全凭技术!和亿点点个人魅力。

  航天、航空领域遍布他的崇拜者,怎么不算工程界的“海王”呢?

  是了当初只要还活着,系统就给【海王】经验,一定是因为这个!

  中午和邱力勋简单吃了个饭,下午周瑞又再度赶回京北,参加“东方红一号”入馆国家博物馆的仪式。

  在甘媛的精心打理中,周瑞正装笔挺,发型一丝不苟。

  这场仪式,比几天前“湘省博物馆”的那次规格高得多,“两弹一星元勋”尚在世的四位皆出席了现场,其中就包括昨晚见过的孙嘉栋孙老。

  这位老人依旧是对周瑞很感兴趣,却只是暗中观察的模样,让周瑞多少有点摸不着头脑。

  整个仪式进行的很顺利,毕竟已经彩排过,还没有任何娱乐性。

  先是包括航天局孙局长、周瑞、国家博物馆馆长在内的几人进行了讲话。

  紧接着,四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参与过东方红项目的孙嘉栋、王玺季也上前讲话。

  作为官方的仪式,必然是以“讲话”为主,并且所有人都是有稿子的,稍稍有些沉默冗长,这也是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仪式没有直播,而是录播放新闻.

  就新闻类节目的时长,根本不够数。

  不过周瑞听得很认真,上一代科学家在学术上可能已经不在前沿,但他们的精神境界却又超过当代。

  不必去说什么“奉献”或者“牺牲”,仅仅是那种特殊时代培养出来的“坚定”,就已经是科学工作者外挂一般的品质了。

  最后,足足经过了两个小时讲话后,“东方红一号”终于在无数摄像机、嘉宾的注视下,被周瑞和两位元勋一起扯下红绸。

  这一幕显然是精心设计过的,当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和两位垂垂老矣的元勋,为了同一个东西聚集在一起。

  卫星还是那颗卫星,老人是送它上去的那些,年轻人是接它回来的那个。

  这有趣的照片,也会被放在国博展厅中,作为“东方红一号”的解说注脚,一直流传下去。

  仪式彻底结束后,由于人数过多,且年长者占了相当的数量,就没有再搞什么晚宴,众人在国家博物馆侧门一一告别。

  此时已经是10点多,京北的冬季夜晚又干又冷。

  送走了大部分人之后,正准备也离开的周瑞,却被一人拦了下来。

  孙嘉栋孙老,笑眯眯的凑过来:“周总啊,今天辛苦了”

  周瑞握了握对方的手:“您言重了,反倒是您,早点回去休息吧。”

  孙嘉栋却摇了摇头,说道:“我是要回去来着,不过也想邀请您到我家做客.”

  这突然的展开,周瑞有些发愣.

  现在?10点?

  孙嘉栋卖了个关子:“您来了就知道了,算是私人邀请,没别人.”

  这语气.让周瑞想起了“湘博”的杨永涛。

  虽然一头雾水,但对于长者的邀请周瑞还是没有拒绝,左右不过花费点时间罢了。

  周瑞邀请孙老上了自己的车,在老人家的指路下,抵达了一处老旧但不破败的小区。

  虽然小区里的楼,看外表有些寒颤,但里面都是经过现代化改造的。

  再加上距离故宫不到15分钟的路程,和门口穿军大衣的“保安”,不难想到这里住的都应该是些“老人”。

  周瑞就这么一脸懵逼的,带着甘媛,走进了孙老的家中。

  家中的布局又和楼道里不一样,年代感又上来了,像是上世纪70年代的风格,深红色的木质桌椅,微微泛黄的墙纸,再加上无处不在的书本.

  是的,好多好多书而且看上去许多怕是比周瑞年龄都大。

  孙老的爱人,似乎对于10点多有人来家里窜门并不奇怪,显然是早已知道,穿戴整齐的给倒了杯热茶,周瑞双手接过。

  还没喝一口,孙老就在书房里招呼了一声:“周总,您个子高,能帮我把那箱子拿下来么?”

  周瑞和甘媛对视一眼,对于这次“窜门”越发感觉莫名其妙.

  但还是老老实实起来,帮孙老从一个老旧的书柜顶部书山上,艰难的拉扯下来一个旧箱子。

  得.又是一个年龄比他都大的老物件.

  灰尘和散落的书本劈头盖脸而下,还好周瑞身手敏捷,一个个都接住了

  孙老轻轻拂过箱面上的灰尘,感慨道:“怎么又这么大灰.我去年才整理过.”

  周瑞忍不住道:“孙老,这是什么.?”

  孙嘉栋当着周瑞的面,打开了箱子,居然是铁扣而不是拉链,可见其年代久远.

  “这个呀原本是打算在我走之后,捐给‘钱学森博物馆’的但最近有了点新想法.”

  周瑞瞪大了眼睛,箱子内,居然是大量的,装订成册的手稿

  粗粗一看,怕是有几十本

  “您应该知道我说的是谁,当年他深知许多东西只是在异想天开,但又控制不住自己‘思考’的欲望,毕竟他是真正天才的那一个.”

  “到了他那个位置,许多想法根本不能说出来,因为说了就会有人去‘捉摸’,说了就会影响组织的判断.所以他只是把这些灵感,都自己记录了下来。”

  “我是崇拜他的,哪怕他不在意的东西,我也一点一点收集起来.数量越来越多”

  孙嘉栋浑浊的双眼,看着周瑞,轻声说道:

  “周总.我不知道这些对你有没有帮助,其中的一些,连我也看不懂,毕竟钱老是‘全才’,而我只懂导弹和卫星罢了.今天我想将这箱东西,送给您。”

  “如果有帮助,您就看看,如果没帮助,就当是些老物件吧”

第874章 隔空交流

  周瑞伸出手,试图拿起一本泛黄的手稿

  但又担心这不知几十年的东西,会不会脆弱到一碰就碎。

  孙老笑了笑,说道:“放心吧,我在保养‘老书’方面,还是有些心得的.”

  周瑞将最上方的一本取出,抚去了不存在的灰尘。

  上面赫然写着:“对月球基地的思考二三事,及一种月面工事遐想”。

  又拿出一本,写着:“电力汽车与内燃汽车之优劣,与电机、传动机构设计”。

  周瑞一时间有种恍惚感,这些事.不应该是现在的人思考的么.

  但看看日期,却是1980年和1991年.

  孙老似乎陷入了回忆,说道:“这里面的东西,时间跨度很大封皮是我自己弄的。”

  “你放心,和国家项目有关的机密文稿,这里一个都没有,大多都是钱老的‘随笔’、‘随想’.”

  周瑞郑重的点点头,说道:“孙老,这份礼物太贵重了”

  孙嘉栋站直了身子,松弛的眼眸再度变成一轮弯月:“不一点也不.送给你,刚刚好。”

  由于数量太多,周瑞不好当场翻看,郑重的将其暂时放回旧箱子中。

  之后周瑞、甘媛、孙老、孙老爱人一起小坐了一会儿。

  孙老聊起了当年的一些趣事。

  从东方红一号,到北斗卫星,光是他亲手设计的卫星就多达45颗,协助、指导的更是不计其数。

  另外他也是火箭专家,长征一号,东风一号都有其参与,不过后者时期,他只是无数普通小年轻中的一个,也是那时起,他被钱老所看重。

  老一辈科学家思想过硬,不喜欢以旧时的“师徒”而论,而是均称呼为“同志”,即便是钱老和他写信也是如此称呼,但实际上,钱老是孙老的引路人,确有师徒之实。

  孙老感慨道:“当年我也见过许许多多耀眼的身影,但无论我个人,还是整个组织内,整个科研工作者队伍里,都认为钱老处于‘独一档’,哪怕再多的天才,也都得屈居其下。”

  “无论什么难题,无论什么领域,只要将其拿到钱老面前,哪怕是钱老完全不熟悉的,他都能一针见血的提出关键问题,就仿佛能够‘抽丝剥茧’一般.”

  周瑞指尖微动。

  “而且钱老还有一手‘触类旁通’的本事,我记得当年国家要造核潜艇,技术难题迟迟无法突破,就有人说要不问问钱老,不少人觉得异想天开,一个搞火箭的,怎么就能搞核潜艇我也怕钱老为难,劝他不要插手。”

  “但最后,钱老还真的主导设计了咱们第一艘核潜艇,我当时最清楚不过了,好多东西钱老也是现学的,却比苏联留学回来的潜艇专家还要厉害,不过最后一直推脱自己只是指点指点,就没有担任任何职务.”

  周瑞呼出一口气

  孙老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似乎在追忆钱老,但其实也是在追忆年轻的自己。

  不过时间已经很晚了,周瑞注意到孙老爱人的身体很不好,甚至站起来都很费劲,而半掩着门的卧室中,还有一些医疗器械。

  但即便如此,依旧在外面陪着,并且一直打量着周瑞,似乎这个家里很久没有这么年轻的客人了。

  考虑到老人家的身体和精力,12点左右,周瑞主动起身告别。

  老院落内,孙老一直送到车前。

  “周总京北还呆几天?明儿个一起吃个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