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贪狼星 第230章

作者:三悔人生

“世子殿下当真是好记性,家父正是安乐王。”

被朱瞻壑道出家门,而且还是在自己没有提前说明或者提醒的情况下,这让亦剌思心中一紧。

如果是两国关系良好,宛若现如今的大明和朝鲜,那这就是一件好事儿,但奈何现如今大明和瓦剌的关系……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秃孛罗的儿子……”朱瞻壑一边点着头,一边绕过了书案,走到了亦剌思的面前。

“我虽然没有见过你的父亲,不知道你与你父亲像不像,但你作为安乐王之子,又是蒙元人,怎么生得一副儒生像?”

“回世子殿下。”亦剌思心中微微一松,但头是片刻不敢抬起。

“小人自幼诵读儒家典籍,鲜少骑马游猎,可能是与这个有关系。”

朱瞻壑挑了挑眉毛,没有多说什么。

其实朱瞻壑是个很不喜欢绕弯子的人,他虽然做过不少绕弯子的事情,也就是俗称的阴谋,但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喜欢阳谋,比如直接让杨溥去瓦剌然后死在那里。

“行了,派来朝贡的使臣还没回去了,你们就又派人过来,而且还是秃孛罗的儿子。”

“有什么想说的?或者应该说,你们瓦剌有什么想要弥补的?”

“回世子殿下。”亦剌思跪在地上,感觉膝盖有些发麻的同时,头皮也在发麻。

因为,这就是进入正题了。

“小人此番前来其实是要向大明致歉的,此前大明使臣在忽兰忽失温遇害一事,我们瓦剌部已经查到了真凶,并且将真凶送了过来。”

“希望世子殿下莫要大动肝火,饶恕我们瓦剌部的失察之罪。”

“哦?”朱瞻壑的眉头挑了起来,语气也微微抬高。

“找到真凶了?速度挺快啊,不会是随便找了个人来糊弄我吧?”

“世子殿下说笑了,我等岂敢如此胆大妄为呢?”

眼见朱瞻壑没有像自己当初预想的那样蛮不讲理,亦剌思的心情也是平复了下来。

“真凶在抓捕的时候反抗激烈,我瓦剌部为擒得真凶向大明交差,不得已只能将其斩杀。”

“真凶的首级小人此行也带来了,但不太好在这里拿出来,不过小人这里有一物,世子殿下见了就明白真凶是谁了。”

朱瞻壑没有说话,只是招了招手。

朱平迅速上前,将亦剌思自怀中掏出来的东西接了过来,反复检查之后才转身交给了朱瞻壑。

“呦呵。”朱瞻壑在看到那东西的时候不由得惊咦出声。

“真凶是他吗?还是说……”

“啧啧。”捏着手里的令牌,朱瞻壑饶有兴趣地抬头看着亦剌思。

“够下血本的啊,这是弃车保帅、断臂求生?”

“世子殿下何来此言呢?”亦剌思缓缓地抬起头来,目光平静地看着面前的朱瞻壑。

“我们瓦剌部岂敢欺瞒世子殿下?既然带来了,那自然就是我瓦剌部多方查证之后确定的真凶了。”

“若是世子殿下不相信我们的话,那大可以派人进入忽兰忽失温调查。”

朱瞻壑将刻有贤义二字的腰牌放在了身后的桌上,脸上带着满满的笑容,静静地看着面前的亦剌思。

亦剌思可以说是有恃无恐,因为他知道大明不会派人去忽兰忽失温调查,而且就算是调查也调查不出什么来。

只有冤枉你的人才知道你有多冤枉,作为始作俑者,朱瞻壑自然是知道瓦剌有多冤枉的。

但是,这可不是他的目的。

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底哪个才是悲剧

其实瓦剌的意思很简单,正如亦剌思所说的那样,朱瞻壑在看到贤义王太平的令牌的时候就猜到了。

大概意思就是这事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我双方都清楚,现在你牛逼,我认栽,替罪羊我给你找好了,分量绝对够,这事儿就这么算了吧。

至于以后怎么样,那是以后的事情,这事儿就这么揭过去得了。

不过朱瞻壑可不打算就这么完事了,他的本意可是想找个机会直接灭掉瓦剌的。

但是,他突然有了一个更好的想法。

“既然真凶已经找到了,那本世子自然不会再过多的追究,毕竟冤有头债有主,本世子也不是滥杀无辜的人。”

……

听着朱瞻壑的话,别说是亦剌思了,就连朱瞻壑身后的朱凌和朱平都低下了头。

别人说这话也就罢了,但是这话从朱瞻壑的嘴里说出来……

那真的是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不过对于亦剌思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儿,因为不管怎么说,朱瞻壑这话说出来之后就没有了动手的理由,瓦剌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虽然复仇甚至是南征之日还遥遥无期,但有希望在总是好的。

“这一路上舟车劳顿,本世子也就不多留你了,朱凌。”

“小人在。”

“让人带他们去乌蛮驿,正好他们之前来朝贡的使臣还在,也好安排。”

“多谢世子殿下。”亦剌思再次五体投地的谢恩。

……

亦剌思走了没多会儿,朱高煦就来了。

亦剌思的身份还是太特殊了,虽然瓦剌主要是马哈木在做主,但秃孛罗绝对是属于扮猪吃老虎的那种,谁也不敢轻视他。

“什么!?”

在听了儿子的讲述之后,朱高煦很是不可思议地喊了起来。

“你不是一直在找这个机会吗?怎么会做这样的决定?”

“而且,这事儿要是真的做好了,把瓦剌给灭了,那这天底下就真的不会再有反对我们的声音了。”

“你是怎么想的?”

“您别急。”朱瞻壑笑着安抚了父亲一番。

“前天我接见的人您还记得吗?”

“你接见的人多了去了,我哪里记得?”朱高煦闻言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朱瞻壑闻言笑笑,他理解自己父亲的想法。

其实很简单,草原的问题一直是尾大不掉,当初老爷子是怎么想的朱瞻壑不知道,但到了洪熙皇帝继位,那就是真的不想动了。

而在朱瞻壑接掌大明之前,他的堂兄是有心想动瓦剌,但还是更想处理掉自己这个最大的祸患。

处理掉瓦剌,统治者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些到达一定高度的官员也都知道,但百姓却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永乐、洪熙和宣德三位皇帝都没能处理掉的瓦剌却被朱瞻壑处理掉了,这对朱瞻壑的名声有积极作用。

要知道,对于朱高煦一家接掌大明一事,民间的声音可是很多的,而且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好的声音。

是!当初朱瞻壑在草原筑京观、在倭国筑京观,甚至是屠城的时候,他们拍手叫好,因为他们被草原和倭寇欺负得太久了,一直以来的统治者和官员都是为大局考虑,不曾让他们扬眉吐气。

朱瞻壑的所作所为虽然是极致的激进,但却能够让百姓们很好的出一口气。

但是!

当黑暗中射入第一束光的时候,人人都在歌颂光明,但站在阳光下久了,他们又开始唾弃阳光。

他们嫌弃阳光太刺眼、嫌弃阳光太热,总之任何不符合他们心意的,他们都唾弃。

只有当这个世界再次陷入不知期限的黑暗时,他们才会重新思念,重新祈祷光的到来。

而现在,朱瞻壑却放弃了这个能够纠正自己名声的机会。

别说是朱高煦了,换做是谁都是无法理解的。

“那不勒斯王国,还记得吗?”朱瞻壑笑着说出了一个名字。

“你是说那群白人?”朱高煦瞬间就想到了。

其实一直以来,白人说的是汉人,黑人说的是昆仑奴那些,但说法也是会改变的。

随着白色人种出现,甚至是被当做奴隶贩卖到中原,人们的说法也慢慢的变了。

不过,就现在来说,在中原地界见到白人的机会还是太少,那些被朱瞻壑运来的白人奴隶不是在中南半岛就是倭国开矿,中原是很少有机会见到的。

所以,朱高煦对那不勒斯王国的人印象深刻。

而且,他们是在朱瞻壑之后,顺着朱瞻壑留下的脚印,穿越东察合台汗国而来。

因为打着向大明进贡的旗号,东察合台汗国也没敢动他们,毕竟歪思也怕大明凑着这个机会直接翻脸。

“那些白人……不是来给你送黄金珠宝和你最喜欢的美女的吗?怎么就和他们扯上关系了?”

对于自己父亲说自己喜欢白人美女一事,朱瞻壑已经无感了,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也是因为懒得去纠正了。

朱瞻壑笑着给自己的父亲解释:“他们是来祈求结盟的,因为他们想要收回西西里岛王朝啊。”

“不过您也知道,想要帮到他们,那就得等沐家那边完工,而且还得让宝船队去,所以就一直被搁置了。”

“不过,既然要我帮忙,那自然就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世间可没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你想怎么做?”朱高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朱高煦已经很了解自己这个儿子了,他知道,每当自己这个儿子以这种语气、这种表情,以及算计的是外人时,那这个被算计的人大概率是要倒霉了。

而且是倒霉到极点,所有与之相关的人都会倒霉的那种程度。

“很简单啊。”朱瞻壑笑了起来,而且还笑得很是灿烂。

“驱虎吞狼嘛,我又不是第一次用了。”

“您说啊……”朱瞻壑带着些许莫名的表情走到门口,看着偌大的皇宫。

“这世间几乎所有人都想要完美无瑕,做的每件事情都得到世人的理解,但问题是,如果所有人都能理解你,那你是多么的平庸啊。”

“战争是一场肮脏的游戏,而我,是一个肮脏的玩家。”

“当一个人和一个时代会错了意,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而悲剧的核心,要么是这个人,要么……是这个时代!”

第三百三十八章 :利益的交换

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什么真正的善意,所有的善意都是有着另外一面的。

父母亲人之间的善意都是源自于血脉亲情,而除了这些人之外,其他人对你,或者是你对其他人的善意,往往都是因为利益。

区别在于实力。

当你有实力时,你的善意就会被定义为施舍。

当你弱势时,你的善意就会被定义为讨好。

而当双方实力相当的时候,你的善意就会被定义为利益交换。

所以,当善意有了实力的支撑,那就成了恶意,而失去了实力的支撑,那就成了软弱。

至于面前的这个使臣,朱瞻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本世子说过,我们大明是很愿意出兵帮助你们的,但实际情况你们也是知道的。”

“如果派太小的船只,那起不到威慑的作用,我们大明的很多武器也无法带过去,实力无法发挥,自然起不到什么效果。”

“但想要宝船队过去,那就只能等运河开挖完毕,不然的话以宝船队的大小是无法穿越现有的河道的。”

那不勒斯王朝的使臣一脸的迷茫,不过在听了随行翻译的转述之后,他的表情立马变得急切了起来,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堆话。

在前世,朱瞻壑的鸟语其实还算是可以,虽然已经落下了不少,但也不至于只剩下一些常用词汇,简单的交谈还是可以的。

但是,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穿越之后,会鸟语的人能做很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只因为他会鸟语。

但实际上,鸟语的变迁也是很大的,后世所学习的鸟语都是现代鸟语,而在十二世纪以前哪怕是欧洲,用的也是古鸟语,十二到十六世纪是中古鸟语。

所以,朱瞻壑基本上听不明白这使臣说的话,有不少的词汇他还是能懂,但却无法串联成一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