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440章

作者:参娃

“严哥,按说呢,有些话我不好说太多。

说了好像我小气,怕人来抢我买卖似的。

可今天这是回老家来了,那边坐的是我父母。

我真不能昧着良心跟你胡吹一气,鼓动你大力发展人参。”

许世彦沉默半天,最后才叹口气说道。

“这要是早个三五年,你说想带着老百姓发展人参,我都能说可以干。

但目前来说,这个事儿真就不能再往前凑了。

这几年人参市场大热,别说我们吉省了,就连辽省也是好多地方都跟着栽棒槌。

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产远远大于销。”

来之前想了挺多,可偏偏就没想到,这几位竟然是打人参的主意。

“以前呢,人参销售实行的是专产专供、统购统销,有国家给兜底,咱种出来不愁卖。

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省好像今年开始,已经不执行保底收购计划了,全凭市场运作。

严哥你也知道,这人参大部分是出口的,卖给外国人,咱国内消耗的少。

这两年国际形势变化很快,谁也不敢说外面风向咋样。

咱现在是没有国家兜底,花了大价钱栽棒槌,一旦市场行情下跌,参农就得赔钱。”

这些话,许世彦都不知道说多少遍了。

可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还是有无数人挤破头想要掺一脚进来。

许世彦该劝的都劝了,他能做的也就这些,信不信,在人家。

“我们参场,这几年始终维持一定规模,从来不扩大。

我爱人,也种参,都是一样,不管行情多好,始终就那些。

反正真要是想发展,建议稍微晚一两年,看看今明两年的行情咋样再说。”

能说的就这些,点到为止,至于人家信不信听不听的,许世彦管不着。

虽说这边也有种植园参的,但严绍青等人本身不从事这个行业,对这个了解不多,要不然也不能向许世彦请教了。

此刻听许世彦这么一说,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真要是向许世彦说的那样,那他们鼓动着农户栽参,一旦行情下跌赔钱了,农户不得怨他们啊。

“唉,还以为这是个挣钱的好项目呢,没想到里头还有这么多事儿。

得亏今天这是遇见许老弟了,一点儿不见外,掏心掏肺的跟咱说明白。

这要是换个人,谁能这么实在啊?”

曲佳成看向严绍青,叹口气。

这要是换成旁人,谁能这么老实?

人家巴不得你过去买参栽子、学技术,投大笔的钱进去。

至于说行情下跌,跟人家有啥关系?那是国际形势影响的,也不是人家能决定的事。

严绍青这会儿也是一脑门子的冷汗。

自打去年抚松人参节大火之后,他就惦记着这个人参产业呢。

一直主张着本县也该大力发展人参产业,到时候去参加个春交会啥的,争取出口创汇。

其实宽甸这边也有出口的产品。

但滑石块、滑石粉、硼矿这些矿产占比大,鹿茸、羊绒、人参、池沼公鱼这些农副产品占比太小。

这个结构本身就不合理。

矿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严绍青等人也是有些眼界的,知道这矿产越开发越少,再过几年怕是就没东西可卖了。

不如发展农副产品,可持续再生、循环利用,而这其中,要数人参的利润最高。

所以严绍青等人都惦记着发展人参产业,也想着学一学抚松那边。

倒是不敢说整啥节不节的,好歹弄个什么加工的厂子之类,也能让农户的生活好一些。

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种植人参背后,也潜藏着不小的隐患和危机。

此时听完许世彦的话,真是吓得够呛。

这要是闹不好,他不得坐蜡啊?都是本乡本土的,到时候老百姓得骂死他。

“多亏遇见许总,要不然,我这就得犯错误。

许总,多谢啊,真的挺感激你给我们提了个醒儿。

那啥,别的话就不说了,咱能遇见就是缘分,来,我敬你一个。”

严绍青这人倒是不错,没往歪的地方想。而是满心感激的敬酒。

许世彦端起酒杯,跟严绍青等人都碰了一下,众人一起把酒喝了。

“人参这个价格,我估计肯定有下跌的时候,将来啥行情,不太敢说。

就看今明这两年了,要是这两年还能稳得住,那就没啥大事儿。

要是稳不住,最起码十年之内,很难再恢复到前年和去年的行情。

所以,选这个行业,真的要慎重,毕竟本钱太重了。

要是之前一直都有,也没啥别的出路,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继续。

要不然,真的不建议在这个时候进场。”

许世彦也看出来了,曲佳成和这个严绍青都是不错的人。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这几个,比李景昱那些人强不少,能听的进劝。

李景昱那头,许世彦几次打报告说是限制人参产业过快发展,县里根本就不搭理。

眼下就看今年和明年,人参行情如何了,要是真跟上辈子似的一下子跌落低谷,那就有热闹看了。

“许总,那要是照你这么说,选什么时候进场比较好?”

严绍青估计是还有点儿不死心,就追问了一句。

许世彦看了严绍青一眼,又看了眼曲佳成,见二人都满眼期待,不由得叹口气。

“严哥,具体时间我也推测不出来,但是最少三年之内,千万别打主意。”

行情一旦下跌,那些单位集体的参场,肯定拼命往外甩包袱。

市场行情会被他们搅的稀烂,这时候谁进场谁就是傻子。

至于什么时候能好一些,许世彦现在也没法给出具体答案。

毕竟很多事情都改变了,上辈子的经验拿到如今,也未必就全都管用。

严绍青还想问,被曲佳成一个眼神拦住了。

他们跟许世彦以前根本不认识,也没啥交情,人家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是够给面子了。

再要是继续刨根问底,那就过分了。

严绍青一琢磨也是,有些事心急不行。

“算了算了,我可不敢打这个主意,听着就吓人。

往后还是老老实实干点儿别的吧,如今这年月,只要人不懒,肯干活,总能富起来的。”

严绍青摆摆手,不去费这个脑子了。

“来来,咱再敬许总一杯,别的不说,回老家来了,那必须吃好喝好玩好,对不对?”

第七百零二章 各处游玩

众人齐声附和,然后大家伙儿一起举杯,又喝了个。

接下来,众人也就不再谈这些沉重的话题,而是随便聊些别的。

严绍青他们都没去过春交会,对这个挺感兴趣,就让许世彦给他们讲一讲,羊城那边啥样。

都说那边是现代化社会,究竟是怎么样的现代化?

不提投资合作,气氛也就轻松起来,许世彦倒不介意跟他们聊点儿别的。

于是就讲了些他去羊城的见闻,那边的高楼大厦、工厂林立。

春交会上老外云集,各路客商远渡重洋前来,国内这些企业争奇斗艳。

严绍青等人都听傻了。

在他们眼里,沈阳就是很不错的城市了,可是跟许世彦口中的羊城等开放前沿城市相比,简直相差的也太多了。

“以后有机会啊,真得出去看看。

要不这一个个都跟井底之蛙似的,还以为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儿挺厉害呢。”

“对,真的应该走出去,去看看沿海发达城市。

吸取一下人家那边先进的理念,开阔下眼界,这个绝对有用。”

许世彦对这话挺赞同的,不走出去,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许世彦与曲佳成他们聊得还算不错,大家伙天南海北的瞎胡扯,倒也挺开心。

那边,许成厚夫妻领着吃饱饭的孩子们,回了房间休息,许世彦跟这些人一直喝酒聊到了挺晚。

快十点了,严绍青等人这才离开,许世彦也回楼上休息。

这一觉睡到第二天上午八点,醒来的时候还有点儿迷糊呢。

吃过早饭后,许世彦领着父母妻儿,一起去县城里转悠转悠。

许成厚年轻的时候来过县城,记忆里还有老县城的模样。

于是就给儿孙们指点,说这里以前是干啥的,那里以前是什么地方。

一边说着,也是各种感慨。如今的县城,比以前繁华了好多。

一家人转悠了一上午,遇见喜欢的就买点儿。

中午随便找个地方吃顿饭,下午跟着丹东那几位一起,开车往市里走。

到市里就晚上了,照例又是一顿接风宴。

市里几位领导也过来跟许世彦见了面,一起吃顿饭。

当然,人家市里领导不至于那么急乎乎的就要跟许世彦定下来什么。

人家啥都没说,就是陪着许世彦说话聊天,尽地主之谊罢了。

许世彦说想带着孩子们去海边转悠转悠,十八号这天,市里安排人,送许世彦他们去东沟那边。

东沟,就是以前的安东县,等到九三年,会改名叫东港。

当年,进长白山讨生活的人,除了放山打猎之外,还有一条出路,就是进山场子伐木。

冬季在山里伐木,开春之后把木材扎成木排,顺水漂流而下。

当时放排分南流水和北流水。

北流水是顺着松花江一直漂流到船厂,南流水,就是从鸭绿江顺水而下,直到安东。

南流水稳,放排的时间长,要是赶上天气不好,这一路得两个多月。

北流水比较短,好的时候半个月二十天就能到。

但是北流水急,险滩恶哨多,稍微不注意就会排毁人亡。

所以很多排帮,都爱走南流水,这安东,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木都。

如今的东沟,已经看不到当日木都的情景。

不过这边靠海,对于从来没见过海的孩子们来说,什么历史文化都不如眼前这片海。

在陪同人员的帮助下,一行人坐上渔船,到大鹿岛上玩了很长时间。

随行的人还给许海源、许瑾萍他们讲了当初的甲午海战,还有毛文龙抗金的碑文,以及英吉利当年在这建立的航海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