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173章

作者:参娃

东岗中心小学的传统,是每年六一开运动会,十一开参乡小百灵演唱会。

运动会不光是东岗中心小学的孩子参加,东岗公社下属的其他大队小学,也都会派运动员参加,也算得上是东岗公社难得的活动了。

“小学开运动会,你高兴什么劲儿?还有你的项目么?”

苏安瑛一听就笑了,抬手揉揉儿子头顶,育红班的娃,难道还有项目可参加?

“有啊,有啊,老师说,我们也有项目,谁要是赢了,还奖励糖呢。”

许海源瘪了瘪嘴,觉得妈妈瞧不起他。

他岁数小就不能参加运动会了?谁规定的?

“哦,原来你也可以参加啊,那明天用不用妈妈陪着你前去学校?”

苏安瑛一看儿子那样,知道自己随口一说,伤儿子自尊了,顿时后悔起来。

“你们老师说没说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妈妈赶紧给你找找。”

苏安瑛记得之前看小学运动会,很多孩子都穿白上衣黑裤子来着。

为了这一身衣服,很多人家都得去借。

许海源倒是不用借,前些日子许世琴刚给他做了一件白衬衫,黑裤子家里也有。

“没有,老师没说,我们不用检阅,应该是穿什么衣服都可以。

妈妈要是明天有时间,就带着妹妹一起去学校吧,让她也看看热闹。”

小孩子很敏感,察觉出妈妈的悔意,许海源也就不介意了。

苏安瑛想了想,养殖场那边,花棚就剩下安玻璃窗了,估计还得几天。

再就是钉花架啥的,许世安在那边看着没问题。

“行,那明天就陪你去学校,正好领着你妹妹过去看热闹。”

这种场合人太多,不能由着许瑾萍自己去,还是得大人跟着,以免出现啥意外。

五月三十一号,苏安瑛领着许瑾萍,苏安芳和苏安花抱着许海清、许瑾慧,一起去学校看运动会。

周桂兰在家闲着无聊,也跟着过去凑个热闹。

正好季玉凤也领着杨皓宇来了,众人在学校门口碰面。

小学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也是难得的娱乐活动,周围的人都领着孩子们过去看热闹。

小学门口,更有很多人弄了些吃的摆着卖。

汽水、冰棍、糖果,最让人惊讶的,竟然还有卖大脖颈子的。

杨皓宇没见过大脖颈子,就特别好奇,问季玉凤那是什么。

周桂兰瞧见那大脖颈子,不住摇头。

“这要是还在大房子,去洗个衣服的工夫,就能薅一把回家,比这个粗多了。”

这东西多数都长在江边石砬子根儿,西江大房子那头特别多。

东岗这头没有江,也没有石砬子,难怪孩子们不认识。

嘴上虽然嫌弃,老太太还是掏出钱来,买了三根,给三个大的尝尝味道。

“这东西得扒皮,外头皮扒掉吃里头的瓤儿,酸的。”

大脖颈子,吃的是杆儿,底下长在地里的部分发白。

最嫩的也就是这里,酸里会带着一点儿甜,越往上吃越酸,到最后稍儿那里,就又酸又涩了。

仨孩子倒不嫌,吃的挺起劲儿,一边吃还一边说好吃。

直把周桂兰看的皱眉头,这玩意儿,也就孩子们能吃得下,大人嫌酸。

吃完大脖颈子,正好开始检阅。

所有老师学生,都在小学大门外排队,准备入场。

东岗中心小学二十多个班级,再加上其他大队的小学,队伍都快排到烈士墓了。

队伍最前头,是小学的一位美术老师,个子不高,披着红色斗篷,手里拿着尖头的指挥杖。

后头跟着的国旗队,然后是小学鼓号队、腰鼓队、舞蹈队、花环表演队,再后面是高个子的男生扛着校牌,刀旗队,各个班级方队。

检阅时间到,领头的老师举着指挥杖,带着学生入场。

“奶奶,那些姐姐打扮的好漂亮,我以后也来念书,也像她们那样打扮。”

舞蹈队的女孩子都穿着短裙、白色舞蹈裤,脸上化着妆,头发全都扎起来盘在头顶,还带着红花。

许瑾萍看到了,就觉得那些女孩特别好看,羡慕的不行,跟奶奶说以后她也要进舞蹈队。

“切,好看什么啊?一个个脸上画的红红一坨,难看死了。”

不料,旁边的许海源却撇撇嘴。

那些女孩子脸上的腮红就是特别红的一坨,在许海源眼里,简直难看的要死,不知道他妹妹怎么还会觉得好看?

“嗯呢,大哥说的对,不好看。

二姐,你可别学她们这样打扮,太丑了。”杨皓宇在旁边附和道。

第二百八十三章 提前入学

在这个娱乐活动缺乏的年月,运动会就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校门口里里外外全都是人,都是来看热闹的。

苏安瑛等人跟着许海源沾了个光,到育红班那边,还有椅子可以坐。

育红班今天也有运动会,趣味的,就是各种游戏。

许海源这皮孩子别看比人家小一两岁,却什么都不落下,参加了好几项运动,都是第一。

尤其是一项边算题边跑的运动,小孩子从起点跑到中间,捡起地上的小黑板,把计算结果写上去,然后跑向终点。

只要计算结果是对的,就有奖励,第一名还奖励本子和糖果。

别看许海源比那些孩子小,跑的倒是不慢,嗖嗖嗖就到了中间。

捡起小黑板和粉笔就跑,一边跑一边写上数字。

许瑾萍和杨皓宇见哥哥在跑步,都大声喊着哥哥加油,给许海源鼓劲儿。

别的孩子都是在原地计算,写上数字拿着再跑。

许海源是一边写一边跑,那当然快,结果又是个第一,拿了本子和糖果回来。

他参加了四项运动,正好拿了四个第一,四块糖果,弟弟妹妹们一人一块。

那边,育红班的老师,正在跟苏安瑛唠嗑。

“海源妈妈,你们家儿子很优秀,聪明,上课专注力也很好,而且懂得谦让。”

育红班的杨老师,把许海源好一顿夸。

“就是岁数太小了,一年级怕是不收他。

我跟你说啊,最好找找人,让他跟着上一年级。

育红班学的这点儿东西,根本难不住他,这样的孩子还要留在育红班两年,纯粹是浪费。”

后面这几句,杨老师是挨着苏安瑛很近,小声说的。

“按说我是当老师的,不应该说这些。

这要是平常孩子吧,年纪小确实不能早入学,但你家儿子不一样。

我觉得他要是在育红班浪费两年时间,不值。”

按照本地教育部门的政策,儿童应该满七周岁入学,许海源现在才五周岁多点儿,根本不够年龄。

杨老师是真心实意为了许海源好,也是在评估了许海源的智力等因素后,做出的决定。

至于,许海源的家长能不能听取老师的建议,杨老师就不好干涉太多。

苏安瑛一听这话,愣了,她家那皮孩子能有这么出色?

没看出来啊,只觉得这娃皮的要命,恨不得上房揭瓦了,没想到在学校倒是表现挺好。

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让苏安瑛忍不住笑起来。

“谢谢老师,这事儿等晚上他爸爸下班了,我们两口子商议商议。”

要是能早上学当然好,就怕学校不能同意,这事儿得许世彦想办法了。

杨老师笑呵呵的朝着苏安瑛点点头,转身去别处了,不能让人看见她跟个家长嘀嘀咕咕,影响不好。

一上午的运动会,孩子们倒是没闲着。

周桂兰、季玉凤、苏安芳姐妹,都给孩子们买吃的喝的,就连那俩小的,也跟着喝了两口汽水。

不等到中午,大家都累了,正好育红班这边趣味运动结束,苏安瑛跟老师说了声,就把孩子领走回家了。

晚间,许世彦下班,苏安瑛就把老师白天说的话,跟许世彦说了。

“你看要不要找找人,秋天把咱儿子送去上一年级?”

许世彦琢磨了一会儿,点点头,“行,我找人吧。”

也不知道是东岗这边隔路,还是这年月都这政策,反正上辈子大闺女念小学的时候,也是要求必须满七周岁。

他家大闺女生日小,虚岁八岁只有六周岁,没办法就是找了学校老师,帮着瞒岁数。

一直到闺女上二年级了,班主任看着孩子学习挺好,能跟得上,这才不再要户口本了。

没想到,儿子更厉害,要提前两年入学。

这事儿估计不太容易办,找人托关系呗,还能咋办?

“不急,这还没到六月呢,离着秋天开学挺长时间,我想办法。

我估计今年秋天上一年级怕是费点儿劲,明年上学,找齐老师就能办下来。”

前世闺女上学,就是齐老师帮的忙,提前一年还好说,这提前两年,就得费点儿心思了。

“嗯,你看着办吧,这事儿我不懂。”苏安瑛对这些确实不懂,不敢给出主意。

小学运动会开两天,第二天就没啥意思了。

正好赶上六一儿童节,育红班放假,许海源第二天也就没去学校,留在家里玩。

养殖场那边的花棚,终于弄好了,花架也全都搭起来。

苏安瑛领着黄胜利等人的媳妇,到那边忙活,把君子兰花苗全都端到花架上摆好。

一个花棚长十五米宽七米,里面摆满了梯形花架,每个花架上下分五六层,一个花棚大概可以摆三千到四千盆小花苗。

花棚地面铺水泥块儿,地炕结构,冬季烧火取暖,从地面开始热,整个花棚的温度可以保持均衡。

花棚前面是一溜玻璃窗,上面斜坡半截是玻璃窗,保证了透光度。

冬季天冷时,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苫盖草帘子,用来保温防风。

许世彦都计划好了,这花棚盖好了留着。

等君子兰全都卖出去,这里还可以种植冬季上市的蔬菜水果,也是一笔收入。

总不能花钱盖的花棚,只用这么两年就不要了,合理利用才行。

可以说,黄胜利等人这一冬一春是真的没少划拉。

两个花棚摆了大半,再加上许家老房子那头还有不少,合计起来,七八千盆小苗是有了。

“也不知道将来这些花苗能卖多少,这钱可是花出去挺多了。”

晚间,苏安瑛跟许世彦聊起来花棚的费用时,忍不住唠叨了两句。

“你能保证这玩意儿一定挣钱?可别到时候赔进去,咱可是往里投了挺多钱呢。”

花种加花苗,差不多投进去一千来块钱,两个花棚的材料和人工,比盖房子还贵。

再加上人工、花盆等,着实花销不少,苏安瑛心里真是没底。

“放心吧,肯定能挣钱,不信今年入冬,你陪着小妹去省城治病,到时候你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许世彦早就打算过了,这次让媳妇陪着小妹去省城看病,也让媳妇出去长长见识。

“啊?今年冬天你让我去省城?我能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