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拆台唐太宗李嚣 第363章

作者:月夜无声

这话一处,在场的人皆是沉默不语。

沉吟片刻,徐朗升肃声道:“大人,若城墙倒塌一事真与李嚣有关,这未免也太可怕了,岂不是说他随时都可以取我桂州?”

“快!快派人去找他!”

罗成安一脸焦急地说道:“同时通知前方关隘,若越王李嚣扣关,一律放行,万莫阻扰!”

“是!”

徐朗升抱拳,转身就要离开。

这时,罗成安却一咬牙,说道:“不行!我亲自去请罪,李嚣此人,不是我能得罪的。”

“大人,就算李嚣有点诡异手段,但毕竟被朝廷视为眼中钉,大人为何要屈尊去讨好他?”徐朗升一脸不解。

“你懂什么?”

罗成安双眼微微眯起:“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希望,若说还有谁能拯救如今的大唐,非他莫属!”

“啊?!”

徐朗升一脸惊讶地望着罗成安策马离去,心中震撼,久久无法平息。

他从未见罗成安对一个人有如此高的评价。

甚至两人都未曾一见。

这让他不禁对李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罗成安的放行,李嚣率领的大军顺利通过了桂州境地。

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

皇宫中,李恪得知消息,暴怒不已。

“该死,这罗成安竟然违抗朕的命令!”

“以为自己是三朝元老就可以藐视朕的威严吗?”

“来人!”

“朕要废了……”

“陛下!”

就在李恪火冒三丈的时候,房玄龄匆忙赶到。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宣!”

房玄龄一脸焦急地小跑进来,一脸严肃:“陛下,大事不妙!程咬金将军快马加鞭,星夜赶回京城,带来了一个重大军情,还望陛下做好心里准备。”

“怎么了?”

李恪听到这话,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数日前,突厥大军攻打晋阳,引我军周边数州郡联合防守,可打晋阳是假,实则突厥已在暗中派了十几万大军绕过晋阳,现已直逼长安而来!”

“程咬金将军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步,他便带着数百轻骑星夜赶路,终于赶在突厥大军之前回到长安,将消息带了回来。”

“以突厥大军的脚程,快则一日,慢则三日,必将抵达长安城外!”

听到这话,李恪脚下一软,瘫坐在龙椅上。

片刻后,他面目狰狞地咆哮道:“十几万大军,就在眼皮子底下放走了?”

“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简直是一群废物!”

“程咬金呢?”

李恪说到最后,声音都有些颤抖。

突厥十几万大军压境,而长安境内,兵力不过一两万。

如此巨大的实力差距,结局如何可想而知。

“程将军因劳累过度陷入昏迷,臣已经叫过太医了。”

房玄龄一脸凝重地说道:“陛下,还请马上召集诸臣,商讨退敌之策。”

……

不久后,李恪召集了文武百官,紧急上朝。

程咬金经过医治,此时已醒了过来,此刻正一脸虚弱地坐在一旁。

“众位爱卿,情况你们也差不多了解了,可有退敌之策?”

李恪坐在龙椅上,锐利的目光,扫视着群臣。

此刻文武百官表情各异,但明显更多的人是忧心忡忡,站立不安。

半晌,也无人敢上前说话。

房玄龄皱眉沉思片刻,抱拳说道:“陛下,此局并非无解。”

“哦?”

李恪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连忙问道:“房爱卿有何想法,快快说来!”

“首先,突厥大军势大,我军不可与之硬拼,当采取防守战略。”房玄龄若有所思地说道。

“据程将军所言,秦琼秦将军已率领数万大军追击突厥大军,紧随其后。”

“突厥大军长途跋涉而来,车马劳顿,必将于城外扎营,修养几日,才敢发起攻城之战。”

“有这几日的时间,秦将军的支援也能赶到,虽说无法越过突厥大军入城,但数万大军在背后,也能起到不小的牵制作用。”

“一旦突厥大军攻城,可令秦琼将军率军骚扰其侧翼,令其无法安心攻城。”

“你说这么多,似乎并不能退敌。”李恪皱眉道,“不击退敌军,长安还是岌岌可危。”

“陛下,不论是长安,还是秦琼将军,所做的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

说到这里,房玄龄眼眸一凝:“那就是拖延时间!”

顿了顿,他又说道:“击退敌军的关键,是正在赶来的越王!”

听到这话,李恪的眼眸瞬间冷了下来。

第407章:站队

朝堂上。

当房玄龄的话落下之后,场面一片寂静,所有人都面色不解地盯着房玄龄。

放在以前,谁都知道,李嚣与李恪兄弟情深,无话不谈。

可自从发生那么多事情后,明眼人都瞧得出李恪与李嚣不过是表面兄弟,实际上势同水火。

甚至,就在前不久,李恪还一道圣旨,撤了先帝册封给李嚣的护国大将军。

这摆明了就是在针对李嚣。

他们十分不理解,在这个节骨眼上,房玄龄竟然还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是胡闹吗?

李恪面色阴沉,就要开口,忽然一个大臣走了出来。

却是杜如晦。

“房大人!”

杜如晦面无表情,沉声说道:“你可记得,越王李嚣是因为何事,而被先帝放逐去了琼州?”

房玄龄微微皱眉,缓缓道:“杜大人想说什么?”

“世人皆知,越王李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连残害兄弟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杜如晦一脸不怀好意地说道:“房大人,你竟然要将大唐的命脉交给这种人,你是何居心?”

“杜大人!”

房玄龄皱眉道:“陛下命我暗中调查围场刺杀一案,虽无确凿证据,但已能排除是越王所为。”

“凡事都要讲证据,房大人身为百官之首,难道连这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懂?”

“证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先帝觉得越王是无辜的,那就够了!”

房玄龄缓缓说道:“也正是因此,先帝昭告天下,加封越王为护国大将军,杜大人这是在怀疑先帝吗?”

“须知,人心难测!”杜如晦沉声道。

“我承认,越王天资聪慧,是个难得一遇的天才,就算围场一案并非他所为,但在经历过朝廷的打压后,难免不会生出敌意。”

杜如晦目光冰冷地看着房玄龄,继续说道:“人都是会变的,而房大人,你再怎么确信自己眼光不会错,也不能拉上整个朝廷、整个大唐来陪你豪赌一场!”

“让他回京都,是先帝的旨意!”房玄龄眉头紧皱。

“够了!”

龙椅上李恪忽然低吼一声,打断二人的争执。

顿了顿,他双眼微眯,沉声道:“你二人所言,皆有道理,朕意不决,想看看百官之意。”

“众爱卿,赞同房玄龄之言者,便出列站在他的身后,赞同杜爱卿所言者同理,开始吧!”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其他人的举动。

片刻后,魏征首先排众而出,站在两人中间抱拳道:“陛下,臣赞同杜大人所言。”

百官见有人带头,也纷纷遵从内心的意愿,各自站队。

很快,九成九的人都站到了杜如晦身后。

而房玄龄身后,寥寥数人。

“魏大人!”

房玄龄眼眸一凝,沉声道:“你可要想清楚了,此事关乎大唐存亡,你一向铁面无私,我想听听你这么做的理由。”

“藩王带兵入京,乃是大忌!”

魏征冷冷地说道:“纵观悠悠青史,发生过此案例的朝代不是走向灭亡就是被取而代之。”

说完,他看向李恪继续说道:“陛下,臣也并非完全赞同杜大人所言,臣以为,既不让越王带兵入京,也无需对付他。”

“魏大人有何高见?”李恪问道。

魏征抱拳道:“陛下,越王不是打着忠于朝廷、保家护国的旗号回京吗?那不如让他带兵绕过长安,直指突厥。”

“届时,便知越王之心。”

“只怕到时候,保家卫国是假,趁机取长安是真,若真到了那时,诸位可有办法同时应对北方突厥,以及实力不俗的越王?”杜如晦冷笑道。

“实力不俗?呵呵……我看未必!”魏征轻笑道。

“世人皆知越王李嚣聪慧过人,可即便再耀眼的天才,也需要时间沉淀和成长,如今仅仅三年时间,他的实力能有多强?”

顿了顿,魏征面无表情地说道:“而且,你恐怕不知,越王的数万大军,皆是由剿灭钦州宁氏家族,从钦州得来。”

“一群战败之兵,何谈勇武?”

“不过我等也不可大意,纵使越王的大军再弱,也能成为压垮我大唐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我才认为,应该在消除隐患的同时,削弱突厥的有生兵力,如此才是最佳方略。”

魏征一番话说完,底下百官顿时议论纷纷。

“不错,依臣所见,越王忠于大唐也好,居心不良也罢,我们始终不能对其放轻戒备。”

“他能灭了钦州宁氏家族,足以可见还是有些实力的,只是……为何不将谋反叛贼交于朝廷论处?即便宁氏家族谋反,其生死决断,都该由朝廷、由陛下来决定,钦州俘虏的士兵,也该交由朝廷掌管才是,越王此举,耐人寻味啊!”

“即便是剿了钦州,也不该有数万甲士之多,很显然越王是在打下钦州之后,在当地疯狂抓取壮丁充军,只怕是钦州一半的青壮年都被其掳了去。”

“拒越王于门外,利大于弊,驱狼吞虎,更是精妙绝伦,魏大人此计,妙哉!”

一时间,不少大臣纷纷执言,可基本都是偏向于魏征与杜如晦,没人站在房玄龄这一方。

见此,李恪满心欢喜,心情舒畅。

他一挥手,朗声道:“既然百官都赞同杜大人的看法,传朕旨意……”

“陛下!”

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程咬金忽然皱眉道:“臣有话说!”

李恪瞬间皱眉:“程将军星夜兼程回京报信,已经是疲惫不堪,还是好好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