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酒馆/大唐:我的绝世才学被曝光了 第109章

作者:小胖的熊猫

看着眼前忙碌的众人,张诺轻轻地叹了口气,都是一群单纯的人啊。

这帮子人,其实就是给他打工的而已,可如今仅仅是帮他们准备一个生产工具而已,他们却主动饭都懒得吃的跑来干活。

要知道,哪怕是他们扛着这曲辕犁去耕地了,最终地里的收成,张诺还是得分一份的!

也就是说,他们不仅仅是在工坊里工作的时候在替他挣钱,哪怕下班了,去种地的时候还是在给他挣钱。

可就算如此,只是给他们准备个新式农具,让他们耕地更快一点,他们却心怀感激,默默的开始了加班。

张诺不是什么大善人,更不是什么圣母,但哪怕在后世已经被各种奇葩事情给打磨得心如磐石了,此时也不禁感叹,这帮子人是真的淳朴。

他们不是不知道张诺这其实也是在帮自己。但是,在他们看来,庄主这就是善待他们。

不然的话,他们哪怕用着以前的直犁,照样也得下地干活。

他们想的也简单,庄主如今给盖了青砖房弄了食堂有大白面吃,还让家里的娃娃能读书写字,如今更是提供这等农家神器,那自然得多出一把子力气。

反正吃完饭睡一觉又是一条好汉,花点力气算什么。

张诺看了看众人,没说什么客套话,转身走了出去,知道这会儿哪怕赶他们走,估计也不会走,那还不如安排点其他的。

张诺直接来到了食堂,见食堂里的众人都在忙碌,他直接叫过刘三娘安排道,

“今日庄户都在工坊忙活着,多弄点饭菜,待会儿直接送到工坊去,管够,人手不够的话,把那些庄户家里的婆娘都叫上,大家一起忙活!”

说到这里,张诺顿了顿继续说道,

“干脆,也别只送庄户了,把庄子里人都叫上,全庄的饭食咱们都包了,无非多加几双筷子的事!”

刘三娘有心反对,却不知道怎么说出口,这是多加几双筷子的事?

庄子里多少人,难道张诺不清楚?

虽然正儿八经的军士只有一万,可跟着他们过来的家属,最少的都有三四个,这一下子就多了好几万人吃饭啊!

可她没办法阻拦张诺的决定,因为她是张诺府上的下人,张诺安排的事情,她只能想办法去做到,而不是推三阻四,怎么考虑那是张诺的事情,她要做的,是赶紧去叫人。

张诺见刘三娘没说其他的,点点头开始忙活,心里也稍稍放心了一点。

这一方面是他心血来潮,另一方面也是在试验这种动员机制,以后还要慢慢调整,他希望以后能做到,有什么大事的时候,能迅速组织起全庄的人力来,那才是他想要的结果。

做饭这种事情,其实只要人手、材料、工具都到位了,并不是什么难事。

尤其是有了人帮忙以后,几百人帮着摘菜、洗菜、切菜,还有弄柴火的,炒菜的,空地上架起了好几百口大锅,饭菜的香味飘出去老远。

这些锅其实都是军营里拿出来的,军队行军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野战灶具,这是库房里早就备好了的,如今庄主要用自然是一句话的事情。

家里的皮娃子和老爷子虽然不能去工坊里帮忙,但如今帮着干点杂活给家里顶梁柱做饭还是行的!

老的少的,扛着灶顶着锅,一溜烟的就弄到了食堂旁边的空地上。

没多久,一笼笼大白面馒头便倒进了清洗干净的箩筐里,然后配合着用大瓦盆装着的热气腾腾的菜肴,直接就往工坊里送。

工坊里正在忙活的众人,看到那热气腾腾的饭菜,还有端着菜过来,嘴上的油渍都没擦干净的自家小子,顿时就乐了。

也懒得讲究了,富贵人家才讲究什么吃饭洗手呢,直接在衣服上抹了几下就当擦手了,随手拿起一个馒头,菜都不用就往嘴里塞。

张诺可谓是把军队饭食风格发扬到了极点,连碗都懒得弄,一人一双筷子,围着几个大瓦盆,蹲在地上就开吃。

左手馒头右手筷子,本来在军伍里就是一个锅里混饭吃的兄弟伙,对这种吃饭的场景自然是熟悉不过,没有半点不适应的开始往嘴里胡吃海塞。

尤其是众人听到说,今天全庄所有人的吃食都被庄主给准备好了以后,众多汉子都是沉默的往嘴里塞馒头的速度又快了几分。

一筷子热菜放进嘴里,都没嚼几下便吞了,然后一个大白馒头更是两口便下了肚。

没多久,吃得差不多的众人咽下最后一口馒头,然后拿袖子把嘴一抹,转头就继续干活去了。

而原本就在食堂已经吃饱了的熊孩子,这会儿偷着又吃了一份以后,也是实在吃不下了,见到大人们都去忙活了,也非常懂事的扛着东西又往食堂跑。

这会儿可不存在什么吃剩下的,那一个个大瓦盆早已被馒头擦得蹭光瓦亮,连洗都不用洗的,就是馒头还剩下一些,那也根本不用操心,各家各户自己分了就是,张诺既然要做,自然会做到位。

第259章 齐心的庄户

张诺其实只是尽到了一个老板的本分,让加班的工人吃了一顿非常简单的工作餐而已,最重要的是,做饭的人还是员工家属,不给钱自己来的那种。

这对于有着系统傍身,对于物资根本不在意的张诺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但就是这么简简单单一顿饭,却让众人看张诺跟看神仙似的。

其实不是张诺表现好,而是其他人表现得太差了!

对于这些庄户来说,能善待他们,不克扣租子,还能按时发放工钱的庄主,那就已经是顶好的人了。

而像张诺这样,不但发工钱,还给房子、让吃饭、培养娃子读书,这在他们看来,真的跟救苦救难的神仙没什么区别了。

张诺没想那么多,在他看来,员工嘛,能多照顾还是尽可能的多照顾一下,不求人家感恩戴德,至少能混个亲近。

这是张诺前世经营小餐馆多年得来的经验。在他看来,那些大公司可以靠规章制度,或者什么企业文化之类的,而对于他那样的小作坊而言,只有两个东西靠得住,一个是钱,一个是人情。

只要工资到位了,再加上跟员工不说交情多好,但至少不差,那多多少少这人算是留住了。

如今的张诺算是彻底感受到了这等做法的好处了,连续三天,所有人都在作坊里忙活着。

而三天的忙碌也不是没有效果的,仅仅三天时间,这些人竟然做到了每户一架曲辕犁。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两架或者几十百来架,这是整整一万啊!

可就是这么突然,一万多人连轴转,硬是靠着最简陋的设备,把所有事情搞定了。

分到了曲辕犁以后,今年的春耕也终于大规模的开始了。

张诺已经不用去管耕地的事情了,上好的工具发到庄户家里了,还要干啥?总不能还帮人把地给耕了吧。

耕牛优先那些家里人口不多的,顶梁柱又得去工坊干活的,这些家庭一般家里当家的去干活以后就剩下孤儿寡母了,没有耕牛的话,难道还指望那半大小子拖着犁耙耕地?

这些都不需要张诺操心,老方一个人就打理得顺顺当当。

他现在要关心的即将到来的育苗问题!

庄户们大面积的种植,自然是以播植为主,但是他得给自己准备点秧苗移栽才行,这样不是为了其他的,主要就是可以提早种植。

到时候自家亲自照看的这几亩地,也能当做范本,给全庄看看。

这一次张诺要种的东西可不少,不光有土豆、红薯、玉米,还有南瓜、辣椒等各种经济作物。

在张诺看来,反正要弄,那就干脆一起弄出来,到时候有的当粮食有的当菜,都是好东西。

庄户里一大批年纪大了的老农,听闻庄主要栽种新粮,都凑过来看热闹了。

尤其是听闻这几样作物那惊人的产量以后,众人更是如同疯魔一般,恨不得天天凑到这里,守着这些育苗地睡觉。

这些老爷子知道了,那么,一传十十传百基本上整个庄子都知道了,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最近庄子里的人,但凡看到一个不是很眼熟的,立马就得凑过去问一声是谁家的客人,说不上来估计就得动刀子。

秦琼自然是知道这些粮食的情况的,以前是不觉得,可如今种子都下地了,那整个庄子的防御也必须整备起来了。

他们几个实际上都是要上朝的,所以不能天天住在城外。但是,三人已经跟李世民商量好了,三人轮着担任庄子里的主将,确保万无一失。

如今的庄子,可不是当初冷冷清清的样子了,好几万口子人在,配合周围将近七万亩土地,跟一个镇子已经差不了太多了。

李世民早就在张诺还在拉着人批量制造曲辕犁的时候,就已经差人把几个皇庄的地契给送了过来了。

张诺也是毫不客气的收了下来,这东西他收得理直气壮,他不在乎老李拿着他的曲辕犁挣了多少功劳,反正他要的东西到手了,他如今只要好好把这些作物种好,那就万事大吉了。

如今的黑风寨,也有了个高高的牌坊,上书黑风寨三个大字,正是张诺的手笔。

沿着一条刚刚开辟的街道,随处可见小型的商铺,这都是庄户人家自己开的,毕竟这么些人聚集在一起,总有些针头线脑、柴米油盐的得去购买。

有些脑子活,家里又有点家底的,就直接从张诺手里租到了这些商铺。

是的,这条商业街全是张诺过年期间给弄出来的,而且他还秉承了后世的奸商特性,根本不往外卖,只租,租约都是一年一签。

这如今是第一年,张诺除了留下几家最大的商铺给自己家的产业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用最低的价钱租给了庄子里的庄户。

如今,卖杂货的,卖小吃的,卖布匹的,各种店铺都起来以后,人气也起来了,倒也有声有色的。

这城外不同于长安城,可没有什么宵禁一说,更不存在什么坊市开门!

早上起来了,就开门了,晚上没啥生意了,就关门吃饭,一切都凭自己做主。

而且由于工坊那边有大批量的人上下班的原因,这条商业街明显下班的时候生意会特别好,好些人都习惯下班的时候给自家毛孩子带点小东西回家。

而如今除了上下班的工人以外,街上也出现了巡逻的队伍,这都是庄户们自发的组织的,轮流上街看护着。

要是有外人闹事,或者瞎跑瞎打听之类的,上去就是一顿揍,你还不敢还手,一旦还手但凡一声喊,四面八方都是杀气腾腾的汉子包围过来。

这都是庄户自发组建的,根本不要张诺掏钱,因为他们是真心喜欢这个庄子,完全是自发的在维护这一方热土。

有宿老牵头,有休假的军士领头,带着那些即将成年孩子,他们的巡逻范围已经跟军士们交叠了起来。

军士巡防野外,这些队伍则巡防街市,形成一个完整的互补,不说天衣无缝,但如今这庄子,怕是不比军营差多少了。

第260章 工坊区的变化

张诺自己知道自己,如今他的武艺自然是没得说,率队冲锋打仗什么的,也能算是一把好手了,可如果让他排兵布阵,按照这个时候的规矩来安排巡逻什么的,那就不行了。

所以,看到程大几人安排的还不错,合理的调配了军士们工作、操练、巡逻的时间以及人数,张诺就懒得管了。

只要效果好就行,什么事都非得往自己身上扯的,那是想累死自己。

张诺如今在一批批的给人讲解几种作物如何种植,然后分发种粮,这可是大事件,容不得半点马虎。

老李也臭不要脸的跑来了,听得比一般人还仔细,然后拉了一马车种粮回去,说是要种在自家地里。

张诺倒是没在意,这些东西恐怕也就这几年值钱,以后恐怕就是烂大街的东西了。

如果连老李都信不过的话,那这个大唐也没必要呆了,估计个个都是阴谋家了。

整个春耕忙活了张诺大半个月才算消停,几乎天天都是一大清早就出去四处看看,然后指点下庄户怎么种植,然后到处走走看看,毕竟自己提前育苗的作物倒是出来了,这些庄户家的怎么样还不知道呢。

也就是过了大半个月后,终于看到出苗了以后,张诺才终于松了口气。

消停下来的张诺,在家里整整懒了两天,身体倒是不累,每天的运动量也不大,无非是到处走走看看而已。

关键是那种操心的感觉,实在是不大好受,毕竟整个庄子里一万多户人就指望着他呢,那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看得他总不是个滋味。

这人啊,被人信任、期盼的感觉,比被人指着鼻子骂还糟心,挨骂的话,骂完就过去了,可是被人信任、期盼着,那就如同一座山压在了肩头。

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庄户,让干啥就干啥,张诺是真的不想让他们失望,所以才难得的在田间地头折腾了半个月。不然的话,以他性子,早撂挑子不干了。

不过也就今年了,明年就好了,大家都有经验了,就不用如此劳神费力了。

张诺如今闲了两天,待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的,终于算是把那股子励精图治的劲头给弄没了,然后又恢复了他往日里的疲懒样子。

但是,这人吧,总有种惯性,这种惯性培养起来不容易,要想完全消除也不容易。

这不,在家里闲了两天以后,张诺居然有点待不住了,总想着出去走走。

地里是不想去了,他最近天天去,都快去吐了。

他毕竟不是什么爱民如子的帝王,更不是如同元老一般的农业专家。

在他看来,庄户是他的员工,那就要带领大家挣钱,顺带着也给他挣钱。

干好份内的工作,也就行了,真要没事儿还天天去,那他可受不了。

既然地里不用去了,张诺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去工坊看看吧。

这大半个月工夫他几乎一步都没往这边走,全忙活地里那些事儿去了,如今好不容易得空了,来这边走走也好。

叫上老方和兴本,都不用马车,三人直接晃晃悠悠的就往工坊区走去。

工坊区跟普通住宅区也是隔开的,有专门的围墙,要进出的话,只能走大门,这都是张诺的定的规矩,但同时也确实是为了工坊区的安全着想。

他不害怕人偷东西,毕竟偷能偷多少?

他害怕的是有人放火,这里面的酒坊和造纸坊,可最怕这东西,一旦火势上来了,恐怕是跑都没得跑。

所以对于这方面他可是千叮咛万嘱咐,不敢有些许放松,同时也尽可能的把酒坊和造纸坊的仓库尽量分隔开来。

工坊区的入口就在商业街的尽头没多远,正对着这条主干道。

此时的工坊区门口,一大堆牛车、马车正在排着队等着进门,这都是拉货的,有些是自家庄子上的,有些是长安商户安排过来的。

年后工坊区就全部开工了,而无论是酒坊新出的皇家新酒还是造纸坊新出的纸张,在长安基本都是一炮而红。

原本张诺想着自家这么大个酒坊,想来怎么着也够卖了。可实际上,他还真小看了如今的长安人对于酒类的消费需求。

他主打的三十度的皇家新酒,简直是供不应求,尤其是这种酒属于张诺弄出来的浓香型白酒,光那清澈的酒液配上大唐本地土鳖们根本没闻过的酒香,就足够人惊掉下巴了。

而不同于其他拿下皇家名号的商家无一例外的涨价举动,张诺一反常态的反而降价了,虽然降价不多,但单单就这一点,就收获了无数新客户。

李世民如今已经等不到每月看一次账本了,几乎隔三差五的就把他安置在工坊负责账目的管事叫到皇宫问上几句,然后每次问每次都能哈哈大笑。

不为别的,实在是太挣钱了啊,在李世民看来,简直就是在地里捡钱,怕是都没有这个速度啊。

而且,不仅仅是酒坊,造纸坊也是异军突起,随着张氏书局把书价打下来以后,读书人越来越多,那么必然用纸也是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