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科奶爸
杨希听孙祖杰这么说,不由得笑了起来,“你还有担心的东西呀!你放心吧,爸爸给拒绝了,他说你还年轻,还要多锻炼锻炼。”
孙祖杰点点头,“老爷子年初的时候也问过我,我说还是待在华投的好,那里更能发挥我的作用。
龙口这两年是关键时期,我准备过两年,把基础打好之后就移交给深南,以后专心搞华投。”
杨希点点头,“这样也好,现在很多人都说特区是租界,说实话我在京师整天都捏着一把汗。”
孙祖杰此时有些焦躁,他站起身走来走去,“租界,租界,我听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这还算有点依据,毕竟我们又把外国人和资本家请了回来嘛。
可是雇工超过七个就是资本主义这是什么扯淡理论,就凭马克思一百多年的一句话,这不是教条主义是什么。
我就不明白了,哪来那么多的主义,扯这些有的没的,还不如早点把经济搞上去。
现在美苏争霸,咱们左右逢源,国际关系出奇的好,乘这个机会多赚点钱,多引进一些资金和技术,把根基打好,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机遇期不会太长,浪费不起的。”
杨希耐心的听着孙祖杰在发泄压力,可是结束时却非常吃惊的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你会认为机遇期不会太长?”
孙祖杰想了想,决定泄露一点天机,“我这段时间写大国崛起,对苏俄经济进行了一番分析,我认为他们可能要出大问题。
别看他们现在嚣张的很,到处扩张,可是这样的扩张只有付出没有收益,绝不会持久,我认为美苏之间攻守易势的日子不远了。
你要知道现在苏俄强势,美帝有求于我们,所以才对咱们百般拉拢。要是他们重新获得优势,也许就是另外一副样子,所以现在乘着这个机会能多捞一点都是好的。
现在咱们很多对外的技术引进项目都拖拖拉拉,这样不行,不就是钱嘛,就算是借,也要尽快把项目谈下来,有的东西一旦错过了也许有可能再也得不到了。”
杨希听完,十分吃惊,她十分相信孙祖杰在经济上的眼光,他既然敢做出这样的判断,肯定有他的理由,所以杨希着急的说道,“这么大的事情你为什么不跟爸爸说?”
孙祖杰摇摇头,“我也是最近查看你给我收集的资料才意识到的。”
杨希想了想,“我看你还是赶紧给爸爸打一个电话,说一说你的想法。爸爸应该还没有休息,干脆你就现在打。”
孙祖杰想了想,咬咬牙,就拨通了老岳父的电话,杨老静静的听着孙祖杰说话,一边听一边思考。
就在孙祖杰长时间没有听到杨老的反应,以为对面发生什么事情时,杨老说话了,“祖杰,你放下手头的工作,带上你写的材料坐明天最早一班飞机回京,我要跟你好好聊一聊。”
孙祖杰听完点点头,立刻给他的几个副手打电话,交代工作,他知道这一次上京恐怕要待不少天,有些事必须交代一下。
幸运的是,因为经常出差,给他配的几名副手都是精明强干的能手,彼此之间早有默契,所以孙祖杰才会觉得过上一两年就可以放心交出去了。
等孙祖杰到达京师老岳父家中,已经是晚上了。吃好饭,孙祖杰就和岳父一起待在书房详谈,秘书在旁静静的听着,然后迅速记录下两人交谈的内容。
第二天孙祖杰难得的睡了一个好觉,然后陪着孙晨好好玩了半天,剩下的时间就待在书房,准备相关的资料。
九年前似乎也是这个时候,他写出了那份直到现在还非常保密的报告,岁月流逝,这是他第二份关乎未来的报告,他必须好好准备一番。
这一次的报告和质询进行了七八天,孙祖杰把他这段时间对于苏俄和美帝两大集团的分析完整的阐述了一遍,给出了他的结论。
那就是苏俄盛极而衰的局面即将出现,所以华美之间的蜜月期不会太长,所以现在必须要不惜代价尽可能的多得到一些东西。
考虑到国家目前的困难现状,孙祖杰觉得应该加大筹资的力度,比如出口武器等。
就在几年前,华国还公开承诺我们绝不会出口武器,结果孙祖杰竟然提出这样匪夷所思的建议,让高层不知道怎么说好。
孙祖杰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智囊,资料我写了,天机我也泄露了,接受不接受那不是我能决定的。
他的本职工作还是华投,那么多石油期货,华投的,古德曼公司的,可有不少的钱,那两家怎么还静悄悄的,好着急呀。
孙祖杰想的倒是不错,可惜上级却不会让他那么轻松。对于他的说法,高层将信将疑,苏俄现在这么强大,孙祖杰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说他们不行了?
但是孙祖杰过往的报告,大佬们都看过,这家伙眼光很超前,最起码直到现在他一些预测都八九不离十。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大佬们觉得钱确实很重要,但是一些买不来的装备和技术更重要,先赶紧搞一些回来,孙祖杰说的对,拖拖拉拉万一形势生变,可就不妙了。
所以孙祖杰就得到了一项光荣的任务,带着几个同志去伊拉克转一转,一方面让这些对军事很有眼力的同志帮着看一看他们的准备情况,大概判断什么时候打起来,你好心里有底。
另一方面就是说服萨达姆买一些华国的军火,顺便教一教咱们的同志怎么做这种军火生意。当然如果孙祖杰能够骗来大土豪那就更好了。
孙祖杰听完,仔细的想了想,有了主意,他让人把京大的刘黎英同志请了过来,“刘同学,我要去一趟伊拉克,推销一下咱们的PCR,你愿意以技术专家的身份跟着一起去吗?”
刘黎英愣住了,孙祖杰无论是叫上钱老师还是周琼都比自己合适呀,为什么喊上她呢。
再说了想在伊拉克买什么PCR,孙祖杰有没有搞错,他们也有这个需求吗?
孙祖杰当然知道伊拉克有这个需求,而且肯定很乐意投钱做这一项研究。
只不过要有说服力,必须有一位技术专家现身说法,相比于钱老师和周琼,孙祖杰觉得刘黎英要灵活多了。
第174章 课题
刘黎英一肚子迷糊的回到了京大,回到宿舍,她见周琼趴在宿舍的桌子上写着什么,就有些奇怪的凑上去看了看。
刘黎英有些奇怪的问道,“周姐,你在写什么?”
“嗷,小英呀,你回来啦。是这样的,钱老师说咱们弄得那个PCR应该可以申报国家发明奖,所以让我准备一些申报资料,以华投研究所和咱们学校的名义一起申报。”
刘黎英听周琼说起PCR就十分高兴,当初要不是灵机一动,说服周琼让她参与了这个项目,哪有现在的风光。
这一次钱老师听说年底就要提副教授,听说连房子都要提前发了;
而周琼海外留学,竟然敲定了导师是诺奖教授,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而她虽然也被一些美帝大学教授邀请,可是她都拒绝了,她已经与孙祖杰说好了,就去华投研究所。
刘黎英是聪明人,她对科研的兴趣并不大,当然如果能出国也是好的,所以一开始她的目标也和周琼一样,为出国而努力。
可是等认识了孙祖杰之后,她猛然间意识到原来在国内竟然还有更好的去处。
作为1977年的京大学生,她的同学中藏龙卧虎,有不少知道华投的人,通过旁敲侧击,她第一次知道了华国竟然也有这么一个低调但是前途无量的单位。
华投特别是华投港岛非常有钱,所以在那里工作,基础待遇比国内要好的多。
最关键的是一旦表现出色,就可以获得极高的津贴和奖金,据说有电子工程师因为一项突出的表现,竟然被奖励十万港币。
只不过华投在国内只招收电子相关专业和数学专业的学生,对她们化学系虽然收,但是数量很少,所以羡慕也没用。
她本来对此还将信将疑,可是这一次在美帝,孙祖杰给他们先是多发了一千美元,等回国之后,竟然每一个人又补发了一万元人民币,说是在华投的奖金。
这半年他们借调到华投竟然一个个都成了万元户!就这样孙祖杰还很不好意思,说是制度所限,能给他们的实在太少了。
虽然刘黎英知道华投的PCR赚了很多钱,但是她也知道这是国家的钱,能发给他们这么多,只能是孙祖杰很有能量了。
刘黎英很清楚,她们公费出国留学,就算回国了,也不过是留在大学或者研究所,怎么也不可能有华投的待遇好。
当然她也可以想办法留在国外,可是刘黎英总觉得国外虽然生活条件会好很多,但是我们自己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老外真就不讲这个?
她这一次在美帝,第一次学术会议那些洋鬼子对他们的态度,多么的不屑一顾,所以她不觉得国外真就是天堂,再说既然国内有那么好的去处,干嘛要出国。
所以私底下,她与周琼聊天时又一次表明了她的想法,可是周琼摇摇头,“小英,你去华投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可是我不适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