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一方
第114章 金丹录
王奇解释道:“林宣和已经死了,如今的北海国,没了北海相。”
“啊!”
邱基听到后惊呼出声。
很是惊讶。
他不是傻子,林宣和此前都好端端的,半点病症都没有。王奇却很笃定的说林宣和死了,显然和王奇有关系。
邱基心下有了推断,试探道:“莫非,公子杀了林宣和?”
王奇道:“的确是我的谋划,但杀死林宣和的人,是杨山君。”
邱基叹息道:“林宣和这个人,贪婪无度,杀人如麻,更造成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北海国成了今天的光景,和他有很大关系。”
“此人的确该死,但他活着,北海国不会动荡。如今陡然暴毙,北海国必然震荡。原有的局面,会被打破。”
邱基道:“这般情况,对我们九黄山其实不怎么有利。”
杨山君握紧拳头,咬牙切齿道:“林宣和其人,早就该死了!他不死,难消我心头之恨。”
邱基有些意外。
杨山君对林宣和,似乎很仇视。
王奇知道邱基心头疑惑,简单说了杨山君的情况,才开口道:“此番本公子到青州北海国来,最初的目的,就是给老杨报仇,不是为了对付九黄山。因为杀了林宣和,知道了九黄山,所以要杀掉杜纲。最后本公子临时起意,收了九黄山。”
邱基道:“公子英明!”
他心下感慨。
虽说他也算仕途不顺,无法入仕做官,好歹也不曾背负什么血海深仇。
他父母已经故去,没有妻儿。
孑然一身没什么。
杨山君却是亲眼见到妻儿惨死,这样的深仇大恨,且十余年一直矢志报仇。换做是他,未必能坚持,或许早都已经自寻短见。
邱基看向杨山君,郑重道:“杨大人,是在下冒失了,请你见谅。”
杨山君道:“无妨,没什么。”
邱基继续道:“公子,林宣和既然死了,他攫取的无数钱财,必须弄到手。您可不知道,林宣和最是贪财,这十多年,积攒了无数的钱。他的钱都还在城内,不拿可惜了。”
王奇眉头上扬,眼中掠过一抹赞许。
邱基不错。
考虑事情全面。
王奇笑道:“林宣和的所有钱,已经转移。这一点,你不必担心。接下来这些钱财珍宝,都会逐步转移到九黄山。”
邱基对王奇更是佩服。
没想到,王奇已经是提前安排妥当:“公子考虑周全,卑职佩服。”
王奇摆了摆手,说道:“马屁就不必拍了,九黄山这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就一个要求,山上的人按照军人的要求和标准来训练。后续,也会有来负责操练。邱基,你全力以赴协助杨山君,把山寨经营好。”
邱基道:“请公子放心,卑职会全力协助杨大人的。”
邱基眼眸转动,再度道:“林宣和死了,北海国肯定会乱一段时间。青州方面,必定做出应对。依我看,接下来有两个方面的事情要做。”
王奇道:“说来听听。”
邱基不疾不徐的道:“第一,低调行事。北海国林宣和死了,没了人镇压局面,必定贼匪乱窜,肆意为祸地方。青州方面调兵,肯定疯狂镇压。甚至北海国的世家大族,也会出手自保。我建议,接下来的第一要务,是不参与这些事情。如果我们出面被官府盯上,会很不妙。”
对邱基来说,他认为不宜冒进。
王奇还在九黄山,就把事情定下,避免以后出现争执。
王奇颔首道:“继续说。”
邱基再度道:“第二,贼匪肆意劫掠,官府出兵围剿,双方厮杀,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各处的贼匪肯定有所损失。”
“我认为,可以暗中派人,争取灭掉一些贼匪,再安排我们的人,把这些小贼匪掌控起来。如果剧县只有我们一家贼匪,后果不堪设想,容易被针对。可是贼匪多,而又是我们的人,那就没什么影响。”
邱基说道:“即便我们的实力强,官府也不会盯上我们,更不知道我们的实力。”
王奇笑道:“说得好。”
他又看向诸葛丰,询问道:“诸葛兄,邱基的建议,你认为如何?”
诸葛丰道:“邱先生的分析,很是高明,我完全赞同。”
他心下更是感慨,山贼窝的一个军师,竟有这般远见和见识,且能屈能伸,还懂得把实力分散避免被针对,实在不简单。
王奇道:“既如此,就这么定下了。”
“是!”
杨山君、邱基齐齐回答。
王奇继续道:“老杨,天香阁的人,都留在青州这里,由你安排。”
杨山君道:“是!”
邱基又继续道:“公子的情况,卑职有所耳闻。如今公子去长安国子监读书,以公子镇北侯府小侯爷的身份,皇帝极可能会接见您,以便于安抚镇北侯。卑职手中有一本杂书,或许对公子有用,请公子稍等片刻。”
说着话,他转身就离去。
王奇看到后,笑了笑道:“诸葛兄,我来了一趟青州,真的是走了大运。没想到,捡到了一个大才。邱基此人,很不简单,有大智慧,更有大谋略。
诸葛丰道:“这是贤弟好人有好报,若非贤弟帮助杨阁主诛杀林宣和,就不会遇到九黄山的这一桩事情,也就不会遇到邱基。”
杨山君附和道:“诸葛公子言之有理。”
王奇哈哈一笑,道:“你们啊,是强行给我脸上贴金。我和老杨之前,互惠互利,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哪有什么好人。”
顿了顿,王奇道:“我倒是好奇,邱基有什么能帮到我。”
三人聊着天,不多时邱基进入。
邱基拿着一本很旧的线装书,递到王奇面前,道:“公子,这本书名叫《金丹录》,是两百六十年前,道家天师张符所著。”
“昔日我爱看书,杜纲下山劫掠时,都会捎带一些书上山给我。这本书我看了一遍,就搁置在一旁,因为对我而言,没什么意义。”
邱基说道:“公子要入京,一旦皇帝召见,就可以投其所好。皇帝炼丹求长生,这本张天师的《金丹录》,能让皇帝为之欣喜。”
王奇接过来看了眼,就把《金丹录》收起来,笑道:“邱基,我期待你在九黄山和杨山君,能做出一番成绩来。”
邱基道:“定不负公子厚望。”
王奇又说了些其他的事项,干脆又把送给黄九游的书信写了,交给杨山君,让杨山君安排人送回去。等九黄山其余的事情处理完,吃了一顿午饭,王奇就带着诸葛丰离去。
两人下了山,骑着马往回走。短短大半天,已经出了剧县,往北海国东面边境去。
一路上两人赶路的速度很快,在八月下旬进入陈留郡。
这是兖州境内。
距离关陇之地已经不远,再往西便是洛阳,然后一路往西直达帝都长安。
诸葛丰和王奇抵达陈留边境时,因为天色渐晚,附近也没有村落、城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两人途径一座破旧的寺庙时,便不再赶路,直接在破庙休息。
简单清扫一番,生了火堆,驱散破庙中的黑暗。
两人坐下来,吃着干粮喝着水,说着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这一路走来,地方贫瘠,流民无数,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即便不曾达到十室九空的地步,但地方上已经彻底凋败。
在两人聊着天时,一阵脚步声传来,却见寺庙外有五个人进入。
为首的老者,头发花白,身材清瘦。他虽说年迈,但走路的步伐无比稳健,精气神很不错。
老者进入时看了王奇一眼,恰巧王奇也看过去。
王奇如今,算是阅人无数。他看到老者目光的瞬间,只有一个感觉,老人身份不简单。
即便衣着普通,气质却压不住。
第115章 林元崇
王奇收回目光,不再去看。陌路相逢,荒郊野外,都是在露宿破庙,没必要去探究别人的情况。王奇和诸葛丰也就不再说话了,各自靠在火堆旁打盹儿休息。
时间一点点流逝。
干柴噼啪燃烧。
王奇虽说打盹儿,却是浅睡眠,依旧有警惕心的。
忽然,王奇耳朵一动。
他察觉到寺庙外,竟有动静传来。
王奇伸手拍了拍诸葛丰,等诸葛丰醒来,低声道:“诸葛兄,小心些。”
诸葛丰顿时明白过来。
他的武艺,比不得王奇,可好歹是一流高手,仔细倾听一番,也听到了动静。
寺庙外,由远及近有马蹄声传来。这声音无比的急促,片刻后距离拉近,便传出战马希律律嘶鸣的声音。
此刻声音很明显了,老者带着的人都警惕起来。
其中两人,拔剑出鞘。
剩下两人,站在老者面前,护卫着老者。
老者捋着颌下花白的长须,沉声道:“有什么好紧张的,这段时间你们听风就是雨,自己吓自己。朗朗乾坤,老夫不信谁敢胡来。”
话音落下,就听大门外传来回应:“林元崇,你真自信啊!”
一个身着中年人迈步进入。
中年人身着一身黑袍,头戴长冠,腰悬战刀,威风凛凛。他眉眼锐利,一双倒八字的眼睛,透着凶厉的神情。
在中年人背后,还有两柄短戟,更显得中年人的凶狠
他盯着盘腿坐在火堆旁的林元崇,拱手行了一礼,说道:“在下江九歌,见过林公。奉大都督之令,请林公回青州老家,不得入朝。”
王奇听到江九歌的话,看了老者一眼。
他有些意外。
老者竟是林元崇。
林元崇在大周士林,威望极高,是一代儒宗。崔东山是清流领袖,但论及名望、学识,相比于林元崇,还是略逊一丝。
林元崇年轻时,得了经学大家马颖推荐,入朝任职,担任国子监博士。他在教导国子监士子读书同时,还负责修撰史书。
这一修史,便是十余年。
恰是因为修撰史书,林元崇编读经典。尤其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书看得多了,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加上马颖的指点,学问愈发精深。
后来朝中党争,林元崇受到波及,被罢免官职。
林元崇回乡后,一边注释经典,一边广收门徒传授学问。
林元崇传授学问,不问出身,寒门、世家子弟都可以求学。且他传授学问,登坛讲课,从不收分文,只是传道授业。
林元崇名声在这期间,更是上了一层楼。数十年下来,林元崇早就名满天下,甚至许多人都是林元崇门人。
王奇心思转动,内心有些好奇,却不曾插手。
林元崇扫了江九歌一眼,淡淡道:“什么大都督?他令狐千里四处安插耳目,肆意抓人,枉为陛下心腹。老夫入京是陛下安排,他令狐千里,身为黑龙台大都督,胆敢阻拦,不怕陛下追责吗?”
令狐千里,是黑龙台大都督。
黑龙台,负责监察天下。
通俗的说,黑龙台是皇帝的千里眼顺风耳。只是皇帝赵禛沉溺于炼丹求长生,黑龙台的权利,也削弱很多,毕竟皇帝不理政务,黑龙台派不上用场。
再者,天下州牧坐大,黑龙台影响力也削弱很多。
江九歌面色冷肃,说道:“林公,您是天下儒宗,为士林表率,在家乡传道授业,难道不好吗?更何况这次朝廷下诏,让你入朝担任国子祭酒,并非陛下的安排。”
“陛下,已经很多年不上朝了。”
“这一事情,是三皇子的运作。让您入朝,就是为了让您搅乱朝廷局势的。您一介清流,脾气火爆,没有言官的职责,却有言官针砭时弊的脾性。”
上一篇:重生之美利坚土豪
下一篇:大唐:我被长乐公主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