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光映雪
而渊盖苏第一反应就是这人在笑里藏刀,他要往高句丽安插人手,不是好事,因为在这位大对卢心里,可是牢牢的记着杜少清当初在河北道做下的一切,足以证明此人对高句丽的狠辣。
可是倘若不同意,那对方也可以暗中派人放进斥候,那样就更难对付了,所以表面上不动声色,渊盖苏已经将事态想了一个通透。
详细询问了杜少清商队的经营范围之后,这位大对卢显示出了足够的热情高句丽人民正需要你。
两人双手一握,从此高句丽对大唐杜家商队一路开放,而杜家也会最大限度的供给高句丽各项亟需的货物,甚至包括暗中走私的盐铁交易。
正是因为这一巨大诱饵,让渊盖苏有些弄不懂了,这个杜少清到底是在替大唐办事,还是在利用身份牟私利?大唐禁止私营的盐铁交易,走私给他国更是重罪,他竟然这么大胆子?
答应杜少清并不是因为信任,而是因为无论大唐出于什么目的,这些都是对高句丽有益无害的,杜家商队所有人将会在高句丽严密监视下工作,所以根本不怕他们暗地里做什么破坏。
这是渊盖苏的自信,可是他却没有想到,堂堂正正的阳谋,往往是最简单最无懈可击的,也是最不着痕迹的,甚至即便对方察觉了,也无法拒绝。
杜少清这么明目张胆的跟高谷丽使臣私通,长安城遍布眼线,不会没人看到,要是放在旁人,几天前他敢收下高句丽一大批贵重药材,就要被弹劾判罪的。
可这人却是杜少清,所以很多人犹豫了,甚至说直接放弃了,虽说杜少清出道不到两年,可是他太受宠了,皇帝皇后两人厚爱,好几个国公力保,还是人之首虞世南的弟子,种种头衔之下,是一个实力堪比皇子的人物。
应该说比皇子更坚实,因为即便是皇子,也会因为相互争斗而彼此下套弹劾。
可是杜少清不掌实权,几乎跟所有人都没有利益冲突,所以谁也不会没事去惹这个人,纯粹的出力不讨好。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杜少清不好弹劾,去年太极殿当场杀人都被压下了,还有什么罪责比这个更严重的吗?
可是这几天没人弹劾,却让李二有些着急了,没人弹劾不行啊,必须来个人弹劾一下,显示我大唐制度的严谨,同时也让各国使臣对杜少清放松点警惕,以便往后他们的私下接触。
最终无奈之下,李二只好暗地里找了一人出头,弹劾的理由就是杜少清收受贿赂,以权谋私,借助鸿胪寺少卿的位子肆意结交他国使臣。
于是乎,杜少清的鸿胪寺少卿正式上岗不到五天,就被皇帝李二下旨拿下,剥夺官职回家做个安逸的驸马好了,家里面壁思过的鸿胪寺卿唐俭再次上岗。
这位官复原职的鸿胪寺正卿,可是太极殿上所有人都看到了,对他国使臣根本没有善意,所以诸多使臣暗暗叫苦。
杜少清不干了,我这叫公私兼顾,招待好了邻国友人不也是鸿胪寺的职责吗?
被皇帝赶回家之后,杜少清索性大开门庭,用请帖将要好的几个他国使臣请到家里来,明目张胆的交朋友,可以说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一时间长安城里面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位杜驸马喜好结交异族,还美其名曰:有交无类!
这样的作风很快得到了所有他国使臣的好感,当然了,西突厥使臣和高昌使臣除外,这两帮人已经被埋下阴影了。
原本很多人还说杜少清是在赌气,但是事件越演越烈,杜少清根本没有收手的意思,所以很多御史坐不住了,主动弹劾杜少清结交异族,有叛国嫌疑。
于是杜少清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最后不得不稍作收敛,就算是宴请宾客,也改用女儿小萱萱的名义,美其名曰这些使臣都喜欢孩子,太热情了没办法,这样的借口让一众恼怒的言官也是无法。
而就在杜家里面,杜少清借机结交了所有能够结交的外国人,同时跟这些人承诺建立私下交易通道,北边的回纥以出口茶叶为主,西域诸国以出口丝绸为主,同时进口各种宝石,在大唐由杜少清独家销售。
东北方向的贸易就更方便了,杜少清的三弟杜荷就是东北边境城池的副将,所有走私交易通过杜荷还可以免税,这让室韦等国开心不已。
就这样的,用了十天时间,杜少清已经给庞大的对外贸易铺下了路基,就等着小姑娘武照培训出足够的人手,一旦杜家商会运转起来,将会成为大唐第一吸金结构,杜少清有信心一举超越那些五姓七望的财力。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侯君集也带着五万出征吐蕃的大军回转了,鸿胪寺传出通知,三天后长安城明德门外,大军荣归,请各国使臣参与观礼。
第342章 挺身而出侯君集
对吐蕃的大战,从剑南道算起一共两次,第一次大唐十五万对敌二十万,在本土剑南道迎敌,最终大唐以战死五万多的代价痛击敌人,将敌人杀死大半,俘虏四万,仅有万余残兵逃生。
而第二次就是侯君集带领大唐五万精兵实施的逐步蚕食计划,战损两千不到,就彻底灭了吐蕃的统治阶级,将吐蕃纳入大唐的版图,可以说是绝对的大胜。
战争结束后,侯君集让剑南道出兵镇守吐蕃地盘,自己带着将近五万得胜大军回长安复命,毕竟这些士卒都是他从长安带来远征的,还要带回去跟家人团聚。
大唐初期是府兵制,战时府兵聚集归将军调配,属于劳役,并无薪俸,只有战场军功折算奖赏。
但是大军归建之后就要由朝廷统一调配粮草了,一年来大唐单单出钱粮养这五万精兵,就耗费极大,所以李二才不得不跟杜少清讲明实情,现在的大唐国力,做不到常年养精兵。
事实上士卒不种地,常年归建在军营当值,一切花费由朝廷供应,这种手段叫做募兵制,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中后期,因为府兵制崩坏,大唐军力衰弱,所以用的就是朝廷出钱募兵养兵的政策,这也是一种大趋势。
皇帝李二也知道常年精于训练的士卒好处很多,奈何国力不足养不起,只能用府兵制来节省财政支出。
长安城外,皇帝率领武百官盛装迎接回归的大军,杜少清带着家人作为有特权的围观群众,站在城头上观礼,要知道普通百姓可都是在城外空地两旁等着围观,军士家人也在焦急的等着。
远处渐渐有烟尘扬起,一支整齐带着煞气的黑色洪流缓慢靠近,越是接近长安城,大军带来的震动越大,甚至那重重的步伐都带着一种凯旋的节奏。
城头上战鼓重重,秦王破阵乐响起,一时间荣归气氛溢满全场。
杜少清怀里的小萱萱也跟着哇哇大叫,虽然这丫头不懂得什么叫荣归,但耐不住她喜欢凑热闹,人越多越兴奋,还不断的朝着城头下方的皇帝李二喊外公,杜少清拽都拽不住。
不过此时皇帝李二眼里全是面前的凯旋之师,可顾不上这个小家伙。
“爹爹,是大舅带人回来了吗?咱们快点下去找他吧。”小萱萱天真的问道。
旁边的公主笑道:“傻孩子,哪里是你大舅回来了,这是象儿的外公打仗胜利归来,你就那么想你大舅呀。”
小萱萱有些失望,微哼道:“原来是象儿弟弟的外公,哼,真是的,我刚刚叫了我外公那么长时间都不理我,下次去皇宫一定把他的胡子拔下来。”
杜少清哈哈大笑:“你外公的胡子好像有点短了,不像你的山羊胡子爷爷卫国公李靖。”
“那就拽他的头发”
一家人在城头上说说笑笑,下面的大军已经气势磅礴的走到了近前,骑兵、步兵、弓兵,全都衣甲严谨,表情肃穆,长安禁军骑兵仪仗分立两侧,迎接大军。
侯君集一身重甲翻身下马,身后的骑兵却并未跟着下马,这令门口的百官有些诧异,怎么有些不对,马上就是解甲荣归了,怎么骑兵还端坐马上?
这个变动让两侧护航的禁军都有些紧张,别是有什么变故吧。
“末将侯君集奉皇命去剑南道迎敌吐蕃,乘胜追敌千里捣毁敌巢,移灭吐蕃为我剑南道无辜百姓报了大仇,今得胜归朝,特来向陛下复命,请陛下检阅远征的将士。”侯君集一通话,几乎是用喊出来的。
旁边的各国使臣看着严阵以待的五万大军,听着侯君集的话,真不敢相信就这么点人就灭了吐蕃?但那种满溢全场的煞气,又让人不得不信,这样训练有素的精锐军队,也只有大唐才有。
李二上前亲手搀扶起侯君集:“爱卿此战扬我国威,辛苦了,诸位大唐将士辛苦了!”
后一句是李二对所有将士喊的,随后司仪官上前朗声道:“荣归鼓乐奏起,大军解甲!”
可是下一幕这人就傻了,鼓乐是起了,但是四万八的大军却一动不动,全都严肃的目视前方,似乎没听见一样,所有人都紧张起来,看向了主将侯君集,心说你可是兵部尚书,不会不懂规矩吧。
谁知道此时侯君集却上前一步,再次对皇帝行了个带甲军礼:“陛下,在解甲前,末将有话要说,恳请陛下答应一件事。”
司仪官一挥手,鼓乐队顿时停住。
但是全场却死寂般安静,简直落针可闻,侯君集要干什么?乘胜邀功,威逼陛下?
大将军尉迟敬德站出来沉声道:“大胆侯君集,你要做什么?”
李二挥手拦住了有意见的众人,淡淡一笑,示意别让异国人看了大唐笑话,说我们内部不合。
“侯爱卿但请直言,莫非此次大军征战有什么委屈不成?”李二倒是会说话。
侯君集回头慢慢扫视了一遍自己带回的大军,所有人都等着自己开口呢。
随后又若带深意的看向了皇帝旁边观礼的异族使臣,那带着杀气的眼神,看得一帮使臣心里发毛,不少人都想往回退一步。
随后就见侯君集朗声道:“末将回来途中听闻,有人来大唐威逼我们嫁公主和亲,不知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