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第806章

作者:熙檬父

赵丹继续道:“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让其他五国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诸卿可以就此发表一下意见。”

打赢了,那么自然就到了喜闻乐见的割地赔款时间,但是割哪些地赔多少款,这就是需要研究的了。

毕竟五国虽然打败了,可是赵国也不可能一口气就把五国全部吞掉,那么双方注定要坐在谈判桌之上来研究这个问题。

既然是谈判,就得先确定一下底线,毕竟谈判这种东西是有来有回的,双方都有一个底线。赵国这边肯定是不能让五国轻松过关的,但是也不能狮子大开口要得太多,免得让五国横下心来不谈了鱼死破。

总之,如何把五国割得最狠,同时又让五国能够接受这种割肉,这就是赵丹这次会议的主题。

诸位大臣们一听就高兴了,开始七嘴八舌的发言了。

“大王,臣认为应该让秦国人把上郡和西河郡都割让了!反正有咸阳城和秦王在手,谅他们也不敢不接受这个要求。”

“大王,臣觉得是时候让燕国人把武阳城重新归还了!”

“大王,臣觉得可以让齐国人割让莒城!”

“大王,臣觉得韩国人必须要割让宜阳来平息大王的怒火,或者将这一次战争之中占领的魏国土地吐出来!”

“大王”

总而言之,所有的赵国大臣们都已经完全亢奋了,各种要求连珠炮一般的从嘴里说出来,也不管是不是过分了还是怎么样,反正先说个痛快!

一番讨论下来,大臣们七嘴八舌的出了不少主意,赵丹也都命人一一记录了下来,然后对着郑朱说道:“郑卿,汝回去让人把这些要求整理归纳一下,然后做一个方案出来,过几天再提交上来让寡人和诸卿审议一下。”

作为赵国的外交部长,郑朱自然是专门负责这个的,所以立刻就应了下来。

说实话,外交谈判这种事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毫无意义的扯皮,所以赵丹也只是打算定个方向,然后具体的就让大行部门的谒者们去和六国使者扯淡就是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虞信突然诡异一笑,道:“大王,臣有一计,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虞信的话音一落,在场的众臣脸上不免就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赵丹也好奇的看向虞信,道:“虞卿可有何妙计?”

虞信摸了摸颌下长须,一双眼睛之中闪过奇异的光芒,看上去像极了某些一肚子坏水的狗头军师,缓缓道:“其实臣觉得,大王和众卿根本就没有必要去研究向五国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尽管让他们自己提出来便是了。”

“自己提出来?”赵胜的嘴角微微的扯动了一下,脸上多少有些不屑,道:“虞卿,若是五国自己提出来的条件能够接受的话,那么大王和吾等又何必如此费劲心思的讨论这些呢?”

赵胜说的确实是实话,毕竟五国虽然打了败仗,但是谁都不想自家的损失太多不是?所以五国提出来的求和条件之中付出的代价都是很小的,小到赵国绝对不可能接受的那一种。

要是赵国真的全盘接受五国现在提出来的条件,那么赵国可以说是亏大了,这一场大仗也是白打了。

虞信笑了笑,道:“平原君误会了,其实吾的计策可还没有说完呢。大王可以让五国提出条件,然后告诉他们,赵国会对他们的条件进行评估,一旦任何一个国家所付出的代价被赵国认为是最轻的,那么赵国接下来就会选择这个国家作为征伐的对象!”

赵丹一听这番话之后眼睛就是一亮,细细思索之下不由得一拍大腿,赞道:“虞卿此计,妙啊。”

在附加了这个条件之后,那么对于五国的压力就完全不同了。

谁给赵国的好处最少,谁就要被赵国痛打,而且评估的权力掌握在赵国手里,如此一来的话五国就必须要付出那些赵国渴望得到的好处,否则的话就有可能会面对赵国的兵锋。

“要是五国联合起来暗中串联怎么办?”庞煖道:“若是这样的话,他们同样能够起到以微小代价求和的目的。”

“五国是不可能串联的。”虞信笑道:“因为这五国之间互不信任,他们怎么敢肯定事先说好的代价,到了提交的时候其他国家不会变卦呢?再说了,如果五国提出来的代价完全相等的话,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会成为我们接下来征伐的对象,他们又怎么会冒这个险呢?”

虞信这番解释之下,众人这才了然。

说白了,这一计的毒辣之处就在于,五国之间必须会有一个牺牲者,如果不想要成为这个牺牲者就必须要付出至少比牺牲者更多的代价。

如果五个国家都是这样想的话,那么他们为了不当这最后一名,就得付出可能比原先赵国索取的还要更多的代价!

赵丹哈哈大笑,道:“好,虞卿此计深得寡人之心,就依此办理吧!还有,去告诉其他五国的国君,让他们都来邯郸,寡人有一场好戏要让他们看看!”

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国灭(第二更)

正是秋风送爽的季节,邯郸城之中又一次的迎来了前来求和的六国国君。

任何事情第一次总是很有新鲜感的,但是当和“又”这个字扯上关系的时候,似乎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了,好像就已经能够让人习以为常了。

在这些赵国的老百姓们看来,自己和赵国能够取得胜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其他国君前来朝拜自家大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种理所当然并不是因为什么赵国人骨子里的优越感,而完全是因为赵国在这几年的征战之中所打出来的,用无数其他六国士兵们的鲜血和其他国家的领土所浇灌出来的自信。

到了这个时候,邯郸已经完全成为了整个中原乃至是整个华夏之中最大的城市,无数的商人在这里停留交易,无数的贵族在这里居住,无数的间谍在这里刺探情报,无数的赵国人民群众在这里辛勤而自豪的生活着。

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十分正常,和往日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邯郸城之中的大部分的并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个邯郸城之中,即将会发生一件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事情。

在六国国君到来邯郸城之后,赵丹便安排他们各自都住下来,尤其是在魏国太子魏增一行的馆驿之中更是重重防护,可以说完全是连一个蚊子都飞不进去,谢绝了所有其他国家使者或者国君的求见和相邀。

公元前264年9月8日,也就是赵丹正式继承王位的第十二年,一场会议在邯郸宫城龙台之中召开了。

这一条,邯郸的龙台正殿之中聚集了诸多这个世界的大人物,赵丹坐在最上首的主位之上,其余五位国君则分别坐在了赵丹的左右下首,但是仍旧有一个位置是空着的,那就是原本应该属于魏国的位置。

对于这一点,其他人不免就有了诸多猜测,但是这些猜测并没有任何人敢说出来。

除了几名国君之外,还有各国的重要大臣,比如说秦国武成君吕不韦,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相邦后胜等在列,剩下的则是赵国的武百官作陪。

等到众人都已经就座之后,赵国大行人郑朱突然站了起来,朝着赵丹高声道:“大王,魏太子增率领魏国群臣在殿外求见!”

郑朱话音一落,诸国的国君们脸上就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原来魏太子并没有被禁止出现在此地。

难道说这代表着魏国还有戏?

赵丹十分平静的点了点头,说道:“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年仅十岁的魏国太子魏增就出现在了龙台正面的正门处。

魏增并不是一个人前来的,在魏增的身后还跟着一群人,从这些人的服饰来看,他们很显然就是魏国的大臣们。

魏增带着魏国大臣们在这样的时刻出现在赵国的大殿之上,究竟是为何而来?

不少心思机敏之人,比如说吕不韦以及燕国相邦乐间已经开始变了脸色。

照理来说,既然台子上还给魏国留了一个位子,那么魏太子增作为如今魏国的实际领导者,应该理所当然的坐到那个属于魏王的位置上去才是。

但是他并没有。

魏太子增在走到赵丹所在的台子之下的时候,突然停下了脚步,一张小脸憋得通红,足足过了好几息时间之后,才慢慢的朝着赵丹跪了下来。

不仅仅是魏太子增,就连跟在他身后的所有魏国大臣们也同样齐刷刷的朝着赵丹跪了下来。

一名白发苍苍、跟在魏太子增身后的魏国大臣从怀中拿出了一份书,高声念诵了起来。

“魏太子增及魏国众臣民共上书于赵王:

魏于赵国同自晋国而出,本乃一体之国也。今魏国愿举国归赵,自此生生世世皆为赵臣!”

这位老迈的魏国大臣显然心情十分的激荡,仅仅不过短短的两三句话,他却足足念了差不多一盏茶的时间才念完,甚至在念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整个人还有些哽咽。

不仅仅是这位老大臣,在诸多魏国的大臣之中,依稀也可以听到低低的抽噎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