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熙檬父
而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不妙的消息传来,秦国人距离睢阳城已经非常接近了。
为了不让秦国人坐收渔翁之利,于是在廉颇的请求下赵丹做出了决定,暂时放弃对睢阳城外三国联军的进攻。
战局由此进入了对峙形态。
又过了三天之后,十五万秦军终于在王龁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抵达了睢阳城外,和其他的三国联军成功会师。
至此睢阳战场的态势再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四国联军四十五万军队面对赵国主力三十五万人的局面。
如此一来,四国联军在数量之上不但瞬间反超,而且整整超过了赵国十万人之多。
在秦军抵达之后,原本一直龟缩不出的联军终于开始变得活跃了,甚至都尝试着派出一些小部队,对赵军的防线发起一些试探性的进攻,想要看看能否获得什么成果。
但是赵国主力部队在过去这么多年来打出来的战斗力自然不是吹的,四国联军几次试探性的进攻通通都给赵国的士兵们毫不费力的打了回去。
如此再三之后,四国联军干脆连这种小股进攻也不进行了,就这么和赵军对峙了起来,整个战场陷入了有些诡异的平静。
对于四国联军这边来说,他们其实一点都不着急,因为根据事先的计划,他们还在继续等待着另外一支非常重要的联军部队,也就是齐国匡梁所率领的十五万齐军前来会合。
一旦匡梁所率领的十五万齐军能够及时赶到的话,那到时候五国联军加起来就拥有整整六十万人,即便面对着赵国三十五万精锐主力也能够拥有压倒性的数量优势。
但是赵国其实也并不着急,因为齐国人想要来到睢阳城,那可一点都不容易,毕竟庞煖已经率领着八万赵军赶到河间地了。
和睢阳城这边清一色的主力部队不同,庞煖率领的八万赵军绝大部分是各郡的郡兵和临时征发的青壮,只有一万从邯郸抽调的中央军,说是杂牌部队也不为过。
但不得不说,庞煖能够被称为名将,的确是有其道理的。即便是率领着这样一支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数量都和齐军颇有差距的部队,庞煖仍旧成功的将齐国人给拖在了河间地。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齐军在匡梁的率领下对庞煖所把守的阳晋城发动了多次攻击,但是完全没有取得任何的突破,被死死的挡在了大野泽北部,无法南下哪怕一步。
而在赵国东北战场上,十二万燕军势如破竹一路南下,用极快的攻克了包括武遂、中人等城池,占领了赵国在唐河以北的所有土地,并且进一步渡过唐河包围了赵国北方重镇孤城。
对于这一点,赵丹倒不是非常担心,毕竟这是事先就可以预料到的事情。
而且在顾城之中也是有着剧辛所率领的五万赵国军队在进行防守,燕国人虽然把顾城给包围住了,但是赵丹认为以剧辛的能力,至少守住顾城几个月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齐国无法西进,燕国南下受阻,睢阳城外一片风平浪静,整个战争似乎已经完全陷入了僵局之中。
在赵国睢阳大营里,针对如何解决这个僵局产生了一番十分激烈的争吵。
一部分赵国将军认为,现在应该趁着齐国人还没有前来会合的时候就主动出击,和面前的四国联军真刀真枪的打上一场,只要能够击败睢阳城外的四国联军,那么胜利就是赵国的囊中之物了。
但是也有另外一些赵国将军对这种看法表示了坚决的反对。
这些反对者们认为不管怎么说,赵国现在的兵力和战斗力无论是在任何一处战场上都处于劣势,而睢阳城又是重中之重,一旦出击被击败的话,那么赵国就完全没有任何翻身的余地了。
所以反对者们觉得,赵国现在只需要将现在的局面和维持下去,不让六国联军取得任何进展就行了。
只要能够再坚守几个月的时间,等到冬天来临的时候,六国联军肯定承受不住,就会自行退兵了。
这两种意见在赵国的大营乃至于赵国的高层之中都有各自的支持者,两派不停的争吵让赵丹这个大王也是非常的头大。
依照惯例,最后还是来问赵丹的意见。
但是这一次,赵丹在思考良久之后,并没有给出任何意见,只是说道:“武信君才是这一次大军出征的主将,任何一件和战争有关的事情都应该以武信君的命令为最终结果。”
赵丹这一次王驾亲征,并不代表着他就要上阵指挥了。恰恰相反,赵丹知道自己虽然是个穿越者,但是对于指挥作战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是一无所知。
赵丹这次其实就是来当一个吉祥物鼓励一下士气,打仗这个事情还得让廉颇这种专业的人来做,毕竟论到打仗的专业程度,现在的赵国之中除了李牧之外,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和廉颇掰手腕了。
至于廉颇也吃过败仗这件事情,赵丹觉得并不是一件坏事。
赢得越多就越容易骄傲自满,在经历过一次失败之后,廉颇想必肯定会吸取教训憋着一股气重新证明自己,这样的廉颇比起之前那个连战连捷将天下所有人都不放在眼里的廉颇要更加的可怕。
廉颇之所以一开始不开口,就是害怕自己的意见和赵丹这个大王的意见冲突,既然赵丹这个大王已经确定了将指挥权彻底的交给廉颇,那么廉颇自然也就不再客气,直接作出了决定守住阵地,暂时避战。
廉颇认为,如今睢阳城外的四国联军刚刚会师不久,处于一个士气正盛的时间段,从气势上来说联军肯定是要胜过赵国的,毕竟四打一嘛。
但是只要时间慢慢的拖下去,六国联军方面的锐气就会慢慢的减少,而原先心中压力山大的赵国士兵则会发现对面的敌人看起来多,但实际上根本拿自己无可奈何,这时候赵国士兵的时期自然也就慢慢的起来了。
如此一来双方之间的士气此消彼长,赵国获胜的希望自然大增。
对于廉颇的这个判断,赵丹表示了无条件的支持。
其实说实话,赵丹的想法和廉颇是一模一样的,那就是这个时候确实应该避战。
但是赵丹的出发点和理由又和廉颇完全不同,廉颇是从士气方面去考虑,而赵丹的理由则纯粹是因为一个人,那个此时此刻还远在千里之外,不知道有没有进入秦国境内的赵国北方经略使李牧。
赵丹在等待着李牧能够在关中,在秦国人的腹地搞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而且赵丹对李牧非常的有信心。
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张(第二更)
李牧这个时候在干嘛?
李牧这个时候,其实才刚刚集合了自己的两万骑兵来到了义渠国的境内,跟义渠国的国王义渠胜会师一处。
为了这一次大战,李牧也是已经倾巢而出,把整个北方军团所有能够动用的兵力都召集了起来。
再加上义渠胜手中的一万骑兵,现在的李牧已经拥有了整整三万骑兵。
对于骑兵这个兵种而言,三万绝对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了,要知道整个赵国边骑军团也不过一共四万出头的骑兵而已。
由于赵国的边境实在是太长了,从西到东整整几千里,所以为了防备来自于西北方乌孙以及匈奴人的侵袭,李牧不得不将两万人马留守赵国本土。
这也就是为何李牧一直渴望扩张的原因,事实上别说是两万人了,就是四万人守住这漫长的边境线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以攻代守才是最佳出路。
义渠胜看到李牧的时候整个人都非常的高兴,先是和李牧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对着皱着眉头不停的摸着鼻子的李牧笑着:“我的老朋友李牧,这一次本王又能够和你并肩作战啦!”
义渠胜的高兴当然是有原因的,要知道在这之前秦国人派出大军来征伐义渠国,虽然义渠胜表面上看是完全无动于衷甚至还有点想笑,但是他心中其实怕的要死,毕竟对于强大的秦国来说,义渠国实在是弱小得有些可笑。
但是现在好了,秦国不知道哪一根筋出错了,竟然和李牧所在的赵国发生了战争,如此一来的话义渠国和赵国就成为了盟友,而义渠胜自然也就有了和李牧一起并肩作战的机会啦。
在义渠胜的记忆之中,自己每次跟着李牧一起混,那可都是大赚特赚,从来没输过啊。
这样的一根粗大腿,必须得好好抱住!
没错,谁说赵国举世皆敌的?本王的义渠国就是赵国最坚定的盟友!
李牧瞥了一眼面前的义渠胜,忍不住摇了摇头。
对于义渠胜的心情李牧自然是非常清楚的,但是李牧可没有义渠胜这个家伙那么乐观。
因为李牧非常的明白,现在在中原战场上自家的大王和赵国国都邯郸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威胁,那可是加起来总数超过六十万的六国兵力,并且从赵国东北南三个方向上同时对赵国发起的疯狂进攻啊。
虽然秦国当年也在长平之战中出动过六十万人的兵马,但是秦国的六十万人可不像这一次六国联军这样,全部都是由主力部队所组成。
通过这阵子得到的情报,李牧清楚的知道秦国的主力部队已经东出函谷关,去中原战场和赵国的主力会战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的大本营关中不可避免的就变成了一个十分空虚的地方。
上一篇:末武年代
下一篇:一不小心来到远古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