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熙檬父
所以现在的范睢是很想跟秦王稷说一句:“大王勿忧,东南两郡之败臣早有意料,最多不过数月东南两郡便重归大王之下了”
但如果范睢真的这么说了,那么范睢就是一个智障,24k纯金的那种。
每一位年老的明君,都会有一个几乎是必然的毛病,那就是多疑和残暴。
即便是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和汉武帝也不例外。
如今已经在位四十七年,足足六十五岁高龄的秦王稷当然也不例外。
自从驱逐四贵真正的掌握了大权之后,这位帝王不但威严愈发深重,疑心病和杀心也同样变重了起来。
当面对着这样一个多疑残暴君王的时候,你还要告诉他:“大王,楚国人捅了你一刀夺得宛城,但是没事,臣估计楚国人还能再捅你两刀拿下更多的城池”
好嘛,你就说说你想怎么死吧,车裂还是犬决?
范睢心中非常的清楚秦王稷为何会重用自己,不是因为范睢能够当一个犯颜直谏的魏征敢在秦王稷面前这么做的都死翘翘了,而是因为范睢能够当秦王稷的管仲,当他的姜子牙!
管仲和姜子牙这两位名臣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能够为君分忧。
什么叫为君分忧,那当然就是要为秦王稷解决问题!像刚才那种告诉秦王稷还要被捅几刀的说法可不叫为君分忧,那叫为君添堵。
敢给秦王稷添堵的人,那可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范睢的前任穰侯魏冉,贵为四贵之首,当年在秦国也是呼风唤雨的存在,后来为啥倒台了?还不是因为魏冉力主的阏与之战中秦军吃了一个超级大败仗,证明了魏冉没有能力去解决赵国这个问题了。
所以魏冉就死了。
否则的话,以秦王稷的能力和城府,在位四十年里搞死四贵的机会多的是,为啥偏偏阏与之战结束没两年魏冉就完犊子了?
很简单,因为之前的四十年里,魏冉能够替秦王稷解决问题,能够让秦国变强,所以秦王稷就可以忍,让魏冉和四贵跳来跳去,无所谓。
而一旦发现魏冉这个家伙没鸟用了,那秦王稷就不会去管什么几十年来魏冉为秦国立下的这么多汗马功劳了。
在发现魏冉不能够解决赵国这个问题,不能够让秦国继续强大之后,找到范睢来代替魏冉的秦王稷直接下手,魏冉为首的四贵一党瞬间爆炸,连秦王稷亲妈宣太后都难逃一死。
所以不能够替秦王稷解决问题的话,那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掉脑袋那都不是个事,没诛三族都算命好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范睢以及白起后来之所以被搞死,那同样也是因为解决不好问题,所以秦王稷直接就把这两个家伙赐死了。
干得好,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大大的有。
干不好,死!
这就是秦王稷的用人之道,一位真天下霸主的用人之道,也是自秦国商鞅变法以来,代代相传至今的霸道!
范睢虽然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但是这位聪敏无比的名相却早就知晓办事不力的下场。
所以既然秦王稷现在觉得楚国是个问题了,那么范睢就必须要搞定这个问题!
秦王稷现在的诉求是什么?是想把白起和二十万秦军精锐从长平调到南阳郡来,干爆楚国人再说。
即便是在范睢这样不精通军事的人看来,这行为也是太扯淡了一点。
要知道之所以秦国先后调集了六十万大军在长平一线,那当然不是去和四十五万赵军玩干瞪眼的。
秦王稷和范睢把这倾国之军投进去,那是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白起的计划,知道白起想要一举全歼长平赵军的企图。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秦国间谍何必要策动赵国舆论换帅,白起又何必要偷偷上任?
虽然说策动赵国换帅的计谋最终没有成功,但是秦国君臣谋求在长平一线歼灭赵国有生力量的决策现在还没有变。
可一旦把白起和二十万秦军调走,长平一线的兵力对比就从六十万比四十五万变成了四十万比四十五万了,这个歼灭赵军有生力量的抉择就不好实行了。
到那个时候,如果赵军真的出击了,那么王龁指挥这四十万军队能不能包围赵军?包围了能不能歼灭?会不会被廉颇反手一招捅穿?谁都说不好。
如果秦王稷和范睢觉得王龁这个“自己人”就搞的过廉颇,那还派眼中钉白起去领兵干嘛?
所以范睢心中也很清楚,秦王稷这个要求,简直就是扯淡,瞎指挥!
和长平主战场相比,暂时失去东南两郡,那算个屁!
如果真按照秦王稷的要求去搞,那这仗才是真没办法打下去了。
只不过嘛,现在秦王稷都发火了,范睢当然也不能够直接顶回去,除非范睢已经活腻了。
该怎么办呢?
范睢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下一刻,范睢咳嗽一声,正色开口道:“熊元小儿胆大妄为,竟敢发不义之师犯我大秦之地。以臣之见,不如暂且和赵国议和,然后令武安君率领大军南下伐楚!”
第七十四章 固执的范睢
和赵国议和,南下伐楚?
范睢这一番话说出来,在场的秦国君臣就瞪大了眼睛,甚至有些按捺不住的家伙都想问问这个范睢是不是吃错药了。
自从进入战国以来,秦国的战略大方针其实一直都是不变的,那就是谁强我就打谁。
依照这个战略方针,秦国先是用两场大战干翻了一代昏君楚怀王率领的楚国,然后又利用齐湣王的愚蠢积极的参与到了五国伐齐之中,把史上最强的“东帝”齐国也打得一蹶不振。
在楚国和齐国都被打爆了之后,那么接下来的任务显然就是秦国东北边的邻居,新晋崛起的强敌赵国了。
自从二十五年前齐国国势大衰之后,秦国的战略中心就已经慢慢的转移到了赵国身上,而赵国在成为战国老二之后,挑落老大秦国也就是理所当然的赵国国策了。
当然了,虽然早在齐国覆亡之后秦赵两国就已经相互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但是战争并不是立刻就在两国之间爆发的,而是经过了整整二十五年的酝酿,才最终来到了长平之战你死我活的地步。
一开始的时候,秦赵两国相对来说还是维持了一段时间,双方大约有十五年左右的大体和平。
那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秦国和赵国的策略相同,都是“先弱后强”。
于是秦国在相邦魏冉的力主下,将主要攻击目标都放在了魏、韩、楚三国之上。
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秦国连番征战夺取了魏韩楚三国大量的土地,白起也在这段时间里不停的刷新着自己的斩首世界记录,成为真正名震天下的无敌杀神。
而赵国这一边的主要战略目标,则放在了东边的齐国身上。
赵国趁着齐国国势衰落,田单又不得齐襄王信任的时机连番征伐齐国,足足从齐国手中夺得七十多座城邑,将原本属于齐国的河间地黄河两条干流中的一片平原除了聊城和饶安之外的其他地区完全夺走,更是让廉颇“吃饭睡觉打齐国”的声名传扬于天下。
在这十五年的时间里,秦赵之间基本上是相安无事,双方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外交战场上,由此也诞生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后世耳熟能详的典故。
在这个时间段,虽然秦国更强大,但是赵国凭借着蔺相如的尖牙利嘴,总算也维持了一个五五开的局面。
但是这种和平是注定不可能维持太久的,毕竟秦赵王族虽然五百年前是一家,可如今却存在着根本性矛盾,都想要相互吞并的。
秦赵之争的序曲,从十三年前的华阳之战开始。
当那场华阳之战中,白起和魏冉率领秦韩联军一战斩首魏赵联军十五万人,不但一举打掉了魏王圉所有的雄心,更结束了秦赵之间短暂的和平。
上一篇:末武年代
下一篇:一不小心来到远古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