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第532章

作者:熙檬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大功告成。

赵丹在听完了介绍之后,迫不及待的拿起了毛笔,开始在纸上挥毫落墨,写下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八个大字。

一口气写完之后,赵丹稍微的后退了两步,打量了一下自己穿越之后的这第一部“书法作品”。

嗯,有待提升

赵丹咳嗽一声,收回了将这书法作品赐给面前这两位赵国大匠的打算,对着这两人笑道:“如此说来,这纸张便是由汝二人制成的?”

两名匠人之中比较年老,已经有些两鬓斑白的那一位连忙说道:“回大王,这纸张乃是集众人之智慧而成,臣二人不敢贪功。”

“很好。”赵丹笑了起来:“既然如此,那么汝等一会回去呈一个有功者名单上来,所有有功之人皆赐爵一级,赏金一千。汝等领导有功,赐爵两级,赏金一万,另赐酒食、绢布!”

两名匠人闻言大喜,立刻跪下大礼参拜:“谢大王!”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匠人身份地位其实并不高,在“士农工商”之中也就比商人要高一点罢了,征调随军的时候也是制作一些投石机之类的攻城器具,或者修理铠甲弓箭什么的,能上战场立功的机会很少,获取爵位的可能性是低之又低。

现在赵丹这一开口又是爵位又是钱,甚至还有酒食和布匹赐下,这对于工匠们来说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大好事啊。

赵丹微笑着扶起了这两名工匠,拍着肩膀勉励道:“好好干,寡人以后还有许多东西要交给汝等,只要汝等能够做出来,那么这些功劳和赏赐是绝对不会少的!对了,记得眼下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纸给大规模的制造出来,越多越好!”

送走了两名千恩万谢的匠人,一直随侍在旁的韩非忍不住道:“大王,臣有一言,不知道当不当讲。”

赵丹转头看了韩非一眼,含笑道:“说。”

韩非道:“大王对于此等匠人,似乎过于优容,赏赐过重也。”

“赏赐过重?”赵丹一听,忍不住笑了起来,将面前的纸张拿在手里,对着韩非示意了一下:“韩侍中,看来汝还是不明白这造纸术的重要性啊。”

放眼整个人类历史,最重要的一样东西是什么?

是知识!

造纸术的出现和纸张的传播,就是为这种知识的普及带来了可能性。

庄子天下曾有言:“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于是后人便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的知识很渊博。

那么问题来了,学富五车里的这五辆马车的书,究竟有多少字呢?

这其实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一般竹简长约25.5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1.5厘米,也就是说一个竹简的体积大约是1912.5立方厘米,而一册竹简一般仅有30余字,最多可达49字。

在这个年代,车子的容积差不多是2米长,1.5米宽,深度0.4米左右,也就是容积大概是1200000立方厘米。

以此计算的话,全部装满竹简可以放627.45个,5辆车的话,也就是不到3200个,即使按一个竹简50个字算,也才16万字不到。

十六万字是什么概念?以后世的标准,一本书上架的字数是20万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读者读一本读到上架部分,那么他的阅读量就已经超过了这位“学富五车”的古人惠施了

这十六万字,用竹简来装要五车,可如果用后世的那种书籍的话,也就是一本普通厚度的书罢了。

这就是纸张和竹简之间的巨大差距,更不要提纸张容易书写、方便携带等等其他优点了。

有了纸,知识的传播就能够大大加快,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除此之外,之所以现在这些士人们这么牛皮哄哄,一个两个不甩国君们,那还不是因为这年代的知识掌握在士人和贵族阶层的手里么?

说白了,官位多,但是有知识有能力胜任这些官位的士人们少,所以国君们才不得不一个个屈尊纡贵,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

如果能够像后世那样大规模的培养出大量的人,并且从这些人之中通过竞争来选拔官吏的话,那么这士人们还会这么拽?

到时候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哭着喊着要抱国君大腿的就是士人们了。

赵丹越想越是高兴,对着面前仍旧有些不以为然的韩非笑道:“韩侍中且看着罢,很快,这纸张便会发挥出巨大作用了。”

说着赵丹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既然有了纸,那么造纸术的好搭档印刷术应该也可以出现了吧?

第五百二十七章 开幕大典(第一更)

公元前二五六年六月初六,晴。

在邯郸城外,宫城和郭城之间的中央地带,一片占地极广的崭新建筑物在此林立,这便是历经数年时间、一度被战火所打断的华夏学宫。

今日,乃是华夏学宫正式揭幕,向这个世界宣布成立的时刻。

太阳才刚刚从地平线上出现,华夏学宫之外就是人潮汹涌,数万邯郸民众将这座学宫和学宫外的道路包围得水泄不通,甚至还有许多精明的小贩挑来了各种货物当场叫卖。

当日上三竿之际,也不知道是谁一声发喊:“大王来了!”原本拥挤无比的民众立刻纷纷转头,朝着南边望了过去。

最前方的是整整一千名具装甲骑兵,雄壮无比的骏马,身材高大的骑士身上披着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的盔甲,看上去犹如铁塔一般雄壮威猛,引来无数民众的欢呼之声。

在这些具装甲骑兵的两旁,上万名赵国步兵手持大盾而上,形成了一道盾墙,将整条道路的两侧都封锁了起来。

旗帜如云,华盖昭昭,一袭红色王服、头戴金色王冠的赵丹和王后韩婉并车而行,出现在了赵国民众的视线之中。

赵丹坐在马车之上,不停的朝着两边的赵国民众挥舞着手臂,脸上满是温和的笑容。

几乎是在赵丹出现的瞬间,整个观礼现场的气氛也就达到了最高潮。

赵国的子民们无比兴奋的挥舞着手臂,声嘶力竭的朝着王驾呼喊着,无数双脸庞因为无比的激动而变成了红色,就连士兵们所构成的盾墙都变得有些摇摇欲坠。

这种情形让全副武装骑着战马随侍在赵丹车驾两边的赵国军方两大巨头廉颇和庞煖都情不自禁的捏了一把汗。

要知道这一次的保卫措施可是由军方负责的,这万一要是有人冲破了盾墙惊扰到了王驾,那么廉颇和庞煖的这一顿排头是肯定要少不了的了。

好在事实证明廉颇和庞煖多虑了。

在经过了大约两三里的道路之后,一道气派无比的大门就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

这座大门高三丈宽四丈,完全就是依照城门的标准而建,门的两侧同样有着高大的围墙向两边蔓延开去,也是如同城墙一般。

在这座大门的最上方挂着一幅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华夏学宫”。

这便是华夏学宫的正门。

赵丹的王驾缓缓的驶入了正门之中。

当驶入了集贤门之后,民众们传到耳中的欢呼声立刻就减弱了不少,让赵丹也情不自禁的松了一口气,与王后相视一笑。

说实话,被这种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包围着,其实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