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216章

作者:浪子边城

读书人的地位很高,便有更多人趋之若鹜,人才更是层出不穷的出现,便有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正是因此,没有谁能够永远的高高在上的站着,也没有谁可以做到以一己之力来对抗所有人。

可现在,出现了一个忠胆公。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将所有人放在眼中,做事讲究的是我行我素,更有强大的财力和武力相支持。他的存在就自然成为一个另类,一个与儒家、皇权相对立的一方势力。

三足鼎力,仅是杨晨东自己就占据了一方,这种压迫感让很多人生出了一种非常不舒服的感觉来。

大家一直讲究的是,皆都高高在上,但皆都受制于人,只有如此,方才是平衡之术,大家都才有好日子可以过。而如果谁违反了游戏规则,便是当今的皇帝也是可以齐力推翻的。大不了在找一个合适和听话,懂得进退的人当替代品便是。

就像是朱祁镇出了事情,很快朱祁钰就取而代之一般。

连皇帝都可以替代,这就是士大夫的底气所在,这也是为何文官高于武官的原因所在。可是杨晨东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的规矩,可想而知,心中不满者,腹议者何其之多了。

事发突然,今天的朝会上就没有表现出来。大家似乎都在想着回去之后要如何的串联来压制这位新贵忠胆公。但不等这些人有什么动作,臣子中的军中都督,也是武清侯石亨就突然走出人群,大声说道:“皇上,新军已经征召完成,并排列成军。为了提升他们的战斗力,臣建议将其与大同府、开平卫、广平卫之卫所军士换防,如此一来,守卫边疆,即是为皇上尽忠,同时也可以更好的锻炼他们,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臣附议。”兵部尚书仪铭,仅是在石亨的话音落下之后,便站了出来,高声附合着。

一文一武,两位二品大员突然的进言立刻引得了臣子间在下面的窃窃思语。只要不是傻子,任谁都看的出来,这根本就是早就计划好的,甚至早就得到了皇上的默许才是。

再一联想到今天凌晨发生的事情,一时间众人都是一幅恍然大悟的感觉。所谓的换防,将守卫边疆的军队调到京师,这应该就是皇上对忠胆公的一种反击了吧。

做为外来之军,相比于京师本土军队自然是听话无比,无根无萍之下,让他们对于皇上会更为的忠心,也更好的利用。当然,重要的是他们对于忠胆公之名有些陌生,远不如现在由京师中征召的那些壮丁,如此那般的迷信于忠胆公就是。

换了军士,军神之名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将会大大的降低,如此一来的话,一旦想要动手,便多了几分的胜算。

想到这里,一些臣子的脸色不由开始变幻着,难道说皇上真的打算动忠胆公了吗?

如果事情放在几天之前,怕就算是朱祁钰想要动杨晨东,一些臣子也会出言劝谏的。毕竟忠胆公可是大功臣,没有十足的理由,那是轻意动不得的。这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等自己有一天立了大功,别人也是说动就动,那要功劳还有何用?

可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显示出了杨晨东的可怕,面对这样的臣子,怕是没有一位主家会不感觉到威胁感的存在。那想力法给予打击甚至是铲除就并不为过了。

人群中,便是礼部尚书胡濙以及吏部尚书王直也在那么一瞬间眉头紧锁,可很快,他们就重新的露出了稳重与淡然的神色来。

要说杨晨东的所为震撼到了所有人不假,便说是皇帝都受到了震动这也是真的。可说现在就动此人,两人是断然不信的。都说飞鸟尽良弓藏,可现在的问题是还没有到那个时候,不管是南方的代宗朱祁镇政权,还是北方的瓦剌大敌,都没有解决掉,如果此时动了杨晨东,那会引出什么样的波动谁也不清楚。

便是朱祁钰心中有多么的不满,这一刻也是不敢乱动的。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后果他承受不起。

没有杨晨东,南方的英宗就可能随时会杀过来,兄弟间就没有了缓冲;没有杨晨东,北方的瓦剌就可以会重新北下,以他如今的实力怕还不足以抵挡。

仅仅是这两条,便是足够了。怕是朱祁钰也看到了这一点,才只是进行了兵力调整,这也等于是在变相的警告杨晨东,你不要太过份,不然的话,你没有丝毫影响的明军是可以向你发难的,尽管可能会两败俱伤,但想来这样的结果是谁都不愿意去承受的吧。

说起来,这不过就是相互制衡的一种手段,即然皇帝这般做了,那就证明他还没有翻脸的意思,便不会有什么危险。

胡濙是胡嫣的祖父,如今与杨家联了姻,一旦出了事情,怕是怎么样也脱不了干系的。

王直是王思的祖父,自己这个最看中的孙儿正在杨家书院中学习,成为了杨晨东的学生之一,听说还是很器重的学生之一。如此一来,有了师徒之名份,很多利益自然也就捆绑到了一起。

利益与亲情间的捆绑,让两位尚书没有办法无视发生的一切,他们甚至心中都在想着,接下来是不是要劝杨晨东低调一些?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位最年轻的大胆忠胆公到底要干什么?他想要的又是什么呢?

朝堂之上,一位都督一位尚书的进言,皇上的允许,一切都以极快的速度将调兵换防的事情拍板定了下来。接着想必就是动用钱财和人力去做事情了吧。

看起来,兵之一道乃国之重事。可因为昨天晚上黑井街被炮轰的原因,似乎大家的注意力都无法集中起来,也使得这兵部调动之事也未被几人真正的放在心上。

当然,并非是不放在心上,而是无法集中精神罢了。但还是有些人会多想的,比如说胡濙、比如说王直、又比如说新晋不久的刑部左侍郎徐有贞等人

朝堂之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无法成为秘密,往往上面刚刚有了什么政策,很快下面的人就会知道了,这或许也是一大特色了。杨晨东便是在早朝之后不久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此刻,他正站在之前吴用伏击自己的地方。狼牙的队长铁虎做事还是很有分寸的,竟然还抓到了两个活口。由他们嘴中撬出了吴用的名字以及身份。

“吴用?水泊梁山吗?”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杨晨东的脸上闪过了一道无所谓的笑意。然后就将这个名字扔到了一旁,“安排安全局尽量调查此人,抓获归案。”

说完这些之后的杨晨东这便回到了豪华而舒适的马车之上,只待一入马车之上,便闭目养神起来。昨天一夜他都没有睡觉,这种闭上眼睛的方式不过是另类的休息罢了。想上一世的时候,为了完成任务,几天几夜不睡觉也只是寻常。但现在闭上眼睛,不过是一种假寐罢了,实际上他心中想的更多的确是调兵换防的事情。

击败了瓦剌,成为了军神,救回来了七万俘虏兵。让杨晨东在京师明军的心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这从杨晨东每次入城,但凡有巡逻的军队见到他,都会远远的站立行礼便可以看出来了。

正是因此,才有了换防的事情。甚至之前石亨还有意的京师中抓了不少的壮丁,为此不知道拆散了多少的家庭。当初杨晨东就想,仅仅是为了凑足兵丁的人数有必要这样去做吗?可是现在看来,他彻底的明白,这哪里兵丁不够的原因,分明就是在减弱自己的影响力,甚至还有祸水东引的意思。

毕竟自己在京师中以近乎一种传奇的存在,外加神仙居中天天有军神大败瓦剌的剧目上演,口口相传之下,这件事情让众人所知便也非是什么问题了。正是因为他在京师中的影响力太大,这才有了强征兵丁之事吧。你们不是信奉军神吗?很好,那就把你们都抓起来,然后送到边疆去,如此一来,看看你们的军神有什么样的办法去救你?

这是一种釜底抽薪的方式。这样做了,不仅会削弱杨晨东这个军神在京师中的影响力,相反时间一长,略有人引导的话,还会把这糟糕的局面赖在杨晨东的身上。完全可以说,如果不是此人的话,大家也不用强制为军,也不用远离京师了。

杨晨东所料不错的话,这种舆论上的引导一定会对自己不利。如果连这点手段都没有,石亨也好,仪铭也罢自然无法成为被皇帝器重之人。

但这些说起来不过就是小手段而已,先不说是不是真的可以影响到杨晨东,就说这种方式原本就是错误的。从头到尾,他要做的根本就不是将影响力由京师向外扩展,而是农村包围城市。

第三百一十三章 总捕头严涛

就是农村包围城市!

按着杨晨东的意思,在京师他只是想立足,打出自己的知名度而已,然后建立起足够的威慑力,让别人不敢轻视自己,不敢随意的来捣乱罢了。现如今看,这些事情做的差不多了,不管是击败瓦剌大军还是暴打日本使者,亦或是今天的炮轰黑井街,这种种作为之下,想必没有谁在敢在自己的背后使拌子了吧。

即以稳定,那他所做的事情便差不多了。在强硬一些的话,就真要与皇权对上,后果才是难料。至少在现阶断,兵力不足,影响力不足的杨晨东还没有想过在京师如何?

当时的社会,消息传播的速度慢,明朝还是很强盛的,皇权的威力还是深具影响的。想要改变这一切,原本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人都说乱世出英雄,面对着并不混乱的大明,很多人便是空有一身的力气,也难以做出什么大事情来。

按说杨晨东也可以做一个太平世界的富贵翁,以他的能力和影响力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的。毕竟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在代宗朱祁钰和英宗祁镇的心中都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

只是即然来了一趟这个世界,又深知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杨晨东是不想在看到子孙被外夷欺负和蹂躏的场面了。他要的是子孙后代的安康,要的是汉人走向世界顶端与巅峰的那一刻。

拥有这样伟大的理想,想要实行起来是何其之难。换到后世,即便是你富可敌国,权势滔天想要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可能的。通讯的发达,利益的捆绑之下,任何国家的一举一动都等于在放大镜下生存着,想要有什么出格的举动那就会与世皆敌,任何国家的太过强大都可能会被扣上霸权主义的帽子。

现在却不会了!

信息的不发达,甚至彼此间并不知道大家的存在事情也是有的。即便是知道,也是很难深入的了解情况,可以被称之为一片黑。此时此刻,若是有一个势力或是国家突然的崛起,便是别人想要联合在一起抗衡也很难,这便是机会了。

心中想着事情,杨晨东上了马车向杨家庄而返。黑井街扫尾的事情交给了五城兵马司的指挥司之一孙膛以及大理寺副王波,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接下来不过就是统计战果,然后怎么样把数据弄的更好看一些罢了,便是稍有点脑子的人也会知道怎么做的。对杨晨东而言,这一次的行动更多意义上是震慑罢了,适时的露出老虎的獠牙来,警告一下某些人罢了。

至于为此事而开始反击的朱祁钰如何的调兵换防,他便当成一场大戏来看就是。无论如何,来的是谁,相信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下都不会轻意的动自己。当然,这次的事情他原本就是有意为之,为自己找借口,为朱祁钰找理由,相信一旦有合适的时机会出现,便可以把握的住了。

在机会没有出现之前,杨晨东还是把精力放在了杨家书院上。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怕是他过不了多久就会离开京师一段日子,在此之前怎么将这第一批学生训练出来就成为了必行之事。

就像是出来巡山的老虎一般,杨晨东的一番耀武扬威之后又重新的回到了杨家庄。从种种情报来看,他似乎又当起了只有几十名学生的学院山长。当这个消息传播出来的时候,很多重臣脸上都现出了不解的神色来。

大明的臣子中,杨晨东绝对属于一个例外与另类的存在。

独尊儒家,使得书生有学问的人地位要远高于其它的百姓、商人、匠人和兵士。武文抑武的政策之下,让书生的社会地位更是高人一等,他们似乎可以随便的指点江山,随意的对人间事情做出评判,加之同门同宗的特性,让他们更加的容易抱团,这就有了士大夫与皇帝更治天下的局面。

杨晨东做为三杨之子杨荣的后人,即便是什么都不会,凭着其身份一生也不会过的太差。而但凡有一点本事的话,那便可以高居庙堂之上,甚至重复着杨家往日的辉煌也并非是没有可能。

这就是所谓的出身好了!

只是纵看杨晨东,有着良好的出身,又有着极强的能力,甚至还立下了大功,于南北两位大明皇帝都有重恩。这样的人,如果是高居庙堂的话,几乎就是前途无量的像征了。一旦资历足够的时候,便是成为一代重臣甚至是权臣也并非没有可能。

可以说前路光明,但偏偏的他就露出了对朝堂无趣的意思来。天天所记的就是做生意和教学生。教的还非是正统的儒学,非是论语、四书与五经。反倒是包含着什么术学、化学、物理、地理等一些被当时称为旁门左道之术。

儒家治天下中,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尽管你有钱,甚至是很有钱,可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随时你所拥有的一切都会成为做他人嫁衣之物。

这便是许多有名的商人在面对着远不如他们金钱多的世家豪门时,也依然会表现的很卑恭的原因所在。但就是这个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商业,杨晨东却愿意深入其中,并玩的不亦乐乎。

做商业,教旁门,种种的举动之下,当真给人一种不务正业之感。这才是让重臣甚至是连代宗朱祁镇都想不通的地方。

上一篇:重返2008年

下一篇:末武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