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楊刚
“梁书记,先前我说了,兰博基尼在拖拉机技术方面有着一定的底蕴,我们这边完全可以派遣技术人员过来,合资研发发动机。
不过,前提是梁书记你这边,能够把国内拖拉机生产厂拉到堔圳这边来,允许我们进行资金和技术入股,同时在管理上面,也需要给予足够的支持。”
梁书记没有任何犹豫,拍着桌子,点头道:“杨先生请放心,只要兰博基尼公司能够帮助我们技术升级,其他一切都没有问题。”
梁书记说这话,一点犹豫也没有,说的那叫一个有底气。
技术换市场,连市场都拿出来,几家制造厂算什么。
更何况杨辰还答应了资金入股,技术加资金,有这两样,只要合并几家制造厂,将其拉到堔圳这边来就行了。
这年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即便是合资企业,内陆也是全权控股,合资了,也是国企,只不过换个名字而了。
对于在内陆建立兰博基尼分公司,杨辰已经想过了,与其自己一点点去建设,花的时间不知道要多久,还不如直接把国内制造厂拉过来,进行技术和资金入股。
这样一来,国企变合资企业,在基础设施和工人方面,就不需要去从无到有的积累,如果梁书记这边给力,几个月时间,兰博基尼农用拖拉机厂就可以在内陆建立起来。
到时候,不论他开发北澳洲,还是进入内陆市场,兰博基尼农用拖拉机都能进入快车道。
公司只要赚了钱,有了利益支撑,说起话来,腰杆才能硬朗。
至于兰博基尼农用拖拉机搞起来之后,会不会演变成后世国企一堆毛病,杨辰一点也不担心。
任何一家公司,只要高层不腐败,下面就不会乱。
中外合资,两者之间是相互的,公司有问题、有矛盾,基本上会一目了然,不会出现任何矛盾隐藏现象。
有问题摆在明面上,那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只要把问题解决。公司就能够良性发展。
等到内陆进入全面改革开放,这全全控股一说,就彻底成了一张废纸,到时候不用杨辰去争,内陆自己就会把控股权让出来。
“有梁书记这话,我就放心了,不过汽车这边我们也不能放下,我打算在堔圳建立一所技术学校,专门培训汽车技术人才。
由兰博基尼联系技术老师,我们先把汽车各类零部件技术工人先培训起来,等工人培训起来了,到时候我们再造汽车,也就简单多了。”
听到杨辰准备在堔圳建立一所技术学校,梁书记虽然心里很想直接拍板决定下来,但是这种事情却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原因嘛,就在杨辰话里,建立一所技术学校,而不是捐赠,建立和捐赠,完全是两种概念。
如果杨辰只是捐赠一所学校,那么以梁书记作为特区一把手,完全可以直接当场拍板决定下来,甚至还要拉着杨辰的手感谢云云。
捐赠,说的难听点,就是给钱不管事,只要内陆把学校建立起来了就行,学校里面的事情,捐赠人不能乱插手。
但建立就不一样了,迄今为止,内陆还没有允许那个外资到内陆建立私校。
梁书记委婉道:“杨先生,建立技术学校的事情,可否给我一点时间,我们这边需要商量一下,同时也需要上面点头。”
见到梁书记为难的样子,杨辰一看对方就知道误会了,随即连忙解释道:“梁书记你可能误会了,我这并非要建立私校,我只是想替兰博基尼公司,储备技术人才。
学校建立起来,依旧由你们管理,只是在人才输送上面,需要优先给兰博基尼公司提供。
咱们一对一合作,我们提供资金给学校研究和培训人才,学校给我们提供技术人才,彼此相互合作。”
在八十年代建立私校,这种事情他完全没有考虑过,他建学校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达到双方人才输送目的。
这年头,在内陆想要招收有学历的技术人才,可不是一般的困难。
但是吧,这汽车工业,少了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根本玩不转。
前车之鉴,德国大众汽车与内陆合资办厂,定下零部件标准,翻遍整个上嗨所有制造厂,硬是没有一家可以制造出人家的零部件。
后面大众汽车之所以完成国产化,还是因为放弃了所有的利益才完成的。
可是,没有利益,谁愿意出力啊?
以至于后面国家花了足足十年时间,在九二年才把第一辆完全达到国产化标准的大众桑塔纳制造出来。
第454章 咱们也开挂
国产标准化,这个标准只要汽车百分之八十的零部件,由本国制造,就能说是国产货。
可是吧,后世国家用了十年时间,才把德国大众画出来的汽车零部件完成国产化,记住,是汽车零部件,并非是发动机。
如果是发动机,十年能够达到国外标准,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
然而,花了那么长时间,国家只是把德国大众汽车七搞八搞出来的零部件,一些无关紧要的边缘技术实现国产化。
汽车最重要的发动机技术,德国大众根本没有拿出来,好吧,虽然不想承认,即便拿出来,以内陆制造厂的技术水平,也很难制造出来。
但是吧,这玩意搞不定,可以教啊,太高端的不行,低端一点的,总没问题吧?
然而,人家不愿意,不愿意拿出来,也不愿意教,更不愿意搞低配。
杨辰之所以没有一来就让兰博基尼建汽车工厂,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时候汽车行业,内陆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
再一个,就是想等着德国大众汽车自己作死,作大死。
拿出国内陆搞不定的技术,明显是不怀好意,他就不相信德国大众没办法帮助内陆制造厂一点点升级,短时间完成汽车国产化。
以德国工业标准,套用在刚开始发展的国家身上,这明显是故意为难人。
别跟我说什么标准不标准,大人和小孩,两个人年龄和块头都不一样,硬要小孩干大人的活,说难听点,对方就是成心不想看到内陆把汽车发展起来。
想想也是,凭着内陆十亿人口基数,一旦经济发展起来,需要的汽车数量,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德国大众只想要市场,不想当师傅,再没有办法之下,耍点手段,拖延内陆汽车国产化发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这放在内陆,真的是一点不差。
后世印度三哥各种开挂,那都不算什么,内陆这边才是开挂的祖师爷。
比如说,建国之初,很多国家都没搞明白的核武器,在其他国家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内陆已经把小圆球丢沙漠给炸了。
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国家,造出当世最厉害的核武器,欧美当时差点没把自己的舌头给咬断了。
紧接着,改革开放,国家在各大技术工程上面,也是缕缕开外挂,闯红灯,但凡被人封锁的东西,买不到货,国家就开始憋大招。
后世有句话,但凡国内造不出来的东西,那都是黄金价,但凡是国内造出来的东西,那都是白菜价。
以至于,后世很多欧美国家,对内陆封锁也不是,不封锁也不是。
封锁吧,人家也就难受一下下,几年之后,与封锁的技术有关的企业死一半算好的,不封锁吧,又心痒痒,不作死不舒服。
没办法,十几亿人口,人才储备完全不是其他国家能比的,别的国家十个人里面出一个人才,国内只要一百个人里面出一个人才,就能把对方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