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楊刚
事情过去了这么久,他都已经快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说实话,这事他还真不着急。
这一次船运危机,会持续到九零年后,一直等到内陆进入快速发展期,才会让萧条的船运行业,重新迎来春天。
所以,对方别说几个月不回应,就是几年不回应,他都不会着急。
当然,并不是说随着时间拖的越长,他接下来的机会就越多。
恰恰相反,一旦时间拖的太长,他反而没有机会了。
船运,在世界进入海洋时代开始,就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
其自带政治特性,使得船运公司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一旦他这次错过了,后面想要找机会就难了。
至于他为什么不自己组建一直新的船队?
要知道这个时候,只要你有钱,再大再好的新船,日韩两国都能帮你造出来。
不过,船好购买,但想要运行管理好一只船队,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一支成熟的船队,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建立起来的,这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
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如果赵家愿意将亚洲地区的船运业务让出来交给他,那么凭着赵家几十年的经营,他只要把船队接收过来,就能够直接运用,压根不用费多大力气。
用最少的钱,买最大的实惠,这是杨辰一贯的原则。
凭着家乐福接下来的发展规划,只要他一句话,家福乐的一众商品商们,会主动把货物交给他的船队负责运送。
这样一来,他接手过来的船队,就不会无事可做,待在港口生锈了。
有家乐福这个零售门店支撑,他今后需要的船队,只会越来越大,接手赵家船队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没有理会杨辰说什么,薛父见他知道了,也不在提这茬。
径直转移话题道:“下个月你霍叔叔生日,他打电话给我,要我到时候把你叫上,一起去他家里吃饭。”
说着,薛父又不禁提醒道:“你准备一下,看看有什么礼物,买点当做心意。”
闻言,杨辰笑道:“伯父,这个我早就准备好了,上次在赛马场碰到震廷大哥,我还跟他问起了这个是。
我这次特地从英国那边买了两件古董,好给霍叔当做生日礼物。”
他不是忘恩负义之人,霍大亨当时在他毫无根基的时候,把内陆生鲜供应交给他,又将手上的零售产业转给他。
这绝对不是一两句谢谢就能够还清的,要是没有霍大亨那么干脆利落的推他一把,汇丰的大班王也不会那么干脆的扶持他。
这份人情,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还给对方,因为他知道霍大亨接下来发展中心将会转移到内陆那边。
在内陆,霍大亨根本就没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相反,他接下来可能还有求到对方的时候。
听到杨辰已经准备好了,薛父满意的点了点头。
“对了,这两天雨辰服装怎么样了?”
薛父笑道:“已经回落下来了,不过生意还不错,每天客流量比以前多多了。”
“对了,接下来雨辰服装能借着你在英国那边的公司,打入英国吗?”
杨辰伸手将薛父从沙发上扶起,“没是没问题,不过还得再等一段时间,那边也才刚开业,暂时还没时间帮雨辰服装打开渠道。”
“那就再等等”薛父理解的点了点头。
见薛父神情有些不对,杨辰不禁问道:“怎么,出了什么事吗?伯父”
薛父叹了一口气,摇头道:“没什么,只是有些人眼红了,想要进来分一杯羹。”
商场如战场,香江制衣业本来就竞争激烈,如今薛氏制业逆势崛起,其他人眼红他也能够理解。
商场无父子,以前关系再近的人,一旦触碰到双方的利益,翻脸也是瞬息之间的事情。
见杨辰皱着眉头,薛父摆了摆手,笑道:“你不用去多想这些,现在你在英国那边弄出来的动静,他们应该也死心了。”
一想到之前见到的那个人,薛父便对杨辰这种走一步看三步,挪两步的行为,越发赞赏了。
要不是当时杨辰早早的在英国那边跟人合伙开了一家服装公司,接下来薛氏制业想要向外发展,恐怕不会容易。
第278章 有个好岳父比什么都重要
听薛父这么说,杨辰略微思索,便全部想明白了,笑了笑,也没有在多问其他别的。
以雨辰服装这段时间的火爆,确实会让不少人眼红,只不过因为伦敦那边YAA开业,一下子打了某些人一个措手不及。
商场如战场
虽然他这一路一直顺风顺水,没有出现任何的阻碍,但杨辰却不认为自己能够永远一帆风顺。
他走的每一步,都是事先琢磨好,才开始一步步行动。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像霍大亨那样的大佬帮忙。
说起霍大亨等人,杨辰就忍不住感慨,‘这生的好,真的比任何努力都要来的重要。’
‘咳咳,同样的,有个好岳父,也比什么都重要。’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如果没有薛父的关系,他想要拥有现在这些成就,绝对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先不说他有本事没本事,如果没有薛父的关系,无论他进入那个行业都不可能这么顺利。
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香江说小不小,说大也同样不大,在有限的资源下,任何一个行业竞争都是非常的激烈。
特别是香江的地理位置,致使周边无数大小家族迁移到此。
各个行业势力盘根交错,先别说外人想进来难,就是内部想要生存都不容易。
杨辰记得前世有这样一则故事,讲的是一名优秀人才和富二代。
两人在一起喝茶,对于富二代来说,这种事情算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了。
喝喝茶,随便简单聊两句,对他来说,只是花费一点点休闲时间。
而对于那名优秀人才来说,他为了这一次见面,或者说为了这次喝茶的时间,他足足准备十几年时间,甚至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