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2174章

作者:金01

文光华点头。

“那MAZ7912的技术材料找出来,让技术部的人研究一下,造一辆六轴的卡车出来,时间是两年半,有信心没有?”

文光华没有立刻回答,用一种装无辜的表情沉默了有半分钟。

“有什么技术要求?”

“能载重一百吨东西就行。”这是诸国雄补充的一句。

万峰对诸国雄相当的鄙视,他问是时候诸国雄说能跑就行,现在又说得能载一百吨的重物。

文光华点点头:“试试吧。”

“别试试,必须做出来,这可关系到咱们南湾汽车将来有没有可能弄一笔大生意。”

“一天到晚想着钱,怎么就不说是为国做贡献?”

“姥爷!您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可是钱呀!一辆这么大的车成本就是上百万,我要造出来你们万一不要了,这上百万的钱我找谁报销去?”

“就知道你小子转弯抹角地要钱,思想觉悟真低。放心!阎王爷不瞎小鬼钱。”

这是万峰经常唠的嗑,诸国雄啥时候学会了?

吃完饭该算账了,服务员笑吟吟地来了:“一共是一百八十元,打八折给一百四十元就行了。”

“啊?这么贵?你们有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说出来咱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赖账了。”万峰一点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诸国雄和他的警卫员摇头:“我们很满意,厨师的水平不错。”

文光华三人对诸国雄的观点也表示赞同。

这三个家伙是怎么当上厂长的?一点不会来事儿呢!

无奈万峰只好掏钱。

服务员回头打电话请示了于庆涛,说有一伙从南湾汽车里出来的人有可能吃饭要不给钱。

正在冷冻加工厂门前的饭店里陪几个来加工海产品客户吃饭的于庆涛就问来人长什么样。

服务员不拉不拉地把万峰的模样描述了一遍。

于庆涛听完哈哈大笑:“没事儿,吃完饭你就过去按照八折的优惠算账,他给钱就收着,不给就拉倒。”

“啊!老板,不给钱也让他们走呀?”

“你知道了屁,那是万老板,好好伺候着。”

服务员当然听说过万老板的故事,万老板在她心里已经像山一样伟岸。

这哪位像混子一样的青年就是万老板?

伟岸的形象瞬间崩塌。

第1948章 难得一日闲

万峰不知道他曾经在一个女人心里有伟岸的形象,但这形象却因为一百多元钱而轰然坍塌。

从饭店走出来,文光华回厂子里去找图纸,准备着手布置多轴重卡的制造。

就算有现成的图纸也得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打造出来,这些部件要一个一个地做模具,一个一个地铸造。

这么大一台车,就是光打造这些部件最低也得一年的时间。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当然这就不是万峰该负责的事情了,他带着诸国雄来到海边,看着港口上正在修建的各种工程。

“这个港口看样子还挺大的,不知道水多深呀?”诸国雄随口问。

“十多米深,万吨以下的船进来没什么问题,但航空母舰是别指望进来了。”

诸国雄一脸的惆怅:“咱们什么时候能有航空母舰呢?”

“我觉得快了,今年是一九九三,过十年是二零零三,再过十年是二零一三年。用不了这么长,到二零一零年我们就有了。”

上一世的瓦良格到二零一三年已经满大海跑了。

诸国雄微微摇头:“难啊!咱们现在连一艘驱逐舰都造不好,怎么可能拥有航空母舰?”

“姥爷!世界是在向前发展的,与腐朽的西方体制不同,我们的体制是灵活而多变的,我们的发展速度是远远超过西方的。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就能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现在改开已经过去了十年,我们已经拉近了和西方国家三分之一的水平,再有二十年你就会看到我们崛起的大势。”

“小万!每次听你讲这些事情我都会感到心情振奋,你对国家的信心远远超过内部的大部分人,我听到很多内部人的话都会心灰意冷。”

“这很正常,我们现在和西方的差距还是大的,尤其海湾战争会使一部分人吓破胆,这些被吓破胆的人说一些灰心丧气的话不奇怪。我建议您老从现在开始戒酒。”

这小子说话老急拐弯这点不好,明明说着另一件事儿,突然就跳跃到另一件事情上了,他就不担心弯拐急了翻车?

“干嘛要戒酒?”

“为了活得长远呀,像你这种性格的人,通常心火都比较旺盛,心火旺盛代表你的生命力顽强。但是酒这种东西含着酒精,那是易燃品质见火就着的东西,你想呀,你旺盛的心火被酒精天天浇着还不老保持燃烧的状态,这会大大减少心火持续的时间,说不定哪天就油尽灯枯了。”

“你小子的意思是我会被烧死?”

“哈哈哈!”

“我打死你!”

万峰刷地就跳离诸国雄三米开外,并做好了撒腿就跑的架势。

这模样把诸国雄逗笑了。

“姥爷!我说的可是真的,你怎么的也得对付着再活三十年,到那一天咱们再聊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我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现实。”

“好!这个我听你的,我回去以后就把酒戒了。”

“还要适当性地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知道。”

诸国雄要处理的事情处理完毕,当天下午就坐自己的车离开。

其实这些事情他交给手下人就可以办了,他亲自到将威来是因为这里有人能让他开心一些。

诸国雄的车离去后,万峰一个人从湾口往回走,在路过技校的时候,心血来潮脚下一拐就走进了技校的院子,走到院子中央停下了脚步。

难得此时清闲,到技校里看看。

与普通的学校相比,技校里没有郎朗的读书声,现在是三月底,也没到开窗户的时候,连教师讲课的声音都听不到,校园里显得异常安静,仿佛没人一般。

但他知道,这个技校三十间教室里,每个教室里都坐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