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17章

作者:关古威

“噢?翁师傅请讲。”关绪清一下子来了精神。

“皇上可曾听过徐寿?”翁同稣问道。

“徐寿?朕好像听说过。他是否在上海开办了什么洋学堂?”关绪清回忆道。

“皇上果然聪明过人,记忆力非常人能比啊。”翁同稣顿了顿继续说道:“徐寿在上海开办了格致书院,虽于光绪二年正式开院,但三年以后即光绪五年九月才正式招收学生,次年春正式授课。据格致书院会讲西学章程规定,课程分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六门。书院除由徐寿主持对入院学生定期课艺以外,还举办定期科学讲座,书院负责讲化学的另一教习是栾学谦。他在讲授化学知识时,还配合实验表演,收效很好。”

啊,原来是他啊。关绪清一下子想了起来,中国近代史有名的化学家啊。他居然还活着?他什么时候死的,由于关绪清前世学的是金融,对那些伟人什么时候死的实在不清楚啊。只知道好像徐寿出生与嘉庆朝的。现在还活着?那应该年纪很大了吧,得找两个医生定期给他看看病,这种人简直就是大清的国宝啊。

“此人如今身在何处?快把他请进京。朕要开办一所大学,由他任教化学。”关绪清急忙说道。

“此人在上海,可惜体弱多病已经卧床不起了。但是他在上海开办的格致书院中却有很多优秀的学员和教习,栾学谦就是徐寿保荐的。”翁同稣说道。

“唉,可惜啊!栾学谦此人你可见过?”关绪清继续问道。

“臣没有。”翁同稣说道。

关绪清想了想说道:“就这样吧,你负责联系他们,把优秀的人才全部招揽来京。朕要下个月就把大学开出来,为国家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

“遵旨,敢问皇上,大学的名字起好了吗?”翁同稣问道。

“当然叫清华大学了。”关绪清不假思索的答道。

雄狮苏醒 第二十三章 广开言路

光绪八年元月,整个中国还是一片狼藉,百姓仍然吃不饱饭。但也没有听说哪里有饿死人,关绪清知道,这种事情,当地官员是不会向自己报告的。

左宗棠跟董梁裁军已经初步完成,湘军、淮军、楚军已经完全融合,成为了大清陆军。十位将军也由左宗棠举荐,关绪清亲自定夺,分别由刘鸣传、聂士诚、陆毅伟、董梁、吴平、吴光、陈横、万天杰、沈丹阳、潘东民担任。这些都是年轻且接受过西洋军事教育的将军。分别驻守于云南、广东、大连、山东、黑龙江、福建、江苏、天津、蒙古及甘肃。军队统一购入了清一色的德国装备,在当时来看陆军已经接近世界水平。被号称武装到了牙齿。

而各地的学校也纷纷开了起来,学子们纷至沓来。听说学成毕业后都能混个老师,每年朝廷给老师补助五两银子,全家都不用饿肚子了。

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从之。各地督抚早就听说小皇帝热心办洋务,都发电报讨好皇帝。如四川重建机器局折、扩建广东军火局折、成立大清日报折、全国就这样刮起了一阵洋务风暴。

其中成立大清日报折引起了关绪清的兴趣,对啊。成立一个报社,让天下百姓了解大清,了解世界。之前山高皇帝远,各个督抚都是一方霸主,官官相护。百姓无处申冤……如果成立报社,把真是的一面呈现给朕,那些督抚也应该会收敛些吧。

一看启奏之人叫郑观应。此人是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中的总办,又兼着上海电报局总办。

“李鸿章,拟旨。”关绪清说道。

“喳。”李鸿章手提毛笔等候道。

“着郑观应即刻成立大清日报馆,出任总办。报纸名称定为<大清日报>,朕特赦尔等可以畅所欲言,但必须保证内容的真实性。朕要通过报纸让大清的百姓了解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而我大清在世界中又是什么样子的。大清的弊端尔等也可以全部写出来,不用顾忌得罪人。朕绝不以言罪人。大清日报出版之后,全部免费赠送给当地百姓。时限一年,朕特拨一千万两白银给你,你必须做到在三个月内,大清日报将遍及全国。”

“皇上,现在国库空虚。办个报纸要花一千万两是不是太过了?”李鸿章抬起头问道。

“过?朕何时做过亏本的买卖?”关绪清指着窗外的大雪继续说到,“瑞雪兆丰年啊,这雪是个好兆头。看着两个月后各省送来的税银吧。比这雪花可要多多了。”

李鸿章一脸茫然,看着窗外飘着的雪,心中一片空白。

由于大清的财政系统极其陈旧,税务都由各地衙门统一办理。层层拦截,交到户部时已经不到三分之一了。

但今年由于各地都开办了大清日报,衙门想要拦截可不太好办了。报纸把当地衙门官员收税情况写的一清二楚,又手握皇上圣旨,是打不得也骂不得。

“总督大人,您看。自打这报纸出来之后,咱们收多少税,他比咱们的奏折还快,直接就给发到京城了。咱们是一点油水都没有啊。下官上有老,下有小。就靠朝廷的这点俸禄,这日子可怎么过啊?”杭州知府徐明华说道。

“呵呵,咱们这小皇帝可恨着呢。把眼睛都插到我们跟前了。税收你就别想了,如数上缴吧。今后啊,做事可留点神,否则老夫可保不了你,老夫去年还被强迫买了咱们大清银行的国债,一万两银子啊。如今还不能兑现,你可比我幸福多喽。”浙江总督陈涛说道。

“唉,下官也买了一千两。你说这皇上真的才只有十一岁吗?”徐明华痛苦的说道。

“……”

光绪八年三月,全国税收如数缴齐。户部点算核实,足足三亿七千万两银子。由于鼓励百姓开厂,从商。在朝廷的支持、刺激下,百姓热情高涨。这对今年的税收是有了些帮助,可是主要的还是没有了层层的拦截。看样子今年国库终于可以有点盈余了。

关绪清看着税收的奏折,一脸欣慰。

雄狮苏醒 第二十四章 购舰备战

离中法之战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虽然从英国人那里购买了超勇、杨威两舰。加上南洋水师、福建、广东水师的那几十条破船,要想在海战中击败当时世界第二的法国,简直是痴人说梦。

如今关绪清对大清的陆军倒没有太多的担心,历史上的中法之战在越南清朝也是大获全胜的。现在又装备了清一色的德国武器,部分科目还请了德国军官帮忙训练。不要求他们达到德国陆军的战斗力,比之前应该提高不少吧。

前面搞了这么多事情,国库现在终于有了点钱。要是现在不舍得花,那真的要变成运输大队长了。

“传李鸿章。”关绪清说道。

“喳”王商急忙退了出去。

一会功夫,李鸿章就来了。

“臣参见皇上。”李鸿章跪在地上。

“平身吧,坐着说话。”关绪清还是一如既往的客气。

“谢皇上。”李鸿章坐了下来。

“购买德国军舰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关绪清问道。

李鸿章回答道:“启禀皇上,德国慕尼黑造船厂已经答应了我大清的要求,另外德国的另一家造船厂汉堡造船厂也愿意替我大清训练一些水勇、官兵。希望我们能在他们那里造舰。”

关绪清想了想说道:“可以,不过你去跟他们讲,朕要造的是世界一流的铁甲舰,不要拿些落后淘汰的劣质品来忽悠朕,还有,你多派些江南造船厂的技术人员去监督造舰,多多学习洋人的造舰技术。总有一天我大清也要造自己的铁甲舰。”

“皇上,还有件事。我大清向德国购舰的事让英国人知道了。他们发来抗议,说我对其采取贸易歧视。要求一体对待。”李鸿章一脸的不知所错。

“哼”关绪清冷哼了一声,当初土耳其英国订了两艘铁甲舰,排水量都是4830吨,后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国接口中立,撤销了与土耳其的合同,把两艘铁甲舰转卖给大清,大清当时也同意了。后来英国又单方面变卦了。要不然中国也不会向德国购买军舰。

关绪清继续说到:“英国人想给咱们大清造军舰,朕求之不得。你去告诉他们,朕就要造他们的英弗来息白战舰。”

英弗来息白战舰是英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产物,刚出世就遭到全世界的关注。排水量达到11800吨,船舷装甲最厚处达到了608毫米,要知道当时定远、镇远两舰的排水量也不过7670吨,船舷装甲才355毫米。就是这样,当时定远、镇远两舰也被日本称为巨无霸,甲午海战时,定、镇两舰平均承受了200枚炮弹,却依然毅力不倒。而英弗来息白战舰几乎比镇远、定远还厚了一倍。真不知道什么样的大炮能将其击沉。

“英弗来息白战舰是英国人的主力战舰,恐怕……”李鸿章担忧道。

“朕当然知道要英国帮咱们大清造他们的主力舰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最起码也要是最先进的巡洋舰。并且同意把原先土耳其订购的两艘铁甲舰改装后折价卖给我大清。”关绪清不容商量的说道。

“喳,臣马上去办。”李鸿章说道。

雄狮苏醒 第二十五章 阅兵

北方的冬天是非常冷的,特别是还没有全球变暖的时候。在毫无污染的现在,关绪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但由于前世在南方生活,实在是过不惯这天寒地冻的日子。

难熬的冬季终于过了,四月的京城鸟语花香。处处展现着蓬勃的生机。虽然旗人还是跟以前一样,遛鸟、喝酒、逛窑子。

关绪清在养心殿看着《大清日报》,报纸上介绍着朝廷最近颁布的旨意,这些介绍简明扼要。即使不通文墨之人也能基本看懂。另外,报纸上对全国大搞洋务的争论也是喋喋不休。

关绪清揉了揉太阳穴,忽然发现前面王商跪在跟前。

“什么事情啊?”关绪清问道。

“回皇上,奴才见您看的正入神。不忍叫您,左大帅在外已经等候多时了。”王商道。

上一篇:大明刑王

下一篇:侠武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