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扬飞鱼
“哈哈哈......”丘吉尔有些失态的难看的笑道:“原来真相是这样啊,我所有的将军,都只是一群卑鄙又不忠的懦夫!”
丘吉尔当然不愿意承认,导致大英帝国面临崩塌的罪魁祸首,是他失职的错误政治决定。如果他愿意与德国人握手言和,本身之间与德国仇恨不大的英国,完全不用像德国世仇的法国那样,与德国人打的不死不休。
而现在,就连作为德国世仇的法国,都与德国人穿着一条裤子,兴奋不已的跑来进攻伦敦,等着下一轮战争结束后也参与分账。
这已经是对丘吉尔抵抗政策最大的嘲讽了。
丘吉尔用一个帝国的毁灭向世人证明,与德国为敌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最可笑的是,丘吉尔居然还一直相信英国能在劣势下反杀。
人在极大的心理压力下,是一定会回避承认自己所犯错误的。现在丘吉尔只能把责任都推卸掉,这样才能让他的内心不至于崩溃。
推卸责任的对象,当然就是那些曾经支持他错误抵抗决定的军队了。
谁让他们打不过德国人,这才是英国面临今天这番境遇的最终原因。
陆军打不过德国,空军打不过德国,就连一向骄傲的海军也打不过德国。丘吉尔实在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明明不久前,他还握着一手好牌,英法比三国联手对抗德国,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怎么转眼之间,英国就面临众叛亲离,孤身一人,而德国反倒拉起了一个同盟国阵营,带着一帮小弟来砸大英帝国的场子。
没错,都怪那些军人太无能,这些大英帝国的士兵,根本不配他们的荣耀。哪怕他们还有一丁点羞耻心,就不应该败给德军。
眼看丘吉尔骂的越来越难听,一向有着老好人称号的戈特勋爵终于忍不住站出来发声了:“首相,我不能允许您这样侮辱那些为帝国留血的军人!”
丘吉尔显然没有料到戈特居然还会顶嘴反驳,在短暂的一愣后,随即便更加心虚的用狂吼来掩饰他的理亏:“他们只不过是懦夫!是叛徒!是饭桶!
“首相,你说的话太过分了!”海军本土舰队的坎宁安司令也听不下去,站出来与戈特一样反驳道。
丘吉尔冷冷的看了一眼坎宁安这位自己曾经无比赏识的海军将领,冷哼一声:“我的将军们都是国家的人渣而已,你们难道还有半点荣誉感吗?”
丘吉尔的口才一向很好,这个时候骂起人来也算是挥洒自如:“你们称自己为将军,仅仅是因为你们在军事学院待了几年。”
“我真的不敢相信,你们在军校那么多年,居然只学会了怎么用刀叉吃饭!”
丘吉尔现在这番话,就连一向不爱啃声的皇家空军司令道丁都听不下去了。你丘吉尔自己还不是在军校里学习过,是了解军校价值与意义的,怎么能够如此颠倒黑白的抹黑英国军校。
仿佛丝毫没有注意到几位将军们难看的脸色,丘吉尔居然还在自顾自的一个劲滥骂道:“一直以来军方只会扯我的后腿。你们处处妨碍五,阻挠我。在挪威的时候就这样,在法国的时候还是这样。”
“无论是攻挪威,还是实行发电机撤退计划,你们每一次是按照我的意愿提前进行的。你们每次都要拖到每办法的时候才愿意动一动。”
“该死!”丘吉尔毫无风度的啐了口唾沫:“我早就应该像莱因哈特对付容克军官层那样,杀了所有不听话的高级将领!
愤怒之中,丘吉尔还不忘了拿出他的老对手莱因哈特坐对比。
莱因哈特一共面对了3次被实施起来的刺杀,这其中第2次的刺杀,莱因哈特污蔑英国特工试图在啤酒馆刺杀他。
那一次,死了二十多个发表过反对讽刺莱因哈特的言论,有头有脸的重要人物。结果,这些都巧合的死了,莱因哈特却没死。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是被污蔑的英国政府却很清楚。那就是他们根本没有派人刺杀莱因哈特,那些反对者都是被莱因哈特自导自演杀掉的!
如果这一次干掉反对者,莱因哈特还显得遮遮掩掩,自导自演了一场闹剧,那他后来那次杀人,就连闹剧都懒得表演了。
丘吉尔记得很清楚,那是法国战役正在进行,他刚刚下达指令准备发电机计划的时候。
那时候,莱因哈特直接利用容克军官团抗命,差点放过敦刻尔克英军的理由,一口气处决了13个容克背景的大家族成员,同时还清洗了内部一批不听话的容克军官。
这件事闹得很大,但是震惊了整个欧洲。
不过现在看来,丘吉尔反而非常理解和支持莱因哈特这样做。
如果可以的话,丘吉尔现在也很想杀人,杀光那些不听他命令的将军。
冷冷的扫了几位司令一眼,丘吉尔语气冰冷的丢出一句:“叛徒!”
“从一开始我就被背叛和欺骗!”
“你们这是对英国人民的巨大背叛!”
丘吉尔仿佛已经疯了一样,神神颠颠的指着几位将领诅咒道:“你们给我记住,所有的叛徒都会偿还的!你们这些背叛我的人,会用自己的鲜血偿还的!迟早要溺死在自己的血里!)
“首相,请冷静一点。”房间内,一位身穿西服的丘吉尔亲信小声提醒道。
他想不明白,首相是在发什么神经,非得当着面诅咒三军的最高将领。
在亲信的提醒下,丘吉尔似乎冷静了一点,但仍旧颓废:“我的命令都被当成了耳边风,这让我没办法领导下去了。”
这位一向以强硬著称的首相,此时却比任何一个英国人都悲观:“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这场战争......我们失败了。”
“首相,你可以......”戈特勋爵这个时候,最后努力的争取再让丘吉尔考虑一下迁都爱尔兰的事。
“无所谓了......我已经无能为力了。想怎么样,都随便你们了。”丘吉尔已经没有力气去和戈特讨论什么未来,他无力的摆了摆手,然后就缩做一团,一言不发的靠在椅子上。
正文 第六百四十一章 开始迁都
丘吉尔最后的一番话,虽然颓废,但也无异于是给了戈特一个机会,一个主导实行迁都的机会!
这本不应该是他一个陆军司令该考虑的事情,他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伦敦挡下同盟国大军的疯狂进攻,保住大英帝国的首都。
但是戈特已经很清楚,自己没有可能完成保卫首都这个任务了,除非换一个首都,否则大英帝国的首都根本就没有希望保存下来。
失去了英吉利海峡,英国就已经失去了抗衡同盟国陆军的资本。无论是德国的陆军,还是法国的陆军,战斗力都是公认的强大,远超英国陆军的水平。
现在摆在戈特勋爵,摆在整个大英帝国面前的选择是,政府迁都撤到北爱尔兰,利用爱尔兰海还有马恩岛上的戴高乐法军,尚且还有一丝防御成功的几率。
要是非得在伦敦,和德法挪三国军队打路上对决,即便依靠巷战拖住了敌人,也无非就是拖延了大英帝国首都沦陷的时间,于本质上没有变化。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整个英国高层以及公认的事实。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在戈特走出丘吉尔办公室后,代为宣布准备迁都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后,绝大多数英国政客都相当乐意的表示愿意处理协调。
很明显,这些英国官员们也知道伦敦守不住的,即便拥有泰晤士河可以依托,英国的陆军也不可能在陆地上抵挡德国与法国的陆军。
所以,听到戈特勋爵讲出迁都的事情后,官员们简直破涕为笑,一个个都兴奋的跳出来准备出力帮忙。
戈特提出迁都,仅仅是从军事的角度上考虑。没有政府官员的协调与运作,迁都根本就不可能进行下去。
光是把戈特麾下的一支部队从伦敦运到贝尔法斯特,这不叫迁都,这叫撤军。
迁都的意义,不只是转移一支或几支部队这么简单。对于迁都来说,最重要的是需要迁移首都的政府机构,保证国家中枢的转移。至于从首都带走几支军队,反倒是顺便进行的附加任务。
转移军队这一点,戈特有能力自己完成。但要带走政府机构与相关的官员,这就需要那些专业的政客来进行了。
好在那些政客都很配合。
或许是因为这些丘吉尔手下的官员们不想落入德军手里,所以他们都非常主动的支持了戈特勋爵的迁都观点。
毕竟,在丘吉尔当权的时候,这些人能够坐上官位,换做是同盟国占领英国首都后,那位德国元首莱因哈特估计就该扶持他手里的英国法西斯联盟领袖莫斯利上位了。
之前德国特种部队深入伦敦,传奇般的劫走莫斯利,这在英国高层中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