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第373章

作者:清扬飞鱼

莱因哈特之所以如此肯定,苏联在英国战败后拿不到这批物资,也不是简单的逆向推理。

一方面,英国都没了,英美援助最多也只能叫做美国援助。

另一方面,英国没有战败德军也只能利用纳威亚半岛挪威盟友提供的机场,包括港口,使用空间与潜艇拦截著名的北冰洋航线。

这条路线通往苏联北冰洋海港摩尔曼斯克港,是一条重要的输血航线。可是,一旦英伦三岛也成为了第三帝国的势力范围,帝国海军接管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港口后,这条航线也就报废了。

至于黑海航线,英国沦陷后,埃及还能坚持多久,也迟早脱离大英帝国这条破船,当然,除非它与大英帝国一起沉入海底。

但无论如何,这条通向苏联黑海新罗西斯克港的航线,也基本等同于半报废状态。

太平洋航线德军倒是管不着。但是只要日本和美国开战,他们也不会放任美国的船队,大摇大摆的进攻日本海登陆苏联西伯利亚地区。

这一点,也是莱因哈特至今尚未与日本撕破脸皮的重要原因。没了实力庞大日本海军和美国海军互掐,太平洋航线上,美国要为苏联输血就太容易了。

最后就是不太出名,但是效果良好的伊朗航线。只要莱因哈特灭了丘吉尔,那未来邱胖子也就不可能组织英联邦部队推翻伊朗亲德政权。那样的话,伊朗航线也就成没影的事了。

可现在的关键是......事情真的会像莱因哈特最希望的方向发展吗?

莱因哈特想象中的未来,自然是一片光明。

这种描绘美好未来的事,历史上那位德国元首也做过。根据莱因哈特所知,那位元首最后在地下室自尽了......

现在发动“海狮计划”,莱因哈特看准的全是美国中立主义政策前段时间还大行其道的机会。

在美国,参议院中的很大一部分议员是孤立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加上很多和德国资本有牵涉的美国财团,传统的保守派,可以说美国国内还有很多势力,经常制造各种舆论,影响民情,对总统施加压力。

在国会内外的孤立主义势力的影响下,罗斯福也在他的上一届任期内,处处依从孤立主义。

如果能利用好这个天赐契机,在美国加入游戏前,先把英国这个托打掉,那接下来要第三帝国和美国抗衡,只需要留下强大的海军就足够了。

至于西线解放出来的帝国陆军,也可以前往各大战场,争夺世界霸权。

如今,莱因哈特只是担心,这最最关键的一步,到底还能不能向以往一样,继续顺利进行到谢幕那一刻。

一旦海狮计划完美谢幕,那接下来的剧本,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

“我们当然不能让莱因哈特那个金发的混蛋称心如意!”

苏联,莫斯科,克里姆宫内。

坐在最中央的首席位置,斯大林喜形于色的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要装成瞎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好在德国那个蠢货元首太过自以为是,把除了他以外的所有人都当做傻子。”

“现在,是时候让德国人明白,忽视我们,是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

已经顺利从乌克兰抽手,不再与苏德合作社有利益关系的赫鲁晓夫,此刻也是兴致勃勃。刚等斯大林放完话,就马上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喊道:“在伟大的斯大林总书记领导下,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一定能完成一切目标,让苏维埃的旗帜,柏林的国会大厦上飘扬!”

斯大林与赫鲁晓夫会这样说,并不是一时兴起。实际上,在场所有人的桌子上,都赫然摆着一份之前还属于绝对机密的文件。

这份文件的名字,叫做《大雷雨计划》!

正文 第五百七十一章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二)

实际上,大雷雨计划按照苏联的思路来,也无非就是那么个套路。

北路围困柯尼斯堡,南路穿过喀尔巴阡山脉进入多瑙河平原,中路突破维斯瓦河直捣柏林。

实际上,斯大林的态度其实和莱因哈特完全一样,都只不过把互不侵犯条约视作掩护自己战争计划的工具,两为领袖都已决定,一旦进攻的时机成熟,就毫不迟疑地撕毁条约。

只不过,这一次斯大林比莱因哈特先一步动手!

作为苏联一方的最高领袖,斯大林不但拥有不亚于莱因哈特那样鲸吞整个欧洲的野心,而且也像莱因哈特信任德军作战能力一样,同样对苏联那体系臃肿而效率低下的苏军战斗力,也是极度自信。

一开始,斯大林早在法国战役时,就不相信德军能够击穿号称永不逾越的马其诺防线。可是,德军的闪电作战却令他大跌眼镜。彻底打败欧陆第一的法军,德国人竟然只用了不到6个星期!

这样一来,苏联之前的战略就都不适用了。

斯大林与他的智囊们原本以为,德军当年会受困于不可逾越的马奇诺防线,而苏军则可以看准时机将会大举向德国东部进攻,抓住德军的薄弱环节,占领波兰、斯洛伐克、捷克,乘胜直捣柏林。

然后,再与心怀感激的英法盟军在易北河的某个地方——如果幸运的话,就在莱茵河畔相见。

如此一来,半个欧洲都将在苏联的控制之下,这样离苏联红军用刺刀创造出来的和平革命就为时不远了。

可是,斯大林的这个算盘才刚刚开始打,对面的战争就结束了。

斯大林不是傻子,再算盘落空过一次后,他已经决心再也不犯同样的错误。

这一次,德国大举登陆英伦三岛,就是苏联等到的第二次契机。

一方面,现在的德军正如日中天,战斗力处于巅峰状态,在整个战场上除了英国这个孤立的岛国外,再无没有象样的对手。

也就是说,如果苏联不抓住这次机会马上出兵,以后就在也不会有两面夹击德国的机会,也不会有参与夹击的队友了。

谁都知道,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让德国邻居陷入两面受敌的战争泥潭,是苏联最好的选择。法国人拼命的时候,他们错过了一次机会。如今轮到英国人在德国西线拼命,斯大林绝对不会蠢到还让德国东线继续平静下去!

另一方面,斯大林乃至于他的大多亲信们,也对苏军的战斗力极为自信。

斯大林并不认为红军的实力远逊于德国,相反,他认为红军的素质至少不比德军差,而红军的规模又显著地强于德军,因此,手握重兵的斯大林,对这场突袭有恃无恐。

他觉得自己拥有比莱因哈特更多的飞机,坦克,大炮,还有更多的士兵。哪怕苏德一对一单挑,也胜算极大。

再加上德军还在西线被英军牵制,这个时候苏军全力以赴,似乎已经是稳赢了。

为了随时可以发动强力进攻,苏军的兵力配置非常靠近边境线,明显缺乏纵深,甚至完全不符合战略防御的纵深梯次配置的部署原则。朱可夫曾经劝谏斯大林,一旦德军先发起进攻,苏军现在的兵力配置,将会导致大量的部队,在边境线上被德军成建制合围歼灭。

可是,斯大林固执的拒接了朱可夫后置兵力的建议。他固执的决定,必须保证前线兵力达到饱和,这样才能给德军最致命的第一波打击。

幸运的是,斯大林这一次赌对了。因为德军没有先对苏联下手,无形中,也让边境线上的大批苏军,逃过了被围歼的命运。甚至,还真的等到了进攻的机会!

斯大林的幸运,反过来自然就算莱因哈特的不幸了。

悲催的是,在曼施坦因明显提醒过,苏军在边境的部署绝非单纯为了防御,而是随时有可能进攻的部署后,莱因哈特仍旧怀着赌徒的心理,展开了对英作战。

由不得莱因哈特不去赌!

他已经赢了这么多次,如今只需要在从丘吉尔那里赢一场,第三帝国的命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但这一次,莱因哈特确实低估了斯大林的智商与执着,或者说是已经坐在赌桌上的莱因哈特,已经顾不得那么多,像一个赌红了眼的赌徒那样,想当年发动巴巴罗萨的希特勒那样,已经身不由己了!

历史上的希特勒,在挪威丢了海军主力,放走了敦刻尔克的英军,又没打赢英伦空战。所以,那时候他只能选择闪击苏联,搏得一场高风险的胜利。

希特勒不傻,只是那时候,他没有丝毫有利的背景因素,可以放着苏联不管,先进攻英国。

所以,他只能选择先打苏联。

可如今,莱因哈特有了这些因素,而且拥有比历史上更强的海陆空三军。所以对他而言,先进攻英国,才是现在最合适的选择。

上一篇:重生之逆天神豪

下一篇:调教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