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木三大少
因为收复韦州的功绩,朝廷对立下战功的西门庆军诸将加官晋爵。
这道嘉奖令,也算是楚国皇帝张邦昌对西夏国散布谣言的正面回应。
此时,西夏国使臣薛元礼也历尽千辛万苦,从平夏城追到了灵州城,终于追上了执掌楚国军政大权的东平郡王西门庆。
谋宁克任与获释战俘们也在灵州城之战结束后,被从韦州“护送”到了灵州。
薛元礼进入灵州城,拜见了楚军主帅,东平郡王西门庆。
在按照外交礼节与西门庆交流了一番后,薛元礼直接向西门庆问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那就是西门庆是否愿意接受夏国的求和,代表楚国与夏国签订和平盟约。
西门庆哈哈大笑着回复薛元礼说道:“贵使一路辛苦,心忧王事,让人佩服。只可惜,贵使从东京汴梁城远道而来,只怕不知贵国国主早已另派使臣到我军中求和吧!
不瞒贵使,贵国国主已经许诺,只要我军停战,贵国愿意割让黄河以南的夏、石、银、韦、灵诸州,并且去皇帝号,甘愿成为我大楚的藩属国。
如此卑躬屈膝的态度,倒也有几分诚意了。
不过,本王此番领军西来,非为些许割地赔款之利,而是要灭亡贵国,让贵国之地都复归中原,也让这西北从此不再有两国之间的战争。”
薛元礼听西门庆说得这么坦白,长叹一声后,忽然躬身行礼,对西门庆说道:“大王有吞夏之志,小人愿弃暗投明,为大王前驱!不知大王肯否收下小人?”
西门庆皱眉问道:“薛元礼,听闻你也是李乾顺身边的重臣,如何这般轻易地弃夏投楚?”
薛元礼见西门庆有不悦之色,急忙伏地解释道:“大王容禀,不是小人要背主求荣,实是小人的家族本就是这灵州的汉人大户。
如今灵州既已归于楚国治下,小人的家人都成了楚国的臣民,难道小人还能抛弃家族独自一个人去侍奉那夏国皇帝李乾顺?
何况大王有吞夏之志,小人即使回到兴庆府,也早晚沦为大王的阶下囚。
与其那时再投靠大王,小人莫如此时表明心迹,还可为大王效力一二。
大王,小人一片赤诚之心,绝无虚言。”
听说薛元礼是灵州本地汉人大户,西门庆就释怀了。若是因为这个原因投靠自己,西门庆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灭亡夏国之后,西门庆还须得利用本地汉人大户豪强的力量,监视和制衡那些党项族的部族,帮助自己巩固对夏境的统治。
西门庆能用投降西夏国的叛徒任得敬一族,又如何不能用这薛元礼一族呢?
话说任得敬自投靠西门庆之后,那可是屡立战功,在西部凉州战场活跃得紧啊!
想来这薛元礼也能有一番作为。
只要实力强大,自然可以很好地驱使这些边地豪强作为自己的犬马。
于是,西门庆面带微笑地扶起薛元礼,对他热情地笼络了一番。
薛元礼为表诚意,也将自己家族在灵州境内盘根错节的势力向西门庆如实交代。
待到气氛融洽之后,西门庆却交给了薛元礼一个秘密任务,让他回到兴庆府李乾顺的身边,暗中配合自己行事。
薛元礼新投西门庆,正要建功立业作为进身之阶。得了西门庆的密令后,薛元礼当即拜别了西门庆,带着使臣团离开灵州,向北返回兴庆府。
薛元礼走了,谋宁克任却依然难得自由。
楚军攻克灵州全境后,战俘中又有几千灵州本地人被释放归家,如今谋宁克任身边只余两万余人。
让谋宁克任绝望的是,留下的这些战俘中,前方顺州、静州和怀州等地的汉家子弟竟然在期待着楚军早些打过去,如此他们也能平安返乡了。
即使是战俘中的党项人,现在也是垂头丧气,没有人去与那些盼着楚军得胜的汉人理论。
谋宁克任知道,这支队伍的人心已经彻底散了。即使现在能够将这两万人重新武装起来,也很难让他们上阵对抗楚军了。
谋宁克任心灰意冷,也任楚军摆布,不再如从前那般时不时的出言相抗。
难道,大夏真的快覆灭了么?
在谋宁克任心怀疑问时,灵州以北百里外的西夏都城兴庆府中,西夏国国主李乾顺君臣也在对此进行紧急讨论。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李乾顺的退路
为了商讨救亡之策,西夏国国主李乾顺,宗室贵族濮王李仁忠,舒王李仁礼,以及贝中撒辰、罔存礼等兴庆府中的大臣都齐集一堂,甚至连失去兵权多年的老将仁多保忠也被请入了宫中。
然而,面对灵州失守,楚军只在都城百里之外,而军心已乱的不利局面,朝中重臣商讨了许久,也拿不出一个对策。
李乾顺望着殿中的群臣,也是暗自叹气。如今的危局,与自己在军事上太过依赖兄弟李察哥也有一些关系。
李乾顺亲政后,将兵权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晋王李察哥,其余宗室濮王李仁忠,舒王李仁礼虽然也是拥戴李乾顺的忠臣,但都是被任命为文官,没有甚么掌军的经验。
舒王李仁礼倒是曾经在韦州担任过监军,与军中一些将领有些情谊。
然而,韦州军团已经全军覆没,舒王李仁礼的老部下们在韦州或死或降,没有一人逃了出来。
舒王李仁礼在悲痛之余,也是束手无策了。
老臣贝中撒辰、仁多保忠二人曾经与嵬名阿吴一起掌握兵权,并诛灭权臣梁乞逋,为李乾顺巩固皇权立下过汗马功劳。
然而李乾顺亲政后,就将兵权从这些老将手中收回,所以贝中撒辰、仁多保忠也不理军事许多年了。
并且,此二人也垂垂老矣,即使是李乾顺想要临危拜将,都不知他二人还能骑上马出征否。
罔存礼则干脆就是损兵折将,从灵州城败退回来的,早已被楚军杀得丧胆。
在接连失去了晋王李察哥、大将李良辅和老将嵬名阿吴后,李乾顺手下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统帅大军的将才。
虽然兴庆府周边还乱哄哄地集结了从各地赶来的十多万大军,但殿中之人都不认为能够凭此挡住楚军的攻势。
正在众人胡乱出些主意,却连自己都难以说服之时,薛元礼却匆匆忙忙的赶回了兴庆府。
薛元礼向国主李乾顺和群臣细述了此番出使楚国的见闻,说以他之见,楚国皇帝张邦昌懦弱无能,朝中实权皆在那楚军主帅西门庆手中。
薛元礼说,自己已经与楚军主帅西门庆谈判,但结果却是西门庆拒绝大夏提出的一切和谈条件,誓要灭亡大夏。
殿中群臣纷纷表示不解,那楚国权臣西门庆与大夏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何不能网开一面,却要统帅大军在这西北边僻之地死磕,定要置大夏于死地呢?
薛元礼回答说,以自己在楚国境内了解的信息分析,楚军主帅西门庆的确是有不臣之心。
为了能够积攒足够的威望,对皇帝张邦昌取而代之,那西门庆想要赢得一场国战。
原本,最好的立威对象是北方的金国。
领兵收回河北、河东和燕地的功绩,足以让西门庆名正言顺地对金国扶立的傀儡皇帝张邦昌取而代之,坐上皇帝宝座。
可是,西门庆害怕与强大的金国开战,就将立威的对象改为了大夏国。
薛元礼告诉殿中诸人,说到底,别看那楚军主帅西门庆对大夏咄咄逼人,强横霸道,他其实也是一个欺软怕硬之辈。
若是遇到金军,想那楚军主帅西门庆必然知难而退,不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