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木三大少
可惜,孙诩虽勇,他手下的士卒却不如女真人那么悍勇耐战。
两军大战了半日,完颜娄室和完颜银术可军已经轮番冲击了孙诩不下十次,却依然不知疲倦地发动突击。
孙诩军的骑兵全部战死,神臂弓的箭矢也用完,长枪兵结成的硬阵也被金军冲得七零八落,终于败下阵来。
孙诩败退到太原城下,向城上喊话,要求进城修整。
可是,金军就跟在孙诩军身后,正在与宋军混战。知府张孝纯害怕打开城门后金军趁虚而入,就严令守军不得开城。
张孝纯命人对孙诩喊话说,金军就在近前,为了安全起见不能开门,请观察使尽忠报国,与金国人死战。
孙诩听了城上守军的喊话后,仰天长啸,说只恨手中兵少将乏,不能击退强敌。
孙诩大喊着“杀敌报国”,带领所剩无几的亲军向金军发动反冲锋,淹没在人山人海之中。
混战中,孙诩身中十几枪,壮烈殉国,他统领的兵将也在太原城下全部被金军歼灭。
孙诩兵败后两日,宋军的第二支援军赶到太原府。
这支军马的主将是大宋西军名将,府州知州折可求。
折家世代镇守河东西北的府州,是有番人血脉,半独立性质的小军阀。
但与党项人建立西夏,反了朝廷不同,府州折家始终忠于大宋朝廷,并在宋夏战争中屡败西夏军,成为大宋西北的一道屏障。
历史上,折家的女儿曾经嫁给北宋名将杨业,后世评书中《杨家将》中的佘老太君,其实应该是叫作“折老太君”才对。
因此,细究起来,“青面兽”杨志与府州折家也算是远亲。
只不过隔了几代,折、杨两家早已生疏了,杨志这个倒霉蛋也没有想过去投靠折家。
因为靠近河曲地区,折家军装配了最优良的河曲战马。再加之折家世代保留了番人的好斗习性,折家军一直是大宋西军中最骁勇善战的军队。
在收到宣抚司增援太原的命令后,府州知府折可求立即率兵两万前去援救。
折可求领兵经岢岚州行至天门关时,此地已经被金军占领据守。
折可求没有强攻,而是向南与军马使韩权、晋州知州罗称、延安府路刘光世三路援军人马合兵一处,组成四万大军,取道松子岭,绕道来到了太原城西南方的交城县。
金军的探马发现折可求军的动向后,完颜宗翰领军迎战,在太原城西南的汾水边与宋军展开大战。
在折可求的指挥下,折家军发挥出不输金军的战斗力,双方自日头初升便开始交战,一直打到晌午时分也未分胜负。
完颜宗翰在欣赏折可求的勇武之余,也对宋军毫不留情。他命完颜娄室的儿子完颜活女率领一支部队悄悄潜伏到折可求营寨后方,突然发动了突袭。
宋军阵营中,刘光世看到主将折可求被金军抄了后路,大惊失色,连忙命部队向后方撤退。
刘光世再次发挥了在伐辽之战中的优良传统,丢下友军夺路而逃。
因为刘光世军的败退,宋军阵营顿时大乱。
折可求部被金军前后夹击,侧翼又失去了友军的掩护,军阵率先被金军冲散。
这一下,兵败如山倒,罗称、韩权两军士气涣散,也被金军先后击溃。
刘光世最先丢下友军逃跑,自己安然无恙。
折可求手杀数十人,拼死突出重围,带领败兵逃回了府州老窝。
罗称、韩权二将却没有折可求的勇猛,未能成功突围,战死在军阵之中。
此役宋军大败,战死三万多精锐,只剩几千残兵败将侥幸生还。
完颜宗翰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在太原城下成功歼灭了孙诩军和折可求军。宋朝在河东的野战精锐几乎损失殆尽,一时间再也无法组织像样的援军。
在完颜宗翰的金军西路军与宋军交战时,宋朝在西北的另一个老对手西夏也趁机出兵来抢便宜。
辽国灭亡后,西夏国就已向金国上表称藩。
因此,完颜宗翰在出兵前就派人出使西夏国,命令西夏国出兵银州夹击宋朝,以此拖住宋朝的西军。
西夏国便在金军出兵时,同时派兵进攻宋朝,收复了被宋军占据的横山地区。
大宋的西北形势岌岌可危。
第八百八十七章 皇帝老儿也不自由
在燕山、河北、河东、陕西前线战事危急时,东京汴梁城中的宋徽宗君臣却依然一片歌舞升平,不知大祸即将临头。
看到宫中的安定祥和,李师师和徐宁都不禁产生了错觉,难道西门庆大官人此番判断错误了?
其实,早在金军出兵之前,燕山府知府蔡靖就前后写过一百七十余个密奏报告边境情况,其中多次提到金兵可能南侵。
然而,东京汴梁城中的朝廷大员们却认为蔡靖不过是为了坐稳燕山府路安抚使的位置,向朝廷要钱要粮,才会言过其实,对于蔡靖的示警根本不予理会。
待到十一月,金军兵分两路攻打过来时,前线战报顿时像雪片一样从前线不停的飞报到东京汴梁城。
然而因为宋徽宗正在举行祭祀大礼,大臣们又认为宋金之间不过是边境冲突,情况并不严重,于是将所有战报全部拦了下来。
此时,不但宋徽宗不知道前线已经打了起来,就连身居宰相之位的少宰李邦彦、太宰兼门下侍郎白时中二人都一无所知。
此时蔡京已经因为年老致仕,由李邦彦、白时中二人担任宰相,他二人的才能比之蔡京当年权倾天下时还是差了许多,以至于对于边境发生如此大的变故都未能及时响应。
直到十二月五日,金国使臣来到东京汴梁城,要求面见宋徽宗,向大宋官员提出割地赔款的要求时,李邦彦、白时中才知道前线金军入侵之事。
结果,李邦彦、白时中也和朝中那些大臣一样,报喜不报忧,继续对皇帝陛下瞒报前线战报。
前线杀得血流成河,李邦彦等人却认为金国使臣是在虚张声势,他们拒绝与金国谈判,只是用厚礼把金国使臣打发走,依然装作若无其事。
直到十二月十六日,领枢密院,宣抚河北、河东、燕山的广阳郡王童贯自太原宣抚司一口气跑回东京汴梁城,北方的战事再也无法遮掩了,李邦彦、白时中方才向宋徽宗如实禀报。
得知金军大举入侵,朝野上下顿时一片哗然。
宋徽宗得知金军入侵的真相后,却没有责怪李邦彦、白时中等人欺君罔上,隐瞒自己。
因为,金军此次伐宋,打的旗号可是讨伐宋徽宗这个背信弃义的昏君啊!如果过早的将此事大白于天下,无疑会在天下臣民心目中损害宋徽宗的圣明形象。不到万不得已,此事最好还是秘而不宣。
因此,李邦彦、白时中这两个宰相的隐瞒之举,或许对不住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但是却是为了顾及皇帝陛下的尊严,遮掩皇帝陛下的过失,是对宋徽宗忠心的表现。
宋徽宗明白这个道理,自然不会迁怒于李邦彦、白时中等人。
那么,童贯千里迢迢的回京捅破此事,是对宋徽宗不忠不敬么?当然也不是。
童贯是清楚前线形势,知道金军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于是急急忙忙赶回东京汴梁城,要调集天下兵马来保卫宋徽宗。童贯此举,亦是忠诚于宋徽宗的表现。
宋徽宗看着身边的这些忠臣,心中还是很欣慰的,他让掌管枢密院的童贯调兵遣将,制定反击金军的计划。
童贯返回京师掌握了全国兵权,正欲大展身手与金军一搏时,来自河北方向的最新战报粉碎了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