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9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他不是没有去医院检查过,结果就是他和媳妇都有问题,但是关键的问题还是出在他身上。

  这个事情只有他自己知道,就连吕翠莲一直都认为生不出孩子是她的问题。

  对于传宗接代已经没有希望了,所以易中海才会想找人养老。

  现在有了易中河,他们易家的香火又可以传承下去了,他怎么能不高兴。

  一直压在心中的大石头被易中河的出现给掀开了。

  和养老相比,传统的易中海还是更看重宗族的传承。

  心里的大石头没了,人也就开朗了,不再像之前那样,每天闷闷不乐。

  至于养老,他和吕翠莲的想法倒是一致的,有兄弟在,难道还能看着他们老无所依而无动于衷。

  更何况他们还是住在一个院子里。

  易中海现在就想一门心思的照顾易中河,就像养儿子一样。

  这会易中河也醒了,不是睡醒了,而是给憋醒的。

  坐在门口等易中海回来的吕翠莲见易中河醒来,“中河醒了,睡的怎么样。”

  易中河回道:“嫂子,睡的美极了,很久都没有睡的这么舒坦了。

  不过嫂子,咱们这边的厕所在哪里,我得去趟厕所。”

  吕翠莲见易中河比较着急,所以直接给他指了路,易中河顾不得客气,直接朝厕所跑去。

  到了厕所开闸放水,解决完以后,才发现这公共厕所他真的适应不了。

  虽然前世的他也是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旱厕也用了好多年,但是后来买了商品房,离开了农村,有了卫生间,就再也没有用过旱厕。

  就是城市里公共厕所,也是水冲,干净整洁,没有异味。

  哪像现在这样,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由俭入奢简到,由奢入俭可就难了。

  所以易中河在回去的路上就在想着,明天工程队过来修整房子的时候,他得在耳房整个卫生间出来。

  要不然和院里的邻居一样在屋里放一个尿桶,他表示接受不了。

  易中海离老远就看见易中河从厕所那边过来。

  两人正好在一起走到大门口,易中海问道:“中河醒了,睡的怎么样。”

  不愧是两口子,问的都一样。

  易中河回道:“大哥,睡的相当不错,要不是被憋醒了,还能接着睡呢。

  大哥,你这是干啥去了。”

  易中海提了提手里的东西,“我醒的早,去供销社给你买点生活用品。”

  “这些东西我包裹里都有,浪费这个钱干啥。”

  “不值几个钱,留着慢慢用呗。”

  两人一起朝院里走去。

  刚进院,就看见三大爷闫埠贵在浇花呢,“老易,这买的什么啊,这么一大包。”

  “没啥,就是给中河买点生活用品,他这刚过来,什么都不齐全,我这个当大哥的不得给他备齐了。

  老闫你接着浇花吧,我们先回去了。”

  刚到家,一大妈吕翠莲就问道:“老易,你去供销社买东西,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我还以为你丢了呢。”

  易中海笑着回道:“瞎说啥呢,我这么大的人,还能走丢了。

  我在胡同口和邻居聊天呢,耽误了一会。”

  吕翠莲哪里不知道易中海去干啥了,指定去找人说她兄弟了。

  不过他也能理解,易中海为什么这么做。

  一直以来他们俩连个亲戚都没有,这冷不丁的出现一个兄弟,还不得好好的宣传宣传。

  易中海和易中河进了屋里,吕翠莲则是去了厨房做饭。

  易中海对着易中河说道:“中河,晚上吃过饭以后,我带着你去各家认识一下,家里还有点花生瓜子,一家给点。

  明天你们厂里的工程队,就要过来帮你修缮房子,和大家提前打个招呼,省的有不长眼的找茬。”

  易中河回道:“行,这个大哥你做主就行了,你是院里的管事大爷,要不能让人说咱闲话,这对你的名声也不好。”

第22章 拜访住户

  简单的吃过晚饭以后,易中海拿出家里的花生瓜子用个盘子装上。

  就准备带着易中河去院里各家。

  易中海对他解释道:“咱们这个院子是个三进的四合院,住的人也比较多,整个院子得有个二十来户,百十口人。

  这人一多了,矛盾就多,所以为了大院的秩序,或者说为了更好的管理大院,街道办在每个院里都设置了联络员,也就是管事大爷。

  你大哥我就是咱们院里的管事一大爷。

  所以以后咱们在院里不惹事,但也不用怕事,有事有大哥给你兜着呢。”

  易中河听后,感觉以后贾家要倒霉了,以贾张氏的尿性,和他发生冲突是一定的。

  按照易中海的说法,那就是你想干啥就干啥,凡事有我给你兜底。

  对于易中海的帮亲不帮理,可真是太对他胃口了。

  这也就是他是易中海的兄弟,如果换成其他人,指定看不惯易中海的做法。

  但是谁让易中海是他大哥呢。

  “大哥,我心里有数,你放心吧,咱们走着,这院里这么多户呢,走一圈得不少时间呢。”

  易中海点了点头,带着他从前院开始一家一家的拜访。

  先去了闫埠贵家里。

  “老闫在家吗。”

  听到易中海的声音,闫埠贵打开了门。

  看着老易和身后端着盘子的易中河,闫埠贵就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老易带着他便宜兄弟来认人了。

  “老闫,这是我兄弟易中河,从今往后就住在咱们院里了,以后你多照顾点。”

  还惦记后院房子的闫埠贵兴致不高的和门外的兄弟俩聊了几句,就回去了。

  不过盘子里的花生瓜子了没少抓。

  见闫埠贵回去,易中海对着易中河说道:“兄弟,这闫埠贵是咱们院里的三大爷,是红星小学的老师。”

  易中河看过电视剧知道闫埠贵,四合院门神,老抠一个,不仅对别人抠,对自己也抠,连家里吃咸菜都按跟分好的。

  前院除了闫埠贵一家在,还有几家,不过在电视剧里都没怎么出过镜,属于龙套级别的。

  像住闫埠贵对门的两家,一家是机械厂的工人,主家姓李,旁边是一个老太太带一个孙子,老太太夫家姓赵,没有工作,靠着在街道接点纸盒子维持日常的开销。

  还有穿堂门两边有着几家,有在暖瓶厂上班的有在煤站上班的。

  倒做房阴暗潮湿,房子面积小,所以没人愿意住。

  门房住着一个孤寡老头,老头姓钱,是属于清洁工,每天早出晚归的扫大街。

  无论是谁见到易中海两兄弟上门都很客气,可见易中海在院里的威望。

  中院则住的人少点,除了易中海一家,就是对门的贾家,正房的傻柱,还有傻柱家旁边住了两户。

  傻柱还没有回来,贾家先没有过去,而是去了住在耳房的两家。

  中院的住户明显的比前院更加的热情,这两户也是属于跑龙套的,家里人口多,住在一间房子里。

  工作也一般,属于四合院的透明人。

  这两家一个在火车站扛大包,属于临时工,一家是轧钢厂的临时工。

  易中海说道:“中河,这西厢房住的是我徒弟贾东旭一家,关系比较近,等最后咱们再去。”

  易中河心里吐槽,能不去最好,四合院乱不乱,贾张氏说的算,要是不解除是最好的,但是这也就是他想想而已。

  易中海养了这么这么些年的徒弟,感情还是有的,再说了这兄弟刚来,就不和徒弟来往,对易中海的名声也不好。

  随后又去了后院几家,二大爷刘海中家,放映员许大茂家这会也没在家,还有两户轧钢厂的住户,都是轧钢厂的锻工,和刘海中一样,都是抡大锤的。

  不过后院的重点人物聋老太太没有见着,不是没在家,而是睡了。

  在聋老太太门口,易中海说道:“这里住着一个孤寡老太太,是五保户,我见她孤苦无依的,就让你嫂子有事没事的过来帮衬一把,算是我给这老太太养老吧。”

  易中河点了点头。

  这个无论电视剧还是小说中都有写着。

  易中海地头小声的对着易中河说道:“这老太太岁数大了,也养不了几年,老太太的房子是私房,我给她养老,以后这房子以后她只能给我。

  正好和你的房子连在一起,等老太太走后,这些就都是你的。

  你也到了娶媳妇的时候了,等安顿下来,我让你嫂子给你介绍对象结婚,在多生几个孩子,五间房怎么都够住的了。

  我和你嫂子岁数都不算大,还能帮你带孩子。”

第23章 贾张氏的怨念

  易中河心想,这个你可能想多了,这聋老太太以后可是把房子给了傻柱。

  不过他过来了,这就不好说了。

  还有就是他作为一个穿越者,怎么可能一直窝在这大杂院。

  独门独户的四合院不香吗。

  易中河回道:“那不肯定的吗,你和嫂子肯定得帮我照应孩子。”

  易中海见易中河如此的不客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如果易中河跟他客气,可能他会不舒服,但是易中河越是不客气,易中海越觉得易中河拿他当自己人。

  几家转完,两人又来到了中院,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来到了贾家。

  “东旭是我,开门。”

  站在门口的易中海说道。

  很快门被打开,易中河就看到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门口,这可是活着的贾东旭,电视剧里只有照片挂在墙上。

  易中河心里感叹道:这还见到活人了。

  “师傅,你怎么过来了,主任说你下午请假了,我还说一会我过去看看呢,没什么事吧。”贾东旭问道。

  易中海回道:“没什么事,今天我兄弟来了,所以下午就请假了。

  东旭,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弟弟叫易中河,以后你喊二叔就行了。”

  贾东旭才注意易中海身后跟着的人,跟易中海长的很像,看样比他还年轻。

  贾东旭疑惑的问道:“师傅,没听说你还有个弟弟啊。

  师傅,二叔,进来坐着说,在门口也不像样。”

  易中海说道:“东旭,今天就不坐了,你二叔这两天坐火车也没有休息好,我今天就是带他认认门。

  以后机会多着呢。”

  贾东旭见状回道:“行,既然二叔要早点休息,那就改天再说。”

  易中海就带着易中河离开了。

  关门进屋的贾东旭还在嘀咕着:我跟了师傅这么多年,也没听说他还有亲戚。

  贾张氏见贾东旭进屋问道:“东旭,谁啊,大晚上的敲门。”

  贾东旭回道:“妈,是我师傅,带着他弟弟过来认门的。

  妈,你今天在院里知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师傅怎么突然就多了一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