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吕翠莲问道:“中河,有啥事还非得来你这。”
易中河回道:“嫂子,我这屋的隔音效果好,咱们在里面说话,外面听不到。
在你那,大声咳嗽一声都听的清清楚楚的,说话不方便。”
听到这,易中海表情严肃的问道:“中河,不是出了啥事吧,你真小心翼翼的。”
易中河回道:“哥,没出啥事,但是我说的这个事让人听到了也不好,所以才让你们过来的。”
易中河把茶水递给易中海和吕翠莲说道:“哥,嫂子,我后面说的话,只是我的猜测,你们听一听有没有道理。”
易中海说道:“中河,你就直说了吧,什么事。”
易中河想了想措辞说道:“哥,咱们得屯粮了。”
易中海听了很诧异,“中河,咱们家三口人都有定 量,每个月按月买粮食,也够吃的,你怎么想起来说屯粮呢。
现在要想屯粮,只有去黑市买,黑市的粮食价格不便宜,咱们屯粮是不是吃亏了。”
“哥,嫂子,你们最近没有去乡下,不知道现在乡下是什么情况。
现在乡下到处都在炼钢,无论男女老少,每天除了炼钢啥都不干,甚至地里有些庄稼还没收,都烂在地里了。”
吕翠莲不解的问道:“中河,这炼钢不是国家宣传的吗,这和屯粮有什么关系。”
易中河喝口水,给易中海递了一根烟说道:“嫂子你想啊,所有的人都去炼钢去了,地谁种,没人种地了,庄稼从哪来,没有粮食,咱们吃什么。
虽然咱家三口都有定量,但是也得有粮食才走定量。
如果没有粮食了,或者粮食减少了,那么咱们得定量会不会减少。”
易中河的话让易中海两口子陷入的沉寂,他们最近没去过乡下,不知道乡下是什么情况。
但是听易中河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易中海问道:“中河,报纸上不是说今年是大丰收吗,怎么还会缺粮。”
“哥,今年是丰收不错,但是你没到农村看看,现在的农村除了炼钢以外,每个村里都开办了集体食堂,饭菜随便吃。
不是自己家的东西,都不 心 疼,浪费的很严重。
而且今年丰收,不等于明年也丰收。
咱们国家有多少人,今年的丰收能撑多长时间。
现在都没有人种地了,秋天大家都忙着炼钢,地都荒在那了。
今年的秋天不种地,明天夏收就没有保障。”
第155章 和易中海聊屯粮2
易中海和吕翠莲都不是那种五谷不分的,听了易中河的讲述,脸色都变了。
特别是易中海,听的头皮都麻了,他不是没有经历过灾荒的年代,拿钱买不到粮食的时候,他可是经历过。
虽然说现在他们都是吃的定量,但是如果粮食欠收,或者减产的情况出现,他们的定量肯定会减少。
就像易中河说的那样,地都没人种了,哪里还有粮食。”
吕翠莲看着易中海和易中河脸色沉重,不解的问道:“老易,中河,我在广播中听到,今年是大丰收,而且还报道了什么地方,小麦亩产都好几千斤,红薯亩产都有一万多斤,这么些粮食还能不够吃的。”
易中河解释道:“嫂子,这话怎么说呢,这么说吧,从古至今,你什么时候听说过有亩产好几千斤的小麦。
要是真有这个产量,咱们还吃什么定量,大白面馒头还不随便造。”
吕翠莲才反应过来,她也是被广播中信誓旦旦的语言给迷惑了。
她不是没种过地,现在小麦的亩产不会超过400斤,好几千斤是什么概念,多了十几倍。
一块地就这么大,上哪能产好几千斤的小麦去。
想明白这些以后,吕翠莲也开始着急了,连忙说道:“中河,那你说怎么办啊。”
易中海也说道:“中河,既然你说了这个问题,肯定有解决的办法,你说说看,哥给你参谋参谋。”
易中河见两人都相信自己,也很高兴,于是接着说道:“哥,嫂子,咱们趁现在很多人没反应过来,咱们先屯一批粮食。
我屋里有地窖,咱们偷摸粮食,就放在我这地窖里,谁也发现不了。
假如明年粮食不缺,或者定量不变得话,咱们还可以把粮食给出手了,反正现在哪个黑市都能卖的出去。”
易中海点了点头,说道:“中河说的有道理,防患于未然,早年间那些地主家都是存着新粮,吃陈粮。
这年月屯粮食就没有亏本的,咱们也屯,要不然到时候世面上真的没有粮食了,咱们就是拿钱都买不到,要钱也没用。
不过换成粮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吕翠莲毕竟是一家庭妇女,见识不多,对于这种大事,一下慌了神,也没什么主见,全凭着易中河和易中海做主。
易中海接着说道:“咱家三口人,一年消耗的粮食也就一千多斤,我多跑几趟黑市,就差不多了。
再说咱们都有定量,假如明年真的粮食歉收,也不可能一点定量都没有,最多是定量减少。”
易中海这话说的没毛病,后面两三年的时间,定量一直在下降,最严重的时候,定量不足现在的四成。
这么说吧,那时候国家给的定量只能保证饿不死人。
易中河说道:“哥,我经常下乡,有门路跟下面的公社换一些粮食,这个你不用担心,你也别老朝黑市跑,那地方也不是那么安全。”
他可是有切身体会的,要不是他身手好,估计也得遭殃,如果易中海被人盯上,起码东西被抢是肯定的。
还有就是一个人去黑市能买多少粮食,他随便在公社换一点也够了。
所以易中河不让易中海去黑市。
易中海也知道易中河说的对,黑市里面鱼龙混杂的,什么人都有,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被人给盯上了。
易中河还是不放心,对着易中海交代着,“哥,你要是去黑市,一定得喊着我一起,最起码咱两兄弟一起有个照应。”
易中海明白易中河担心他,于是说道:“既然中河你有门路能弄到粮食,我还去什么黑市,那地也不安全。
粮食你来弄,我出钱,咱家多屯点粮食,如果明年一切正常,咱们也不亏。
如果明年真的出现中河说的这个情况,这些粮食可就是咱家的救命粮了。
这个事就咱们仨知道就行了,千万别说漏了,要不然街道办指定会来找咱们。
破坏社会稳定可是个大罪,咱们不能冒这个险。”
吕翠莲点了点头,“老易,你放心,我保证不会说出去。”
易中河见易中海相信了他的话,也松了口气,他准备了不少的说辞,没想到易中海这么轻易的就相信他了。
其实明年最大的问题是因为干旱,才导致的大范围的绝收。
但是这个理由,他肯定不能说,因为没有理由。
他总不能说,他能掐会算,能算到明年颗粒无收吧。
这他娘的不叫预测,这是神棍。
第156章 家底丰厚的易中海
说完这些以后,易中海对着吕翠莲说道:“老伴,你回去把咱家的钱匣子拿过来。”
易中河一听就知道易中海要干啥,“哥,不用你出钱,我有钱,现在粮食便宜,我手里的钱足够了。”
吕翠莲回道:“你这才刚上班,你能有什么钱,你那点钱还是留着你自己花吧。
我和你哥有钱,别说买粮食了,就是给你娶媳妇,都能娶好几个。”
易中河一听乐了,对着吕翠莲开玩笑说道:“嫂子,你是想给我娶几个媳妇啊,我是没有意见,不过国家乐意吗,现在可是一夫一妻制,多娶可是违法的。”
吕翠莲笑着回道:“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吗,还多娶几个媳妇,你要是能赶紧给我娶一个回来,我都谢谢你。”
说完吕翠莲就回家取钱匣子去了。
易中海和易中河抽着烟,易中海欲言又止的,易中河看到后,问道:“哥,你是不是想说,是不是要告诉院里的人一声。”
易中海点了点头,“都一个院里住了几十年了,我有点不忍心看着他们饿死,再说我是一大爷,如果他们求上门,我该不该帮他们。”
易中河想了想回道:“哥,这一大爷的位置,昨天我就给你说了,找个理由还是退了吧,吃力不讨好的事,干它干啥啊。
至于要不要告诉院里的人,你自己看着办,毕竟这么多年的邻居了,能帮一把帮一把,但是这个理由你可得想好了,别把自己给陷进去了。”
“行,我心里有数,你放心几天了,我总不能为了别人,把咱们一家给搭进去。
你刚才出去,回来的时候,我看你拎着一个麻袋,里面装的什么啊。”
易中河从炕柜里取出提前放好的皮子,“好东西,哥你看看。”
易中海见炕上放着的几个皮子,心里感叹到:还真是好东西。
皮子在京城并不少,但是由于价格不便宜,所以这些皮子算是高档的东西。
“哥,这有五块皮子,我想着应该能做几件衣服,这天气马上就冷了,做几件皮袄子,留着咱们冬天御寒。
要是有剩下的,看看够不够给你们做一床皮褥子,如果不够,我在找人去换。”
易中海听易中河的安排,心里很高兴,这兄弟没白疼,有好事真想着他。
“中河,你从哪弄这么多的皮子。”
“我今天去郊区青山公社,跟人换的,那地方就在山脚下,不缺这些东西,他们那里的猎户告诉我,这些皮子能做三个皮袄子,和一床皮褥子。
你抽空让我嫂子送去裁缝铺,给做了,这个东西嫂子应该是做不了的。”
易中河话音刚落,吕翠莲就抱着一个盒子进屋了,“啥玩意是我做不了的。”
随后看到炕上的皮子,问道:“中河,你哪来这么多的皮子,这两天你去黑市了吗?”
还没等易中河说话,易中海就回道:“这是中河跟猎户换的,给咱仨做皮袄子和皮褥子的。”
吕翠莲把钱匣子放在桌上,上前摸着狼皮,“这狼皮真好,做成褥子肯定暖和,到时候中河 你用就成了。”
“我用不到,我这有火炕,也用不了这玩意,如果把这玩意铺在炕上,还不得给烤糊了。
正好你们那屋没有炕,你们用就成了。”
吕翠莲也知道易中河是什么意思,也不去争纠,直接把这些皮子给卷了起来,“我明天就拿去让人做了,这天气越来越冷了,保不齐啥时候就下雪了。
早点做好早点用。”
易中海拿着钱匣子对易中河说的:“中河,这里面有两千块钱,你收着去换粮食,越多越好,最好是能把你的地窖给装满,咱们就不用愁粮食的事了。”
易中河也不矫情,直接把钱匣子给接了过来,“行,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这些就当你的养老钱了,以后我就趁着这么些钱给你养老,保证每天小酒伺候着。”
易中海笑的很开心,指着易中河说的:“你小子。”
“哥,我问你个事,我先说好,我就是好奇,没别的意思。”易中河对着易中海说道。
易中海回道:“咱们兄弟俩,有啥不能说的,你随便问。”
“哥,你跟我嫂子到底存了多少钱,一下就给我两千。”
易中海一点隐瞒的心思都没买,自豪的说道:“中河,我告诉你吧,我和你嫂子除了这两千,还有五千多的存款,怎么样,哥厉害吧。”
易中河竖起大拇指,“厉害,怪不得我嫂子要给我娶几个媳妇呢,原来有这家底趁着呢。”
第157章 准备打猎
以前易中河看小说的时候,就知道易中海有钱,没想到易中海这么有钱。
这七千块钱是什么概念,就现在可以买两套四合院没问题。
不过易中河想想就明白了,易中海的工资不低,现在一个月八十多,一年就有一千块钱了。
以前的工资虽然没现在多,但是架不住年数多啊。
易中河没来的时候,两口子生活很节俭,所以存下这么多的钱是一点都不奇怪。
易中海笑着说道:“那些钱,你就别惦记了,我得给我大侄子留着,留给我大侄子上大学。”
易中河笑着说道:“我差你这点,你好生的活着,争取活到你侄孙上大学。”
两个人的斗嘴,也驱散了之前屋内沉重的气氛。
又闲聊了一会,易中海说道:“中河,这时候也不早了,你赶紧睡觉吧,明天还得上班,我跟你嫂子就回去了。”
说完就抱着皮子和吕翠莲一起回去了。
上一篇: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