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棉花更紧缺,所以唐主任也没有奢求易中河能弄到棉花。
易中河低头想了想,说道:“这没有问题,我让他们多弄些布票和糖票这些,正好我邻居有一个是纺织厂的。
我想他弄些布票和布应该不是问题。
不知道唐主任能换多少,我好告诉他们。”
唐主任寻思一会,“易驾驶员,我最多可以提供一千斤的粮食,七百斤的棒子面,三百斤的白面,不过价格要比市面上的贵三分,你看怎么样。”
易中河算了算,说道:“没问题,就按照这个数量和价格来,等他们凑够东西,我在过来。”
唐主任说道,“行,你到时候过来就行了。”
和唐主任定好数量以后,易中河也很高兴,虽然他没有这些票据,但是黑市有啊,现在能用钱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等到明年,这粮食就是救命的东西。
易中河也不是什么圣人,现在多存点粮食,以后用这些粮食和京城里的遗老遗少换点古董财物多好。
就算他不懂古董,但是换一些大黄鱼,小黄鱼的,也是包赚的买卖。
想到这里易中河不由得脸上浮现出笑容。
他每天开着车下乡,这些公社都可以利用一下,至于能不能买到这么些票,他是一点都不担心,京城几个大的黑市,啥买不到。
离开公社以后,易中河也没有急着回去,反正今天就着一趟货,回去也是和车队的人吹牛打屁,不如干点正事呢。
啥事正事,对于一个资深的钓鱼佬易中河来说,钓鱼就是正事。
所以他找了一条野河,取出早上带出来的渔具,开始找位置钓鱼了。
现在是深秋,估计在过段时间,再想钓鱼都没有机会了,毕竟京城的冬天还是比较冷的,这种野河指定得上冻。
易中海找了一个回水湾,开始打窝。
现在的人钓鱼,收获不多的原因还是因为不舍得打窝,就像四合院三大爷闫埠贵,每次钓鱼都是用着蚯蚓,能钓到鱼也是因为瞎猫碰到死耗子。
易中河则不一样,他舍得下料啊,后世过来的钓鱼佬,要是和这个时代的人一样用蚯蚓钓鱼才出鬼了呢。
打好窝以后,易中河开始下杆,这种野外的河,里面也没有多少大鱼,两三斤就算是比较大的了。
易中河也不挑,只要不是太小的鱼他都要,不过超过两斤的鱼都被他收进空间里,等存的多了,还可以去黑市卖吗。
打定主意的易中河,开始心无旁骛的钓鱼,这会才是中午,他有大把的时间,只要在下班之前回去就行了。
这个时代的鱼是真没有经过钓鱼佬的毒打,也有可能易中河找到了鱼窝子,这一半天是口不断,这要是让后世的钓鱼佬看到,不得跪求地址。
等到下午四点多,易中河自己都不知道钓了多少,扫了一遍空间,发现里面两斤以上的鱼得有一百来条。
这还不包括他用背篓装着的小鱼。
扎巴长的各种杂鱼,留着晚上炖杂鱼吃,或者让他嫂子给晒成鱼干,留着以后用辣椒炒着吃,也是一道下酒好菜。
一下午的收获颇丰,易中河的心情就更好了,今天不仅解决了屯粮的问题,而且又钓了这么多的鱼,怎么能不让他开心呢。
提着半篓子的杂鱼回到车上,易中河开车回到肉联厂。
果然车队的几人围在一起吹牛呢。
见易中河回来,于大勇问道:“中河,你不应该中午就回来了吗,怎么弄到现在,路上出问题了。”
易中海提着背篓放在几人中间说道:“没出问题,我这中午就完活了,不过我看到野河里鱼不少,我就钓了一会,谁知道这鱼口一直不错,就钓上头了。
看看我这收获,你们想吃的话,就自己拿。”
第122章 炖杂鱼
车队的几人看着背篓的鱼,于大勇说道:“你可拉倒吧,就你这都是小鱼,没什么肉,还都是刺,吃你这个鱼都不够我浪费油的,你自己留着吃吧。”
赵锦州也说道:“就是的,中河哥,你费这么大的劲,钓这么多小鱼干啥。”
易中河笑着说道:“你们懂个锤子,这小鱼拿回家炖个杂鱼,再贴一圈玉米面的饼子。
那味道真是绝了,保证一吃一个不吱声,就是剌你耳朵,你都不知道疼。”
陈抗日说道:“中河哥,你可拉倒吧,也就是你嫂子惯着你,愿意费这么多油给你做这个。
我要是把这些鱼拿回去,我妈都得抽我一顿,除了做鱼汤,其他的根本就不会有,还炖鱼,那也是想多了。”
几人说完,易中河也笑了,现在人做饭都是精打细算,哪有后世做盘菜,半盘子的油。
易中河说道:“行,既然你们不要,我就带回去,剩下的晒成鱼干,留着炒辣椒吃,到时候给你们尝尝。”
聊了几句,易中河提着背篓去了仓库,准备给周铁柱送点小杂鱼,让他尝尝。
这也是易中河忘了,把大点的鱼都收进空间里,现在也不好拿出手。
到了仓库,对着里面说道:“周主任,我是中河,过来给你送点好东西。”
周铁柱正在里面对账呢,听到易中河的声音,走了出来。
对于易中河,周铁柱还是比较看重的,小伙子年纪不大,一手修车的手艺,别说肉联厂,就是附近这些国营厂里都是有数的。
而且易中河的觉悟也高,上班第一天就开始加班一直到把厂里的车都修了一遍,平日对于各种活都没有意见,也不像别人,肥了瘦了的挑。
更何况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易中河有一个马上就是八级工的哥哥。
所以说无论是易中河还是易中海都是值得周铁柱看中的人。
周铁柱说道:“中河你小子又弄到了什么东西了,还给我送来。”
易中河掂了掂手里的背篓说道:“周主任,这可是好东西,今天活少,我下午在河边钓了不少的杂鱼,你拿点晚上回去炖着吃。”
周铁柱伸头看了看背篓里的杂鱼说道:“中河啊,你这有点不人道了啊,这么小的鱼,你也钓,留着长大不好吗。”
易中河笑着说道:“您老这就不懂了吧,这有些鱼就只能长这么大,它就是长不大的鱼。
还有就是即使这些鱼我不钓,别人也会钓的,还不如我钓回来,咱们还能吃一顿。”
周铁柱回道:“这鱼还是留着你自己吃吧,我不会做,也不想吃鱼,都是刺,还腥。”
“行吧,等下次我钓到大鱼在给你。”易中河随口说道。
然后提着背篓回到了车队。
于大勇见易中海回来,“怎么样,没送出去吧,做这小鱼用的油都得比你这些鱼还值钱,你还是拿回去晒鱼干得了。”
易中河想着,你们懂个锤子。
于大勇接着说道:“中河,今天晚上食堂有肉菜,你可以打一份回去,给家里加餐。”
易中河回道:“呦呵,最近食堂的伙食挺硬的啊,还有肉菜。”
肉联厂的肉菜和别的厂不一样,别的厂的肉菜是里面有肉就算,但是肉联厂的肉菜则是大肉才算。
易中河也跟着车队几人去食堂打了一份肉。
然后提着背篓就下班了。
不用加班的日子就是好,天还没黑就下班了。
回到四合院,院里上工的人基本都回来了。
但是少见的没有在大门口见到门神闫埠贵。
直接到了中院。
就碰到吕翠莲从后院走过来。
吕翠莲见易中河回来,说道:“中河,下班了,赶紧进屋歇歇吧,这忙了一天。”
“嫂子,你怎么从后院过来啊!!”
“我把你那屋给收拾好了,连被褥都给你铺好了,晚上你就可以去住了,省的在隔间住,这么憋屈。”
“呦,这感情好吧,多谢嫂子了。”
“这么客气干啥,赶紧进屋吧,把东西放下,你这提的什么啊。”
易中河进屋,易中海正在屋里抽烟。
两兄弟打着招呼。
易中河对着嫂子吕翠莲说道:“嫂子,我今天不忙,回来的时候,我钓了不少的鱼,你看看,这些鱼虽然不大,但是炖着吃绝对香。”
说完易中河拿掉背篓上的东西,露出下面的杂鱼。
吕翠莲见状,回道:“这些小杂鱼,处理好了,直接炖了,锅旁我在给你贴一圈饼子,保证香。
就是这小鱼处理起来太麻烦了。”
第123章 东旭,老易变了
吕翠莲虽然嘴上说着难处理,还是麻溜的接过背篓,去处理起来。
易中海对着易中河说道:“中河,这鱼交给你嫂子就行了,你就别管了,等着吃就行了。
你坐下哥有点事想问问你。”
易中河直接坐下,给自己泡了一杯茶说道:“哥,什么事,你直接说。”
“中河,是这样的,我今天早上去了街道办,果然不出所料,街道办现在不仅没有临时工,而且还有好多在排队的。
以贾张氏的条件根本就排不上,就是这个月的手工活也都发完了,想接也是下个月的事。
索性我就逗拒绝了,现在看来还得用你说的方法了。”
易中河回道:“哥,这个属于正常,整个交道口多大啊,有多少贫困户,又有多少是军烈属,哪有这么多的工作留给贾张氏。
咱们只不过是抱着有枣没枣的打一竿子的想法,有了最好,没有也无所谓。
到时候直接让贾张氏打扫院里,工作咱们给她了,至于能不能干好,或者能不能干下去,这就不是咱们得问题了。
有个借口能堵住贾家哭穷就行了。”
易中海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个想法,现在他对贾家的态度,很尴尬,不帮忙,别人会说这做师傅的看着徒弟家这么困难也不知道伸把手。
帮了,易中海心里又不痛快,这贾家属于无底洞,多少东西能填满。
没有易中河,易中海想让贾东旭给他养老,帮也就帮了,现在不用贾东旭养老了,在这么填,易中海也不乐意。
易中海说道:“中河,我把你昨天说的想法,说给街道办的周干事听了,周干事很感兴趣,而且还想大力的推广。
说是这个模式很好,能够解决不少的贫困家庭的问题。
这个方法没问题吧。”
“能有啥问题,只要有人监督,就没问题,要是没人看管,这个办法也就没有意义了。
条件好的,帮助条件差的,这个逻辑是没问题的,只要不是白给就没事。
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我想哥你还是明白的。
只有付出劳动,才行。”
不劳而获容易滋生依赖的情绪,现在的贾家就是这样。
所以易中河才想出这个办法,让贾张氏干活,省的没事趴在易中海身上吸血。
虽然易中河看不上这点东西,但是这也膈应人不是。
所以找个理由,让贾家自力更生去,如果干不了,那么不好意思,贾张氏还是哪来回哪去。
听完易中河的解释,易中海也点了点头,这个方法可比以前捐款有用的多了。
易中河对着易中海说道:“哥,我去后院看看,回头你跟嫂子说啊,就炖一个鱼就行了,我饭盒里还有我从厂里打的肉菜。”
易中海乐呵的答应。
以前易中海两口子过日子是很节俭的,所以也不经常吃肉。
找你易中河来了以后,他家吃肉的频率,比傻柱吃肉的频率都高。
不过易中海也不在乎,他和易中河的工资都高,吃的好一点为没有人说闲话。
走出家门,就看到吕翠莲在中院的水池边上处理小鱼。
易中河回头对屋里说道:“哥,你闲着没事出来帮嫂子处理鱼呗,要不然咱们几点能吃饭,我都饿了。”
易中海在屋里听到易中河的使唤,也不生气,乐呵的出来,去水池帮媳妇处理小鱼。
院里的人见状也开着玩笑说道:“一大爷,你这常年不进厨房的人,也出来帮忙了,还是一大爷心疼一大妈。”
易中海也不生气,回道:“这伟大的领袖都说了,人人平等,咱们也不能干等着吃啊,该伸手的时候,还是要帮忙的。”
上一篇: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