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230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行,还跟来的时候一样,我跟中河在头车,我们俩都有这种经验,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咱们得安全。”董大力赞同的说道。

  几人又在房里商量了一会,丁传文才去找干货厂的周厂长去商议回程的事宜。

  而易中河也是接着看董大力几人打牌。

  虽然易中河不打牌,但是看着他们打牌还是挺有意思的,而且他们也不是白白的磨爪子,多少都有点赌注,赌注就是香烟,而且赌注也很小,打一下午也不会超过一包烟。

  都没有易中河一下午散给他们几个人抽的多。

  傍晚的时候,于大勇去上厕所,易中河正上手帮于大勇打牌,门就被丁传文给推开了。

  丁传文气喘吁吁的站在门口,“中河,快,快,去厂门口。

  榆树屯的人过来了,”

  易中河一愣,还以为是榆树屯的老爷子出了问题,脸色顿时一变,把手里的牌一扔,“丁哥,怎么了,是不是榆树屯的老爷子出了什么问题。”

  正大口喘气的丁传文回道:“没有的事,是榆树屯的老爷子已经没有问题了,榆树屯的村长和书记特意带着榆树屯的人过来感谢你。”

  易中河听了以后,才放下心来,刚才他真的以为老爷子出了问题呢。

  在怎么说,别说是阑尾炎的手术,就是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更何况在这个医疗条件还不健全的这个年代。

  “丁哥,你下次说话能不能别大喘气,我这心里都咯噔一下,差点没被你吓死。”易中河调侃的说道。

  丁传文拉着易中河就朝外走,董大力几人也不打牌了,而是跟着两人一起朝外走,去看热闹去。

  易中河三人昨天在榆树屯的事,早就被张兵这个大嘴巴给宣传完了,所以对于榆树屯的人过来感谢易中河,他们当然要去跟着看热闹。

  而正从厕所出来的于大勇,看到一群人,朝外走,还以为出了啥事,也快速的跟了上去,拉着董大力问什么情况。

  董大力给他解释了一遍,于大勇才放下心来,也跟着去看热闹了。

第628章 榆树屯的谢礼

  到干货厂门口的时候,不仅肉联厂一行过来了,干货厂的领导也过来了。

  榆树屯的吴支书跟吴村长站在一辆牛车前,后面还跟着几个榆树屯的汉子。

  易中河出了干货厂以后,连忙来到吴村长和吴书记面前,“吴村长,吴书记,你们怎么来了,老爷子怎么样了。”

  吴支书握着易中河的手,笑着回道:“有劳易师傅挂心了,我四叔昨天晚上就醒了,而且医生也检查了,说没有问题,只要好好恢复就行了。

  就是四叔年纪大了点,可能恢复的慢点,但是已经没有事情了,我跟吴村长刚从医院出来。

  四叔让我们务必要好好的感谢你。”

  易中河听到吴村长和吴书记这么说,也很高兴,毕竟开膛破肚的,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也不容易。

  既然医生说了没有问题,那肯定就没事了,所以易中河也替老爷子感到高兴。

  “吴村长,吴书记,感谢什么的就不要再说了,如果不是你们,我们也采购不到这么多的物资,完不成厂里的任务。

  要说感谢,也是我们三个感谢你们榆树屯的老少爷们大力支持。”易中河客气对着二人说道。

  丁传文也在一旁附和道:“中河说的是,你们榆树屯能够卖给我们物资,已经是帮了我们很大的忙了。

  至于碰到老爷子这个事,别说是我们,就是换成别人,只要有能力搭把手,都不会袖手旁观的。

  所以吴村长和吴书记就别客气了,咱们先进去再说,我们在干货厂也是客人,所以我们就先请你们去招待所坐坐。”

  周厂长接茬说道:“老丁,你这说话就外道了,咱们之间分什么你我。

  既然是来感谢你们的,你们就看着安排就行了。”

  吴村长听到丁传文这么说,“丁副厂长,我们就不麻烦你们了,你们救了我四叔的命。

  而且四叔是我们屯子里辈分最长,最受敬重的人,村里的人为了感谢你们特意让我们几个带着一些东西送给你们,来表达我们的谢意。

  都是一些渔村特产,还望几位不要嫌弃。”

  吴村长说完就招呼跟着的人卸东西。

  从麻袋里传出的味道来看,应该都是各种海鲜干货,或者其他的干货。

  丁传文跟易中河连连拒绝,阻止这群汉子卸东西。

  但是这些汉子哪里肯依,自顾的卸着车上的麻袋。

  这会马上就到了干货厂下班的时间了,所以易中河对着吴村长说道:“吴村长,这么热的天气,既然来了,总得喝口水再有,再说了啊,把东西卸在厂门口,也不好看,要不然咱们到招待所,喝口水,抽根烟,咱们再说这些东西的事。”

  吴村长和吴支书听易中河这么说,觉得也有道理,便让汉子们先停下。

  然后牵着牛车朝厂里走去。

  易中河跟丁传文引着一行人往招待所走去,路上吴支书笑着说:“易师傅,丁副厂长,这东西你们可一定要收下,这是大伙的心意。”

  易中河挠挠头,“吴支书,我们真不是客气,再说了你们榆树屯帮了我们大忙,要不是你们,我们这次外出采购,有可能都会空手而归,所以这谢礼我们受之有愧。”

  丁传文和张兵也在一旁附和着。

  到了招待所,大家坐下,干货厂的人端来茶水。

  吴村长又提把东西留下,丁传文还是拒绝。

  这时,吴支书从兜里掏出一封信,“这是我四叔让我们带给易师傅的,今天我们去医院看四叔的时候,四叔对于易师傅是非常的感谢,因为他还不能下床,不能当面感谢,所以就由四叔口述,我替四叔写了这封信,里面是他的感谢话。”

  易中河接过信,打开看了看,被老爷子朴实的话语所表达的感激之情打动。

  他抬起头,真诚地说:“吴支书,吴村长,老爷子的心意我收下了,这信我会好好保存。

  但这谢礼,真的不能收。”

  吴支书和吴村长有些着急,吴支书说道:“易师傅,您就别推辞了,这是大伙的一点心意,要是您不收,我们回去都没法跟乡亲们交代。”

  丁传文见状,感觉在拒绝就有点不近人情了,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中河,既然榆树屯的爷们这么热情,东西我们就收下了,就当是领了大家的情。

  等咱们回去以后,到了京城,咱们给榆树屯的爷们邮点京城的特产过来,不然我们心里也过意不去。”

第629章 野山参

  易中河也不好再拒绝,便同意了这个折中的办法。

  “行,那东西我们收下。但以后有啥困难,尽管跟我们肉联厂说。”易中河说道。

  吴支书和吴村长对视一眼,见丁传文和易中河愿意收下谢礼,也很高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家又聊了一会儿,气氛融洽。

  之后,榆树屯的人把东西卸下以后,就准备回去,易中河和丁传文将他们送到厂门口。

  在干货厂的大门口,吴村长拉着易中河的胳膊低声说道:“易师傅,刚才人多,四叔为了感谢你,除了感谢信以外,还让我带过来两根上了年份的野山参,务必让我交给你。”

  吴村长说完还看了一眼不远处的丁传文。

  易中河心道,这东西看样是专门给自己准备的,连丁传文都没有。

  所以易中河为了不让丁传文难受,就对着丁传文说道:“丁哥,要不你先回去,我跟榆树屯的爷们聊聊天,今天这一别,下次见面不知道得到什么时候呢。”

  即使易中河没想着要榆树屯的东西,但是拒绝的时候,也免不了拉扯,如果让丁传文看到,也不是很好。

  丁传文也没有多想啥,认为易中河这么干,并没有什么不妥,还认为易中河是个知道人情往来的人,榆树屯人过来给他们送东西,而易中河陪他们多聊一会也属于正常。

  丁传文回厂里走后,吴村长从牛车上的布包里掏出一个盒子,塞给易中河。

  易中河哪里肯要这么贵重的东西,野山参别说在现在了,就是放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是稀少的东西。

  关键野生的野山参这玩意生长条件比较苛刻,而且都是长在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里,所以自古以来东北的野山参价格都不低。

  所以易中河说啥也不能要,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易中河,榆树屯的老爷子可能就没了,但是要说易中河干啥了,好像也没干啥,就是看出了老爷子是啥毛病,顺带着送他到医院。

  易中河几人已经因为这事完成了采购任务,而且今天榆树屯的人还送来了一牛车的物资,多了不敢说几百斤的干货还是有的,所以现在再让易中河接受人家的野山参,易中河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毕竟做人不能这么贪得无厌不是吗。

  所以易中河说啥也不要吴村长递过来的盒子。

  “吴老哥,这东西太贵重了,我不能要,再说了你能卖给我们肉联厂的物资,已经是帮了我们天大的忙了。

  而且今天你们又送过来这么多的海鲜干货,我在要你这野山参,我成啥了。”

  易中河连连摆手拒绝。

  吴村长见易中河不愿意接受,也急了,“易老弟,你这话说的简单,对于你们来说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可是一条人命。

  而且四叔特别交代了,这野山参一定要亲自交到你的手上。

  还有就是这野山参在外面的确价值不菲,但是在我们这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我们这背靠大山,而且我四叔年轻的时候就是猎人,就靠着进山打猎,采药过日子。

  所以这野山参,我们这真不缺,四叔手里就有好多这东西。

  救命之恩,怎么办法都不为过,更何况这两颗不值钱的人参。”

  易中河被吴村长劝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总不能说,你的命是我瞎猫碰到死耗子才救的吧。

  虽然事实就是这样,但是也不能这么说啊。

  吴书记也过来了,“易老弟,我们这旮瘩的人,都很直,没有这么多的弯弯绕,这是四叔真心实意的要感谢你的。

  你这么想,如果我们不是真心实意的过来感谢你们,我们今天大可不必过来。

  所以你就别拒绝了,都是老爷们,虽然对你来说,只是顺手帮忙,救了四叔一命。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可不一样,四叔在我们屯子里辈分最大,我们这些做晚辈的,都做好了四叔过不了这个坎的准备了。

  所以无论是今天我们送这些干货,还是四叔要送你的野山参,都是为了表达我们的心情。”

  易中河面对这两个热情的汉子,都不知道该说啥。

  再拒绝,也有点太不近人情了,所以易中河对着他们说道:“两位吴老哥,既然两位都这么说了,我在拒绝,就有点不近人情了,这野山参我就收下了。”

第630章 分物资

  榆树屯的两位村长,书记,听易中河这么说,也很高兴,特别是吴书记,拍了拍易中河的肩膀,“这就对了嘛,这才是咱们爷们的作为,推三阻四的跟个娘们一样,哪能配得上你。”

  易中河接过吴村长手里的木盒,对着二人说道:“我把我京城的地址给你们留下,以后有什么事,可以给我发电报或者写信。

  只要我能帮上忙,我肯定不会推辞。”

  吴村长也笑着说道:“行,我们记下了,以后真碰到了难处,我们肯定不会跟你客气。

  而且以后我们要是有机会去首都,一定去麻烦你。”

  “这话说的,如果哪天咱们屯子里人有去京城的,一定去找我,我指定好好的招待。”

  吴书记也笑着道:“行,这天也不早了,我们回去还得三四个小时呢。

  中河,以后咱们就当是实在亲戚处,以后在京城碰到了难处,别忘了在营市榆树屯还有一票亲戚。”

  榆树屯的人,牵着牛车回去了,易中河在干货厂的门口站了好一会,才转身回招待所。

  对于榆树屯这些耿直的爷们,易中河相当有好感,不矫情不做作,对待自己都是真心。

  易中河打开装着野山参的盒子,对于野山参易中河并不懂,但是他也能看出来这两个山参的品相不一般。

  最起码从盒子里的野山参看来,根须齐全,没有破损,而且是炮制好的,保存也很不错。

  刚才榆树屯的吴村长也说,这两棵野山参一根是八十年的,一根是七十年的。

  对于野山参的价值,易中河虽然不懂,但是也知道几十年的野山参价值是多少,特别这玩意越放越值钱,反正他有空间,也不存在保存不当的可能。

  易中河把盒子收进空间,等回了京城,拿出一根交给易中海,让他当留着当传家宝。

  回到招待所以后,易中河看到几个人都还在招待所的大厅里等着他呢。

  张兵见易中河回来,“中河,榆树屯的人,回去了。”

  “嗯,在门口聊了一会,就回去了,毕竟他们回去还得不少时间呢。

  你们怎么都还在这,晚上不吃了。”易中河调侃的说道。

  张兵指着这一堆的麻袋说道:“这不你没来吗,这么老些东西,咋办。”

  易中河也有点发愁,这么多的东西,几百斤还是得有的,按理说这是榆树屯感谢易中河,丁传文还有张兵的。

  但是肉联厂一行十个人,都在这坐着,如果他们三人就把这些东西给分了,这不利于团结。

  所以易中河对着丁传文说道:“丁哥,这是人家感谢咱们的,不能够算成厂里的物资吧。”

  丁传文笑着回道:“那不能够,这是人家感谢咱们得,公私我还是能分的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