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205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傻柱嘿嘿笑道:“中河叔,你太客气了,咱们什么关系,一点调料我还能要你的钱,你这是拿我不搁劲呢。”

  易中河也没有过多的矫情,谢过傻柱以后就拎着调料回家了。

  不过回到易中海家以后,把调料放下,然后从易中海家里拎着两瓶白酒就朝傻柱家走去。

  “柱子,这两瓶酒你拿着喝。”易中河把酒放在桌子上。

  傻柱连忙起身,“中河叔,你这是干啥,我都说了调料不要钱,你还拿酒来。”

  易中河笑着说:“柱子,你这忙帮得可不小,这酒就当我谢谢你的,你也别跟我客气。”

  傻柱也不是矫情的人,见易中河这么说,也就直接收下了,“中河叔,你太见外了,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这可是好酒,我自己可舍不得买,等哪天我弄两个好菜,我们一起喝。”

  易中河又跟傻柱聊了一会,顺便咨询一下傻柱熏鱼要注意的地方。

  傻柱也不私藏,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易中河。

  易中河回到家,把熏鱼的计划跟易中海几人说了一遍。

  几人都没有什么意见,或者说家里有家底,易中河可以随意造,更何况这鱼还是易中河自己钓的。

  而且自从易中河到京城以后,易家的伙食一直都不错,现在整个院里都在缩衣节食,所以易家的伙食也是有所降低,最起码荤腥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的吃了。

  所以对于易中河的做法,大家都是持赞成的态度。

  第二天,易中河早早来到昨天钓鱼的地方,郊外的回水湾。

  在钓鱼之前,先用傻柱配的调料开始腌制鱼。

  熏鱼的过程虽然繁琐,但易中河干得很起劲。

  他还指望着等过年时,用熏鱼和野猪肉去和遗老遗少们换些好东西。

  昨天易中河问傻柱,这调料熏肉行不行。

  傻柱告诉他,这调料是专门用来熏制荤腥的,不仅熏鱼可以,就是熏肉也没有问题。

  所以易中河不仅熏了鱼,还熏了不少的野猪肉。

  反正他搭的棚子不算小,也能放得下。

  易中河一直忙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几十条的鱼和半头野猪给挂到棚子里面。

  剩下的就等着慢慢的熏干就行了。

  按照傻柱教的方法,得把鱼和野猪肉给熏透了,这样才能放的时间长。

  所以易中河一直等到天黑,才把熏干的鱼和野猪肉收起来,易中河也顾不得看这些熏鱼和肉熏的怎么样,一股脑的把这些鱼和肉全部收进空间。

  然后才开车回厂里。

  因为现在厂里养了兔子和猪,需要有人上夜班,所以食堂里现在还有人。

  易中河把车停在食堂门口,对着食堂开始喊人。

  不大会范师傅就从食堂出来,“中河,今儿可是够晚的啊,怎么着,今天收获应该不错。”

  易中河笑着回道:“还不错,一直上鱼,所以就耽误了一会。”

  两人聊着天就把鱼给过秤了,范师傅把单子交给易中河,“你小子就是不在厂里开车,光钓鱼都够养家糊口的。”

第554章 贾东旭闫回乡下看贾张氏

  易中河笑着回道:“那不能够,钓鱼这玩意偶然性太大,再加上现在干旱,河里的水少的很,说不准哪天就得干了。

  还有就是这也是占着厂里的便宜了,厂里需要荤腥,所以才会让我去钓鱼,还按照市价收购。

  不过话说回来了,咱们一个这么大的肉联厂,竟然缺肉,还得靠钓鱼才能给众人添加油水,也是没谁了。”

  范师傅听了易中河的吐槽,也笑着骂道:“这狗日的老天爷,是一点活路都不给,多长时间没下雨了,乡下都快过不下去了。”

  易中河把单子装起来,昨天和今天得单子都没有到财务领钱呢,明天正好一起去领回来。

  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易中河光卖给厂里鱼,都收入了三四百块钱。

  这都够正常工人挣一年的了,不过易中河估计,卖鱼这活,估计也干不了几天了。

  现在厂里开荒已经结束了,地里已经没有什么重体力的活了,厂里也不可能一直保持着跟开荒一样的伙食,这样厂里也来不了。

  不过易中河对于卖不卖鱼这事,感觉也无所谓,他又不差这点钱。

  他钓鱼一是为了兴趣爱好,另一个就是可以多存点鱼,毕竟是荤腥,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都是紧俏的东西,无论是自己吃,还是留着卖,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易中河回到四合院的时候,都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到家的时候,易中海他们还没有吃饭。

  易中河把一袋子的熏鱼递给吕翠莲,“嫂子,弄两条出来,你们尝尝我今天熏的鱼味道怎么样。

  就为了这点东西,才这个点回来的,可是受老罪了,差点把我都熏入味了。”

  吕翠莲接过袋子说道:“咱家又不差这点吃的,你还非得费劲去弄这玩意干啥。

  不过问着味道不错,咱们也尝尝你这辛苦一天的成果。

  不过这玩意咋吃啊,是蒸还是炒,我也没做过这个。”

  易中河笑着回道,“不用这么麻烦,这鱼都已经熏熟了,直接撕了放盘子里就行了。”

  “这么简单,不用上锅,那不是连一点味道都没有。”易中海也饶有兴趣的问道。

  易中河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你以为呢,要不然我费这么大劲干啥,这东西在家里耐放,而且吃的时候一点味道都不会传出去,留着解馋和下酒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你们要是能吃的习惯,趁着这几天还能去钓鱼,我多做点带回来。

  诗华你抽空给宁叔他们也送点,估计他们也得老长时间没有吃肉了。”

  宁诗华也不像刚结婚的时候那样,怕易中海两口说,不敢拿东西回娘家。

  家里东西本来就不少,而且宁诗华也不是心里没数的人,再加上易中海跟宁诗华的老爹宁伟的关系不错。

  所以易中海两口子根本就不管宁诗华会不会拿东西回娘家。

  所以宁诗华笑着说道:“行,一会咱们一起尝尝,要是味道可以,我就给家里送点,现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肉,让他们也开开荤。

  不过要是做的不好吃,中河你可就糟践东西了。”

  易中海也赞同宁诗华的说法,“中河,你有没有尝尝味道怎么样。”

  “我尝个锤子,荒郊野外,黑咕隆咚的,我收完就赶紧往回撩了,哪有这功夫。”易中河笑着说道。

  不大会吕翠莲就端着一盘撕好的熏鱼过来,放在桌上,“都尝尝吧,味道不错,挺有劲道的。”

  吕翠莲撕了两条熏鱼,都被四人给吃完了,所以说易中河的熏鱼还算是成功的。

  后面几天,易中河都是一样的去钓鱼,熏鱼,每天回来都提着一大包的熏鱼回来,吕翠莲把这些熏鱼都放在后院的库房里存着。

  这几天四合院里也是一片安宁,毕竟街道办把下个月的定量和票据发下来了。

  院里的住户有了粮食,也就不会出什么幺蛾子,不过有了上个月的经验和教训。

  现在每家做饭的时候,都会注意很多,就怕到月底的时候拉饥荒。

  家里都是京城户口的住户还好一点,但是没有京城户口的家庭,日子过得可就不太痛快了。

  像院里的贾东旭家里,现在家里四口人,只有贾东旭有定量,而贾东旭定量下调过以后,也就三十来斤,怎么可能够吃的。

  所以这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贾东旭对着秦淮茹说道:“淮茹,我准备明天休息去乡下一趟,看看我妈。”

第555章 贾东旭惦记贾张氏的养老钱

  秦淮茹听后心里咯噔一下,虽然整个院子都不希望贾张氏回来,但是最不希望贾张氏回来的,就是秦淮茹。

  而且秦淮茹这段时间没少听说现在乡下是什么情况,有不少乡下的人逃荒到京城。

  秦淮茹听说,现在的乡下,别说粮食了,就是连树皮树叶子都已经快吃完了。

  贾家村虽然是京城的郊区,但是也不见得会好到哪去,以秦淮茹对贾张氏的了解,贾张氏见了贾东旭以后,肯定会寻死觅活的让贾东旭带她回城里的。

  而贾东旭又是个没有主见的人,指定拗不过贾张氏,所以只要贾东旭去了贾家村,那么贾张氏回城里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这可不是秦淮茹愿意看到的,他这段时间,还不容易当家做主,不仅贾东旭的工资全部上交,还没有人蹉跎她,每天晚上坐摇摇车的时候,也能放的开。

  这种生活,秦淮茹怎么愿意让贾张氏回来给破坏呢。

  所以秦淮茹对着贾东旭说道:“东旭,怎么想起来去乡下看妈,是有什么事情吗?老家那边来人了?”

  贾东旭回道:“没有,我就是想着从过年到现在,一次都没有去看过妈,我想去看看妈在老家过的怎么样。”

  秦淮茹眼珠一转,赶忙劝道:“东旭,妈在老家肯定过得不错,要不然不早就托人带信过来了。

  再说了,老家距离城里也有好几十里地,大半的路都不通车,你走回去多累,平日里上班就够辛苦的了,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你还是在家好好的歇歇吧。”

  秦淮茹又拉着贾东旭的手,说道:“你要实在不放心,咱们可以写信给村里,不也能知道妈的情况吗?”

  贾东旭想了想,说道:“淮茹,虽然你说的在理,不过我还是得回老家一趟。”

  秦淮茹见劝不住贾东旭,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她咬了咬牙,又说道:“东旭,你想想,现在城里都那么苦了,乡下还能好哪去,妈那个性子你也知道,只要你去了乡下,妈怎么都得让你带她回城里。

  现在咱家四口人吃你一个人的定量,原本就不够,咱们还得去黑市买粮,你要是把妈给接回来了,咱们得粮食就更不够了。

  妈的饭量你又不是不知道,妈现在在老家,先不管吃多少,但是总归村里会有口吃的。

  来到城里怎么办,现在黑市上的粮食价格都快涨上天了,你一个月的工钱在黑市也买不了多少粮食。

  咱们一家几口总不能饿死吧。”

  秦淮茹这话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全部都是事实,现在黑市上的棒子面都已经卖到八毛了,就是其他杂粮,也得五六毛,贾东旭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三十多。

  这点钱够干啥的,就是家里其他的花销都没有,三十多块钱也就是能买四十斤的棒子面,这够干啥的,都不见得够贾张氏自己一个人的口粮。

  所以秦淮茹这会很清醒,她知道只要贾张氏回来,那么他家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贾东旭听秦淮茹说完,低声的说道,“就是因为这种情况,我才得去趟乡下,去找我妈。

  我每个月固定就那么多的工钱,现在粮食的价格都涨的没边了,可能在过段时间,我的工钱都不够买咱们一家几口人的粮食了。

  咱俩手上没什么钱,但是我妈手里有。

  我以前算过,我妈手上起码得有七八百块钱。”

  秦淮茹听了以后,惊讶的都合不拢嘴,她也知道贾张氏有点钱,但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秦淮茹过了好一阵才缓过来,“东旭,你没瞎说吧,妈手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钱。”

  贾东旭十分肯定得说道:“妈手里的钱,只会多,不会少的。

  我爹死在厂里,所以厂里当时除了让我接班以外,还给了三百块钱。

  从咱俩结婚到年前妈回乡下,咱家的钱都是妈在管着,每个月咱家的开销,你心里也有数,每个月多了不好说,每个月存五块钱还是没问题的。

  你想想看,咱们结婚都几年了,咱们结婚都七年了,最起码妈得存五百块钱。

  所以我说妈手里最起码得有七八百块钱。”

  秦淮茹听了贾东旭的解释以后,也觉得贾张氏手里最起码得有这么多。

  所以秦淮茹问道:“东旭你回老家不会是想找妈要钱的吧。”

第556章 贾东旭回老家

  贾东旭点了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

  秦淮茹不敢确定的问道:“东旭,你确定你能从妈手上要来钱。”

  这话可不是秦淮茹不相信贾东旭,而是秦淮茹太了解贾张氏。

  在贾张氏的意识里,钱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贾张氏是属于属貔貅的,只进不出,任何人想从她手里要钱都不可能。

  除了钱以外,排在第二位的是贾张氏自己,没有人比贾张氏更在乎自己,而且贾张氏是从来都不会吃亏的主。

  接着才是棒梗这个大孙子,后面才能排到贾张氏。

  至于秦淮茹和小当,根本就不在贾张氏的考虑范围内。

  贾东旭明显也知道自己老娘是什么德行,所以对着秦淮茹说道:“这不是他愿不愿意给的问题,而是她必须得给。

  这钱妈攥在手里又不能下崽,不如给咱们买粮食,好度过这灾荒。”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以妈的性格,我觉得妈够呛会把钱交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