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200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就像易中河跟易中海回到家以后,两人把全院大会的内容说给吕翠莲和宁诗华听,宁诗华还好,对于院里的人也不是太熟悉。

  但是吕翠莲可太了解刘海中了,“老易,这老刘能当好一大爷吗,他自己说话都没着没落的,还能当好这个一大爷。”

  易中河笑着回道:“嫂子,这个咱们就不用管了,以后这院里少不了热闹看,今儿周干事刚走,老刘就想摆架子,不过被院里的人,给怼回去了,要不是闫老抠给他解围。

  今儿老刘就得被挂在台上,也不知道老刘哪这么大的官瘾。”

  易中海解释道:“中河,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老刘想当官都快想疯了,在厂里巴结车间主任,一直想当个组长都没有机会。

  现在在院里当了一大爷,那还不得好好的抖一抖,不过话说回来了,老刘的水平是次了点,你看他今天说的这几句话,要是换成别的院,不挨一顿胖揍,都结束不了。”

  易中河:“他那水平就在那了,初小毕业,你还能指望他啥。”

  易中海听易中河说完,也笑出了声,“中河,这话你要是在老刘面前说,他高低得给你诤起来,老刘常年说自己是高小毕业,你给人家落到初小了,人家能乐意。”

  易中海的话说完,屋里的几个人都笑出了声,易中海这话的说的没毛病,刘海中没少因为他的学历问题,跟人起争执。

  易中海家里的只是调侃刘海中当一大爷的事,因为他们都没把刘海中当回事。

  但是其他的邻居可就不是调侃了,而是在讨论刘海中当一大爷的事。

  像前院的闫埠贵家里,就在讨论刘海中。

第538章 贾东旭想接贾张氏回城

  闫埠贵回到家以后,无论是三大妈杨瑞华还是闫埠贵的几个孩子,都在恭喜闫埠贵当了二大爷。

  在他们认为闫埠贵作为管事大爷,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特别是现在当了二大爷,以前院里的事基本上都是易中海这个一大爷说的算,现在易中海不干了,街道办又没有任命新的管事大爷,就让 刘 海中和闫埠贵两个人负责协调院子。

  作为院里唯二的管事大爷家属,闫家的人还是感觉很荣幸的。

  特别是闫家的老大和老二,闫解成,闫解放。

  闫解成对着闫埠贵说道:“爸,你说这街道办是怎么想的,放着你这位有学问的老师不选,反而让刘胖子这个草包当一大爷。”

  闫解放也跟着说道:“就是的,我哥说的有道理,易中海当一大爷咱们就不说啥了,毕竟易中海是轧钢厂有数的八级钳工,在社会上的地位不低。

  但是刘胖子就是一个抡大锤的,除了揍孩子,其他的都不行,街道办怎么会让他当一大爷,按理说也该是你这个老师当一大爷吧。”

  闫埠贵媳妇听了他家老大和老二的话,也觉得两个儿子说的有道理,“老闫,我觉得解成和解放说的有道理,你老闫有文化,懂道理,又是教书育人,受人尊敬,怎么也比老刘强啊。”

  闫埠贵听了家人称赞的话,心里虽然得意,但还是故作深沉地说:“你们懂啥,街道办有街道办的考量。

  而且我当二大爷正好,不用事事都出头,只要协助好老刘调解好院子里的事就行了。

  咱们这个院里都是什么样的人,你们能不知道,这个一大爷可不是这么好当的,只要以后能为咱家谋点好处,当二大爷不也挺好的。”

  经过闫埠贵这么一说,他们才想起来这个院里住的人,没有几个是好相处的,现在才明白原来为什么闫埠贵没有当上一大爷,还这么看的开。

  闫解成冲着闫埠贵竖起大拇指,“爸,还是你看的远,以后就让刘海中这个草包在前面冲锋陷阵,你在后面捡漏。”

  虽然闫解成说的话有点糙,但是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闫埠贵也没有解释什么,只要能让他占便宜,怎么着都行。

  除了闫埠贵家里,其他家也在聊这个事情,像之前四合院的话题家庭,中院贾家,贾东旭和秦淮茹就在聊这个事。

  贾东旭开完全院大会以后,回到家跟秦淮茹商量,“淮茹,你说现在二大爷当了一大爷,我们是不是可以去跟他商量把我妈给接回来。

  我妈在乡下这也快半年的时间了,也不知道获得咋样,现在城里都定量减少了,农村还不知道是啥样呢。”

  秦淮茹见贾东旭说这个事,要把贾张氏接回来,怎么可能同意,贾张氏被送到乡下这半年,可是秦淮茹嫁过来这些年过得最舒服的半年。

  没有了贾张氏的蹉跎,不用动辄被打被骂,而且少了贾张氏一张嘴,他们一家也能吃的饱饭,住的也宽敞了。

  晚上和贾东旭办事的时候,也不用压抑自己了,可以随意的唱歌,这种日子才是他嫁到城里想过的日子。

  如果把贾张氏接回来,那么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以后还得过着之前的日子,秦淮茹肯定不乐意。

  但是为了维护她在贾东旭或者四合院内的人设,秦淮茹肯定不能直接说,“东旭,城里定量下调是城里的事,农村又不吃定量,日子肯定过得比咱们还好,说不定妈在老家还吃胖了呢。

  还有就是我觉得现在不是把妈接过来的好时候,你想呐,二大爷刚刚升任一大爷,咱们就把妈接过来,这不是给二大爷添堵吗。

  当初全院大会可是三位管事大爷都同意把妈给送乡下去的。

  现在咱们把妈给接回来,这不是让二大爷打自己的脸吗。”

  贾东旭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淮茹,还是你想的周到,那就在等等,过段时间我去探讨二大爷的口风,看看他怎么说。”

  秦淮茹见贾东旭不提接贾张氏的事了,心里也高兴,“东旭,你以后见刘海中可别在顺嘴喊二大爷了,要喊他一大爷,他听了以后指定高兴,如果你还喊他二大爷,他指定记恨你。

  他要是高兴了,以后你在提接妈回来的事,不就好办了吗。”

第539章 聋老太太想雄起

  贾东旭连连点头,“淮茹,你提醒的对,刘海中这个人最注重面子,不能让他因为这个记恨我。

  还是你看的透彻,多亏了你提点我,有你真好。”

  秦淮茹若有所指的说道:“我难道还就这点好吗,其他的不好吗?”

  贾东旭听了秦淮茹的话,哪能还不明白秦淮茹是啥意思。

  直接就上手了,贾张氏被送走以后,对贾东旭和秦淮茹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孩子睡着了,想办事的时候,不用挑时候了。

  正好这会棒梗和小当都睡着了,这深经半夜的,这俩人当然是做点爱做的事了。

  虽然贾东旭的尺寸不行,时间也差点意思,但是秦淮茹现在还是一个保守的女人,也没有经历过其他男人,还单纯的认为,天下的男人都一样呢。

  贾东旭三下五除二的解决了战斗,虽然比后世送外卖好点,没有到门口就结束了,但是也好有限。

  贾东旭满足的靠在床上抽烟,这会也想不起来去看贾张氏了。

  第二天一早,易中河起来以后,站在门口就看到刘海中在院里指指点点,挨家挨户的指导工作呢。

  易中河看着刘海中指出各家的问题,一会这家的门口不干净,一会那家的东西都堆到院子里,一会又是这家的水泼在院里了。

  看着刘海中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样子,易中河调侃道:“呦,一大爷这是在指导工作呢。”

  刘海中没有听出易中河话里的调侃,所以还一脸得意地回道:“这院子里的卫生和秩序,我可得多上上心。

  现在咱这大院也得讲究个整洁不是,大家都得养成好习惯。

  我这个一大爷,总得把院里的事情给管好了不是,要不然院里脏乱,也配不上咱们这文明四合院的称号。”

  易中河笑笑没再说话,心里想着这刘海中还真是把自己这一大爷的身份当回事了。

  这时,聋老太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从屋里出来,听到刘海中在那念叨,没好气地说道:“刘海中,您可别在这瞎指挥了,谁家没个事儿啊,都按您说的来,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刘海中听了,脸上有些挂不住,但还是硬着脖子说:“老太太,我这也是为了大家好。”

  聋老太太看了他一眼,“就你会为大家好,少在这瞎操心了,管好你自己家就行。”

  刘海中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这聋老太太最近可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吃饭基本上都是吕翠莲给送到屋里去的。

  聋老太太知道易中海现在有易中河养老了,不用担心以后得养老问题,但是她还得指望易中海给他养老,所以她就尽量不给易中海惹麻烦,没有易中海她就是一普通的五保户,一个孤寡老婆子。

  现在易中海连管事大爷都不愿意干了,这更让聋老太觉得,易中海以后肯定不会管院里的事,但是一向被易中海碰着的聋老太太,见刘海中当了一大爷,竟然不过来过来给自己请安,心里就来气。

  “刘海中,你当了一大爷就不认我这个老太太了是吧?”

  聋老太太提高了音量。

  刘海中赶紧赔笑,“老太太,我哪敢啊,这不是忙着院里的事,还没顾得上呢。”

  聋老太太冷哼一声,“你这忙着管别人,自己家的事都管好了吗?你连自己的儿子都管不好,还想管院里的事。”

  易中河在一旁看着,觉得这聋老太太是故意来给刘海中下马威的。

  现在易中海和吕翠莲也就是养着聋老太太而已,比起易中河来之前,聋老太太的地位在院里下降的太多了。

  所以聋老太太想在刘海中这找存在感,让刘海中接着把他捧起来,最好能接着做院里的老祖宗。

  刘海中刚想反驳,就见许大茂从外面走进来,嘴里还嘟囔着:“哟,这大清早的就这么热闹。”

  刘海中见许大茂来了,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许大茂,你评评理,老太太这话说的。”

  许大茂眼珠子一转,笑着说:“得嘞,一大爷,您消消气,老太太也是为您好。”

  这话看似打圆场,实则又把刘海中噎了一下。

  聋老太太看着生气的刘海中,心里想到,没有我老太太压阵,你刘海中还想在院里顺利的干这个一大爷,真以为自己是易中海呢,草包一个,还想着当官。

第540章 闫埠贵打隔壁院子的主意

  易中河看着刘海中一脸的囧相,觉得刘海中想干好这个一大爷位子,还任重道远呢。

  不过易中河没有多在后院待着,就和宁诗华一起去了中院吃饭。

  至于聋老太太和刘海中怎么掰扯,他就不管了,反正刘海中肯定不会像易中海那样把聋老太太捧的这么高,成为院里的老祖宗。

  刘海中好不容易干了一大爷,怎么可能给自己脑袋上安一个老祖宗,刘海中和易中海又不一样,又不需要外人给他养老,所以没有必要做样子给别人看。

  易中河在中院吃饭的时候,把聋老太太出来怼刘海中的事说给易中海和吕翠莲听。

  易中海都没有什么反应,要不是保持一直的人设,还有聋老太太许诺死后把几间房子交给易中海,易中海都不一定会接着养她。

  自己兄弟费劲巴拉存的粮食,养一个没有用的老太太,易中海能乐意。

  不过吕翠莲倒是说道:“这老太太还想着跟以前一样,能够在院里作威作福呢,想啥呢。

  老刘能惯着她,这么大年纪了,一点都看不明白。”

  易中河笑着回道:“她哪里是看不明白,她是不甘心而已,哥不当一大爷了,不捧着她了,她不得找一个捧着她的人吗。

  万一刘海中想借她的势,在院里树立威望呢。”

  无论是易中河还是易中海都看不上刘海中,即使刘海中现在是一大爷,所以几人都没把这个事当成事,就当一个乐子看。

  随后几天,易中河还是跟之前一样,每天上班,有活就去送一趟货,没活就去钓鱼,每天也有十几二十块钱的收入。

  不过 这几 天易中河多了一个活,就是去隔壁的跨院,看看跨院的工程进度。

  朱大江安排了十几口人在跨院干活,所以活干的很快,这才四五天的时间,地基就已经打好了。

  而且盖跨院的这个房子,易中河用的是朱大江提供的旧料子,但是旧料子的质量还是相当靠谱的,像打地基用的石头。

  按照朱大江的说法,这些石头都是以前他在圆明园里挖的地基石,至于是不是真的,易中河也分不清,但是从外观上看,这青条石倒是有一种古朴的韵味。

  对于盖房子,易中河也不懂,但是专业的事情有专业的人干,既然交给朱大江了,就要相信朱大江的专业性。

  这几天不仅地基打好了,院子也给平整好了,就是院子里堆的到处都是建房子的料子,显得有些凌乱。

  院里的邻居这几天也听到隔壁的跨院叮叮当当的有人盖房子,但是是谁盖的,这些他们都不得而知。

  易中海和易中河也没有大庭广众的宣传,毕竟现在眼红的人还是很多,在房子盖好之前,易中海两兄弟还是打算低调行事。

  这天,易中河像往常一样去跨院查看进度,刚到门口,就被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吸引了注意。

  仔细一看,竟是闫埠贵。

  只见闫埠贵贼眉鼠眼地在跨院周围转悠,时不时还往院子里张望。

  易中河也没有朝前去,而是不动声色回家了。

  回去把这个事情说给易中海听,易中海听后说道:“不用管他们,咱们又不是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我已经交代朱大江了,任谁问都说是街道办的房子,闫埠贵心里打的什么主意,我清楚的很。

  他也是白白费工夫,要不是为了减少麻烦,我直接就把院墙给打通了,他们也就只能干瞪眼。”

  易中河听后也没多说啥,他就是把这个事告诉易中海一声,毕竟和院里的人打交道,还是易中海经验丰富。

  果然不出易中海所料闫埠贵从跨院回来以后,直接去了后院找刘海中。

  闫埠贵知道,仅凭他自己,想占隔壁跨院的房子,几辆还是单薄了一点,所以他去找刘海中,他还不信了,院里的一大爷和二大爷都出动了,街道办还能不给点面子。

  闫埠贵来到后院,直接敲门进入刘海中家里。

  刘海中看到闫埠贵进屋,直接端起架子,“二大爷,你过来找我,是有啥事要商量的吗。”

  闫埠贵也没有在乎刘海中端架子,而是直接问道:“老刘,你住在后院,距离隔壁的跨院比较近。隔壁的跨院在盖房子,这事你知道吗?”

第541章 刘海中闫埠贵想美事

  刘海中没有先管闫埠贵说的什么,而是对着闫埠贵说道,“二大爷,谈工作的时候,你要称呼我的职位,别天天老刘老刘的喊,多不严肃,喊我一大爷。”

  闫埠贵虽然心里腻歪,但是还是顺着刘海中的意思,“一大爷,我刚才说的,隔壁的跨院正在建房子,这事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