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195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而且在王主任认为,易中海两兄弟都算是比较有能力的人,所以王主任才会同意把院子卖给易中海。

  易中海问道:“王主任,这个跨院大概多少钱,我回去准备钱,一会我给送过来。”

  王主任和周干事倒是不担心易中海没钱,所以王主任回道:“易师傅,送钱啥的不着急,你易师傅的人品我们还是很认可的。

  咱们先说说这个跨院的问题。”

  易中海听王主任这么说也不着急了,“多谢领导的信任,那您先说说这个院子。”

  王主任笑着回道:“你在95号院住了这么多年,你应该知道这个跨院的大小。

  这个跨院原本就是和你们大院一起的,只是小日子不当人,战争的时候给炸了。

  虽然这个跨院上面的建筑已经没有了,但是跨院的面积在那放着呢,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亩多地还是有的。”

  易中海点头同意,毕竟他刚进城的时候,那个跨院还是有人居住的,要不是因为战乱,估计这个跨院还好好的。

  所以易中海回道:“王主任,周干事,我刚搬到95号院的时候,那个跨院里还有人住,我们也经常打交道,所以以前我经常去跨院,知道跨院有多大。

  我就是看那里位置宽敞,所以才准备买这块地方,到时候可以多盖两间房,以后中河就是多生几个孩子,也能住的下。”

  易中海的事情,别说95号院了,就是连街道上也是几乎没人不知道的。

  所以王主任和周干事也能理解为什么易中海会对易中河这么好。

  毕竟易中海是一个绝户,但是侄子门前站,不算绝户汉。

  有易中河在,易家就不会绝后,以后就可以开枝散叶,所以易中海多么重视易中河都不为过。

  所以他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易中海一直强调易中河会多生几个孩子。

  整个易家现在就易中海,易中河两兄弟,易中海已经没有机会生孩子,但是易中河可以啊,儿孙满堂,多子多福才是易中海想要的。

  王主任笑着说道:“行,既然易师傅知道这块地方有多大就好办了。

  这个跨院一亩多地,你盖个一进的院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至再加一排房子都行,以后你们一大家子也能住的下。

  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了,易师傅你交500块钱,这个跨院就属于你的了。”

  易中海对于买这个跨院,心里的价位是不超八百块钱就行了。

  毕竟除了买地皮,盖房子还有一笔支出,整个京城的房子虽然大部分都是属于国有,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是属于个人的。

  易中海也去问过价格,一个标准的一进四合院差不多也就是两千块钱。

  虽然跨院的地方比一般的四合院要大不少,但是在易中海心里,它最多也就值八百块钱,要不然就有点不合适了。

  所以易中海听到王主任说的价格以后,立马就站起来对王主任说道:“王主任,太谢谢你了,这个价格没问题,我现在就回家去拿钱,还劳烦您等我一会。”

  五百块钱买这么大一块地皮,那可是纯纯的捡漏,易中海这会就想着赶紧交钱,把手续给办了,尘埃落定才算保稳。

  看着着急的易中海,王主任笑着回道:“易师傅,钱倒是不急,你的名声和口碑在咱们交道口这一块,可是有数的,我还能怕你不给钱吗。

  我先把地契给你开了,明天你把钱送给小周就行了。”

  王主任说完,易中海就更高兴了,街道办能让他第二天再过来送钱,这也说明街道办信任他。

  不过易中海还是说道:“王主任,不用这么麻烦,既然您和街道办这么信任我,我也不能辜负你们的信任。

  我现在就回去拿钱,您先给我写地契,我很快就回来。”

  易中海说完,也顾不上礼仪,就风风火火的出了门。

第523章 找人建房

  王主任和周干事看着易中海出门,周干事说道:“易师傅一向都很稳重的,没想到今儿倒是见到他也有性子急的时候。”

  王主任倒是能理解易中海,这么多年易中海两口子心里有多苦,她还是大概能了解的。

  所以对着周干事说道:“易师傅这个人,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他一直盼着易家能开枝散叶,他和他媳妇,一直都不能生,现在有了个兄弟易中河,而且易中河也已经结婚了,很快就会有孩子,所以换一个大的地方住,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跨院对他意义重大,换做是谁,遇到这么合适的事,都得着急。”

  易中海一路小跑回了家,对着在家做衣服的吕翠莲说道:“翠莲,赶紧给我拿五百块钱。”

  吕翠莲诧异的问道:“老易,你不是去街道办辞管事大爷的吗,怎么还要钱,难道还得花钱才能辞职。”

  易中海正在喝水,差点一口水喷出来,“瞎扯啥呢,只有花钱找工作的,你见过谁花钱辞职的。

  我今儿去街道办,正好把隔壁跨院的地皮给谈好了,只要五百块钱,隔壁这么大的地方,就属于咱家的了。”

  吕翠莲听到价格后,也有点惊讶,“老易,你不是说最少得八百块钱吗,这可是少了好几百啊!”

  易中海也笑着回道:“谁不说这个理呢,所以我这不连忙跑回来拿钱了吗,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等我回来再给你详细的说,你先给我拿钱,等会街道办在下班咯。”

  吕翠莲也不耽误,直接进入里屋,从柜子深处拿出藏好的积蓄,仔细数了五百块,又用布包好,才交给易中海。

  易中海把包好的钱,紧紧揣在怀里,再次匆匆出门。

  回到街道办,王主任已经把地契写好。

  易中海双手接过地契,小心翼翼地放进上衣内兜,又把那五百块钱递给王主任。

  王主任接过钱,仔细点了一遍,笑着说:“易师傅,这地契和钱都对上了,以后这跨院就是你家的了。

  手续啥的我也都给你办好了,有啥问题随时来街道办找我。”

  易中海千恩万谢的离开了街道办,对于今天来街道办,易中海把要办的事都已经给办好了。

  没有了管事大爷这个职位的束缚,易中海就不用再操心院里的事了。

  隔壁跨院的房契也到手了,这一片地方,就属于他们易家的了,以后他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不比在95号大院生活的强,最起码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了,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而且也不用吃点东西还得偷偷摸摸。

  吕翠莲今天还跟他说,如果宁诗华怀孕,在院里做点好吃的给宁诗华补身体都不方便。

  现在房契到手了,就等房子盖起来,到时候搬到隔壁跨院,门一关,自己家还不是想吃啥吃啥。

  易中海从街道办出来,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去找了修房子的师傅。

  易中海在京城生活了这么多年,京城里也很熟悉,对于建房子的师傅,易中海也有熟悉的。

  所以易中海去找的就是专门给街道办修缮房子的朱师傅。

  这会已经是下班的时间了,易中海一路上笑容满面跟熟悉的邻居打招呼。

  不大会易中海就来到了一个三进的院子。

  在大门口有人跟易中海打招呼,“易师傅,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们院里。”

  易中海回道:“杨师傅好,我今儿过来是找你们院里的朱师傅的,不知道朱师傅回来了吗?”

  “你们前后脚,老朱也刚回来,这会应该才刚到家,你直接去找他就行了。”杨师傅笑着回道。

  易中海给杨师傅递了一根烟,然后就朝院里走去。

  敲门进入朱师傅的屋子,易中海跟朱师傅一阵寒暄。

  “朱师傅,今儿过来找你,是想请你帮忙建一套房子,你最近得空吗?”易中海问道。

  朱师傅听到有活,也很高兴,现在定量下调,他虽然是专门给街道办修缮房子的,但是并不是街道办的人,所以他属于干活拿钱,没有活干就没有钱的那种。

  现在易中海请他建房子,他怎么能不乐意。

  “易师傅,你喊我大江就行了,我现在有空,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年月,大家伙能凑合就凑合了,别说建房子的了,就是连修房子的人都不多。”朱大江感慨道。

第524章 刘海中的惊喜

  易中海抽了一口烟,听朱大江这么说,心里也是感慨不已,这世道。

  不过虽然感慨,但是易中海心里还是踏实了不少,最起码建房子的人有了。

  接着说道:“大江啊,我想请你帮我建一处房子,地方不小,应该可以建一个一进的四合院。

  不过我希望能够快点动工,你那人手够不够。”

  朱大江拍了拍胸脯,“易师傅,你放心,我那一波兄弟都没有什么活,所以干活的人不成问题,而且现在的天气也正合适建房,我一定给你把这活干好。

  不过我得先去看看地方,再出个详细的方案和预算。”

  易中海点头,“行,那就明天下午下班,我带你一起去看看地方,然后咱们再商量该怎么建。”

  两人又聊了一些建房的细节,易中海这才起身告辞。

  离开朱大江家,易中海心情格外舒畅,现在是万事俱备了,就等着开工了。

  易中海脚步轻快地往家走,路上还哼起了小曲。

  回到四合院的时候,正好碰到下班刚回来的刘海中。

  刘海中见易中海一脸的喜色,问道:“老易,你今儿不是去医院检查了吗,检查的怎么样。

  看你这笑容满面的,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吧!!”

  易中海回道:“也不是没事,只不过不是什么大问题。

  医生让我静养,不能太操心,要不然对身体不好。”

  刘海中听了这话以后,眼珠子滴溜一转,想到前天晚上开全院大会,易中海就不因为身体原因,不愿意主持全院大会。

  刘海中就想到,既然易中海去检查的结果和前天一样,那么是不是就说明,易中海要退出管事大爷的行列。

  所以刘海中就问道:“老易,你的意思是医生不让你操心,但是你可是院里的一大爷,属于院里的领导,这院里的事,你不是还得管着,不是还要操心吗?”

  易中海当然知道刘海中是啥意思,不就是刘海中一直惦记着院里的一大爷的位子吗。

  现在是什么情况,谁还上杆子去当管事大爷,也就是刘海中这个官迷这么想干这个活了。

  所以易中海回道:“老刘啊,以后院子里的事情,就靠你跟老闫了。

  我身体不好,已经去街道办跟领导辞去管事大爷的活了。

  所以以后院里的事,我就不操心了,这活还是你们来吧。”

  刘海中听到这个消息,眼睛都发光了,作为一个官迷,在厂里没有机会当领导,只能在院里摆二大爷的谱,现在易中海辞职了,那不就说明院里没有一大爷了吗。

  那么他这个二大爷的机会不就来了,所以刘海中想到这,怎么都抑制不住心里的喜悦,不过嘴上还是说道:“老易,你怎么能够这样呢,你可是咱们院里的一大爷,你辞职了,这一大爷谁来当。”

  如果不是刘海中嘴角的笑容出卖了他,易中海倒是还能听听刘海中的话。

  但是现在,易中海怎么能不清楚刘海中在想啥,所以易中海摆了摆手,“这个是要街道办的考虑的事,过几天街道办肯定会重新安排一大爷的。

  至于谁来当,那就是领导安排了,我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住户,至于谁来领导咱们院子,我都没有意见。”

  刘海中表面惋惜地叹了口气,心里却乐开了花,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这消息传开。

  只要院里的人都知道易中海不当一大爷了,那么以后就是易中海想当一大爷,都没有办法堵住邻居的嘴。

  易中海懒得再跟他周旋,径直回了家。

  当晚,刘海中就把易中海辞职的事在院里宣扬开了。

  顿时,院里炸开了锅,大家都在猜测谁会成为新的一大爷。

  院里的许多住户心里也打起了算盘,要是能当上一大爷,以后在院里可就更有面子了。

  晚上易中河从肉联厂回来的时候,整个院里的人都在八卦易中海为什么要辞去一大爷的头衔,也有邻居在院里询问易中河是什么情况。

  易中河感慨着,他的心思没有白费,最起他来了京城住进95号院以后,劝了易中海几次,让他辞去管事大爷。

  这次易中海终于听了他的话把管事大爷给辞了。

  易中河到家以后,易中海就把今天在街道办和周干事和王主任怎么商量的,详细的说给易中河听。

第525章 中河,厂里的荤腥靠你顶着呢

  易中河听后笑着回道:“哥,这可是好事,而且是两件好事,这院里的管事大爷,谁爱当谁当,咱不干了,又没有什么好处,每天还都是乱七八糟的破事。

  现在定量下调,各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吧,现在还是刚开始,如果后面一直不下雨,持续的干旱,灾荒肯定不止今年一年。

  而且定量也肯定不止下调这一次,如果后面再接着下调。

  你等着看吧,院里肯定得炸锅,所以现在这个时候,管事大爷的活不好干。”

  易中海但是不担心什么定量下调不下调的事,他倒是担心刚才易中河说的,干旱可能还会持续。

  于是问道:“中河,你比我看的远,你是说干旱可能不止今年,还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