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易中海自豪的说道:“老太太,我兄弟今年才24岁,正经的年少有为,是肉联厂的驾驶员。
在朝鲜当了好些年的兵,本事大着呢。”
聋老太太一听易中河的年龄,就知道易中海的打算,这是准备换养老人啊。
这可不能让易中海换人,如果易中海有了兄弟给她养老,或者易中河以后有孩子过继一个给易中海,那么易中海有了盼头,他还能像现在这样给她养老吗。
所以这会聋老太太对易中河一肚子意见。
一个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小子,想破坏他的养老,她哪里能同意。
不过聋老太太了解易中海的为人,所以直接问道:“中海,你的意思是让你兄弟以后给你养老。”
易中海肯定的说道:“那可不咋地,我们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指望他肯定比外人要靠谱。
而且中河待人真诚,没什么花花肠子,以后肯定不会不管我们俩的。”
聋老太太心里暗骂,你们两口子是有着落了,我老太太呢,没有后顾之忧的易中海夫妇,还能像以前那样照顾她吗。
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聋老太太,见多了这种事,她可以肯定的是,以后易中海夫妇对她,一定没有以前这么好了。
聋老太太是分的清大小王的,她喜欢傻柱不错,她认为傻柱憨厚,听话,又有一手好厨艺。
但是傻柱不着调,如果让傻柱给他养老,早晚得饿死在家里。
所以他还得指望易中海夫妇给她养老,傻柱只能算是多一手的选择。
聋老太太对着易中海说道:“中海,你们才认识几天,你就让他给你养老,你觉得靠谱吗。
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你掏心掏肺的对他好,人家在理所当然的受着,等你们老了,在一脚把你们踢开。
毕竟你们认识的时间不长,自古都是识人识面不识心,我觉得你还是要慎重考虑。
在咱们院里选养老人比这突然出现的人要靠谱。
最少咱们院里的人,无论是贾东旭,还是柱子,都是你看着长大的,脾气性子,你都了解。”
易中海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甚至选定了贾东旭和傻柱给他养老。
但是自从遇见易中河,那可就不一样了,血脉间的联系,可不是邻居或者师徒能比的。
更何况易中河已经明确的以后要管他们了,甚至愿意过继孩子给他。
所以他现在对于贾东旭还有傻柱,一点让他们养老的意思都没有,甚至连备选都不用,他就是这么相信易中河。
至于说易中河为了他的钱或者财产来的,易中海更不担心了,自从见到易中河,他多少次要为易中河花钱,都没花出去。
更何况,易中海以后的财产,归谁,肯定还是易中河的,所以易中海一点都不担心易中河为了他的财产来的。
不过易中海没有告诉聋老太太,易中河已经明确给他养老,而且把粮本都给他了。
他知道聋老太太的想法,这老太太怕以后他和吕翠莲不管她,所以就想法子不让易中河给他养老。
不过易中海能是一般人吗,就是不养着聋老太太,也不能和兄弟分开啊,哪头轻,哪头重,他还是分的清的。
第42章 贾家和别人不一样的穷
还有就是易中海没打算不管聋老太太,毕竟聋老太太后院这几间房,还是不错的,还跟易中河的房子连在一起,以后打通,易中河多生几个孩子也够住的。
就是为了这几间房,也得给聋老太太养老。
易中海说道:“我会考虑老太太的意见的,不过你要是见了中河,你就能看出来他是什么人。”
聋老太太不死心,接着摸黑易中河,“我觉得你这突然冒出来的兄弟不太靠谱,最少尊老就做的不够好。
我作为院里的老祖宗,他来这个院都两三天了,也没见他过来问候我啊。
对我都这样,以后他要是对你和翠莲则这样,你们怎么办。”
易中海听了一阵腻歪,还真把自己当成院里的老祖宗了,以前我捧着你,是为了让人给我易中海养老,现在我不需要了,你还在我面前端着老祖宗的架子。
易中海笑着解释道:“老太太,这你可就误会了,中河来第一天,就过来拜访你了,不过那天晚上你休息了。”
聋老太太见易中海如此的维护易中河,心里更加的不痛快了。
两人都不说话,易中海则是不紧不慢的抽着烟,现在没有养老的包袱,这经济烟都让他抽出中华的滋味了。
气氛一时间有点沉默。
易中海抽完烟说道:“老太太,咱们别在这坐着了,去我那吧。
今天晚上,我准备了猪头肉,还有一条大鱼,这会柱子正在我家里坐着呢,估计也差不多该好了。
一天五六斤的鱼,中河今天去城外钓的。
咱们去尝尝。”
聋老太太是个嘴馋的主,听到今天有鱼,有肉的,哪还能忍的住,“你扶我过去,我正好想吃点有味的,这柱子就给我做了,我看呐,咱们以后都还得靠着柱子。”
易中海心里冷笑,要不是我兄弟买了猪头,又钓了鱼,你老太太就是守着傻柱,你也弄不来口吃的。
易中海扶着聋老太太朝中院走去。
刚到中院,贾张氏就看着易中海扶着老太太,于是问道:“东旭,今天老易家里是不是做了什么好吃的,平日不都是老易媳妇把饭给送到后院的吗。
今儿怎么老易给领回家去了。”
贾东旭回道:“今天师傅在家里请二大爷,三大爷吃饭,中河叔钓了几条鱼,傻柱在做饭,可能是因为这个,才去喊老太太的呗。”
贾张氏听说有鱼,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东旭,你师傅喊他们吃饭,有没有喊你过去。”
贾东旭回道:“喊了,让我一会过去呢,今天晚上我就不在家吃了。”
贾张氏眼珠滴溜直转,她知道她不像后院的老婆子,易中海会喊她吃饭,不过这也不耽误她想吃肉。
“东旭,你一会去你师傅那,你就给他说,家里的棒梗和淮茹缺少营养,你端一盘鱼回来。”
贾东旭哪里肯愿意,“妈,这哪能行,我师傅请人吃饭,我不端盘菜过去,还要从桌上端菜,这让二大爷,三大爷怎么看我。
还有这鱼是中河叔钓的,我和他没什么交情,怎么好意思端回来。”
贾张氏见贾东旭不愿意,当即就不乐意了,“怎么没在交情,你不是喊他叔了吗。
既然想当长辈就得有长辈的样子,给侄子点吃食又能怎么样,这鱼也不是买的,是他自己钓的。
我们贾家能吃他的东西,是看得起他。
东旭,你一会端一盘回来。”
贾东旭坐在凳子上默不作声,一旁的秦淮茹看出了贾东旭的不乐意,虽然她也想吃点好的,但是秦淮茹明白,即使贾东旭把鱼端回来,她也吃不到。
除了棒梗可以吃点,剩下的估计都会进到贾张氏的肚子里。
她可是太了解她这个婆婆了,好吃懒做,嘴馋,一毛不拔,就是贾张氏最好的标签。
秦淮茹帮贾东旭解围道:“妈,你就别逼东旭了,今时不同往日,一大爷现在不一定指望着咱们给他养老。
如果咱们惹恼了一大爷家,以后不帮衬咱们,咱们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今天是易大爷请吃饭,咱们去端菜不合适。”
贾张氏嘟囔着:易中海这个老绝户,也真是的,还有易中河这个找绝户,死在外面多好,来京城干啥。
贾东旭和秦淮茹听了贾张氏的牢骚,也都默不作声。
其实,你说贾家穷吗,那也不一定,现在饿死人都不在少数,而贾家明显不在这个范围。
别人的穷,是真没吃的,饿的快死了。
而贾家的穷,则是没有细粮吃,没有肉吃,吃不好就算穷。
第43章 易中海请客吃饭
易中海扶着聋老太太进屋以后,对着易中河说道:“中河,这是后院的老太太,咱们前天晚上去,老太太睡着了,今儿你是第一次见。”
易中河以前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就不怎么喜欢这个老太婆。
在电视剧里,聋老太太不会做饭,也不洗衣打扫,出门就得让人扶着,让人背着,一幅旧社会富家太太的做派。
不过这回不是电视剧了,而是见到活着的了。
易中河怎么也得给易中海面子,毕竟易中海是院里的一大爷,现阶段院里的人都认为易中海给聋老太太养老。
不能他大哥在前面做表率,他在后面拖后腿,这也不合适。
于是对着聋老太太说道:“老太太你好,我叫易中河,刚来京城。”
聋老太太眼睛眯起来打量了一下易中河,嗯了一声,并没有回应他的问 好。
易中海脸上有点挂不住,忙笑着打圆场:“老太太,中河初来乍到不懂事,您别介意。”
聋老太太慢悠悠地开口:“我看他呀,眼里透着一股机灵劲儿,可别是那种心思歪的后生。”
易中河心里暗暗不爽,“老太太,我可是根正苗红的好青年,心思绝对正。我大哥是什么样的人,我就是什么样的人。”
易中河嘴上说这话,心里骂着,你个老聋子,给老子摆谱,还在易中海面前给他上眼药,虽然易中河不在乎这些,但是也不能让她这样干。
特别是老聋子在他面前还摆着老祖宗的态度,这可就让易中河心里不爽了。
尊老没问题,这个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也得看这老值不值得尊敬。
怪不得后世四合院小说里面,几乎没有人愿意尊敬这老聋子。
现在这老聋子对于易中海来说,属于可有可无。
之前易中海还要给院里的年轻人做好表率,好让他的以后的养老更加的顺畅。
另一个就是这老聋子可能有点人脉,易中海得靠着这点人脉,稳定院里一大爷的地位。
不过现在因为易中河的出现,这些对于易中海是一点意义都没有,有了易中河给他养老,还管院子里的事干嘛。
易中河还打算劝易中海找个机会把管事大爷给辞了,出力不讨好的事,干的意义不大。
估计老聋子也看出了易中河的来到,会影响她以后的养老,所以才没给他好脸色。
不过老聋子也不想想,谁跟谁关系近。
易中海看到老聋子的做派,心里也不高兴,我兄弟我都舍不得说,能轮到你说,真把自己当成院里的老祖宗了。
不过还没等易中海说话,外面就传来了,刘海中的声音。
“老易,我媳妇炒了个鸡蛋,过来加个菜。”
刘海中进屋看到老聋子也在,“呦,老太太也在这呢。”
老聋子同样没有给刘海中面子,她也看不上刘海中,认为刘海中就是窝里横的主,除了想当官,就是揍孩子。
所以老聋子也就点点头算是回应了。
易中海接过刘海中手里的盘子,“老刘,你也是的,喊你过来喝酒,你还带着菜过来。”
刘海中也是要面子的人,回道:“哪有空手来做客的道理,家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算是加个菜吧。”
接着闫埠贵也端着盘子进来了。
易中河看着闫埠贵端着的盘子,里面装着寥寥的几个花生米,堪堪能把碟心给盖住。
不过好在不是空手过来的。
一把花生米换一 顿酒,这个买卖做的值。
看到老聋子也在,连忙过去打招呼。
老聋子也看不上闫埠贵,所以也没有多做回应,也就点了点头。
不过闫埠贵比刘海中有自知之明,知道老聋子不怎么待见他,所以也不向前凑。
屋里的人一多,之前尴尬的气氛也就不复存在了。
易中海兄弟跟闫埠贵,刘海中坐在一起聊天。
聋老太太在旁边坐着看,脸色阴沉不知道在想什么。
不大会贾东旭带着棒梗过来了,这也是贾张氏硬要求的,我们贾张氏的话说就是,一个孩子能吃多少,一群大老爷们还能差孩子一口吃的。
这还是易中河第一次见到四合院的传奇人物,盗圣。
不过现在的盗圣还小,易中河也没有接触过,所以看不出来棒梗有什么不妥。
正好傻柱和一大妈也把菜端了出来。
傻柱说道:“中河叔,你今天钓的这些鱼,是真不错,最大的那条,我做了两个菜,一个红烧鱼块,一个鱼头汤。
一会中河叔可要尝尝我的手艺。”
上一篇: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