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而油厂的厂长也是大气,直接送了易中河二十斤。
豆油和菜籽油各十斤,这是送给易中河个人的,在这个做饭都是用油布擦擦锅就算放油的年代。
二十斤的油,起码够一家吃好几年的了。
油厂不仅送了易中河油,而且饮水思源,送了肉联厂五十斤菜籽油。
虽然肉联厂不像其他厂子这么缺油,但是谁又会嫌弃油多呢。
临走前,易中河想到榨油厂不仅有油,还有榨油剩下的豆饼,所以易中河就想买点。
这是为以后准备的,现在已经春天了,估摸着到夏收的时候,粮食减少就会出现,所以易中河准备买点豆饼,这玩意虽然自己不吃,但是可以换给别人,或者掩人耳目。
别说豆饼是喂牲口的东西,人能不能吃,在灾荒的时候,连树皮树叶都不放过,更何况是豆饼,豆饼不比树皮树叶口感好。
于是易中河对着油厂的厂长说道:“蒋厂长,你们厂里榨油剩下的豆饼都是怎么处理的。”
蒋厂长回道:“这榨油剩下的豆饼,不值钱,除了养殖场以外,其他厂子都不要,所以一般都是养殖场来拉,用作喂牲口。
怎么易师傅想要豆饼。”
易中河点了点头,“嗯,我是想买点。”
蒋厂长笑着回道:“啥玩意就买点,不值钱的东西,易师傅你等会,我让人给你拉五百斤过来,够不够用的。”
蒋厂长连他干啥用的都没问,就直接让人去拉了。
易中河也不知道多少够用的,但是蒋厂长既然送了他五百斤,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所以易中河高兴的回道:“够了,够了,谢谢蒋厂长,以后车子再有什么问题,你直接让人去肉联厂找我就行了。”
蒋厂长没想到,这五百斤的豆饼比二十斤的油都有用,有了易中河这个承诺,以后车子再有问题,就有了保障了。
所以蒋厂长一高兴,又私自送了易中河两斤香油,二斤芝麻酱。
易中河也没客气,直接就收下了。
没想到他随口的一句话,还能落到这好处。
等豆饼装好以后,易中河开车离开了油厂,现在已经是快下班的时间了,等到了肉联厂,正好踩着点下班。
油厂送自己的油和豆饼易中河收进空间里了,送厂里的油,易中河直接拎到车队休息室,明天再上交。
放好这些以后,易中河就骑着车子急急忙忙的去接吕翠莲。
他嫂子还在城外等着他呢。
骑着车子来到昨天接吕翠莲的地方,就看到吕翠莲旁边的口袋,和昨天装的差不多。
易中河想着,自己这嫂子真是能干。
第447章 易中河同志是哪个厂的工程师
易中河跟昨天一样,托着吕翠莲和野菜回到四合院。
当两人回到四合院的时候,整个四合院都很热闹,院里这群妇女外出挖野菜也回来了,每个人不论多少,都有点收获。
多的有挖半口袋的,少的也能挖一篮子。
他们没有走远,都是在城墙根挖的野菜。
地方近,就代表了挖野菜的人多,他们能有这么些的收获也算不错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易中海家里这样,有人可以骑车子接送。
要是没有车子,就是让他们挖一口袋的野菜,他们也带不回来。
所以院里的人对于吕翠莲只有羡慕的份。
晚上易家的一家四口又在处理这些野菜,一家人有说有笑的,也不觉得枯燥。
宁诗华给吕翠莲打下手,给这些野菜焯水。
然后让易中海跟易中河端出去晾晒。
这两天因为吕翠莲出城挖野菜,晒红薯干和野菜的活,就落在后院聋老太太身上了。
聋老太太的身体还可以,拄着拐杖还是可以看着这些的。
所以一时间整个易家都在忙着囤货,弄的易中河真想告诉他们,你们真的不用这么拼,我都安排好了,保管饿不着你们。
不过这话,他没法说啊,更何况现在吕翠莲对于囤货可是乐此不疲,一身的劲,易中河也就放弃了劝说吕翠莲。
甚至晚上宁诗华都想着帮家里囤货,宁诗华也是看了整个家里的人都在做准备,虽然没人说会有灾荒,但是从年前到现在一滴雨都没下可是事实。
这个年代的人有着这个年代人的智慧,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今年肯定会出状况,所以现在不少有忧患意识的都开始提前囤粮食了。
最近宁诗华也从同事和身边朋友提起,黑市的粮食价格也在涨。
所以宁诗华也有了焦虑感,特别看到家里的几个人都为了囤物资,忙里忙外的,宁诗华也有心帮忙。
不过被易中河给劝住了,用易中河的话说,家里囤的东西够用了,不用担心,易中河还交代宁诗华,让他抽空去趟娘家,让宁家也开始提前准备。
宁诗华还是不放心,看着宁诗华担忧的脸,易中河有自己的方法让宁诗华放心下来。
男人哄女人,除了买买买,就剩 捅捅 捅 了。
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所以两个回合下来,宁诗华也就老实了。
第二天,院里去挖野菜的人就更多了,基本上大部分的人都去了,就连秦淮茹都背着不满半岁的小当跟在人群中。
秦淮茹虽然带着小当不方便,但是秦淮茹依然没有想把贾张氏从老家接回来的想法。
现在院里没有贾张氏的存在,一片祥和,贾家也是一样,没有贾张氏的存在,没有人蹉跎秦淮茹。
少了贾张氏吃饭,贾家的生活条件也能稍微的好点,而且每天晚上秦淮茹和贾东旭干点啥的时候,也不用等着贾张氏睡着。
所以除了贾张氏,就没有一个希望她回来的。
易中河把吕翠莲送到城外,就直接去肉联厂。
跟于大勇和赵德阳说了一声,油厂那边今天还得一半天才能结束,今天就别安排其他的活了。
从仓库里拿了一个零件就去装货,出车送货。
送完货在油厂吃了一顿饭后,就带着油厂的驾驶员把另外一辆车子给修好了。
看着时间还早,易中河也没急着回去,而是在油厂教两位驾驶员怎么维修简单的问题。
毕竟昨天油厂的蒋厂长可是送了不少的东西给他,就这么修这两辆车,易中河都觉得拿人家这么多的东西有点不好意思。
蒋厂长见易中河这么用心的教自己厂里的驾驶员,也感慨易中河是个实诚人,所以蒋厂长又让人拉了五百斤的豆饼装在易中河的车上。
易中河也没有客气,就直接收下了。
一连几天,易中河都是这么过的,每天早上送吕翠莲出城挖野菜,上午送货,下午去不同的厂子修车。
每天易中河都能收到不同厂子给的东西,有糖厂给的糖,食品厂给的罐头,甚至搪瓷厂还给了几个搪瓷盆和搪瓷缸子。
有需要收进空间的就提前收进空间,不用收进空间的,就直接带回家。
每天易中河都过的很充实,轻工部的工程师经过这些天研究和实验以后,觉得易中河这个维护手册很有用。
所以工程师就想找易中河探讨探讨,于是其中一个工程师就去副部长钱一鸣的办公室。
“钱副部长,易中河同志是哪个厂的工程师。”
第448章 工程师的佩服
钱一鸣听了一脸懵,现在工程师不多,但是没有一个叫易中河的。
不过钱一鸣很快就反应过来,易中河这不是肉联厂老赵说的那个驾驶员吗。
钱一鸣没有回答工程师的话,而是问道:“韩工,上次交给你们的笔记本,上面写的车辆维护手册,你们看完了,感觉怎么样。”
韩工回道:“钱副部长,车辆维护手册,我们看完了,而且很多地方我们也做了实验,这本维护手册的确有用,而且用处很大。
如果各个厂里的驾驶员能够按照上面指导的维护,车辆的使用寿命则会大大的延长,而且还可以降低事故率。
所以我想找您问问,这些个维护手册的易中河同志,是哪个厂里的工程师,我们想请他过来,一起探讨探讨里面的一些问题。”
听到车辆维护手册有用,钱一鸣连忙问道:“韩工,你是说前几天给你们的车辆维护手册真的有用。”
韩工听了钱一鸣的话,有点纳闷了,“钱副部长,这笔记本不是您给我们,让我们研究判断这书有没有用的吗,您不知道这书的作用。”
钱一鸣回道:“废话,我要是知道有没有用,我还能让你们去判断。
听你的意思是这维护手册果然非同一般。”
韩工斩钉截铁的说道:“这本维修手册,实用性是非常的高,而且不算复杂,比较适合咱们现在的情况。
毕竟咱们得驾驶员,大部分的学历都不高,这种简单易懂的文字和图纸才能让驾驶员们更快的掌握维护的知识。
而且在这本笔记最后面,还写了一些驾驶员的禁忌事项,怎么才能减少驾驶事故,所以我们才想找这位易中河同志探讨探讨。”
钱一鸣听到工程师的赞扬,心里也是十分的高兴,没想到肉联厂的一个驾驶员竟然给自己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韩工,实话不瞒你,这位易中河同志,并不是哪个厂的工程师,他是肉联厂的驾驶员。”
韩工听了以后很是惊讶,“什么玩意?钱副部长,你是说这本维护手册,是一个驾驶员写的。
真是不可思议,您要是不说,我真不敢相信,我们都认为能写出这维护手册的人,是哪个厂的高级工程师呢。
没想到竟然是一个驾驶员。
这位易中河同志看来对车辆的熟悉情况,远远的超过了我们这些工程师啊!!!
钱副部长,易中河同志是哪个肉联厂的驾驶员,我们想去见见他,和他交流交流。”
钱一鸣回道:“易中河同志就是京城第一肉联厂的驾驶员,你们要是想去的话,可以直接去肉联厂找他。”
韩工从钱一鸣的办公室出来以后,回到工程师的办公室,告诉剩下的几位工程师,这易中河同志是何许人也。
其他的几人听到易中河是一个驾驶员以后,也是啧啧称奇,没想到一个驾驶员竟然对汽车有这么深的研究。
于是决定去肉联厂见见这个奇人,不过他们到肉联厂的时候,却扑了个空。
当这几个工程师找到肉联厂的厂长赵德阳,表明了身份。
赵德阳对几位工程师可是十分看重,客气把这些人请到办公室。
得知几位工程师是来找易中河的,赵德阳客气的说道:“几位工程师,你们要找找的易中河同志,的确是我们厂里的驾驶员。
但是十分的不凑巧,中河同志下去去粮站帮粮站去修车去了,今天估计回不来了。
要不明天一早我让他去找你们,你们给我留个地址。”
几位工程师听后也感到可惜。
韩工也客气的回到:“赵厂长,我们可以明天再过来,总不能因为我们,耽误了易中河同志的工作。
不过赵厂长能不能给我们说一说易中河同志的事情,他写的车辆维护手册,的确写的好,所以我们想和易中海同志沟通交流一番。”
赵德阳听到上交的车辆维护手册有用,心里也很高兴,特别是易中河能被这些工程师看重。
于是赵德阳给几人讲述了易中河的事情。
从朝鲜说起,一直说到现在,这些工程师听的也很认真。
特别是了解到,现在很多的单位都请易中河修车,而且还没有修不好的,这几个人就更对易中河感兴趣了。
几人和赵德阳约定好,明天一早在接着过来,请赵德阳明天一早通知易中河同志。
赵德阳满口答应,对于工程师,赵德阳给了最大的尊敬。
第449章 和工程师探讨
易中河今天去的是粮站,粮站的车子和轧钢厂比起来也不遑多让,都是超重导致的。
不过粮站好在就是超重也没有轧钢厂超的这么严重。
粮站的车也是因为没有维护导致的,零件磨损也比轧钢厂的要好一点。
易中河一下午的时间也只能把粮站的六辆车修好两辆。
这效率让粮站的领导喜出望外,对易中河连连感谢,易中河临走的时候,更是送了易中河一沓粮油票,还有两口袋的碎米。
碎米这玩意是粮站在卖粮的时候用筛子筛下来的,多半都是当做粮站的员工福利发给粮站的工人。
易中河高兴的收下了粮站给的东西,骑着自行车去城外接吕翠莲了。
出城以后,易中河把自行车后座上的两口袋碎米收进空间,才飞速的朝城外驶去。
第二天,易中河来到厂里,准备出车,就被赵德阳给拦住了。
上一篇: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