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易中海都把这些归功于易中河有危机意识。
易中海惭愧的对易中河说道:“中河啊,这事是哥的不对,我没有把你交代的事放心上,不过你放心,以后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第353章 兄弟俩的筹备
易中海可是见过饥荒是什么样的,说易子而食可能有些夸张,但是饿殍遍野可是正常的。
特别是42年中原的饥荒,当时易中海在京城可是见了不少逃荒的人,那种情形,易中海可忘不了。
所以在确定明天会有饥荒的时候,易中海不禁感到庆幸,还好有易中河,要不然这饥荒的日子该怎么过。
易中海有些担心的问道:“中河,明年要是真有饥荒,咱们四合院的人可咋办?”
易中河皱了皱眉,思索片刻道:“四合院其他人咱们也顾不了太多,只能到时候看情况帮衬点。
还有就是咱们院里大部分都有定量,在有饥荒,无外乎就是定量减少,也不能一点都没有,街道办也不可能看着人饿死的。
但咱得先把自己家的日子过好,哥,这事咱俩知道就行了,别朝外传,没有发生的事,咱们说出去,属于谣言。
有眼见的人都会自己想办法,没眼见的,咱们也没法了。
现在过年物资还多点,我再想办法多换点存着。”
易中海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不少。
易中河给易中海倒酒,然后接着说道:“哥,你回头能不能给隔壁老太太商量商量,她那不是三间房吗,我隔壁这间她空着也是空着,能不能借过来。
要是能借过来,我准备改造改造,成为储藏间,到时候咱家明面上储存的东西都放在这屋。
我地窖里的东西,咱们就藏着,要不然,到时候大家都知道咱家有粮食。
院里其他的邻居没有吃的,就咱们有,别人找你借,你借还是不借。
还有你这个一大爷我觉得赶紧趁灾荒没来的时候,赶紧辞了,要不然别人给你来一个道德绑架,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易中海想了想,点点头,“你说的对,我之前还想着把隔壁的地皮给拿下来,房子盖好以后再辞的,但是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还是早点辞掉的好。
要不然真的等到明年秋天,到时候院里的人真找上门,怎么处理都不合适。
还有就是隔壁的屋子,我让你嫂子明天跟老太太说一声,应该问题不大。
人老精,马老滑,老太太活了这么大的岁数,这点还是能看明白的,知道我们要屯粮,肯定会支持的。
毕竟她一个孤寡老太太,还得靠着我养过她呢,这点要求要是都不答应,以后没有粮食,可就不能怪我了。”
易中河听易中海这么说,也就是笑笑,易中海和聋老太太也没有什么关系,之前易中海想看着聋老太太的辈分和岁数,给院里的人树立榜样,能让他以后的养老之路能够更加的顺畅。
但是现在易中海不用让院里的人帮他养老了,有了易中河,易中海哪里还能看的上贾东旭,傻柱这两个人。
所以对聋老太太,也就没这么上心了,每天也就是吕翠莲给送两顿饭,偶尔洗个媳妇。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等易中河结婚有了孩子,吕翠莲更多的精力肯定是在易中河这儿,所以易中海相信聋老太太是能够想明白的。
整个院子能够给聋老太太的也就是只有易中海和傻柱了。
傻柱自己都还是光棍呢,让他养着聋老太太,估计不出半年,聋老太太都能被饿死。
聋老太太也能看的清,所以她肯定还是得扒着易中海。
一直喝到十一点多,一瓶台子,几个菜全部 造 的干净,易中河倒了两杯茶过来。
“哥,喝点茶在回去,反正都这个点了,也不在乎这一会,正好我还有点其他的事给你说说。”
易中海接过茶杯,“什么事,你说。”
“是这样的,这两天咱们得去汽修厂帮忙,然后很快就过年了。
我想趁着过年的时候,进趟山,看看能不能打点猎物回来。
如果明天真的碰到了灾荒,那山里的猎物也会被人扫荡一遍。
我趁着这个时间,多打点,做成肉干,或者是坛肉,留着咱们慢慢吃。”
易中河可是知道历史进程的,这灾荒可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最起码三年,直到六二年才有所缓解的。
虽然他空间里有不少的肉,但是别人家都吃糠咽菜的时候,你家隔三差五的吃肉,这不是找刺激吗。
所以易中河才提前给易中海这么说。
易中海也点头同意,毕竟面对荒年,做多么充分的准备都不为过。
第354章 再次计划进山
易中海说道:“过年拢共就放三天的假,年初二你还得去诗华家里。
你总不能年三十进山,这年在山里过吧!”
易中河笑着回道:“哥,你可拉倒吧,我是得有多期,年都不过了,就林山。
我准备请两天的假,初二从诗华家回来,就进山,在山里待两天就回来。
如果要是真打到东西了,结婚也能用的上。
这样我从厂里申请的肉就可以省下来留着咱们慢慢吃了。”
易中海喝口茶,想了一会,“行,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了,反正以你的身手,进山也没多大的危险,有危险你也能跑的掉。”
两兄弟喝着茶,聊着天,易中海觉得这样的日子才是自己想要的。
虽然没有孩子,但是有兄弟也一样,而且这个兄弟还比较有本事,对他两口子也敬重,这不比徒弟强吗。
一杯茶喝完,易中海就回中院了。
第二天一早,易中河来到中院,易中海已经坐在饭桌前等着他吃饭了。
吕翠莲絮叨着,“你们兄弟俩可真行,昨天喝到快十二点,今儿还能爬起来。”
易中河拿着二合面的馒头咬了一口说道,“我这属于年轻,熬夜没事,我哥纯粹属于上年纪了,觉少。”
易中海也没在乎易中河的调侃,而是说道:“今儿还是昨天那个点,我在家等你。”
“你也别在家里等我了,我直接去轧钢厂接你,咱们直奔汽修厂去,早点去,早点干活。”
易中海也没反对。
晚上,易中河骑着车子来到轧钢厂,就看见易中海在大门口等着他呢。
易中河停好车,喊道:“哥,上车。”
易中海笑着坐上去,两人朝着汽修厂赶去。
到了汽修厂,易中河和易中海还是跟昨天一样,各自熟练地开始干活。
特别是易中海见汽修厂这么大方,给的报酬都比一般的厂子多,所以就想着多做几个汽修厂做不出来的零件,留着他们以后备用。
车间主任巴不得易中海多做几个人,见易中海这么实诚,脸上都快笑成花了。
而易中河也是和昨天一样,带着汽修厂的修车师傅和学徒,开始拆卸,清洗,等着易中海做出的零件,更换零件。
两人一直忙到十来点才结束。
走的时候,汽修厂的王副厂长,和昨天一样递了两个信封交给易中海。
易中海把信封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就和易中河一起回家了。
到家的时候,易中河还准备喊着易中海跟昨天一样,喝一杯呢。
没成想吕翠莲还没有睡觉,见两兄弟回来,连忙对着易中河说道:“中河,你也别回去了,赶紧吃完饭再回去。
饭我给你们兄弟俩热着呢,大半夜的别喝酒了,明天还得干活呢。”
“嚯,嫂子,这大半夜的你不睡觉,就等着给我和我哥热饭啊!
我俩大老爷们,还能饿着了不成。”
吕翠莲回道:“你可拉倒吧,就你和你哥两个人,哪个是做饭好吃的,家里又不是没有饭,你俩凑合啥。
赶紧进屋吃饭。”
易中河停好车子,就进屋吃饭,吕翠莲还埋怨道:“中河,这汽修厂可真是太抠了,请你们去帮忙,连饭都不管一顿,不说请吃一顿好的了,就是食堂的饭菜,也得让你们吃饱了。
这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就这也是求人帮忙的态度。”
易中海吃着饭,口齿不清的回到:“翠莲,这汽修厂可不小气,反而还大方的很呢,昨天忘了交给你了。”
说完易中海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钱和票据和两个信封。
钱和票据是昨天,信封是今天。
易中河说道:“嫂子,你看看信封里有没有副食品票据,要是有你就给我,留着我买东西。”
吕翠莲打开信封,里面的东西和昨天的一样,都是每个信封里十块钱,三十斤粮票,二斤肉票和几张副食品票据。
吕翠莲把副食品票据和钱递给易中河,“汽修厂是怪大气的,比其他的厂子强,以前你哥去其他厂子帮忙,最多能有这一半都算是多的了。
你们兄弟俩这两天挣了咱们一个月的定量还多呢。
正好有这几斤肉票,过年买肉就够了,初二中河去诗华家里,也能够拎一条猪肉过去,也有面子。”
易中河接过副食品票据,钱没要,他又不缺这点钱。
吃完饭,易中河就直接回了后院。
第355章 商量过年
第二天和前两天一样。
易中河一早去上班,到了下班的点,准时下班去轧钢厂接易中海,然后兄弟俩一起去汽修厂帮忙。
经过了两天的修理,整个汽修厂里十来辆趴窝的卡车,就剩两辆没修了。
这就是易中河和易中海这两天的成果。
汽修厂的王副厂长看易家两兄弟的效率,羡慕的都不行了,还不死心的对着宁伟说道:“老宁,真的没有什么办法,把你女婿弄到咱这吗。
易师傅咱们就不想了,轧钢厂一个万人大厂才两个八级钳工,咱们这庙小,肯定请不过来。
但是中河同志,能不能想想办法。
有他在,咱们汽修厂的业务可以扩大一倍,而且只要中河同志在咱们这,请易师傅帮忙做几个零件,也是很容易的。”
宁伟都无力吐槽王副厂长了,“老王,前天我就跟你说清楚了,中河是肉联厂车队的骨干,你想挖墙脚,我估计够呛,我劝你也别张嘴,要不然我怕肉联厂的人找你麻烦。
再说了,以后你需要帮忙的时候,直接请中河过来就是了,有我的面子,保管没问题的。”
王副厂长也知道是这种结果,但是看到易中河的技术这么好,关键是还愿意教别人,这种觉悟的人,上哪找去。
虽然王副厂长看着眼馋,但是也没有办法,所以只好作罢。
但是为了打好关系,王副厂长除了和前两天一样的信封以外,还让人拎来了两包东西,和两箱的酒水。
汽修厂里不缺这些东西,并不是每个厂里都有会修车的师傅,有易中河这个技术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所以经常有别的厂子想请汽修厂帮他们提前修车,所以就会给汽修厂送一些他们厂里的特产。
因此汽修厂里,各个厂的特产都有。
今天的活也不多,所以不到九点,易中河就修完收工了。
王副厂长见今天时间还早,就要拉着两兄弟喝酒,但是依旧被易中海给拒绝了。
王副厂长拗不过,只好让人把东西搬过来,绑在易中河的自行车上。
“易师傅,中河,这是别的厂子送的一些特产,你们拿回去尝尝,这三天可是麻烦你们二位了。
要不是你们,我们厂里这些要修的车子,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呢。”
易中海也没有客气,而是说道:“王副厂长见外了,有宁师傅在这,咱们就是一家人,以后有能用到我们兄弟二人的地方,直接开口,别的不敢保证,做个零件,修个车,我们兄弟二人还是没问题的。”
王副厂长等的就是这句话,无论易中海还是易中河都是他们汽修厂急需的人才,虽然不能挖过来,但是偶尔请他们过来帮忙还是可以的。
王副厂长高兴的说道:“那我也不见外了,以后我们厂里少不了有麻烦两位易师傅的地方。”
两兄弟从汽修厂出来,易中河推着车子,易中海在后面跟着。
因为自行车上绑着两箱酒,易中海就没有坐的地方了,总不能坐大梁上吧。
两兄弟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易中海问道,“中河,今儿都腊月二十七了,还有两天就过年了。
这年夜饭你准备怎么安排。”
上一篇: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