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第53章

作者:闻风太白

  当一个专业能力强的演员,而不是一个靠搬运流量的花瓶演员,早晚会经历这一步。

  “客官,您的面来了。”江阳把面碗端到黄垒的餐桌上。

  黄垒起身,对江阳伸出手笑道:“别叫我客官了,先暂时从角色里脱离出来,小伙子,我叫黄垒。”

  “黄垒老师您好,我叫江阳。”江阳用系腰上的布条,擦了擦手,再伸出双手,微微弯腰,恭敬的和黄垒握了握。

  “你哪个院校的?”

  “在读高三,明年应该会参加艺考。”

  “不是科班的?只是个高中生?”黄垒双眉略微抬高一秒,就连音调都跟着高了一分。

  其他人看不出江阳这段表演的精妙之处,他这个北电表演系的研究生导师,还能看不出么。

  演得很收敛,把戏份全部让给那姑娘,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演员才能做到。

  偏偏江阳却是一个高中生。

  “以前跟过组吗,在哪部戏里当过主演吗?”

  “我要是当过主演,也不至于来这里当群演。”

  “哈哈哈,这倒是,那你天赋确实挺不错的。”

  黄垒一下子来了兴趣,他笑道:“有意向来北电吗?”

  “已经报名北电的艺考了。”

  “那正好,我明年会是北电艺考复试的考官,现在正好遇上了,给你出一题,专门针对你的单人表演。”

  黄垒看得出来,饰演女乞丐那姑娘,情绪外放得很厉害,爆发力很强。

  江阳却是收着演的,通过微妙的细节控制和内在张力,来营造饰演角色复杂的情感。

  这种收着演的功力比爆发戏更难。

  比如江阳饰演的面摊老板,在发现杨超跃偷东西,表现愤怒的情绪时,皱眉肌和咬肌是同步激活的。

  业余演员通常只动眉毛。

  在给杨超跃递面时,目光锁定在杨超跃身上,而新人演员的眼神会飘。

  整个过程,江阳的所有微表情都是转瞬即逝,持续时间不超过半秒,非常符合人本身的情绪反应。

  通常新人演员,表演类似于震惊,压抑的情绪,会持续做出好几秒夸张的表情,实际上,对于这种情绪带来的真实生理反应,表情只有一瞬间。

  江阳表现得很好。

  这种克制的表演,往往比嚎啕大哭更直击灵魂。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黄垒很清楚,江阳没有表现出全部实力。

  让这个小伙子放开来演,能演到什么程度?

  如果是一个毕业成绩优异的科班演员,演成这样,黄垒会毫不吝啬的夸赞对方的努力。

  但是一个没有任何演戏经历的高中生,能演到这种程度,黄垒就很想知道,对方的天赋上限到底在哪里。

  “就当是给你提前适应艺考复试氛围,我来和你搭戏,怎么样,有兴趣吗?”黄垒笑道。

  “那是我的荣幸,黄老师,提前感受北电艺考复试氛围。”

  江阳答应下来。

  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机会。

  不论表演的效果怎样,至少都能在黄垒面前刷个脸,明年在北电艺考,多少是有好处的。

  自己没有背景,没有资源,人脉只能一点一点的积累。

  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能不能先等我几分钟,黄老师,我的搭档还沉浸在角色里没走出来,我帮他舒缓舒缓情绪。”

  “是吗?”

  黄垒偏头向杨超跃看去。

  面摊后面红砖墙边蹲着的女乞丐,耷拉着肩膀,咬着下唇,眼泪流淌。

  一眼就看出,这是沉浸在角色里,没有出戏的状态。

  “她演得也挺好的,她叫什么名字?”黄垒问了句。

  江阳说起自己的名字,说得很随意。

  此刻向黄垒介绍起杨超跃,无比认真:“黄老师,她叫杨超跃!”

  黄垒笑了笑,招呼自己的跟拍PD过来,让镜头对着江阳拍摄。

  刚刚杨超跃的表演,那种拼命又倔强的劲儿,像一根细针,冷不丁扎进记忆里。

  以至于一看杨超跃,满脑子都是自己还没长大的女儿多多,对自己撒娇,开心,以及受委屈需要他哄的画面。

  假设自己的女儿多多,长大后在外头拼命,倔强的努力,却连名字都被人记不住,光是这么一想,胸口就闷得慌。

  当爹的,最怕这种假设。

  自己年轻时也是吃过苦过来的,如今既能端着咖啡谈戏剧,也能蹲着吃盒饭种庄稼。

  哪个当父亲的,不希望在外打拼的孩子少走点弯路。

  自己年轻时淋过雨,现在年纪大了,有家庭,有孩子,很多事身不由己。

  可这不妨碍他给正在淋雨的年轻人撑一把伞。

  再次看一眼沉浸在角色里没有脱离出来的杨超跃,依旧能从这个小姑娘身上看见自己女儿的影子。

  这一瞬间,黄垒眼神里,藏着父亲的柔软,以及前辈的期许。

  他对着江阳笑了笑,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来,对着镜头说,告诉大家,这位扮演女乞丐的女演员,叫什么名字?”

第65章 在外打拼,越到年尾越想家

  “杨超跃!”

  江阳这次是对着黄垒跟拍PD的拍摄镜头说的。

  给了江阳一个近景,跟焦员把焦距定格在江阳的上半身。

  摄像机的枪式指向麦克风,和江阳领口的麦克,清晰的收录他的声音:

  “杨是木易杨!超是超级的超!江苏盐城姑娘!还半年成年,以前没有表演经历,第一次在镜头前演戏。”

  “第一次演?”黄垒眼眸亮了一下。

  对于杨超跃17岁的年纪,他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在这个圈子里,混了二十多年,见过太多没成年就演技精湛的演员,这些演员大多都是童星出道。

  像关小彤,赵妗麦,张梓枫,即便尚未参加艺考,演戏经历已经十分丰富,专业能力是肯定过硬的。

  杨超跃和这些童星不一样,第一次表演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实属不易。

  “你确实要引导人家脱离角色。”

  黄垒伸出根手指头,虚点江阳几下,调侃道:

  “人家小姑娘沉浸角色脱离不出来,情绪还不是被你引导的,你俩表演时能量场就不对等,情绪虹吸效应太明显……需要我帮忙吗,需要就直说。”

  “黄老师您吃碗面,稍等一会儿。”

  黄垒点点头:“没事,我等你。”

  说完,还不忘制造这档综艺的喜剧氛围,指着江阳放他桌上的面:“我多说一句,你这面真的煮得太老了,一会儿给你露两手,教教你。”

  同时,心中有些惊异,江阳知道怎么引导演员脱离角色沉浸状态?

  这并非是件简单的事。

  分为生理干预,心理技巧,环境转换。

  引导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可能会导致演员出现情绪反弹。

  影视院校里有对这方面进行系统教学,学会的学生不多。

  通常是科班老师才拥有的能力。

  江阳会怎么做?

  黄垒偏头看着江阳拉着杨超跃,往面摊后头的小巷子里走去。

  他顾不上品尝面碗木碗里的面,凉了就凉了吧,一会儿给宏雷吃。

  黄垒起身,跟着来到面摊后的小巷口,饶有兴趣的看着。

  导播车里。

  严闵看着面前的多画面分割器。

  此刻屏幕上分割成9个画面。

  分别对应着6位MC嘉宾,以及3位飞行嘉宾。

  主画面,是黄垒和江阳的互动过程。

  听见黄垒要考验江阳的演技,严闵微微蹙眉:“黄垒怎么还给群演加戏了,节目流程里,没有这项内容啊,黄垒怎么和宏雷一样,不按套路来。”

  他掏出对讲机,对曹魏街监督的场记说道:“你去提醒一下黄垒,注意节目流程,尽快完成他的主线剧情,和面摊老板以及女乞丐互动的戏份已经结束,黄垒可以离开了。”

  曹魏街场记立刻按照严闵的要求,一路小跑来到跟前,提醒黄垒遵守节目流程。

  黄垒摆摆手,对镜头笑道:“时间还早,主线任务我会完成的,急什么,作为北电表演系的研究生导师,遇到一个好苗子,我不得给我学校的生源贡献绵薄之力吗。”

  说到这里。

  黄垒做了个嘘声的手势,脸色严肃下来:

  “咱们安静点,那个女乞丐沉浸在角色里没走出来,很多演员在演戏过程中,都会无法脱离角色,造成心理疾病,江阳在引导她走出角色,我必须在旁边看着,万一引导错误,没准会引起演员急性焦虑的情绪。”

  导播车里。

  严闵听得有些愣神。

  杨超跃沉浸在女乞丐的角色里,没有脱离出来?

  严敏没有执导过传统的影视作品。

  在执导《极限挑战》之前,主导的项目有《今晚80后脱口秀》,《声动亚洲》,《女神的新衣》,《天籁之战》,都是综艺制作项目。

  对影视行业涉猎不深,但学术训练是和戏剧影视文学相关的,所以对于演员的演技派别也懂一些。

  杨超跃先前饰演的女乞丐,明显用的是体验派的表演方式,以至于沉浸在角色里难以脱离。

  往往这种现象,会发生在影视剧的主演身上。

  剧方通常会拍摄演员难以脱离角色时的表现,当作影视剧的花絮播放出来作为演员敬业的卖点。

  问题是。

  杨超跃饰演的是一个综艺里群演啊。

  他以往知道的综艺里,从未出现过这种现象。

  发觉黄垒不像是在开玩笑,严敏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把小巷里,江阳和杨超跃的互动过程放大。”

  跟焦员调整焦距参数倍数。

  多画面分割器里,江阳和杨超跃的互动过程,占据主画面。

  杨超跃抱着双膝,背靠红砖墙坐在地面上。

  双眸失焦,满是泥泞的指甲,紧紧扣着掌心。

  肩膀一耸一耸的,无声抽泣。

  “黄垒没在开玩笑,杨超跃确实没有走出角色,江阳在试着引导她,这个过程,黄垒还真必须看着,不然没准会出意外。”

  这算是突发情况。

  又何尝不是一个节目爆点呢?

  “把这个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嵌上数字水印,同步到异地加密存储。”

  随着严闵下达命令。

  导播车里的摄影执导,配合着技术导演,在监控其他镜头实施拍摄的同时,通过摄像机遥控面板,把小巷里此刻江阳和杨超跃互动的过程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