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第48章

作者:闻风太白

  由于整条街都是古装群演。

  现代装扮,反而显得很突兀。

  看得出来是节目组的工作人员。

  在组里待了一天,杨超跃已经摸清节目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开拍时,工作人员是不能出镜的,除非是完成很重要的事。

  “阳哥,那个工作人员是干嘛的?是要处理什么事件吗?”杨超跃问身旁正在和面的江阳。

  “MC嘉宾没过来,就不算正式开拍,那人应该是这条街的场记,负责管理我们这些群演的秩序,处理突发情况,现在应该是要交代什么注意事项,认真听。”江阳拍了拍手,不再和面,目光看去。

  “奥奥。”杨超跃也放下手里的小纸条。

第58章 黄垒年纪大,扛得住

  整条街嘈杂声不断,注意到那位场记的人不多。

  他快步来到曹魏街主干道中央,三十出头的年纪。

  马甲上有《极限挑战》的LOGO。

  穿着适应长时间站立的运动鞋,腰间挂着对讲机,举起扩音喇叭,调到高频声调,让声音更有穿透力,传得更远:

  “我是监督曹魏街的场记,大家都停一下,听我说一些注意事项。”

  群演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稀稀拉拉的看过来。

  场记注意到,靠近街头和街尾的演员,并没有注意到这里的动静。

  管理一片区域的群演,经常遇到类似的麻烦。

  导致临时通知落实得不彻底,以至于群演配合不积极,增加突发情况的概率,降低拍摄效率。

  没办法,他个头太矮了,只有一米七,站在场地中央说话,很难让所有人都能注意到他。

  必须找个醒目的位置。

  方法很简单,也是综艺节目组和剧组管理群演时常用的方法,找个既能和所有群演交流,又能让所有群演看见他的制高点。

  上二楼。

  进入旁边的客栈,运动鞋踩着木梯咚咚咚的来到二楼,推开雕花窗户。

  这个位置,可以让整条曹魏街的群演,都能清楚的看见他,方便用扩音喇叭给群演们传达消息。

  “大家停一下,我是负责监督这条街的场记,接下来的话注意听,关系到大家的收工时间。”

  他把扩音喇叭调整到高频声调,循环播放几遍。

  高频声波直接向下传播到群演耳朵里,不会被周围的建筑,帷幔,物料阻挡或散射声波。

  声音听得更清晰。

  十几秒的时间里,所有群演都停下手里的活。

  粮铺,酒肆,客栈里的群演,纷纷来到大街上,仰头看过来。

  整条曹魏街变得安静。

  见状,场记把扩音喇叭,调整到低频重音,宣布接下来的内容:“我刚刚收到消总导演那边的消息,MC嘉宾们已经开始行动了,我们这条曹魏街一会儿要来的MC嘉宾,确定黄垒老师。”

  果然是黄垒。

  江阳心里有数。

  群演们一阵交头接耳淅淅索索的声音。

  “不是说好是王讯吗,怎么换成黄垒了。”杨超跃显然有些不适应,局促的咬了咬下唇。

  “不是换成黄垒了,而是我们面摊的位置换了,原本我们在蜀汉街,和我们互动的MC嘉宾就是王讯,现在换到曹魏街,就变成黄垒了。”江阳解释道。

  杨超跃喉咙滚了滚,握着写满台词小纸条的手,不受控制的抖动几下。

  在客栈二楼半个身子探出雕花窗户的场记,举着扩音喇叭继续说:“黄垒老师和大家互动的时候,说话会比较幽默,逗大家笑,让大家出戏,大家要有个心理准备。”

  “大概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黄垒老师就要到这里来了,大家抓紧时间走走戏。”

  低频重音的扩音喇叭,循环播放三遍,确定所有群演都听清楚后,场记才离开客栈。

  群演们纷纷忙碌起来。

  象山本地公会的群演们,没有受过专业的演绎训练,基本上不会参与和MC嘉宾的互动,也不会有多少镜头,还是像先前一样按部就班的表演,充当人肉背景板的作用。

  而灿星签来的群演们,则或多或少根据场记交代的内容,针对黄垒,临时改变自己的演绎策略。

  有群演推着独轮车卖汤饼。

  有群演扮演蹲在路边石墩上吃煮食的食客。

  有用竹提子量酒的小贩。

  孩童用树枝在沙地画八阵图玩耍。

  游侠儿佩木斧模仿典韦姿态

  牛车轱辘声,饼师敲碗招客声,赌徒掷骰子喝彩声,不绝于耳。

  街道乍一看似乎嘈杂,实则乱中有秩。

  从面摊前经过时,场记拍了拍案板,对正在和面的面摊老板和女乞丐说道:“康导和我特意交代了,你们这对群演,是黄垒老师一会儿一定会互动的,好好表现。”

  “我会好好演的,场记老师。”江阳咧嘴笑道。

  “我把台词都背好了!”杨超跃捏着衣角,语调里却还是带着几分颤。

  场记点了点头,回到街尾,继续监督群演,维持现场秩序。

  “阳哥,我们需不需要针对黄垒老师,改变我们的演绎剧情?”杨超跃忽然问道。

  “确实可以改变演绎剧情,我正有这个打算,因为黄垒喜欢挑毛病,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有针对性的,编排一段更能引起黄垒兴趣的剧情,那样镜头会更多。”

  一听见有更多镜头,杨超跃两眼放光:“阳哥你已经设计好了吗?”

  “确实设计好了一段你出场时,单独和黄垒互动的剧情,如果演得好的话,可以让黄垒措手不及,你依旧是这场戏的主角,但表演的过程,可能会让你觉得没尊严,但是会很出彩,让你有更多的镜头,能接受的话,就和你详细说一说,不能接受的话,我们按照昨天的剧情演也可以,至少不会差。”

  没尊严?

  杨超跃有些愣神。

  在自己心底,有两个东西,极其看重。

  一个是家人,另一个,就是尊严。

  在盐城老家,自己至少有家人。

  在外地,自己没有钱,尊严是自己唯一的底线。

  “不会是要让我脱衣服吧?”杨超跃面露难色。

  “怎么可能,你演的是女乞丐,又不是妓女。”江阳被杨超跃的觉悟逗笑了,说道:“你是我签的艺人,就算有那种戏,我也不会让你接。”

  早知道杨超跃有这觉悟,就算有脱衣服的剧情,也得私底下安排演给他一个人看……等到杨超跃成年的时候。

  现在不行,现在还是个未成年的幼女,过不了审。

  知道不是脱衣服,杨超跃松一口气,阳哥是不会害自己的:“那是要做什么?”

  “需要你主动向黄垒乞讨,需要下跪,至于磕不磕头,看你自由发挥。”

  下跪?磕头?

  杨超跃下意识的抵触,缩了缩肩膀,把手里的台词纸条攥紧。

  江阳接着说:“你的身份是乱世中挣扎求生的女乞丐,你的生活目标是想你自己和你的家人多活一天是一天,所以乞讨时下跪磕头,是你最常做的举动,也是你唯一和黄垒互动的机会,你愿意的话,我们现在就商量怎么编排剧情,然后过几遍戏,半个小时的时间,还来得及。”

  杨超跃微微低下头,看着自己穿着麻裤,打着补丁的双膝。

  跪下去,并不会有多疼。

  在电视里下跪磕头和现实里是不一样的,毕竟看过的很多影视剧,都有下跪的一幕。

  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

  “阳哥,这样做了,真的会有更多的镜头吗?”

  “说实话,我不敢保证,毕竟我不参与节目的后期制作,但是如果演得出彩,大概率至少会多一个画幅占比超过80%的特写镜头,专门拍摄你的面部表情,塑造真实感,捕捉表情反馈,以及至少一个拍摄你全身的近景镜头,强调你的台词张力和肢体语言。”

  杨超跃听不懂什么是台词张力,也不懂什么是表情反馈。

  只知道,这样做,可以有更多的镜头!

  在《极限挑战》这档爆火的综艺里,有独属于自己一个人的镜头。

  在戏里,自己放下尊严的给别人磕头下跪,只要演得出彩,在戏外,自己就可以很有底气的告诉别人,自己是演员杨超跃。

  彻底告别厂妹这个身份。

  “阳哥,我可以的。”杨超跃抬眸。

  “你真的能做到吗?要发自内心的,你的表演流程是体验派,你自己不愿意的话,是演不出那种效果的。”

  “我是发自内心的,不信的话,我现在就给您拜一个!”

  说完。

  杨超跃啪的一声双手合十,对着江阳下跪磕头。

  虔诚得像在祭祖。

  吓得江阳赶紧丢下擀面杖,抓紧杨超跃的肩膀:“别对我拜啊,会折寿的,一会儿对黄垒拜,他年纪大,扛得住。”

  “奥奥,好咧。”

第59章 又是那俩偷懒谈恋爱的群演

  江阳掏出纸笔,根据杨超跃目前的表演特色,给杨超跃增添几段台词。

  由于杨超跃目前是体验派的表演方式,所以设计出来的台词,需要植入与杨超跃真实经历共振的情感按钮。

  并且台词不能密集,每段预留几秒喘息间隙,供杨超跃情绪发酵。

  台词设计好后,江阳把纸条递给杨超跃:“台词不是定死的,大概意思是这样就行,到时候你可以自由发挥,现在我们先走一遍戏。”

  “走一遍戏?”杨超跃有些不明白。

  “走戏的意思就是,进行拍摄前简单的排练,既要保持表演的真实性,也要防止过度消耗情绪,你接下来的表演情绪是外放的,所以你的情绪不能提前消耗掉。”

  “奥奥,明白咧。”

  两人站在面摊边,互相对着台词。

  并没有表演,只是对着空气念词,防止正式表演时情绪透支。

  先是杨超跃主动和黄垒互动的台词。

  念叨台词时,膝盖微弯表示下跪了,额头轻点表示磕头了。

  接着是和江阳的互动。

  激烈戏份走戏时,只走个过程,情绪留在正式表演的时候释放出来。

  杨超跃的哭戏只念台词,不流泪,尽量轻松。

  目的还是不提前消耗掉杨超跃的情绪。

  毕竟走戏不是在排练完美,而是在消灭所有不完美的可能性。

  既保持专业克制,又为正式表演时的火花留出空间。

  江阳和杨超跃走戏几遍,各自对接下来的表演滚瓜烂熟,只等着黄垒到来。

  半个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

  江阳按部就班的在面摊前和面,杨超跃鬼鬼祟祟的在江阳的面摊边转来转去,等着黄垒过来触发剧情。

  看着热闹的街市,听着卖炊饼的吆喝声,漆匠刷子的沙沙声,织布机的咔哒声,杨超跃恍惚觉得自己真成了曹魏街市里苟且偷生的女乞丐。

  “真的已经开始录制了吗,摄像机在哪里?”杨超跃张望周围,脏兮兮的手指抓住自己袖口的布条。

  “看见那家店铺没,二楼那扇关着的窗户后面有个主机位,拍街道全景。”江阳用擀面杖指向店铺二楼。

  杨超跃抬头看去,果然透过二楼窗户的镂空雕花,看见后面夹着的摄像机。

  一看见摄像机,杨超跃忽然就紧张起来:“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