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第58章

作者:院有枇杷树

“北镇抚司贾环,有没有率众私闯荥阳郡王府?”

“有。”

“有没有掐住荥阳郡王脖子?”

“有。”

“事先收到过锦衣卫衙门的指派吗?或者谁暗中指使?”

“都没有。”贾环如实答道。

“荥阳郡王呢?”宦官再问,其余官员神情严肃。

“已将其拘押,快送进诏狱了。”

话音落下,宦官语调森森:

“为何目无法纪,以下犯上,悖逆作乱?”

贾环端坐在椅子上,环顾一众官员,平静道:

“他动摇社稷根基,威胁皇权,别说一个郡王,纵是亲王,锦衣卫照抓不误。”

“狂妄!”诸多官员脸色愤怒。

这便是锦衣卫的作风,嚣张跋扈,仗着天子亲军的身份胡作非为,威慑百官。

如今终于逮到机会!

锦衣卫最年轻的百户,三条丝线?

必须顶格惩处!

借此向朝野彰显三法司威望,打压锦衣卫嚣张气焰!

宦官沉得住气,冷声道:

“动摇社稷根基,威胁皇权,你也真敢给郡王栽赃罪名。”

贾环目视着他,慢条斯理问:

“私藏甲胄、勾结反贼,在公公眼里,都不算威胁皇权?”

审讯室一片死寂。

三衙门官员表情惊骇。

罪极莫过于谋反,而私藏甲胄就是谋反!

贾环从衣襟取出一沓供纸拍在桌上,掷地有声道:

“证据确凿,人证物证都在诏狱,包括那十车铠甲兵器。”

“谁要治我的罪,我即刻去金銮殿击鼓鸣冤!”

宦官拿过供纸,看得目瞪口呆,接着递给御史台官员。

相继看过一遍之后,众人又是愤怒又是失望。

愤怒于荥阳郡王狗胆包天,被几个邪魅女人给蛊惑了心智,做出大逆不道的罪行!

失望在于,不仅没能挫灭锦衣卫气焰,反而让锦衣卫愈加得意。

“细查!”

宦官率先离去,三法司也随之前往诏狱。

一旦落实,非但无罪,倒是桩大功!

审讯室空荡荡,贾环略显疲惫,索性趴在桌上沉沉睡去。

……

荣国府。

“老太太,他回京了!”

贾珍父子火急火燎冲进荣禧堂,兴高采烈道:

“绝对不会殃及贾家!”

贾母双腿盖着羊毛毯子,长松一口气,脸上皱纹也舒展了。

虽说早有所料,但听到好消息还是很喜悦。

只片刻,老太太面露忧愁,叹声道:

“环哥儿呢?”

贾蓉脸庞淤青未消,说话时少了两个门牙,但仍旧咧着嘴笑:

“老太太,京营兵马拘押他前往刑部大狱受罪,这回指定出不来了!”

看着他幸灾乐祸,贾母怒气冲冲道:

“无知业障,两府都是一家子,你得意什么!”

贾蓉低着头,眼中笑意更浓。

你也有锒铛入狱,凄苦受难的一天!

上百种酷刑通通招呼上,打得你生不如死才好!

“回家!”贾珍拉着儿子走了,到了仪门口,笑吟吟道:

“赶紧购置一口棺材。”

……

贾环院子里。

“你担心什么!”

美艳不可方物的少妇指着赵姨娘,嗔骂道:

“东府那爷俩在内阁任职,还是在司礼监掌印,最不济也要在刑部当大官吧?他们知道个屁!”

“巴不得环兄弟受难,稍微听到一点风声,回府就是狂风大作!”

“环兄弟既然敢抓荥阳郡王自有把握,你以为他这六品官、你这七品宜人怎么来的?你以为妾室封命妇这般容易?都是妥善处理每桩差事,旁人挑不出半点理。”

“别人稍一恐吓,你就魂飞魄散,那往后环兄弟不要当差了!”

“你就放宽心,等着他回府罢!”

赵姨娘被她这么一说,哀愁少了许多,拉着王熙凤手腕,“凤丫头,还是你想得通透。

……

大观园引见亭。

贾宝玉听闻消息,又踏起了四方步,对着众姝悠悠道:

“王八脖子没缩,回京受审了,这回真要栽了,都绕过锦衣卫衙门关押刑部大狱,朝廷不让锦衣卫插手,可想而知罪行有多重!”

“东府爷俩猜测,怕是扛不住七天,姊妹们准备挽联香烛烧纸钱,我是兄长,给他剃头刮脸穿寿衣,让他安息去也。”

“胡说八道!”薛宝钗玉颊冰冷,寒着脸道:

“你成天诅咒环哥儿,你还是爷们?”

贾宝玉冷哼一声,加重语调:

“宝姐姐,怪只怪他自己在外面不知收敛,惹出多少祸事,这回锦衣卫兜不住了,直接在刑部受审,一个锦衣卫百户不押诏狱却关刑部,他还有命出来吗?”

说完看向林妹妹。

见林黛玉揪着手帕眼眶通红,泪水在雪白脸蛋流淌,如一朵娇嫩的花儿凋谢。

贾宝玉又是嫉妒又是心疼,大声保证道:

“他伪善霸道,这也算自食恶果,林妹妹,你就不要再被他迷惑了,赶明儿我提盒膳食去刑部大牢探望,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林黛玉伤心欲绝,孤零零离去。

一想到那晚环哥儿背着她温柔体贴的样子,站在山巅俯瞰神京城意气风发,再听到环哥儿锒铛入狱的噩耗,她心里就隐隐作痛,泪水根本就止不住。

第66章 教子有方,王夫人激动!

翰林院。

作为朝堂最清贵的衙门,官署内外包括匾额楹柱,都透着浓浓的书卷气。

进士之身是多少读书人求而不得,每届科举殿试,唯有最卓越的那几个人能进入翰林院清修。

非翰林不入内阁,这里面其貌不扬的士大夫,或许就是未来的内阁首辅,俗称宰相。

砰!

几个翰林将狼毫笔甩在案桌,推开金色卷轴,义愤填膺:

“这诰书撰拟不了,有违礼制!”

一个太监作揖道:

“这是宗人府的意思,贾百户缉捕祸国反贼,铲除宗室毒瘤,应该重赏。”

“绝不撰诰书!”翰林语气坚决。

七品封号终究只是敕命,现在竟然要册封五品诰命?

简直荒唐!

太监摇头苦笑。

首先是锦衣卫衙门太特殊了,不领朝堂荣衔虚职,内部有升贬考核,不受内阁吏部掣肘。

这便导致锦衣卫立功,朝堂向来册封其母、其妻为命妇,命妇品级视功劳而定。

原本手续简单,可贾百户的情况又太复杂。

年仅十七岁,未娶妻很正常,但他是庶出!

倘若朝廷赏赐其嫡母,那不是恩泽,是变相使坏,让贾百户心中有怨。

但赏赐生母,又违背礼制。

可有功不赏,怎么激励锦衣卫向皇权誓死效命?况且还立下大功!

“请回。”翰林态度强硬。

陡然。

廊道响起沉重的脚步声,一个身着红色蟒爪官袍的老太监负手走来。

“见过魏公公!”

几个翰林赶紧作揖行礼。

这位可是随堂太监,在司礼监的权势能排进前八!

“参见魏公公。”宗人府内侍扑通跪地。

魏随堂丢下一句话就离开了:

“万岁爷说了,赤胆忠心,以为社稷,有功该赏。”

翰林们垂头丧气。

帝王口含天宪,他们不敢再坚持。

最多最多五品诰命,否则整个翰林院都要上书闹腾。

宗人府内侍告辞离去。

上达天听了!

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是宗族郡王,而且勾结白莲教,参与运输甲胄兵器,谋大逆之罪!

……

荣国府。

“抬进来。”

贾蓉前头指挥,身后八个仆役抬着一口崭新的棺材,暂时放置在王夫人隔壁的耳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