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第257章

作者:院有枇杷树

其余人兴许会顾忌会恐惧,但贾环绝对会义无反顾地背叛大乾,届时北凉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所以不能动贾家。

朝廷要安抚,看贾环反应再做应对。

景德帝注视着内阁首辅,沉声问:

“那封痛斥奸佞不孝的奏疏,署名者是谁来着?”

杨首辅回忆片刻,听过御史提及,回禀道:

“宁国府贾珍,他是贾家族长,一人代表贾家署名。”

“另外荣国府贾……应该是叫贾宝玉,陪同上衙。”

景德帝大声催促:

“让他们火速觐见!”

……

一个时辰后。

贾珍贾宝玉走在皇城御道。

两人惴惴不安,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的大场面,一个个权势步伐急促,一个个高官脸色阴沉,数位蟒袍太监冷冷注视着他们。

“大祸临头了……”贾宝玉喉间发紧,大脸盘苍白如纸,颤着手扶正紫金冠。

大脑昏昏沉沉,不知不觉被引入御书房。

窥视龙颜,威严尊贵,神圣至高!

两人扑通跪地,大气不敢喘。

景德帝压抑怒火,尽量心平气和:

“起身!”

两人战战兢兢,嗓音沙哑颤抖:

“叩谢万岁万岁万万岁!”

景德帝俯视二人,沉声道:

“贾环无能无耻,是其一人所为,不会牵连两门国公府,也不会连累女眷。”

贾宝玉如逢大赦,内心狂喜。

九五至尊金口玉言,岂会反悔?

贾珍同样喜不自禁,赶紧叩拜谢恩。

景德帝看了贴身太监一眼。

太监递上一张宣纸,上面一行行楷字。

景德帝肃声道:

“尔等背诵宣纸内容,竭力劝说贾环亲眷。”

“让她们去信,催促贾环立刻归京,停止一切忤逆之举。”

停顿许久,景德帝掷地有声道:

“君王一言九鼎,朕跟贾家保证,战败之罪不会牵连家族!”

贾宝玉如闻天籁,亢奋至极道:

“草民贾宝玉一定不会辜负圣上的期盼!”

景德帝审视他片刻,颔首道:

“可造之材,朕会予以重用,暂且退下!”

轰!

贾宝玉浑身颤抖,近乎要喜极而泣。

予以重用!

他终于不需要继续蛰伏了,他能一鸣惊人!

两人谢恩告退,景德帝面色森然,一掌拍在御案。

只要贾环走出北凉,帝王不需要说话,天下人都会把贾家撕碎。

从头到尾都在侮辱整座天下的心智,世上岂有如此无能无耻之獠!

愚蠢出击,屡败屡战,败完北凉士气开始酝酿阴谋,全然不在乎疆土安危,这样的臣子放在煌煌青史都是排得上座位的奸臣!

第277章 大乾重臣瞠目结舌,这是何等辉煌壮观的战争?

下午。

司礼监衙门。

数位权宦伏案披红,蟒袍太监来回忙碌。

陡地。

“北凉急报!”

一位内侍火急火燎,呈上两封帛书。

署名赫然是穆守恩。

司礼监随堂太监,也是北凉监军。

四位权宦闻声而来,掌印太监展开帛书,抑扬顿挫道:

“北凉大捷!”

“大势覆压,贾镇抚使力挽天倾,率领北凉大军屠戮七万三千六百二十一个蛮夷,未留俘虏,缴获十二万匹战马,十七万头牛羊。”

砰!

掌印太监突然将帛书砸在案牍长桌,气得火冒三丈:

“穆守恩也被威胁了?这个罔顾皇恩,丧尽天良的狗奴才!”

其余三位权宦同样怒不可遏,脸色铁青。

穆守恩的战报,比戚善果更加夸张离奇!

细致到六百二十一颗头颅,十二万匹战马,十七万头牛羊!

威慑天下的北莽铁骑连后勤补给都不要了,这是崩溃到何种地步?

九边重镇还未驰援,就凭北凉勉力据守,一下子从深渊攀至山巅,可能么?

不,是可笑至极!

秉笔太监面色沉重,嘶声道:

“穆守恩要么被威胁,要么甘愿从獠,贾环这奸佞到底许诺了他什么?”

“北凉边境三驾马车,总督张玄基惨遭软禁,戚善果和穆守恩同时卑躬屈膝,北凉局势完了!!”

话音落罢,诸位权宦表情难堪,忧心如焚。

上呈御览,势必被万岁爷骂得狗血淋头,同时让朝野陷入恐慌之中。

官署幽静如空山幽谷,漏刻滴滴答答。

掌印太监心烦意乱,恨声道:

“姓贾的,你不怕挫骨扬灰么?”

“还有江指挥使江大人,姓贾的本就一败涂地了,何必再落井下石,逼他歇斯底里?”

说这话时,权宦语气满是抱怨。

贾环已经是一头人人唾弃的困兽,愚蠢无能三战三败天下皆知,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个人除了还活着以外,其余一切都葬灭了。

你江无渊还要当众揭开他的遮羞布!

纵使是老天爷运势眷顾,贾环不费吹灰之力白白捡了一个皇子人质,他间接解救北凉是既定事实,板上钉钉的功劳。

如今朝野将其骂得体无完肤,贪天之功无耻欺骗,连天下锦衣卫都不屑于欺世盗名之辈!

这让贾环无地自容,唯有张开獠牙反扑!

打不了北莽蛮夷,难道还恐吓不了北凉边卒?

秉笔太监目眦欲裂,愤声道:

“北莽蛮夷侵占疆土,咱们大乾在北凉内战,那就成了遗臭万年的笑柄了!”

这种可能越来越大!

软禁一驾马车,拉拢两驾马车,贾环这个社稷奸佞肯定控制了绝大部分的边卒悍将。

待九边重镇抵达,势必会有一场血腥战争。

而北莽正踏破疆土,张开血盆大口。

念及于此,司礼监诸位权宦手脚冰凉,不敢细想这场灾难!

一切的源头都是让贾环这种窝囊无能又狂傲悖逆的东西来督管兵符!

就在此时。

一个蟒袍太监急忙传话:

“内阁来人!”

六个紫袍玉带的中枢辅臣整齐划一地踏入官署。

司礼监权宦一言不发,看向权力争夺的死对头们。

首辅大人率先打破沉寂。

久经风雨的老人目光灼灼,一字一顿道:

“兵部王尚书来了急报,密信内容与戚善果所言相差无几!”

其余五个辅臣神色凝重,各个思绪万千。

朝廷委派兵部尚书挂帅,接管北凉军务,整理烂摊子等着九边重兵,王尚书还在陕西!

王尚书也恬不知耻,帮着编造一个天方夜谭的战报?

可能吗?

然而听到这话,司礼监权宦们面色大变,心绪跌宕起伏。

掌印太监连忙说道:

“司礼监刚刚收到北凉监军穆守恩的战报,一模一样!”

这一刻,内阁诸公满脸惊疑。

“廷议大殿!!”杨首辅声若洪钟,阔步而去。

众人不敢怠慢,脑海里闪过各种猜测,一行人浩浩荡荡奔赴廷殿。

……

庄严肃穆的大殿。

景德帝端坐御座,脸色变幻莫测。

太上皇来回踱步。

兵部尚书信誓旦旦!

但这一切完全是天方夜谭!

战报惊天骇地,颠覆了从军者的认知!

势必发生在正面战场上。

大乾社稷,哪个名将能缔造这场战役?

纵然他拖着凋敝之躯御驾亲征,可北凉就这点兵力,除了据守以外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