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第250章

作者:院有枇杷树

她反复念叨着这句话,残酷现实仿佛一个巨大的巴掌,狠狠甩在贾氏族人的脸上。

两国交战,奉命镇守边疆,竟然做出一个荒诞可耻的决定,一错再错,死不悔改!!

“环儿,你……你对不起贾家列祖列宗啊,他们曾在这片战场奋勇杀蛮,为贾家立下基业。”

“祖母知道你一路走来很艰辛,祖母打心里没有怨你,可你摧毁了祖宗荣耀,你是社稷的罪人啊……”

贾母嗓音哽咽,陷入悲痛之中。

贾家最大的骄傲就是军功,是一位位疆场大将,无论百姓怎么看来神京城贾氏,贾氏没有愧对百姓。

可这一次,贾家要沦为耻辱,过往荣耀荡然无存!

没有奇迹没有反转,就是连续败了三场,既定事实已经传遍天下!

荣禧堂外,贾宝玉头戴紫金冠,倚靠在檀柱上洋洋得意,对着贾赦贾蓉小声嚷嚷:

“给赵括提鞋都不配!!”

“人赵括纸上谈兵,好歹饱读兵书,腹有雄韬伟略,只是幻想中的战场跟现实不一样。”

“那厮却是兵法不看,兵书不翻,比赵括还狂妄!!”

贾赦贾蓉很反常地没有幸灾乐祸,反而是愤怒滔天。

身为贾家嫡系,看着贾家族人在战场上丢尽脸面,谁能高兴得起来,贾家还要脸吗?

以后但凡说一声我贾家老祖宗怎么怎么样,换来的就是口吐唾沫,出了这样的不孝败类,还配称武勋之家?

“狗畜生,你不会打仗逞什么能耐,你真的太丢人了啊!!”

贾赦满脸铁青,独自前往宁国府祠堂向祖宗烧香。

仆役火急火燎赶来,满脸沮丧道:

“宝二爷,宝二爷,国子监士子围堵东西角门,辱骂贾家摘下武勋的门匾,甚至造谣贾家编造兵书,祸害子孙。”

贾宝玉神清气爽,却故意唉声叹气:

“骂吧骂吧,事实如此,还不准外人说实话?还要堵住别人的嘴巴?”

“我出去主动请缨,让我为国而战,让我扞卫贾家荣耀。”

贾宝玉闲庭信步,赶往荣国府角门。

这一次,没有任何意外,他可以尽情享受着外人对仇人的辱骂之语。

被运势眷顾的小人终将暴露自己的真实水平,我贾宝玉从始至终都没有看错他!

命运飓风将这头畜生吹到不属于他的高度,这回天下苍生都看清楚了——

愚蠢的军事废物!

这样的虫豸就得接受天下审判!!

……

院子里。

三败三战的惊天噩耗,众姝相顾无言,只觉内心压抑。

其实她们只想看到环哥儿归来,陪着环哥儿说笑用膳,可现如今,环哥儿能承受如此巨大的打击吗?环哥儿那么骄傲的一个人,还有以往的意气风发吗?

林黛玉抿着唇瓣,低声说道:

“朝野都说了,古之名将都很难守住,更何况环哥儿被中枢硬生生推上主将之位,与其钝刀子刮肉,他拼搏一把有何不可?”

可说着说着,自己就眼圈通红,几欲落泪。

也许她都很难说服自己,环哥儿为什么会再打第二仗,打第三仗。

众姝情绪低落,她们同林妹妹一样,不管外面怎么辱骂,她们始终视顶天立地的英雄,可此事过后,环哥儿的内心该经受何等煎熬。

“败了就败了,打仗哪有不输的道理。”

赵姨娘大声嚷嚷,独自走进暖阁,她只盼望着环儿早点归来。

第270章 孤注一掷,不是守住而是屠杀!

恐慌氛围笼罩整个北凉大地,一片萧瑟凄凉。

葫芦口关隘,旗帜高高飘扬,而一旁的老卒垂头丧气。

任谁都能看出来,贾镇抚使完全不通军事。

把战争视为江湖。

江湖死斗,一拳而已。

可战争是棋盘啊!!

上面有密密匝匝的棋子,每一颗棋子都很重要。

“俺佩服贾大人。”

一位老卒由衷笑道。

其余老卒重重点头。

事实摆在眼前,贾大人是一个败将,说难听点,无能愚蠢的主将!

但贾大人又是最好的战士!

每一战他都勇猛无双,不仅疯狂屠戮蛮夷,还能护住身陷险境的士卒!

“如果他不是主将,那该多好。”老卒暗中喟叹。

远处的主将营地。

戚善果和蟒袍太监陆续赶来。

戚善果面色憔悴,眼底满是失望之色,可还是恭敬抱拳:

“贾大人,该据关而守了。”

一旁的蟒袍太监神情麻木。

三战皆败,士气荡然无存,纵然死守也守不住几波攻势。

愚蠢的军事战略助长了蛮夷战意,同时彻底摧毁了北凉军心。

这位社稷笑柄应该没脸返回京师了。

贾环一如既往地冷静,平静道:

“葫芦关出击,其余关隘据关而守,严格执行命令。”

戚善果脸庞肌肉微微颤动。

执迷不悟,还要继续出击?

但圣旨没有到手之前,贾大人还是战事主将。

戚善果迟疑许久,诚恳地说道:

“贾大人,你曾经是凉州百姓心目中的盖世英杰啊,如今葬送声名,何必再执拗呢?”

这是肺腑之言。

败仗不能毁灭名声,但因愚蠢而导致的溃败,足以身败名裂,接受煌煌青史的审判。

贾环凝视着他,缓缓说道:

“听从命令。”

戚善果苦笑一声,抱拳离开。

末了留下一句:

“关隘沦陷,我戚善果自刎殉国!但贾大人昔日辉煌,在我眼里烟消云散!”

蟒袍太监也跟着离开,他可不愿自尽,反正由社稷之耻承担一切罪孽,也必须是姓贾的担责!

贾环沉默许久,率领亲信踏出军营。

一个时辰后,战鼓鸣响,杀气震天。

……

……

深夜,草原月明星稀。

鞑营军帐。

十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坐在圆桌两旁。

为首者金发碧眼,来自王族阿史那氏的主帅。

其余将军皆是来自黄金家族。

主帅深深皱眉,困惑道:

“其余关隘溃败,攻破只需三天,可今日下午,他还是率兵踏出葫芦关。”

“那大乾镇抚使究竟有何目的?”

一个络腮胡大将奇怪道:

“而且这一回,他并没有撤退,追击了足足三十里。”

说罢重重挥手。

两人走进大帐,各自抱着一个箱子,里面装着一件件黑色利刃。

络腮胡环顾左右,肃声道:

“儿郎打扫战场,沿途都捡到黑色利刃,难道是汉奴在做记号?”

众将沉默。

姓贾的肯定没有军事战略,怕就怕兵行险招。

可汗冕下每天都来一封急报,催促儿郎们攻破关隘,用一场旷世大捷让上都城载歌载舞。

不能拖太久,等中原九边重镇驰援了,再想踏入疆土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主帅把玩黑色利刃。

突然!

他想到什么,起身走向墙壁。

他死死盯着眼前的军事舆图,冷笑道:

“这汉奴想故技重施!”

众将霍然起身,同时看向舆图。

葫芦口离北莽后营最近!!

再联想此人沿途做记号……

难道真想来第二回?

“卑鄙无耻的东西!”络腮胡好似遭受极大的侮辱,痛骂道:

“吃过大亏,还能让你如意?”

后营防御森严,每隔三里都有数位武道大能。

最重要的是,营地没有可汗血脉!

退一万步讲,纵然又有皇子被擒,北莽会退兵吗?

绝对不会!

宁愿眼睁睁看着他丧命。

此一时彼一时,这一次,有檄文有战书有意志力,必须拿到战利品。

主帅神色凝重,左右踱步,寒声道:

“不可不防啊,上回是他一个人,这回可能带许多身法诡异的汉奴,甚至是葫芦口的军队。”

“后营大乱,又是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