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58章

作者:天不负01

  1977年11月出台的户籍政策,给城镇商品粮户口和农业户口之间划上了一道天堑。

  而京城,魔都,津城这三个城市的商品粮户口,跟其他城市比,又在天堑的上面继续加了好几道天堑。

  前世看到很多年代文里那些主角轻轻松松从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李长河还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现在真实研究了以后,他觉得全都是扯淡,尤其是京津海三地的户口,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1977年新出的《户口迁移规定》几乎锁死了所有农转非的渠道。

  以婚姻为例,以前孩子的户口随母亲户口迁移,但是77年的新规定明确说了,农村户口跟城镇户口人员结合的婚姻,生育子女一律农村户口。

  也就是说即便是李晓君转成商品粮户口,她的女儿也只能是农业户口,不能跟着她成为城镇户口,陈爱国也只能继续维持农业户口属性,变不成城镇户口。

  除非陈爱国变成残废,然后家里亲属全死光了,丧失自理能力,只能靠李晓君照顾,这种可以。

  此外,去年还规定,农业户口人员一律不得无故脱离劳动,一经发现,永远取消户口迁移资格。

  像陈爱国这种正常来说,只能是开具介绍信证明送老婆来学校,送完之后他得立刻返回农村,不能随意出来,得继续留在农村干活。

  要是他偷偷滞留京城,当地遣返不说,GA会立刻取消他农转非的资格,一辈子留在农村,再也没有转成城镇户口的机会。

  当然,有人说可以通过职工招录获得京城户口,但是李长河在研究了条件之后,只能说你想的太简单了。

  这个年代,职工招录优先城镇户口,想农村户口录取也行,一个是有特殊职业技能,另一个就是拿过全国劳模。

  特殊职业技能就是比如说开车,这个年代就是特殊职业技能。

  李长河倒是会开车,可问题是这个年代,他去哪里弄车教陈爱国呢?

  这两个,哪个都很难实现,而且即便有技能或者劳模荣誉,你想农转非还有一条就是得靠留京指标的。

  也就是说,符合了政策还不算,你还得等到有空余的指标才行。

  如今全国的指标数据,是不超过当地非农业人口的1.5%。

  京城农转非的指标不是没有,可是这个指标数额太少,尤其是今年,光大学生就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他们能留城农转非的名额就是从这个指标出。

  剩下的另一部分分给各单位,但是各单位也只有举荐权,最后的审核权在GA,GA有专门的户籍民警,实地考察,确认你的真实状况。

  而且GA还不是自己审核,要跟粮食,劳动,人事,民政等多个部门联合审批,只要有一环不通过,就没戏。

  也难怪未来为了回城会那么多离婚的,因为这年头回城难度确实大,尤其是京津海三地。

  不过李长河估计这种天堑难度大概也就持续一两年,毕竟随着大规模的人员回城,这种锁死渠道的方法根本不可取。

  而且他记得八十年代以后农转非好像就没那么严格了。

  “等你结完婚,我就回去。”

  陈爱国这时候瓮声瓮气的说道,他没想到,丈母娘沈玉秀还帮他安排了工作。

  带着李晓君一家来到了四合院,给引荐了一番之后,李晓君一家就打扫起了另一间厢房。

  另一间厢房跟李长河那个屋一样大,也有床桌子什么的,只要收拾干净了,直接铺床入住就行。

  李长河又把自己屋里的炉子搬到了这屋,接通烟道,帮李晓君一家收拾好。

  然后,李长河就离开了。

  一眨眼,时间来到了1978年的2月19,距离李长河开学没几天了。

  这一天周末,宜结婚,安床,祈福,求子。

  一大清早,李长河和朱啉就拿着早已经准备好的各种材料,然后去了中关村公社。

  这个时代结婚登记的地方在G委会下面各大公社,公社里面有专门的婚姻登记员。

  但是实际流程并不是说去了就登记这么简单。

  这个年代的婚姻登记,要婚姻登记员和计划生育,妇联,G青团等部门共同审查,包括晚婚年龄这些。

  不过李长河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朱啉更不用说,妥妥的晚婚了。

  两个人的登记很顺利,就是结婚证跟李长河后世想的不太一样,也没有贴照片的地方。

  上面只写了两个人的名字和年龄,然后就是时间。

  这年头,结婚证还不是全国统一,各地有各地独有的结婚证。

  领完证之后,李长河跟朱啉此刻就结成合法夫妻了。

  从公社走出,李长河看着自己手里的结婚证明,再看了看旁边的朱啉,李长河此刻好像在梦幻中一样。

  前世大名鼎鼎的女儿国主朱啉,今天终于成了他合法的妻子。

  这感觉,真的是太棒了!

第76章 芙蓉帐暖度春宵!

  京城,大北照相馆,也是多年的老字号。

  李长河跟朱啉穿着崭新的衣服走了进去,然后取走了两个人的第一次合照。

  这年头取照片得等冲洗,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好在赶在这一天出来了!

  李长河看着这充满年代感的照片,没看几眼,就被朱啉拿过去,然后小心翼翼的塞进了自己的包里。

  “走啦,回家!”

  看李长河还愣愣的在那里站着,朱啉冲他俏生生的说道。

  “哦!”

  看着身旁的朱啉,李长河此刻,总有一种不太真实的参与。

  等回到家后,家里的热闹才冲散了他那种虚幻。

  其实一开始,李立山和朱教授两个人商量的,婚礼尽量还是简朴,毕竟现在到底什么风向还不好说。

  不过即便是简朴,两家来的人依然很多。

  李晓君一家,还有沈君诚一家都来了,当然沈君诚没来,这哥们已经又回乡下了。

  楼上朱啉家里也来了一些亲戚,李长河跟着朱啉上去,伯伯舅舅的认了一大堆。

  朱啉的外公外婆没来,他们俩都在疗养院,等回头李长河跟朱啉再一起去看他们。

  这也是李长河第一次见朱啉家里的亲戚,比起老李家来说,确实人丁兴旺。

  遗憾的是,朱啉的姐姐姐夫没有赶回来,据说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除此之外,时不时地还有一些邻居来给两家贺喜。

  毕竟这是京城工业学院的教师家属院,周围住的可都是李立山和朱教授的同事。

  很多人还给包了红包,不过都被李长河婉拒了。

  一句话,革命婚礼,不收红包!

  现在又不兴跟后世一样结婚有账房先生,能把红包记账。

  收下了红包,万一有人去举报,还是很严重的问题的。

  所以在这一点上,李长河跟李立山和朱教授的观点是一样的,红包一律不收,反正他们也不缺钱。

  中午,一群人来到了学校的食堂。

  虽然是周末,学校里面的人也不少,并没有多少学生外出。

  不过李立山定的时间稍微晚了一些,跟学生们吃饭的时间错开了。

  要的菜也没有铺张浪费,就是这个年代常规的几样配置,不高也不低,很大众化。

  这个年代也没有什么婚礼仪式,李长河跟朱啉两个人只是胸口前面别了一朵红花,然后在食堂里面,挨个给亲朋好友敬酒。

  身处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他们两个也没什么同龄人,在场的基本上都是长辈,所以也没有几个闹腾的。

  事实上,这个年代城市的婚礼,反倒没有农村热闹,也没有那么多仪式感。

  期间也有不少学校的人过来庆贺,包括李立山他们的领导,同事,乃至他们的学生。

  不过很少留下吃饭的,基本上都是说几句恭喜的场面话,然后沈玉秀给他们抓点瓜子花生的,或者分几块糖,人就离开了。

  因为是在学校食堂,李长河和朱啉两家的亲戚也没有放开喝酒的,基本上都是浅尝辄止。

  公共场所大家都很注意影响,很多事情前些年都形成习惯了。

  吃饱喝足之后,一群人散场,有的回了自己家,有的继续回他们两家说说话。

  李长河跟朱啉还是得回家跟着忙活,一会跟这个说说话,一会回答一下另一个的问题。

  一直忙碌到傍晚,亲戚都走了,两家才安静了下来。

  晚上,朱教授跟刘淑婉也是在李长河家里吃的,主要是楼上楼下,中午又带回来一些剩菜,这个年代可不兴浪费。

  吃饭的时候,丈母娘刘淑婉拿出了一大摞大团结。

  “长河,琳琳,今天一整天也没顾得上给你们。”

  “你们这结婚啥也不缺,我们也没什么可买的,我跟你爸直接给你们两口点钱,以后拿着过日子吧。”

  另一边沈玉秀同样也是拿出了一摞,笑着说道:“我们跟你爸妈一样,都商量好了。”

  “一家三千,不多也不少,这些钱你们拿着爱买什么就买什么。”

  李长河跟朱啉的结婚,没啥彩礼,也没什么陪送,什么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什么的,统统没有。

  主要是他们这个住宿条件,在现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高端了。

  李长河家里的很多家具,本身就是父母放回来的时候新购置的,都可以说是新的。

  李长河跟朱啉领结婚证的时候还领了一张家具票呢,可以凭借着这张票去百货商店买一件家具。

  两个人都没去买。

  朱啉那边,刘淑婉除了帮他们换了些新被子之外,也没什么可添置的。

  所以最后,只能给钱。

  “谢谢爸爸,谢谢妈妈!”

  李长河也没矫情,将两沓钱收了起来,然后放到了朱啉的手中。

  从今以后,他们家就是朱啉管钱了。

  一家三千,两家六千,加上李长河手里存的四千多。

  今天,李长河,不对,是朱啉,妥妥的升级成万元户了。

  晚上,李立山和朱教授很开心的又喝醉了,这一次沈玉秀和刘淑婉也没拦着。

  李长河把两个爹分别送回屋里,等回到家里的时候,客厅已经空荡荡了。

  显然人都清楚,今天晚上李长河和朱啉还有最重要的事情没做呢。

  那就是洞房!

  等李长河回到屋子里的时候,朱啉已经坐在他的屋子里了,只是此刻的她似乎有些紧张,一个人安静的坐在那里,低着头。

  “怎么了?”

  李长河走过去,坐在了朱啉的身边,轻声的问道。

  朱啉身形一颤。

  “我我有点紧张,长河。”

  朱啉低声的说道。

  洞房花烛夜嘛,她也是二十五年来第一次啊。

  “那让我先抱一会,就不紧张了。”

  李长河又不是初哥,他这会是一点都不紧张。

  坐在床边,轻轻地将朱啉揽在怀里,这次朱啉没有抗拒,柔顺的跟个小猫一样,两个人就安安静静的抱着。

  不过仅仅片刻之后,李长河开始低头,一步步的开始攻城略地。

  而朱啉这一次,没有丝毫的抵抗。

  “长河.关灯!”

  到了后面,朱啉低声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不过这种时候,李长河怎么可能去关,黑暗中怎么能看到最真实的陛下呢!

上一篇:巡山校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