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526章

作者:天不负01

  打开门,家里黑漆漆的,没有丝毫的亮光。

  还是没有人!

  李长河也没在意,一个人回到了卧室,然后安静的睡了过去。

  这一天连赶路带跟廖老交谈,他已经很乏了。

  一觉睡到天明,等李长河睁开眼的时候,外面天已经大亮了。

  李长河起床穿好衣服,洗漱了一下,看了看时间,已经八点多了。

  收拾了一下之后,进厨房里,给自己随意下了一碗面,简单的吃了点之后,李长河随后下了楼。

  今天他得回学校一趟。

  下了楼,李长河没骑自行车,毕竟这大冬天的,骑自行车那就是找罪受。

  而是来到了路口,坐上了去往北大的公交车。

  当再次站在北大的小南门的时候,李长河还是有些感慨。

  此刻的小南门,进进出出的不少人,不过李长河眼熟的却没几个。

  算下来,这已经是他大三下学期的末端了,等明年,他就大四了。

  也不知道班里,还有多少人在。

  一路走进了北大,李长河身上的军大衣立着领子挡着半个脸庞,主要是防风。

  走过石舫的时候,大冷天里,一群青年男女依旧站在那里,迎着寒风,热情的朗诵着诗歌。

  李长河驻足听了听,随后微微一笑。

  朗诵的好像是《致橡树》。

  可惜,这一群学子年龄上看着跟李长河差不多,但是里面却基本上没有几个熟人。

  显然,这大概率都是前两年考进来的新生。

  “同学?”

  “同学?”

  就在李长河离开了石舫,走了没多远,旁边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女子这时候招手拦住了他。

  “嗯?有事吗?”

  李长河看着拦下他的女子,好奇的问道。

  对方则是好奇的打量着他:“同学,有没有兴趣为国家医学做一下贡献?”

  “来我们血战献一下血怎么样?”

  “献血?”

  李长河有些诧异的看着她。

  对方则是热情的说道:“是啊,你知不知道,咱们去年医学上有了突破,单采血浆技术得到了突破,现在正在全国各大高校和单位进行采集验证。”

  “您放心,咱们这技术非常正规,不会有任何感染风险,而且采集一次,会有对应的营养费补贴。”

  “你也知道,咱们是血液用品大国,很多时候人民生病都需要用到血液.”

  对方呱啦呱啦的冲着李长河说着。

  李长河则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采血?”

  李长河此刻开始努力回忆了起来,他总觉得,这事好像特别大,到底是因为什么来着?

  “同学?”

  看李长河站在那里一直没反应,女子摇了摇头,随后转身离开。

  毕竟是新技术,有些人不愿意,也不强求。

  而李长河站在那里,则是一直回忆着,到底是什么来着,跟血液有关?

  艾滋?

  不对,现在米国那边艾滋都还没发现了,那好像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

  是.

  忽然间,脑海中一道亮光闪过,李长河一下记了起来。

  乙肝!

  没错,是乙肝!

  八十年代,国内爆发的乙肝传播,好像就是因为采血?

  李长河一下回忆起了脑海中的记忆,他没有经历过这些,但是记得前世隐约看到过,八十年代爆发了乙肝传播。

  而因为采血带来的血浆经济就是导致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

  前世他村里有个同族,就是乙肝携带者,后来创作年代文资料的时候,隐约也查到过这些。

  但是这种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记忆深刻的事情,以至于以前从没记起来。

  而今天,突如其来的采血邀请,一下唤醒了他的记忆。

  李长河没有继续去血战,而是皱起眉头,思索起了这件事,到底该怎么搞。

  现在才80年,李长河觉得如果干预的话,感觉其实是有机会的。

  可是到底该如何干预呢?

  写文章提醒?

  李长河思索了一下,又摇了摇头。

  这个路子没戏,因为医学是比较严谨的学科,不是你写个文章写出来就能影响上面决策的。

  找疫苗?

  还是?

  就这么一路思索着,李长河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他的宿舍。

  宿舍里,林一夫正坐在书桌前面,似乎认真的在书写着什么。

  听到门开的动静,林一夫抬起头,看到门口的李长河,脸上微微错愕。

  “长河?”

  李长河这时候才从沉思中反应过来,看到林一夫坐在那里,笑了笑。

  “老林,你这没去上课?”

  林一夫这时候开心的站了起来,看着李长河:“你这老是回来搞突然袭击啊。”

  “前段时间你是不是也回来了,我看桌子上你的书被动了,不过后来我问海文他们,他们说你接着就走了?”

  李长河这时候记了起来,上次自己回来,上了几节课然后就被叫走了。

  “对,有点事,没呆住就走了,也没顾得上见你。”

  “不过这次你看,这不是见上了嘛!你这忙什么呢?”

  李长河岔开话题问道。

  林一夫这时候冲着李长河招了招手,然后把他拉到了桌子旁。

  “你还记得之前我不是跟你说过,一些欧美的知名教授来咱们学校演讲吗?”

  “前几个月,去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先生就来了,学校安排我做他的翻译。”

  “这是他走之前,给我留下的一些西方经济学最新著作,我正在看呢,想着顺便能不能翻译出来。”

  林一夫这时候满是欣喜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闻言有些惊讶:“是嘛,那确实是好东西,等你翻译完了,我也看看。”

  “没问题,不止如此,舒尔茨先生还邀请我,去芝加哥大学深造,他觉得我应该去米国那边继续攻读博士,长河,你觉得呢?”

  林一夫这时候继续兴奋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笑了笑:“好事啊,你打算去?”

  林一夫这时候忽然间尴尬地笑了笑。

  “我是想去,但是现在不太适合。”

  “你知道的,我是不可能获得公派留学的名额的。”

  林一夫自家人也知道自家事,他身份特殊,不管怎么说,公派留学这种名额,是不会落到他的身上的。

  “这倒也是。”

  “不过我觉得你也不用着急,你在北大读的是硕士研究生,可以先把这边的硕士读完。”

  “说不定再过段时间,政策会更放开,到时候说不定你就能去了。”

  李长河笑着说道。

  林一夫点点头:“是的,长河,我也是这么想的,等这边硕士读完,我看看能不能申请出国。”

  “其实我出去,还有一个考量,我妻子和儿子想来这边是很难得,他们现在肯定已经被严格监管起来了。”

  “但是如果让她们去米国,那就没什么问题了,那边不会阻拦去米国的通道的。”

  “我想着如果能够到那边去读博士,或许就可以一家团聚了。”

  林一夫的妻儿还在岛那边,因为他的行为,妻儿肯定被监管起来了,往这边来是没戏了,但是移民去米国,倒是没什么问题。

  舒尔茨的提议,也给林一夫看到了一家团聚的机会。

  “我觉得问题不大,耐心等等吧,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李长河冲着林一夫宽慰说道。

  他记得再过两年,自费出国也很容易了,这说明国家在这方面是一步步放开的。

  林一夫虽然身份特殊,但是他来了这边之后一直在学校,没有担任过公职也没接触过什么隐秘,想来外出应该不会受阻拦。

  “不跟你说了,我先去教室看看,中午请你吃饭!”

  李长河看了下课表,又把书翻出来,然后冲着林一夫说道。

  “行,那你去吧,中午咱们再说!”

  林一夫目送着李长河出了宿舍,随后又回到了桌子前,继续攻读桌上的书。

  而拿着课本,李长河一路来到了今天的教室。

  教室里,老师已经开讲了,今天的讲师是厉以宁,讲述的正是西方经济学。

  李长河从后门悄无声息的走了进去,厉以宁看到他,愣了愣,不过随后笑着点点头,示意李长河找个地方自己坐下。

  李长河也没找什么熟人,先找了个空座自己坐了下来。

  环视了一周,教室里的人,比他记忆里少了差不多一半左右。

  所以人员显得很稀疏,倒是海文,还在前面不远处的座位上坐着。

  等到厉老师讲完,拿着材料走了出去,一群人才回过头,看着李长河。

  “长河,你这怎么跟游击队一样,神出鬼没的呢。”

  海文他们课上就发现李长河回来了,不过上着课,也不能随意的跑动,只能等下了课再过来。

  “正好有闲暇,就回学校赶紧上课来了。”

  “我说怎么少了这么多人,老毕他们都不在了?”

  对比上一次回来,班里熟悉的人更少了,毕井权他们都不在了。

  “老毕和小熊去参加GWY那边的财政调查小组了,估计明年一整年都有事情干了。”

  “那你们呢,合着你们就不想实践一下?”

  李长河看着剩下的几个好友,笑着打趣问道。

  海文摇摇头:“我就算了!”

  “他迷着出国呢,最近一直查资料,打算申请自费去米国那边留学。”

上一篇:巡山校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