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502章

作者:天不负01

  “我让人去把他喊上来,等会我们正式的聊一聊。”

  大卫洛克菲勒笑着冲包钰刚说道,随后招招手,将一个侍者叫了过来,低声吩咐了几句。

  侍者点头,随后快步走下去,然后来到了被众人环绕的李长河身边。

  “先生,您的伯父让我来邀请您,有重要的事情前去商谈。”

  侍者低声的说完,李长河眼前一亮。

  随后跟周围的几个香水浓郁的白人千金致歉了一声,然后便跟着对方离开了宴会场。

  本来以为这只是个托词,但是随着上了三流,来到一处守卫严格的会议室门口,李长河知道,这恐怕不是什么托词。

  这个所谓的正事,看来是真的有正事啊。

  “先生,请进!”

  当侍者打开门,李长河走进去之后,果不其然,一个小型的会议室,会议室之中,此刻已经坐了七八个人,包括他的伯父包钰刚,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亚洲的面孔。

  东瀛人?

第471章 坑原来在这里

  “Victor,刚才我在外面给大家都介绍过了,我们的金融天才,欢迎!”

  “至于我们这些人,Victor,等会回去,包会给你介绍他们的身份的。”

  大卫洛克菲勒在李长河进门之后,主动冲着李长河开口说道。

  “先过来坐下吧!”

  包钰刚冲着李长河招了招手,然后示意李长河坐在他的旁边。

  而李长河落座之后,会议室的门也被紧紧关闭,屋里亮起了明亮的灯光。

  “诸位,今天我们的议题其实很简单,莫斯科还是京城?”

  “接下来的这份报告,是我们对此次会议主题做出的最新内情分析,请诸位先看一下。”

  很快,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服务人员将一份份报告放在了众人的面前。

  李长河此刻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不过还是下意识的拿起了这份报告。

  一份纯英文的报告,字数不多,但是内容很详细。

  这份报告,详细的点在于,它完整的评判了目前苏联和东大两个国家如今的现状,包括政坛的变化。

  当然,这份报告也有一部分不够详实之处,李长河翻看了一下,尤其是对于东大,很多的评测略微浮于表面。

  显然,李长河猜测,这是因为他们的情报分析人员,恐怕深入不了东大内部,很多评估,是根据简单的信息采集推理出来的。

  会议桌上,除了李长河之外,其实翻看这份报告的人不算多,很明显有的人已经提前看过了,也只有李长河在比较认真的阅读。

  看完之后,李长河若有所思。

  这份报告,应该只是截取的一份完整报告里面的一部分,涉及到的,基本上是一些政治生态的部分,其他的隐秘信息并未添加。

  不过李长河不太明白,对方把他喊过来到底是因为什么?

  这似乎是比较机密的内容和会议,三边委员会的内部会议?

  “大家都看完了,我觉得大家可以开口讨论了,你们觉得,明年的会议地点,到底是莫斯科还是京城?”

  大卫洛克菲勒此刻温和的说道。

  李长河再度听道这句话,心底若有所思。

  莫斯科还是京城?

  本质上,其实就是代表着苏联还是东大?

  也就是说,大卫洛克菲勒他们在讨论苏联和东大?

  等等!

  李长河记得,历史上,大卫洛克菲勒似乎带着三边委员会去京城开过一次会,还见过当时的很多高层。

  具体的时间他并不记得了,他只是记得在查三边委员会资料的时候,见到过这么一个新闻。

  难道说,这次讨论的就是那次会议的行程?

  “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把与会地点放在莫斯科,相比较之下,虽然我们跟苏联仍旧敌对,但是最近这些年,苏联那边出现了很多支持我们的声音.”

  而就在李长河心底暗暗思索的时候,会议桌上首,有个白人中年男子已经率先开始了讲述。

  他的意见很明确,他支持去莫斯科,话里话外,一方面是那边对他们有了支持度,另一方面,就是苏联人有钱,东大太穷了。

  李长河一边听着,一边心里在不断地分析。

  这帮人似乎开小会,在商议去跟苏联人接触,还是跟东大接触。

  当然,商议到最后的本质目的,还是为了利益,讨论的根源,也不过就在于,能够从苏联获得更大的利益,还是从东大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与会的几个白人似乎都更倾向于苏联,而李长河听他们话中的意思,他们很多本身就跟苏联有着生意往来。

  “这几个人,估计是欧洲那边的!”

  李长河此刻心里暗暗的揣测道。

  即便是冷战,欧洲包括西欧也从来没断绝跟苏联的生意往来,即便是米国也没有,要不然可口可乐公司怎么会成为苏联第一大畅销饮料呢。

  也因此,在这个议题上,几个老白男基本上都倾向于去莫斯科。

  而接下来发言的几个亚洲人,李长河一听就知道是东瀛人,他们的态度不出意外,去京城!

  比起这份报告,东瀛人对东大的了解要超过那些老白男,他们更看重去京城的利益,支持会议去京城召开。

  李长河此刻心里已经明白了,自己被洛克菲勒喊来的目的,这恐怕是让他也做一次分析了,而且十之八九,是针对东大的。

  妈的,这老家伙果然给他挖了个大坑。

  李长河可以预料到,这一次的会议,恐怕代表了三边委员会一部分财团的外交意图。

  说白了,就是缓和跟苏联的关系,还是缓和跟东大的关系。

  毕竟国家归国家,财团归财团。

  国家带来的利益不一定有利于财团,财团的倾向选择也未必跟国家一致。

  大卫洛克菲勒他们此刻在评估的,恐怕就是联苏还是联中!

  而按照历史上的结论,李长河猜测,大卫洛克菲勒心底的倾向一定是联中!

  毕竟后世谁不知道,基新格就是他们洛家的大管家,而基博士可是表面号称两国友谊的推动者。

  思路到了这里,李长河隐隐有些猜到大卫洛克菲勒的意图了。

  他是想让自己作为华人,展示联中的好处,从而说服那群老白男?

  毕竟就刚才的态度,那群老白男很多都是支持去莫斯科的。

  果不其然,等众人都讲述完之后,大卫洛克菲勒看向了李长河和包钰刚。

  “包,维克,要不你们也讲述一下你们的观点如何?”

  “据我所知,你们对于东大的态度很友好,甚至可以说看好。”

  “维克还跟他们一位大人物的后代有着很不错的交情,维克你似乎提前在向那边布局?”

  大卫洛克菲勒此刻饶有兴趣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笑着点点头:“不错,不过让我伯父先讲吧。”

  他跟林远的合作关系,本来就是要放在明面上的,尤其是在他把林远介绍给加州的军火商巴克里维尔之后,这种关系根本就瞒不住。

  所以大卫洛克菲勒知道,李长河一点都不奇怪。

  他现在思索的是,等会他该讲什么?

  妈的,这种会议,他其实不管讲什么,对于李长河本身来说,都是一个大坑。

  老家伙这是玩了一手反间计啊!

  只要对方把他参与这种神秘集会的消息放出去,国内那边只要知道了,一定会对李长河产生戒备心理,甚至有的部门或许还会多加防范。

  这就跟三国里面周瑜反间蒋干盗书一样,玩的就是心理战术。

  重要的不是李长河今天真正讲了什么,而是上面相信李长河到底讲了多少?

  这要真是个这个时代的人物,就洛克菲勒这一手,绝对能把李长河玩死。

  不管对方查没查到李长河的真实身份,只要把Victor参与三边委员会高层会议的消息放出去,京城就一定会对李长河产生戒备心理,对他提供的信息,恐怕要多方确认。

  这都不用考虑,情报工作必然要求这么的仔细和谨慎。

  好在李长河不是一般人,他到时候,会用煌煌大势的世界运转,去搞定这些。

  不过今天在这里,也得认真对待。

  老家伙问他,保不齐有别的目的,比如说验证他的思路。

  所以等会讲述的时候,不能说的太浅,也不能说的太深。

  说的太浅了,明显有问题,毕竟港岛离的那么近,他这么天才的人物,看事情不可能那么浅显。

  但是说的太深了也不行,一帮老白男都是死精死精的精英人物,万一透露的消息过多,这帮人保不齐会抓住什么机会?

  而此时,包钰刚也讲完了他的结论。

  老包当然是站东大这边,说了很多东大的好话和信息。

  而大卫洛克菲勒此刻则是笑着看向了李长河。

  “维克,到你了,你是怎么认为的?”

  李长河没有犹豫,微笑着说道:“毫无疑问,如果让我选,我肯定选择京城,因为本身,我对苏联了解不算多。”

  “那就直接谈谈我选京城的原因吧。”

  “刚才大部分信息,其实我伯父都说了,包括他们在进行的改革。”

  “我其实非常看好这一次的改革,这也是我下注京城的原因。”

  “是因为你是华人吗?你看好他们的改革,有什么理由嘛?”

  “据我所知,他们的方向经常会出现反复,甚至内部都有不同的意见,也许这一次所谓的改革,只是一时的。”

  面对包钰刚,在场的一些人会有些许敬意,在他发言的时候没有人打断。

  但是面对李长河一个小年轻,在场的有些人就有些轻视了,毕竟他们执掌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几十上百亿规模的财团。

  李长河一个金融天才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他们财团旗下的银行,哪个都是世界级的,十亿八亿美元对他们来说或许不算少,但是绝对也不算多。

  所以有人毫不客气的直接开口反驳了起来。

  李长河也没生气,这种情况,他的心底早有预料。

  老家伙们不挑刺,和和气气的跟他咨询那才是不正常的。

  “我为什么看好,那我只说一个层面,你们就应该明白。”

  “人口!”

  “人口问题,现在已经倒逼的他们不得不进行改革。”

  “东大的人口,算下来西欧加上米国甚至加上东瀛,三个地区加起来才跟对方的人口相差无几。”

  “养活这些人口,需要多少粮食,诸位心里应该有个数吧?”

  李长河缓缓地说道。

  “你这个思路不对,他们以前就人口众多,那时候他们也坚持下去了。”

  那人果断的又开口说道。

  而李长河笑了笑:“这位先生,你这个以前,指的是多久?”

  “你说的不会是东大建国初吧?”

  “你知道这三十年的时间,他们的人口增长了多少吗?”

  “虽然我们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是从他们的家庭生育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浅显的结论。”

  “如我一般大的东大青年,家里兄弟姐妹,普遍三人以上,多者五六人,甚至七八人。”

  “而似我这么大的很多人,他们又是已经结婚生子,孕育了新的孩子。”

上一篇:巡山校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