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不负01
而朱啉则是睁大了眼睛,大脑一片空白。
直到李长河自己松开,朱啉才晕乎乎的反应了过来。
“等通知书下来,我们就结婚好不好?”
李长河此刻认真的看着朱啉,柔声的说道。
最早的时候李长河是想的等录取通知书下来他跟朱啉表白。
但是后来没曾想朱啉先开口了,让两个人关系突飞猛进。
而现如今高考也考完了,明年也将进入改革元年了,李长河可以说彻底在这个时代站稳了脚跟。
那么两个人结婚这种事,他当然不能再等人家姑娘开口提。
在这个很多人相亲见一面就结婚的时代,李长河跟朱啉谈朋友谈了大半年已经算是时间很长了。
更何况朱啉本身年龄在这个时代就偏大,又不能向后世一样谈个好几年恋爱不结婚。
他不管怎么说,要为对方的名声考虑。
之前已经忽略了一次,现在不能忽略第二次了。
所以在考完之后,内心有了上大学的把握,李长河立刻将这件事提了出来。
此时,李长河的怀中,朱啉本来还有些晕乎,毕竟她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李长河A入口了。
原本还想教育一下李长河,但是听到李长河的话之后,心里一下不想教育他了。
抬起头,温柔似水的眼眸此刻认真的看着李长河,轻声的说道:“长河,你认真的吗?”
“当然,我其实早就想过了,一直等着这一天呢。”
“等我录取通知书下来,有的北大学生的身份,咱们就结婚领证。”
“因为那样的我,才配得上你。”
李长河郑重的回答道。
朱啉听完这番话,手指轻轻地挡在了李长河的嘴边。
“瞎说,什么配不配的,你不管是什么样我都是喜欢的。”
其实有些话朱啉没说过。
两个人谈了这么长时间了,刘淑婉那边明里暗里旁敲侧击了很多次了,毕竟两个人年龄都不算小。
可是李长河自己一直没提,朱啉也没有问过。
她知道李长河在备战高考,也没想过要拿这事分散他的精力。
本想着等高考完了她暗示一下李长河的。
结果没想到,李长河刚回到家,就主动提出了准备结婚。
“我是这么想的,等过完春节,天暖和了,到时候录取通知书应该下来了。”
“那时候我姐也能从黑河那边回来,也能参加我们的婚礼。”
“还有就是,不知道你姐姐那边是什么情况?”
李长河不是独生子女,朱啉也不是。
她是家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姐姐,早就结婚了,但是夫妻双方好像不在京城这边工作。
反正李长河没见过。
“他们在边疆支援建设,之前写过信,大概明年就能调回来了。”
朱啉听到李长河的话,轻声的冲李长河说道。
那个年代,即便是有工作岗位的人,很多时候也会根据国家的需要调走。
朱啉的姐姐姐夫也都是医生,只不过前些年随着一纸调令去边疆地区支援当地的医疗建设,一直没回来。
“好了,你先放开我,让我把棉衣脱下来。”
朱啉这时候推了李长河一把,她身上还穿着厚厚的棉衣,刚进门就被李长河抱起来了。
李长河身上也是,将军大衣和里面的外套脱了下来,身上只穿着一件毛衣,毕竟屋里的暖气热腾腾的。
朱啉也是,不同的是,此刻她的身上穿的是李长河给她买回来的羊毛衫。
而羊毛衫这种对比毛衣最大的特点就是轻薄,穿在身上特别显身形。
两个人换下衣服之后,来到了李长河的房间。
李长河顺势将门关上了。
“长河,咱们要是结婚的话”
朱啉转过身,正打算再跟李长河聊一下结婚的话题。
但是李长河这时候可没什么心思听了。
美人在怀,他只想请朱啉吃进口糖。
感谢明天晚上不熬夜大佬的打赏,鞠躬拜谢!
第54章 你管这叫结婚?
当李立山跟沈玉秀回来的时候,看到家里只有李长河自己在家,颇为惊奇。
“怎么就你自己在,琳琳呢?”
沈玉秀好奇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平常他们两个可是时刻黏在一起的,更何况今天李长河高考的最后一天,朱啉也是休息,早上早就来了。
“额,她回家了”
李长河有些无奈的说道。
看李长河略有些心虚的样子,沈玉秀狐疑的打量着自己的儿子。
“你个臭小子,不会欺负她了吧?”
小伙子年轻气盛身强体壮的,两个人又是独处在家里,这很难说啊。
“没有,妈你想什么呢,她回家有事。”
李长河急忙的解释了一句,这年头的欺负姑娘可是个很严重的罪名啊。
他下午就是品尝了下进口糖而已,别的啥都没干。
朱啉早早的回家,一个是因为李长河太喜欢吃甜,两个人想好好说话都难。
再一个就是她也打算回去跟父母商量结婚的事情。
留在李长河家里,她怕自己再也扛不住李长河的得寸进尺。
“其实也是个好事,妈,我打算等录取通知书发下来,就跟朱啉领证。”
“她回去跟朱伯伯和刘阿姨商量去了。”
李长河为了洗清自己身上“罪名”,急忙把自己的计划跟父母讲了出来。
说实话,他还真不太清楚,这个年代的婚礼要怎么办?
“领证?”
“好事啊”
“你们俩早该领证了,都拖了这么久了。”
按照沈玉秀他们那代人的想法,见几面合眼缘就可以领证了,还谈什么朋友啊。
李长河期待着老妈继续说下去,结果沈玉秀却停了下来。
“妈,继续啊?”
李长河无奈的提醒说道。
“什么继续?”
沈玉秀有些不解。
“我是说没什么其他的流程吗?比如说接亲啊之类的。”
李长河继续提醒说道。
沈玉秀恍然大悟:“这个当然有了,到那天给你跟琳琳置办上一套新衣服,你们去照个相,然后再去领证就行了。”
“接亲一般就是借个自行车去,远的话就做公交车,男方把媳妇接回家。”
“不过咱们这楼上楼下的,你又用不着自行车,到那天去把琳琳接下来就行了。”
“对,人家现在还讲究什么三转一响呢,什么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还有收音机是吧。”
沈玉秀思索着说道。
李长河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除了缝纫机家里没有,其他的全都有。
不光有收音机,还有电视机呢。
缝纫机主要是用不到,沈玉秀算是知识分子,不会那种手工布艺的活。
“这些咱们家里都有了,我看直接给钱吧,到时候拿三千块钱,给他们两个,他们自己看看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
李立山这时候开口说道。
李长河有些无语,他知道爹妈手里有一大笔钱,是那些年的赔偿,按照工资补偿发放的。
以李立山和沈玉秀的工资标准,七八年下来,两个人的补偿金绝对破万了。
果然,男人有钱就是大方,结个婚开口就是给三千。
“钱就算了,我手里有!”
李长河也不差钱,他手里还有四千呢,虽然有一部分还没到手。
“对了,咱们请不请客,比如说有没有亲戚朋友来吃席?”
李长河迟疑了一下问道,他也不知道这个年代还有没有吃席的传统。
老李家这边,亲戚朋友不多,李立山的家人,早些年战争失散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
他是后来被李长河的外公家救下来,然后看李立山当年读了些书,直接招了当女婿的。
不过李长河的外公开明,没有让李立山当上门女婿,因为他有儿子。
然后李立山跟沈玉秀两个人一路扶持考上大学。
也正是因为李长河外公的开明,李立山和沈玉秀当时定的成分是贫农,而不是沈家的富农。
因为按照当时的政策,地主及资产阶级子女嫁入中下贫农家庭且劳动满一年,即可转化为对应家庭身份。
沈玉秀跟李立山结婚是建国前,且当时已经参加工作,也就是借着这个条件,李长河他们家是贫农家庭的干部。
哪怕后来李立山两口子作为知识分子被劳动,但是也不是最惨的那种,而是待遇相对还好的那种。
而李长河外公外婆去世的早,建国没多久就去世了。
他其实还有两个舅舅的,不过一个五十年代壮烈了,另一个倒是当了干部,但是这些年也被劳动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因为沈家的成分一般,不是贫农。
说实话那个时候个人能顾得了个人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其他人,联系早就断了。
“哪还有什么亲戚啊,你二舅一家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呢!”
沈玉秀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李长河抿了抿嘴没有说话,如果二舅一家还活着,这两年大概率会回来,就是不知道具体情况。
现在他也没法说。
“等等看吧,我看上面现在的风向很好,大概率会让很多人回来,总有再见的一天的。”
李立山这时候安慰了妻子一句。
“请客这个,等我跟老朱商量一下吧,他那边亲戚多。”
“前些年其实是不流行这个了,都是革命同志,结婚证一领,拍个相片,单位里发一下喜糖就算成了。”
“不过今年,等跟老朱聊聊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