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不负01
骑着自己的电动车,李长河往华侨公寓走去。
说实话,就如今京城的路,这种电动车绝对是比汽车要方便的,很多小巷子的路面其实不适合汽车行走。
回到家,打开门,屋里正在响着一阵凄婉的音乐,这不是留声机,而是朱琳新买的录像机。
伴随着中日关系的推进,友谊商店里面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日本货,包括电子产品。
而日本的JVC公司在1976年推出的自己的盒式录像机以及自己的盒式录像带,打破了索尼制定的标准,成了如今市面上最畅销的录像机。
友谊商店那边,也进了一批货,朱琳第一时间就买了。
之所以是第一时间,那是因为友谊商店的经理通知的她,现在京城友谊商店那边也知道朱琳手里有大量的外汇券了,来了什么好东西,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朱琳。
朱琳也是来者不拒,反正按照李长河的话来说,就是要把外汇券使劲地花,才能给国家创汇。
更何况录像机这种跟他专业对口的产品,有了这玩意儿,就不用跑放映室了,可以买了录像带自己在家看。
现在的她就跟龚雪,在家里看电影。
看的片子巧了,是黑泽明的《罗生门》
“长河,快来看。”
看到李长河进来,朱琳急忙冲他招手说道。
“算了,你们看吧,我要去洗个澡。”
《罗生门》他早就看过了,剧情也知道,要是跟他们一起看,保不齐就要剧透,那样是很没意思的。
所以,还是让她们自己思考着看吧。
李长河去书房的卫生间里面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然后又坐在了书桌前面,打算把它未完成的小说,继续写一点。
这一写,就到了晚上十点。
晃了晃发酸的手腕,李长河看着自己写的稿子,然后丢在了一边。
这些写出来,其实不代表是定稿,后续李长河或许还会随时修改。
也得亏了他现在没有经济压力,写起来全凭喜好,这要是指望着吃饭的话,光改稿能改的他烦死,尤其还是手写。
想到这,李长河其实无比的怀念想要有一台电脑。
其实现在也有打字机,米国那边大名鼎鼎的华人富豪王安推出的所谓“个人电脑”,其实就是带检索和编辑功能的打字机。
不过这玩意儿都是英文的,李长河也懒得用。
算算时间,今年米国蓝色巨人IBM那边,或许就会把第一代PC机原型给造出来了。
可惜,目前李长河还不能介入电脑行业,因为这个时候,IBM是有专利权的。
他得再等等,等再过两年,在米国政府反垄断的逼迫下,IBM宣布放开个人电脑的专利,然后他才能杀入这个市场。
不过李长河这时候又想到,要不要这会先把微软干死?
如今的电脑行业,在米国还不算是个大众行业,给电脑编辑软件更是里面的小众行业,毕竟硬件如今才是大头,软件编辑并不难。
微软能崛起,一个是靠图形界面的优势,windows系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另一个就是搭上了IBM的快车,先给IBM做windows系统,然后赶上了IBM放弃个人电脑专利,惠普戴尔等很多电脑公司趁势崛起,然后为了图方面,直接用的微软公司的系统,由此让微软公司成了系统方面的巨无霸。
李长河现在如果想要狙击微软,保不齐还真有机会,别的不说,他记得微软的图形界面,也是从其他公司手里买的,并不完全是自己研发的。
而且这东西现在小众,米国那边,这方面的人才其实不少,因为整体编写程序相对简单,还没到后世变成网络世界的复杂。
最重要的是,李长河觉得,他可以利用即将爆发的电脑和互联网行业,为自己在米国编织一套足够有深度的政商网络,方便自己在那边搞事情。
总不能把这么大的蛋糕,都便宜了犹太人吧!
李长河这时候也不再写了,而是坐在那里思索了起来。
八十年代米国的犹太势力,其实还不是后世米国的太上皇。
但是他们在九十年代接连押对了宝,在苏连解体,米国的工业资本出海,在全球攻城略地抢占矿产钢铁汽车等实体工业市场的时候,犹太人下注了国内兴起的互联网和电脑行业。
不是他们有眼光,是因为海外的资产,他们竞争不过盎撒人。
但是这种阴差阳错的选择,却让犹太人对盎撒完成了偷家,借助互联网,完成了互联网,传媒,金融三位一体的控制霸权,并借着大笔的资金开始往军火和工业等方面渗透。
毕竟赚钱的买卖谁都想掺和一脚,当互联网成为全球大势,盎撒资本想要进来,就得拿手中的优质股份去交换。
如此,才让犹太人慢慢成了米国的太上皇。
不过现在,才80年,李长河觉得,他完全可以在里面偷鸡啊。
到时候不管是联合盎撒搞犹太,还是联合犹太搞盎撒,三国战略玩起来嘛。
哪怕他这个最弱的“东吴”最先被灭了也无所谓,反正技术和行业人才搞到手,转移回国内就行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到那边做这一行,也不会引起什么关注。
毕竟电脑这玩意目前在米国不算热门行业,老美政府也不会考虑你危不危害国家安全,要不然王安能把公司做到那么大嘛。
小众的龙头行业,并不被高层看在眼中。
没有人能想到,电脑和互联网,会彻底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
李长河这时候在心思不断地思索着,直到房间的门被敲响。
随后,朱琳打开门走了进来。
第365章 影视基地选址
“长河,你这要写到几点啊!”
朱琳进屋之后,略微不满的说道。
她在卧室都无聊了半天了,也不见李长河回来。
“嗯?已经不写了。”
“你们看完了?”
李长河这时候好奇的问道。
“早就看完了,小雪都洗完睡觉了。”
这年头,十点已经算是很晚了,很多人家八九点就躺下睡觉了。
“我都没注意,走吧,睡觉!”
李长河随后起身,跟朱琳回到了卧室。
接下来的日子,李长河在学校按部就班的学习,而电影局那边,对于这件事的推进确实很快。
关于《电影家协会申请创办国际电影奖项,推进电影文化产业新探索》的文件,很快就交到了高层的面前。
而对此早有预料的高层自然不会卡,很快就批复了“允许尝试”四个字。
是的,尝试,而不是通过。
说白了,名义上这东西就是探索性质的试验田。
不过即便是有了这个批文,李长河也没着急转钱,因为双方合资的公司,还没有成立,包括奖项设置在什么地方,影视城的选址在哪里,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
当然,其实也不需要怎么探讨,既然打算做,李长河是早就考虑过的。
目前国内能适合做影视城的地方,其实没几个区域,原因很简单,城建太差。
就像前世的影视基地横店来说,如今才八零年,那里还是很破败的小城市,路恐怕都没怎么修好。
其次,做电影奖项,不可能选在小城市,前期一定要选在知名的城市,这样才有格调,尤其是对于海外的一些人来说,你选个不知名的小城市,对方听都没听过,这种非常不利于统战。
所以综合下来,国内适合的城市,其实也就三个北上广。
但是京城首先是被李长河排除的,一来这边古建筑太多,跟影视基地的作用有些重合。
其次,这边是政治中心,很多时候,不适合剧组大规模到来。
最后就是冬天太冷了,如果放在京城,气候问题很影响影视城的运行。
所以,李长河的选择,就在羊城和魔都中间。
而思考过之后,李长河又把羊城也排除掉了,虽然这边离得港岛近。
但是也正是因为太近,其实反倒是不好,港岛有金像奖,李长河估计文联这次设置的大概率是金鸡奖。
坐在这边,就有一种打擂台的感觉,显得太小家子气。
所以综合考量之下,影视城最适合的区域,还是魔都那边。
首先,魔都的知名度大,尤其是对于很多港人来说,魔都是他们心底的白月光,而以魔都的底蕴,也足以支撑起一个国际大奖的名头。
其次,那边老外多,目前国内放开的国际航班,很多航班是不允许直达京城的,而是直达魔都,然后从魔都再到京城。
可以说如今的魔都,算是对国际开放的第一大都市,这有利于影视城赚外汇。
最后就是第三点,整个魔都周围连接苏杭,景色搭配很好,西湖盛景,苏州园林,嘉兴的古镇,再加上李长河的影视城。
这一整片区域完全可以综合起来,成为国内优质的取景地。
夜晚,张广年的家里,当李长河将自己定下的地理位置跟几位大佬说了之后,几个人都陷入了沉思。
“魔都倒是可以,但是这得跟那边的政府谈,看他们愿不愿意?”
陈荒煤这时候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种大项目,就算上面决定了,放在哪个地方,也得看地方政府的意愿
有的会争取,有的会拒绝,有的会借机提条件,尤其是魔都这种城市,地位高,话语权大,并不是说你影视城落在那里,对方就一定答应的。
“他们肯定同意,我们手中的资金,除了影视城之外,还有剩余。”
“所以我的考虑是,用来修路!”
李长河这时候认真的说道。
“嗯?修路?”
“你是认真的?”
“而且这种事情,你说了能算?”
于闵这时候诧异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闻言,笑着说道:“当然可以,这事吧,对方基本上委托给我们了,毕竟他们对国内情况不是特别了解。”
“影视公司,不是他们的主业!”
李长河果断的开口说道。
几个人一听,相互看了一眼,若有所思。
这么说,这笔资金,是海外某家公司的投名状啊?
也不知道是哪家公司,这么大手笔。
而李长河这时候则是继续说道:“跟魔都市政府说,我们可以顺便修一条从机场到我们影视城的路。”
“我们免费修!”
反正一个影视城也花不完,那就顺便修一条路。
“听你这意思,是有了具体的地址?你打算放在魔都的哪里?”
夏炎这时候开口问道,他在魔都呆了很多年,对那边很熟悉。
“我打算放在松江那边。”
“影视基地这个,一旦建成,就是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变,所以我们不可能再魔都市区附近,那样如果对方一旦以后城市扩建,对我们来说是个麻烦。”
“再者我看了地图,从松江往嘉兴,苏杭地区,距离都不算远,如果从影视拍摄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影视城,其实可以把苏杭嘉兴一代的园林风景全都包含在里面,这样就可以形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双重拍摄,对我们来说也是个优势。”
“最后就是,松江离得虹桥机场不远,我大致地图上测算了一下,三十来公里,我们的资金,完全有余额修这么一条路。”
李长河这时候将自己的估算说了出来。
这个年代修路成本不算高,而且李长河修的也不是高速公路,三十多公里的路,李长河预算是五千万左右。
当然,这个数额不是绝对的,要看公路的里程规划以及修建的级别。
“你要是用这个条件去跟魔都政府那边谈,我估计肯定能谈下来。”
夏炎这时候笑着说道。
“这个我很难去谈,最好把这个工程,打包在文化项目里面,影视基地和奖项这个,一起跟对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