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不负01
不过看着还是挺顺眼的。
“朱伯伯,我从东北回来,给您和阿姨带了些礼物。”
李长河恭敬的将手里的东西放在了茶几上。
朱啉闻言,来了兴趣。
“我看看,你这带了什么东西?”
随后,朱啉走过去打开了袋子,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参包。
“这是什么?树皮?”
看到这东西,朱啉着实有些诧异,这是拿树皮包着的什么东西?
“没见识的样子,这是人参包!”
“看这样子,这是深山里挖的老山参吧?”
刘淑婉站在一旁先是吐槽了女儿一句,然后冲着李长河问道。
她家里出身好,以前可是经常见这东西的。
“是的,那边村里正好有参把头,走山下来带回来的,我看很不错,就给买回来了!”
“那这可贵重了,长河,这东西我们不能收,你带回去给你爸吧!”
刘淑婉委婉的拒绝道。
“阿姨,我爸也有的!”
李长河立刻解释说道。
“哎,你这孩子,我们都这么大了,还买这玩意儿做什么,乱花钱!”
刘淑婉这时候感叹了一句,但是语气亲昵了不少。
这年头不讲究什么订婚,一对男女公开关系,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订婚了,反悔的极少。
所以某种意义上,李长河也算是他们未过门的女婿了。
不过话虽然这样说,毕竟是还没结婚,李长河出去一趟,能想着他们,已经算不错了。
现在看到李长河带的礼物,光这一个老山参就得几百块钱,这代表的全都是满满的心意啊。
“他自己有钱,买是应该的。”
朱啉就看不惯她妈这假惺惺的样子,明明心里乐开了花,还要批判几句,当即反驳道。
听到女儿拆自己台,刘淑婉有些不满。
“你们年轻人花钱就是大手大脚,怎么,以后过日子不得省着点花销,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好家伙,话题一下就扯到了以后过日子上面了。
李长河有些无语,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朱教授也觉得有些扯远了,人家上门送礼物,娘俩这是说哪里去了?
“行了,长河快坐吧!”
“淑婉你把东西收起来。”
“琳琳去给长河倒杯茶。”
朱教授打着圆场,李长河也顺势坐了下来。
“我听说你这次去东北,是看你姐姐是吧,她在那边怎么样,还好吧!”
朱教授也有两个女儿,不过大女儿早就结婚了,夫妻俩都有工作。
小女儿就是朱啉,赶上了那个年代,也下乡了。
不过下乡了两年,夫妻俩就努力把她转到了文工团,后面又找机会从文工团退了出来,进了卫生所,又举荐了医学院。
放在同龄人里面,她这简直就是顶级流程了。
李立山的大女儿跟朱啉年龄一样大,但是待遇就没这么好了。
“还好,在那边也结婚了,夫妻和睦,家庭美满。”
李长河简单的多说到,他说的是实话,大姐夫妻两个,确实和睦。
家庭嘛,之前不算没满,毕竟跟公公婆婆是一家的。
但是现在分家了,可不家庭美满了嘛!
“那就好啊,就是结婚了,想要回城,不太好回了!”
朱教授感叹的说道。
“其实有机会的,我给我姐带了教科书,让她继续学习。”
“等高考恢复了,她考上大学,就能换回城市户口了。”
李长河说完,朱教授点了点头。
“这是个好路子,我听琳琳说,你也在准备高考?”
“这段时间用点功,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就会有高考的,大概在年底!”
如今已经八月底了,那位老人跟教育部召开的科教会已经开了大半个月,很多事情都已经明确下来了。
“这么快?今年就要恢复?”
一旁洗了水果过来的刘淑婉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也有些难以置信。
看刘淑婉难以置信的神态,朱教授笑了笑说道:“科教会上,武汉那边的查副教授提出来,高考恢复,越早越好。”
“很多其他学校的教授同志也是支持这个建议的。”
“然后高层就问了教育部的意见,刘部长的意思是,如果延迟半年,是来得及的。”
“上面直接就定了调子,今年还有时间,那就今年改!”
“算一下,时间大概是在十二月份了,所以你要早做准备。”
朱教授最后看向了李长河,认真关切的说道。
李长河点点头:“我知道了,朱伯伯!”
随后,几个人又闲聊了一会,朱教授跟刘淑婉起身,准备去上班。
不过走之前,刘淑婉还是看着李长河和朱啉提醒说道:“你们俩,今天有时间就出去转转,别老待在家里!”
虽然两个人关系公开了,但是毕竟没有结婚,老是孤男寡女的待在家里,哪能行啊!
“知道了,一会我们就出去!”
朱啉有些无语的看着老妈,怎么管的那么多啊。
待朱教授两口子离开之后,朱啉又俏生生的看向李长河,气鼓鼓的冲着李长河质问道。
“李长河,我的礼物呢?”
兄弟们,五一双倍月票,大家多支持一下啊,好不容易上新书榜了,名次哗哗的下跌,看的作者是哇凉哇凉的,李长河不用月票,作者要的,急求!
第37章 第二次亲密接触
李长河家里,朱啉正美滋滋的拿着羊毛衫在那里对着自己的身形比划。
“怎么样,好看吧”
一边对着镜子照着,一边冲着李长河问道。
“那必须得好看”
“也不看看谁给你买的”
李长河坐在床上,笑嘻嘻的说道。
其实就李长河看来,这羊毛衫款式挺老气,色调也很单一,也就是质量摸着确实舒服。
本来他还觉得这羊毛衫一般,但是朱啉拿着比在身前,确实让他感觉眼前一亮。
所以说,什么衣服好不好看都得看人,人美了,穿什么衣服都好看。
朱啉给他翻了个白眼:“贫嘴”
本来以为这家伙没给自己带东西,朱啉还有些生气,出门一趟,也不想着她点。
然后李长河才告诉她,礼物放在他家里了。
主要是衣服这种东西,他也不好意思往朱啉家里带啊。
总不能当着朱父朱母的面,展示我给你买的羊毛衫!
对比了一会,朱啉就放下了,料子虽然摸着很舒服,但是现在她没有上身穿的意思。
毕竟京城八月底的天,正是秋老虎来的时候,天气热得很,穿羊毛衫就更热了。
今天的朱啉,上身穿了一件白色的短袖碎花衬衣,下身则是蓝色的过膝长裙。
放下羊毛衫之后,朱啉来到了李长河的书桌前面,坐在了凳子上。
“这次去东北,花了不少钱吧。”
李长河这又是买老山参,又是买羊毛衫的,都是高档货,哪个都不便宜。
朱啉知道李长河写稿子赚了不少钱,不过买了这么多贵重的东西,估计也剩不下多少了。
“还好吧,也不算多。”
李长河笑着摇头说道。
这一趟回来,花了大概六百多,其中四百是买老山参,余下的东西都是零零散散买的。
辛辛苦苦大半年,一朝回到重生前。
李长河虽然没变成穷光蛋,但是也确实花掉了大半身家。
“来,我让你参与个好玩的事情!”
李长河这时候拉起朱啉的手,神秘兮兮的说道。
两个人如今在家里,拉手已经不算什么了。
“干什么?”
朱啉好奇的跟着李长河坐在床上,然后戒备的跟李长河空出一米的距离。
“不许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你说什么呢,我可是正经人。”
李长河有些无奈,虽然他心里不正经,但是这年头他行动上一直蛮正经的。
“我是过来让你拆信。”
李长河将两大包读者来信提了上来,然后倒在了床上。
“这么多信?”
“这都是给你的?”
朱啉有些诧异,她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信呢。
“嗯,读者来信,咱们拆着看。”
“主要是我妈前几天拆了两封,里面有的夹杂着钱和粮票,挺有意思的。”
“我昨天晚上拆了一些,加起来二十多块钱呢。”
李长河将床头一沓信拿起来甩了甩,展示说道。
朱啉看着李长河从里面抽出来的大团结,立刻来了兴趣。
“这些读者这么好的嘛,还给作者寄钱?”
“还有粮票呢,都是全国粮票。”
“我估计跟前几年的政策有关,前些年那些写稿子的是没稿酬的,那些文艺工作者估计收入都不咋滴,所以有些读者会在信封里给夹带钱和粮票。”
“毕竟有钱的读者,还是很多的”
李长河冲着朱啉解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