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第214章

作者:一世风流才子

  可他们,相对来说,却是幸运的。

  更多的人,穿过人流,却找不到他们日思夜想的人。

  在大雨中,人群中,马匹间,不断穿梭,寻找,脸上带着那种彷徨,无助,害怕,最后终于忍不住哭号。

  有一位身穿灰色襦裙,长相小家碧玉的女子,淋着雨,脸上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泪水,在人群中,不断拦下一匹匹马,询问归来的那些甲士,重复着一个问题。

  “请问你认识一个人吗,他叫左志,在第九山左路先锋营。他说过会回来的。”

  可女子却没有得到答案。

  他是寻常女子,不知道各山的旌旗不同,也不懂那些,他只知道自己许嫁的男人,穿着一身黑甲,出征前,说等他回来娶她,就从这道城门离开了。

  此时,漫漫黑甲从她身边穿过,她却找不到她的情郎。

  风雨中,孤零零地站在原地,伤心地哭着。

  而街边的茶馆,酒肆里,一楼的看客们,看着一幕幕令人动容的场面,有的不甚唏嘘,有的捏紧了拳头,有的则漠然看着这些从战场下撤回来的残兵,讨论了局势。

  一间酒楼里,几个消息灵通的江湖掮客,看着窗外的一幕,其中一位心思比较细,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开口:

  “哎,根据目前市面上传下来的消息,除了几支伐山军全军覆没,妖族前线大溃退,这些撤退的兵马中,怎没见到第三山和第九山的旌旗?”

  “咦,好像确实是,不过听可靠消息,两只兵马被派往驻扎六千里以外的广安和赤水两府,拱卫靠近十万大山的威远关,此关与定山关一样,靠近幽门关,只不过是在东面,早在定山关前就被妖魔攻城了,没听说吗,第十山,第十一山两支伐山军就为了守这座城,全军覆没了。“

  “那照如今这情况,这两座城那岂不是要凶多吉少了,毕竟连两路指挥使都丢城的丢城,死的死,两路指挥使那可是道果强者。”

  “哎,这下怎么弄,抚司这边扛不住了,听说其他世家,宗门也开始着急了,就是这些家伙,着急归着急,到现在还只是派出一点人马,做啥用。不过我倒是听到一个小道消息。”其中一人,尖眉,往上挑,如一个八字,整张脸则像是囧,说到后面,低下头来,敲了敲面前的杯子,把几人的注意力拉过来。

  “你那边什么消息?”几人头往前一伸,忍不住问道。

  “嘿,这消息换鬼市上,也可换不少银两,咱们做这门行当的,都是互通有无,我就免费说给你们听了。”此人说的煞有介事,把其他几位江湖掮客的兴趣给吊了上来。

  “快说,快说!”

  “你们没发现吗,最近这锦官城,来了越来越多神秘的家伙,特别是这几天。”此人眉头飞扬,观察着几人的反应。

  结果,其中一人忍不住回怼道:“你说的这不是废话吗,为了躲避妖祸,这锦官城不知道跑来了多少人,都是些外地的豪门大族,有钱的,咱们几个不就是沾了这些人的光,吃了不少油水。”说着,嘿嘿笑了一声。

  却见那“囧”字脸的家伙,却看对方一副看白痴的表情,语气快速道:“老子作为本地通,你觉得老子会说这么蠢的事,这事大家都知道,听我讲完不行?”

  说着,他低声道:“我说的这些人,肯定不是蜀地逃难来的那些人,而是从中原来的,来头可能还不小,个个神秘的狠。咱们做这一行生意,走南闯北,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也算见过世面,听口音,看服饰,看一个人的气质,就可咂摸出几分味来。”

  “我可以肯定,这些人就是中原来的,而且个个气势不凡,不是一般人。”

  “你怎么碰见的?”有人好奇发问。

  “我是干什么的?这全城凡是待售的四进大院子,我都有号,外头来的,第一件事,肯定是要找住的地方,而这些院子一般人可买不起,可你猜怎么着,这些院子成了抢手货,这也就是我说的古怪的地方,这些人操着中原口音,出手阔绰,往往独身一个人,一来就买这几进大院子,不住客栈,那就证明打算长住下去。“

  说着,这人语气一变,看了几人一眼,眼睛微眯了眯,意味深长道:“但你们说说,眼下这局势,妖魔都快打上门来了,其他人都想着怎么躲,这些人却反倒来了锦官城,还准备常住,这哪里都透着古怪。”

  其他几人一听,嘿,还真是,个个眼睛转过了起来。

  而那“囧”字脸的掮客这回说出了目的,“在下把这消息说给几位,就是想让诸位留个意,这里面肯定有古怪,在下祖上是江上捕鱼的,也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听说过一句渔家的俗话?”

  “什么?”

  “风浪越大,鱼越贵!几位都是本地消息灵通的人,若是有消息,互通有无,有银子,大家一起赚嘛不是。”

  几位江湖掮客,都把这事记在心里。

  而此时,正好,在这间酒楼的上面,最顶层的包房。

  一位白袍金绣,胸口绣着一头麒麟,头戴玉冠,气宇轩昂的青年,正坐在摆满足足上百道佳肴的大桌前,慢慢品尝。

  酒楼对待这种贵客,有专门面容姣好的女侍服侍在一边,给此人调羹,夹菜,一个个女侍,时不时偷看这位公子,眼中波光涟漪,要挤出水来。

  而桌上的青年,目光却丝毫没有落在这些女侍的卖弄上,只是认真地品尝着每一道菜,一饮一啄,板板正正,自有某种威严气度。

  就在这时,却见房间里。男子身后,空气一阵波纹泛动,随后凭空多出了一个人。

  此人穿着白色罩袍,将整个人的身子都笼罩了进去,身长大约七尺,身影似乎与虚空合为一体,淡淡白光流转全身,仿佛若隐若现。

  这突然多出的人,把房间里的几个女侍吓了一跳,

  其中一位正给这位公子夹着一块香酥鱼的女侍,吓的手一抖,掉在了这位公子的衣裳上,溅起一片黄澄澄的油迹。

  “哎呀。”

  那女侍哎呀一声,本来有点惊慌,随后眼睛亮了一下,娇滴滴地说着抱歉,蹲下身来,小手摸了上去去擦拭,一边擦,一边眼神扑闪扑闪地抬头,看着这位气宇轩昂的公子,露出一副惊怕的样子。

  而此时那人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大公子,老夫查了查,撤回来的这些人并没有第九山的人马,道抚司那边也还没收到消息。”

  是一道苍老的声音。

  “我看大公子,也不用在意此人身上费那么多心思,妖魔进犯,这第九山恐怕已经都成死人了。”

  “你在教我做事?”却听这位青年,此时低头,手捏起脚边那位女侍的下巴,手指肚子摩挲着,缓缓开口。

  那女侍被这位公子抬起下巴,不仅没有害怕,反而目光躲闪,一副娇羞的样子。

  “不敢!”

  背后的白袍人扶手。

  “这人灭了我李家一个分支,虽说都是一群废物,但我既然来了,总该管管,毕竟我李家人何时这么大度了。”

  “还有这座城里的指挥使,杀了无常,故意让其他几家的人看见,呵,有意思。”

  “找个机会,把他杀了!“

  这位青年,像是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一样,语气淡淡。

  那白袍老者却有些犹豫,“可此人,毕竟是此地镇魔大将麾下...”

  每一位镇魔大将,可都是很恐怖的。

  却见这位白衣玉冠的青年呵呵一笑,“艾老,你还是老了啊,没以前狠了。”

  “不声不响就行了,眼下,不就是有机会,前线溃败,此人现在无人可用,整不好就会亲自出城,到时候,机会不就来了。“

  而这两人的对话,可把屋子里的几位女侍吓坏了。

  这两人大声密谋杀指挥使?

  疯了不成!

  包括此时,被青年摩挲着下巴,卖弄心机的女侍,听到眼前这公子,竟口口声声说要杀本城的指挥使,原本”娇羞“的脸色变的刷白,赶紧要挣脱开。

  但她的下巴却如同被钳子钳住,怎么都挣脱不开,嘴里发出痛叫,

  “公子,饶命!”

  但接下来,此女的喉咙一紧,却见这位白衣青年,眼角淡淡笑着,手上一扭。

  “咔擦“

  只见这位女侍脖子被其一扭,瞪大着眼睛,转眼失去了生机。

  这青年见状,手上一扔,眼睛看向几位吓得尖叫的女侍,笑了一下,“或许,我在这里多杀几个人,看那位指挥使敢不敢派人来抓我?”

  就要此人嘴角渐渐扬起的时候,外面,雨幕中,陡然传来一声鹰啸。

  接着,天空一声呼啸,如同轰雷炸响。

  “八百里加急,第九山中郎将,破妖魔大军,收复威远关!”

  这一声,让这方天地,都静了下来。

  街上哭号的人们,受伤的甲士,以及周围的看客,纷纷抬头,只见天上一道银光,迅速冲破雨幕,冲向云顶山。

第230章 名动锦官 各方云动(求月票)

  第九山中郎将!

  这个名号,从一声啸鸣,惊破风雨,迅速震动锦官城。

  目前妖族大势,连武藏大妖都煌煌出世,十二路伐山军几乎全线溃败,锦官城这几日收到的消息,撤退,城破,中郎将战死,此时,却陡然听说,还有一路兵马,逆伐妖魔,自然震动不已。

  可再一回想,很多人发现,他们对这位第九山中郎将,几乎没什么认知。

  在寥寥一些百姓的记忆里,这位第九山中郎将是新任的,出征前,好像才刚授封。

  更多的就不知道了!

  连名字都不知道。

  可这个消息,却如石破天惊。

  一时,市井街巷之中,风铃玉翠之间,到处有人问。

  这位第九山中郎将是何许人也?

  就在满城好奇这位中郎将的来历时,一本书流传出来。

  《青山平妖传》!

  听说,这是从一位白帝城走镖的镖师手里流传传出来的。

  当时这位走镖的镖师在一间客栈里吃饭,听到这个消息时,激动不已,又听满客栈的人在讨论第九山中郎将的来历,于是,与有荣焉地说九中郎是从他们白帝城走出去的。

  并拿出这么一本翻起褶子的话本小说!

  这书就是《青山平妖传》!

  当时,客栈里众人一听,立马感了兴趣,哄哄闹闹,但想看的人太多,于是有人直接出价,想花点小钱买下,但这一叫,事情立马失去了控制,客栈里这价格越出越高,甚至渐渐有些离谱。

  最后,有一人竟出价白银五百两,直接力压众人,买下这本被翻的泛黄发卷的《平妖传》!

  很多人搞不懂,觉得这人是不是疯了,直到有人说出这是城西一位书书局的掌柜。

  下午,城西有家书局,便以第九山中郎将的来历的噱头,大肆宣传,很快,《青山平妖传》大卖,很快脱销。

  而关于这位第九山中郎将的来历,许多人通过通读这书,知晓了一些!

  原本这位中郎将,本是白帝城下辖青山县的一位巡山校尉,当时正逢魔教之乱,这位巡山校尉一路杀妖,除魔,救青山县百姓于水火,最后叩开天关,打败来攻县城的魔教人马,只是到了这里,戛然而止。

  就在《青山平妖传》在锦官城内,掀起人声鼎沸,在城内,某些地方,有一道道神秘身影,却不为所动。

  有蓑衣斗笠,垂钓江面,烟雨蒙蒙中,一叶扁舟,手中握着,一动不动,犹如泥塑一般,某一刻有人现于船首后,俯身,口中快速微动,那蓑衣没什么动静,后面的人影见状,也就消失。

  有人居于城中一处古色生香的古刹中,香火在雨中蓝烟袅袅,古刹中钟鸣悠悠,长满青苔的房檐上滴答滴答地落着雨帘,一间客房前,一道魁梧背影俯身于门前,汇报第九山中郎将的事,结果屋子里,却传来淡漠的声音,

  “这种事就无需向我汇报了,你们的任务是打探各地有没有什么灵气暴动的地方,特别是南边,虽说那里有妖祸,但如今气运四散,那里是最有可能出现好东西。”

  “是!”

  .......

  这些人是从中原而来,找了地方落脚,往来行事神秘,有自己的目的,在寻找什么。

  东城,一间亭院下,有一位银发灿灿,眼中神光如电的男子,正和一位仙气飘飘,面色红润的麻衣老者下棋。

  银发男子坐在那儿,却好似一头猛虎蟠踞,仿佛随时都可暴起,体表隐有神光流霞,而对面的老者,看似普通,和平常老人一般,但对面男子不经意流露的气机,在其周身虚空,如泥牛入海。

  这时,一道人影闪到凉亭前的过道上,单膝跪下,埋首,却没发出动静,就这样等着。

  过了半晌,那对面的麻衣老者落下一颗白子后,那银发男子先是眉头一皱,随后眼角晕了开来,笑道:

  “弟子终究还是棋差一招,也不知何时能达到老师这样的境界!”

  对面的麻衣老者捏了捏嘴角上翘的胡须,“你马上就要进入胎动,还需磨炼,致虚极,守静笃,这六个字需牢记。”

  “正好,这蜀地可以当作你的磨练场,这次你父亲把你召来这,也算是来对了,这地方可越来越热闹了。“

  却见这银发男子脸上的笑意,听到他父亲三个字,慢慢消失,“父亲他老人家没老师想的那么多,小弟被李家的人杀了,父亲让我来,信里只想让我杀了李家的种,给小弟报仇。”

  “全真,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不要被这些所扰,其余你自己把握。”麻衣老者笑呵呵。

  “老师说的是。”银发男子点了点头,对老者很是尊敬。

  随后其转过头来,看着亭外候着的身影,脸上的表情也换了,变得面无表情,开口道:“查到了?”

  只见那单膝跪着的身影抬起头来,从袖子里拿出一卷书,抬手呈了上去。

  银发男子抬手一抓,

  看着上面“平妖传”三个字,忍不住皱了皱眉。

  “话本?”

  那手下赶紧解释,“回二公子,那位第九山中郎将的来历就在这本话本上,这位中郎将姓陈名渊,原青山县巡山校尉,来自白帝城......”

  银发男子此时将书卷打开,眼神如电,快速扫动,但很快眉头越皱越深,接着,将书猛然扔给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