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第202章

作者:一世风流才子

  似乎十万大山里的妖族能轻而易举地把防线突破,杀掉所有人,但它们没有。

  快了快了,什么快了?

  这话如同头上悬着一把刀,陈渊虽然一直对当前局势抱悲观想法,但那句“快了快了”就如同催命符一般,让人心神紧绷,实在不舒服。

  等自己修行了这门保命神通,自身性命就多了一分保障,立足根本就又雄厚一分。

  心中念罢,陈渊当即意识回归到身体,眼睛一张,眸中浮光掠影,调出寄杖这门神通法门出来。

  随后,心中默念加点。

  顿时,其发光的肉身开始慢慢颤抖,紧随着,其周身窍穴中,逐渐发热,接着,一缕缕血气从毛孔里钻出,形成一团尺许厚的血雾,这血雾里包含着陈渊的自身烙印,接着,只见这血雾凝聚出一个个蝌蚪般大小的文字,围绕着陈渊周身旋转,闪烁,显露出几分诡异。

  半盏茶后,这些文字突然“咻”地一下,朝着陈渊身上一撞,接着这些文字犹如烙铁一般,烙印陈渊全身,包括脸、鼻子、嘴巴,耳朵上。

  随后,这些血字犹如陷入一片流沙之中,渐渐沉了下去,没入陈渊体内。

  此时陈渊心念一转,内视丹田,赫然可见,那一个个文字,化作一道道血光,朝着那丹田中晶莹璀璨的盘龙小树上冲去。

  只不过,当这一道道血光冲到小树周身时,却被小树周身环绕的神光挡住,隔绝在外,神通烙印不上去。

  见状,陈渊驱使宝塔,射出金色神链,围绕着小树一转,施展封禁之术,将其神光敛去,就此陈渊自身精血化作的血字一一烙印在碧绿小树之上,随后纷纷隐入其中。

  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的功夫,当碧绿小树嗡鸣一声,一股与自身肉身产生奇异联系的感觉席卷全身。

  陈渊知道,这门法门已成!

  陈渊调出自身信息,

  “陈渊:第九山中郎将

  境界:第四天关道果境第一层

  气运点:2283

  功法:降龙桩(圆满),伏魔拳(圆满)、道家内经图(圆满)、地煞七十二法(7/72)

  术法:造畜,伏魔拳

  神通:服食、法眼(可修行)、剑术、担山、妖魔九变(山君、蛮牛、肥遗、狰、驳)、嫁梦、壶天、阵法、寄杖

  道兵:三尖两刃枪(无极:一种极道领域,道兵破限,战力增幅,随着境界提升,站力成倍增长)

  道果:九妙三十六山伏魔塔(39%),镇魔炼妖,禁身拘神,可炼三千法,归于塔身。

  寄杖关联物:龙气母树(幼生),一种气运灵根,可定洞天,生福地,气运所化。

  气运灵根:天地显化,随机降生在风水灵秀,奇险道诡之地,每一株都是独一无二,具有不可思议之功)

  陈渊在最后两行字上,眼神一凝,暗道果然。

  这宝树来历果然与自己猜测的一样,幼生态应该是刚生出不久,结果好巧不巧,被云家子弟撞见,报告给自己,让自己捡了漏。

  他通过对气运灵根的介绍,猜测这东西不简单,根据裴阎虎与他说的从朝廷那边听来的秘辛一结合,不难推测出,蜀地大乱,气运重新分配,招引狂蜂浪蝶寻求虚无缥缈的气运。

  之前他多少有些纳闷,怎么争?

  现在看来他狭隘了,气运灵根这种东西,着实会引得无数武道修行者疯狂。

  过了半盏茶时间,

  陈渊的房门大开,一道喝声传出,

  “来人!”

  “在!”

  “云家有功,赏,妖魔血肉两千斤!”

第215章 陈大人(求月票)

  陈渊踏出门来,心情难得不错。

  得龙气母树,习寄杖神通,再将剩下点数消耗完,将道果进度从百分之三十九,提升到百分之五十三。

  因为龙气母树的加入,陈渊短时间实力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心情大好之下,陈渊不忘其中功劳,特地下令,赏赐云家两千斤天关妖魔血肉。

  作为,对云家那位子弟的赞许!

  说着,陈渊袖子一甩,一道道灵光飞出。

  “得令。”

  守卫呼喝,叫来人,赶紧搬东西。

  没多久,驻地内,所有天关强者中,云家那位最没什么存在感的云楚雄,听到门口汇报后,有些受宠若惊。

  他云家有功?

  中郎将赏赐两千斤妖魔肉?

  好像是独一份!

  这让他受宠若惊的同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说起来,他倒有些汗颜,他武道境界只是天关道种境,在近几次跟随陈渊的作战中,作用有限,存在感比较低。

  大人如此待自己,竟让他有些感动,也有些庆幸,当初听了儿子云天生的建议,跟随将军出关,见识了外面的残酷,也让他心境不知不觉发出了变化,实力有了突飞猛进。

  前不久陈渊还赐与他们每人一瓶精血。

  现在又是两千斤妖魔血肉。

  没话说。

  而陈渊这边,下完令,本来想找人试验一下刚习得的神通,想了想还是算了,坐在堂屋间,一只手杵着头,另外一只手放在旁边的茶几上,手指轻叩,眼神沉吟,思考接下来的打算。

  他其实现在有想独身一人,千里奔袭威远城,大杀一方,尽快完成道果的想法。

  但有两个变量,让他有所顾虑。

  一是裴指挥使传信来,说朝廷太常寺来了两位太常侍,准备出使十万大山,按照两地之间相隔六七千里的路程,信送到时,估计朝廷来的大人都已经出发了。

  二是击杀的那头老肥遗,道果一层,听妖魔称呼它是二十八老,应该在十万大山中占据着一定地位,这头妖魔口中泄露出的信息,显然不同寻常。

  就在他指尖“咚咚咚”轻叩间,外面一位甲士快步快步进来禀报,哗啦啦一响,单膝一跪,双手一抱。

  “将军,常将军与其他三位宗门当前主事的前辈,说要见您!”

  陈渊叩动的手指停下,抬起头来,目光微闪,“请几位进来,看茶!”

  “是!”

  不一会儿,常山和其他三位宗门天关相继进门来。

  素女剑派的美妇,金蝉寺的了空大师.......都是本来支援赤水府,后来陈渊五人逆伐威远关,惊动了赤水府,与常山一同前来支援的三位道兵强者。

  “陈大人!”

  常山一双浓眉大眼,带着些许笑意。

  “陈大人!”

  其他三位天关,也相继见礼,若是细心察觉,能发现这三位宗门天关,面对陈渊时的神态举止,有了一丝丝细微变化,恭谨,或者说认真了些。

  因为现在陈渊已经进升至道果境!

  要说他们之前都是道兵境,而且大家是靠着道义来支援前线,并不存在什么分属,上下级关系,本质上,大家平等相待。

  之前,大家一起与六山照妖族厮杀,陈渊占据主导地位,是被这位第九山中郎将的魄力与手段所感染,而如今,就是心服口服。

  如此年轻的道果强者,加上非凡的魄力与手段,他们可以预见,成就不可限量。

  陈渊见了这四人齐至,起了身来,扶了扶手,随后手做出请的姿势,“常中郎,还有三位道友,请坐。”

  随后让人看茶。

  见几人坐下,他也重新坐了下来,目光巡视两边,声音带着一丝歉意,

  “昨日一战,陈某也没时间关心几位,可还好?”

  常山拍了拍扶手,哈哈一笑,“昨日那些畜生只顾着跑,被常某抓住机会宰了一头,昨天老子还尝了这畜生的血肉。”

  陈渊听了,抚掌一笑,“那常中郎可是有口福了!”

  常山浓密的眉头朝上扬了扬,看向陈渊,摆了摆手,“这算得了什么,哪及陈大人你的神威,连那头道果老魔都被干死了,常某就是沾了点光。”

  陈渊一时莞尔,“都是自己人,咱们也别花花轿子人抬人了。”说着,眉眼张开,看了看其他三位宗门天关,

  “常中郎和三位道友一起来我这儿,是有事?”

  “嗯!”常山点了点头,直接说明了来意,“如今陈大人已经击溃了这次妖族兵锋,想来短时间六山再难以发起攻势,我和三位道友也该回赤水府去了,那里有我的兵马,还有几位道友的弟子,离开久了,恐生变数。”

  陈渊听了,倒没什么意外,点了点头。

  四人为了支援自己,已经离开赤水府有数天了。

  “确实如此,诸位为了广安府和万民安危,连战数日,舟车劳顿,陈某也没尽好情分,还望几位见谅!”

  陈渊这话主要是说给其他三位宗门天关听的,该尽的礼数还是要尽到。

  “陈大人言重了。”

  “不敢!”

  “........”

  而陈渊这时,却话题一转,眼神闪烁,语气低沉了下来,“不过,几位离开前,陈某还有些话要交代一下!”

  常山四人一听,神色立马认真起来。

  “陈大人,是又有什么情况?”常山作为中郎将,比较敏锐。

  “对!”

  “第一,今早陈某收到裴指挥使消息,中原朝廷来人了,来了两位太常侍,准备亲自去十万大山,与妖族谈判。”

  “第二,就是昨日,那头妖魔放的话,相比诸位也有些耳闻,妖族应该在谋划什么,与我伐山军在拉扯。”

  “总之,陈某对朝廷来人的谈判不乐观,妖族肯定还有什么后手,几人回去后,要多加小心,一有消息,互通有无,两府好及时做出应对。”

  常山一听终古原朝廷来人,还有些喜色,毕竟谁也不喜欢战争,可听到陈渊后面的话,眉角又压了下来。

  确实!

  他沉默了半晌,点了点头,缓缓道:“我会留个心眼。”

  说着,就站起身来。

  其他三位宗门天关,见状也随之起身,相互对望了一眼,还在琢磨刚才陈渊说的话。

  陈渊也起身,接着,从袖子里再甩出几个瓶子,“临行前,陈某也没什么送的,别的不多,就是那些畜生的血肉多,拿着。”

  “常兄自然不需要跟我客气,至于三位道友,陈某敬佩诸位,这一点薄礼还请收下,就算自己不考虑,也要为一同前来支援的弟子们考虑。”

  常山对陈渊说的话很高兴,直接收下,“那我就不客气了,吃大户,咱不心疼。”

  还说笑了一句,让气氛缓和了下来。

  其他三人也就没客气,将其收下,心中对陈渊更加有了好感。

  这位陈大人不管对妖魔如何酷烈,但对他们,却始终礼遇有加。

  “那我等就告辞了!”

  常山抱了抱拳。

  陈渊回了一礼!

第216章 我会带你们回家!(求月票)

  四人就此离开,陈渊跨出屋子相送,抬头看着几道流光冲破灰蒙蒙的雨幕,很快消失不见,心绪有些复杂。

  接着,他耳垂微动,一阵苍茫带着些悲凉的笛声,随着风雨稀稀落落,飘进了他的耳朵,他转头朝着门外一望。

  此时,别院外,雨幕下,一处宽阔的演武场,显得冷冷清清。

  一座兵营里。

  有人盘膝打坐,时刻锤炼着气机。

  有人坐在床铺上,光着膀子,胸前缠绕着白布,手中握着长刀,用心擦拭着兵锋,染血长刀闪烁着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