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七,开局跟女知青回城 第24章

作者:三山风

  对于这些招呼,程旭远都笑着回应。

  前两天,他刚来的时候,认识的人少,认识他的人更少。

  打招呼的人自然也就少。

  而现在突然间多了起来,应该和自己写的吃面条有关。

  叫小程和程旭远都是非常正常,可是,这程老师是怎么回事?

  程旭远看着打招呼的年轻人,一时间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我也是老师了?

  “你好你好,咱俩年龄差不多,你还是叫我小程或者旭远吧!”程旭远在心里默默的飘了一下之后,就笑着向那打招呼的人说道。

  自己被称为程老师,为时还有点过早啊。

  那年轻人笑了笑道:“程老师,在咱们文化馆,达者为师。”

  “您的《吃面条》我看了,写的真好。”

  “我是曲艺组的小左,希望以后和您合作。”

  一路打着招呼,程旭远来到了写作组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史雪红正在扫地。

  看到这等的情形,程旭远赶忙去帮忙。

  两个人配合默契的将铺了一层水泥的地面打扫了一遍后,程旭远又开始用办公室的煤球炉烧上水。

  “小程,有没有觉得其他人对伱不一样了?”一边织着毛衣,史雪红一边笑着向程旭远问道。

  程旭远也没有隐瞒道:“今天过来的时候,大家对我热情了不少。”

  “那是。”史雪红道:“咱们文化馆的人哪,别看一个个平时眼高于顶,但是对于真正有本事的人,那都是敬着。”

  “你的那个短剧,让所有人都认识到,你小程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说到这里,史雪红道:“要不,你去各个办公室去采采风,大家对你绝对热情。”

  为了享受别人的热情去采风,你这脑袋是咋想的。

  我要是这么招摇过市,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程旭远瞥了一眼史雪红道:“我还是歇歇吧,省的被人说招摇。”

  史雪红笑了笑,突然压低声音道:“小程,你的自行车票,最近准备用吗?”

  程旭远愣了一下,就有点明白史雪红问这个是啥意思。

  他笑了笑道:“我还没有攒够钱。”

  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理由,既可以说用,也可以说不用。

  “我有一个邻居,他准备过了年结婚,可是家里一直都没有办法弄一张自行车票。”史雪红道:“你要是愿意将这张票让出来,他愿意给十块钱。”

  十块钱在工资四五十的时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程旭远迟疑了一下,摆了摆手道:“姐,我还是准备自己换辆自行车。”

  “你也知道,我现在没有自行车,出行不方便。”

  虽然这样说,但是实际上是程旭远觉得不值得。

  毕竟有孟德志的约稿兜底,他不差那十块钱,可是自行车票可不是随随便便能拿到的。

  史雪红对于程旭远的拒绝并不意外,她笑着道:“人家说了,不要钱的话用票也可以。”

  就在程旭远准备问人家准备给啥票的时候,房门被人一下子挑开,就见满脸笑容的冯老二走了进来。

  “程老师,史……史老师!”

  冯老二的招呼,让史雪红的眼睛都瞪大了。

  她在文化馆工作以来,不论是创作组,还是其他组的人,都称呼她为小史、小红,最多也就是雪红。

  史老师,这个称呼还真是第一次听到。

  一时间,冯老二那张有些油腻腻的脸,这会儿看着都有点儿眉清目秀了!

  “冯……老冯你有啥事啊?”史雪红看了一眼冯老二,笑眯眯的问道。

  “是我们罗组长,他让我过来请程老师去我们曲艺组,对《吃面条》的排练现场指导一下。”冯老二说到这里,满是郑重的向程旭远道:“程老师,您现在有时间吗?”

  “《吃面条》的短剧不是才交给你们吗?你们不应该多排练几遍,像模像样了,再过来让小……程老师去亲临指导吗?”史雪红本来想要说小程,可是后来感到自己这样说不妥。

  于是小程就变成了程老师。

  冯老二道:“我们昨天晚上排练了一个晚上,上午来了又练了一个小时。”

  “大家都觉得排练的有点模样了,这才请程老师过去。”

  昨天晚上就开始排练了,看来曲艺组这真的是够认真的。

  程旭远心中对曲艺组的认真多了几分的敬佩,就站起来道:“姐,要不咱俩一起去学习学习?”

  “算了,还是你去吧,我还有点事。”史雪红摆了摆手道:“我还是等排演好再看吧,那样感觉更好。”

  程旭远也没有勉强,和冯老二一起离开了写作组的办公室。

  也就在这时,拿着一封邀请函的张德宁,来到了城南区文化馆。

  新书新人,求大佬们收藏推荐加月票,呜呜,大家的支持,是俺最大的动力。

第32章 正经人谁用笔名啊

  对于《当幸福来敲门》的作者,张德宁的心中是充满了好奇。

  毕竟,能够写出这么一篇在困境中乐观向上,不断追求幸福小说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

  实际上,她一上班就想要跑过来。

  只不过被邹燕来留下又说了点其他事情,这才在九点多的时候,来到了南城区文化馆。

  对于文化馆这种兄弟单位,张德宁并不陌生。

  她有好几个朋友,都是文化馆的。

  只不过这些朋友属于市文化馆!

  “大爷,我是《燕京文艺》编辑部的,我叫张德宁。”张德宁将自己的自行车支在传达室外,笑着向老李头自我介绍。

  这一套程序她很熟悉。

  毕竟那个时候,要想让别人相信你,要想让自己的事情办的顺利,就要先将自己的身份介绍一下。

  本来正在烤火的老李头,听说是《燕京文艺》的编辑,脸上顿时多了几分笑容。

  他虽然是门岗,但毕竟是区文化馆的门岗。

  对于《燕京文艺》他是知道的,毕竟他们文化馆里订的杂志里,就有《燕京文艺》。

  “小张同志你好,你有什么事吗?”老李头亲切的招呼道:“外面有点冷,进屋暖和一下再说吧。”

  “谢谢大爷,不用了,我找徐凌云,请问他在哪个办公室?”张德宁急着来见《当幸福来敲门》的作者,所以直截了当的问道。

  老李头愣了一下。

  作为一个合格的门岗,他对于文化馆中的上上下下,不说每个人都熟,但是整个文化馆,他叫不出名字的绝对没有。

  所以他肯定,文化馆里,没有人叫徐凌云。

  “小张,伱是不是找错单位了?我们区文化馆,没有叫徐凌云的人哪。”

  老李头的话,说的斩钉截铁,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张德宁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

  她因为一直想着主角的名字,一下子将自己要找的人说错了名字。

  “大爷,徐凌云是他的笔名,这个人的本名叫程旭远。”张德宁带着期待问道:“程旭远是咱文化馆的吧?”

  听到程旭远的名字,老李头笑了起来道:“小张,你要是早说程旭远不就简单了嘛,他是我们文化馆写作组的。”

  “哎,这个小程也真是的,还弄什么笔名。”

  “他们写作组的几个人,一个个写东西都是用本名,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写了作品。”

  “这个小程倒好,偏偏跟人家反着来。”

  虽然还没有见到程旭远,但是张德宁听着老李头的话,心中对于这位徐凌云,又多了几分好感。

  低调,不喜欢出风头!

  而且,从老李头如此亲切的称呼来看,这个年轻人的为人也不错,和门岗大爷都能打成一片。

  “李大爷,请问徐……程旭远在哪个办公室啊?”想要早一步见到程旭远的张德宁,再次问出了之前的问题。

  老李头道:“小张同志,你找小程有啥事情啊?”

  “他前些时候给我们投了稿,我们《燕京文艺》准备在下一期发表,我这一次过来,就是和他在几个问题上当面交流一下。”这也不是什么遮遮掩掩的事情,所以张德宁毫不掩饰的说道。

  程旭远的稿子要在《燕京文艺》上发表!

  老李头虽然隐隐约约已经猜到,但是听到张德宁的肯定,还是吃了一惊。

  要知道他们文化馆里,最近也就是马波元偶尔发表一两篇作品。

  至于其他人,顶多在报纸上发表几个豆腐块。

  这个刚刚来的小程,发表了作品不说,而且人家杂志的编辑还专程找上门来了。

  “小张啊,我领你去小程他们办公室吧。”

  老李头说话间,拿起一件有些发灰的棉袄披在了身上。

  张德宁赶忙道:“大爷,您忙您的,给我说程旭远的办公室在哪儿就行。”

  “小张,不用给我客气,我坐了半天,也得活动一下筋骨。”老李头说话间,就朝外走道:“另外,小程他们的办公室有点远,我怕你短时间找不到。”

  面对热情的老李头,张德宁只能一边道谢,一边跟着老李头朝着文化馆的办公楼走去。

  文化馆内,来来往往的人不少。

  毕竟大家的工作都不算忙,很多人一上班就端着个搪瓷缸子,四处乱窜办公室。

  楼梯口,有人看到老李头领着张德宁走过来,就笑着问道:“老李,这是谁啊?”

  老李头一边打招呼一边道:“这是《燕京文艺》的编辑小张,她来找程旭远。”

  作为区文化馆的人,对于《燕京文艺》不会陌生。

  那询问的人一边看向张德宁,一边好奇的问道:“小张同志,你找小程啥事啊?”

  张德宁对于这种有些冒昧的询问也不生气,她笑着道:“程旭远给我们杂志投了篇小说,我来和他聊一下。”

  程旭远投了小说!

  而且,最重要的是,还把人家编辑给招来了!

  就在那打招呼的人从震惊清醒过来的时候,老李头已经领着张德宁来到了写作组的办公室。

  挑开厚厚的门帘,史雪红正一边嗑瓜子,一边织毛衣。

  发现老李头领着一个陌生的姑娘走进来,史雪红不但没有难为情,反而大大咧咧地笑着道:“李大爷,您怎么来了?”

  “雪红,小程呢?”老李头一看办公室里没有程旭远,就朝着史雪红问道。

  “不是又去采风了吧?”

  对于写作组众人的爱好,老李头掌握的清清楚楚。

  史雪红放下手中的毛衣道:“小程去曲艺组了,罗组长他们不是在排练他写的短剧嘛,现在让他过去提意见了。”

  “毕竟,他是短剧的作者。”

  “李大爷,你们找他有事啊?”

  李大爷声音一下子提高了不少道:“雪红,这是《燕京文艺》编辑部的小张,她过来找小程是谈一下小程投的稿子。”

  “你快点将他找过来,别让人家等急了。”

  史雪红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