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心的石头
不但失了营塞,就连离营塞三十里的怀远城也被唐军顺势攻下。
不得已,突厥右贤王部撤到三百里之外的辽东城,这才稳住了阵脚。
受天下人瞩目的辽东战役,竟然在迅雷不及掩耳的形势下拉开了序幕,而且首战告捷,取得了大胜,一时间,河北无数百姓纷纷赞扬侯君集果然不愧是世之名将。
一战成名天下知,沉寂已久的侯君集再次成为众人敬仰的对象。
胜利的消息不断往大唐内部漫延,不过百姓只关注唐军打退了五万突厥骑兵,却鲜有人注意到,这么一场双方加起来人数超过十五万人的大战,死伤人数却极为稀少。
打退突厥后,唐军马不停蹄的在辽河上架了桥,将屯于营州城的无数粮草辎重攻城器械等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怀远城。
长孙无忌和侯君集站在城头,看着城下繁忙的运输车队。
“哈哈哈,恭喜啊!君集。”
长孙无忌笑着对身边的侯君集调侃道:“之前定襄之战,你一直埋怨皇上没有用你,让你坐镇后方,被李靖和程咬金出了风头。”
“这次可好了,辽东战役全都交给你来处理,就此一战,你就足以与那两人比肩了.”
侯君集却是苦笑不得,伸出手指点了点长孙无忌:“这一战是怎么回事儿,我们大家都知道,你就别在调笑我了。过几天大败的消息再传回去,百姓们不骂我废物将军,我就心满意足了?”
“哈哈哈哈.”
长孙无忌放肆了笑了一阵后,眼珠转了转:“君集啊,若是你请我喝顿好酒,我就救你一回,把你战败的名声给避过去。”
“怎么样,这笔买卖很划吧?”
正苦恼的侯君集眼前一亮:“我的长孙大人,你可是代表皇上的钦差大臣,这辽东的战事我还不都是听你的,你就快帮我想想办法吧,别说一顿,就是十顿酒,我也请了。”
两人同属太子一系,原本关系就不错。
虽然太子不在了,长孙无忌的心态有些微的变化。可还有太子嫡子,李世民也并没有把太子妃母子赶出东宫,是以长孙无忌觉得李世民立太孙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朝中不少大臣,包括房玄龄都支持立年长的皇子为储君。
长孙无忌却知道,李世民要立谁,这完全取决客观条件和李世民的身体状况。
若是李世民命在旦夕,自然会以江山社稷为重,立李恪或李泰做太子。
只要李世民身体健康,随着年纪慢慢增高,他就会忌惮年长的皇子。玄武门之变就在眼前,做为亲历者,他岂能不知皇子们心里会何等的急迫,现在是争太子,争到太子后就会急于登位。
太子嫡子今年才四岁,一个刚刚断奶的娃娃,对李世民完全没有任何威胁。
至少二十年之内,李世民不用考虑要防范太孙。
现在李世民对太子失踪的事情装糊涂,其实也从侧面表达出了他的真实心态,他并不是太想立李恪或者李泰。
长孙无忌也跟着看好太子嫡子,与侯君集的关系自然要搞好了。
见侯君集也没拿自己当外人,长孙无忌抬手捋了捋须,胸有成竹的说道:“你是皇上亲封的辽河道行军大总管,打完这一仗,就可以撤回南岸,驻守营州城了,哪有天天待在前线的道理?”
“等过几天河北道的物资运到怀远城后,就把营州都督薛万淑调过来守卫怀远,剩下的那一场戏,让他来演,这样不就把你侯大将军的名场给保住了?”
“而且这一胜一负,反而更能衬托你的英勇风姿。”
第842章 侯君集和长孙无忌的心思
2024-07-13
听到长孙无忌的‘妙策’后,侯君集一愣,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做为一个能征善战的沙场骁将,这样靠着‘做弊’获得名声,又将黑锅甩给别人?
侯君集着实是有些不好意思,被臊得有些面红耳赤。
哼哧了半响,才试探的说道:“万淑也是个爱惜名声的人,本来我来到营州,抢了他的军功就很不好意思了,现在再让他替我背黑锅,有点太欺负人了吧?”
“呵呵,君集还是个厚道人。”
看到侯君集一脸难为情的样子,长孙无忌缓缓摇了摇头:“别以为薛万淑会记恨你。我料想,他不但不会怪你,反而还会感谢你?”
“哦,这话怎么说?”
长孙无忌抬头看向远处的山峦河流,陷入了沉默当中,似在回忆往事。
良久才回过神,叹了口气道:“薛世雄死后,薛家兄弟选择了隐太子。玄武门之事后,是皇上宽宏大量,怜其才具,这才宽恕了他们,让他们守卫一方。”
“当然,皇上也非常忌惮他们兄弟领兵打仗的能力。”
“从此,薛氏兄弟低调做人,生怕引起皇上的注意。始终不能被皇上所接纳,这也是他们心中的隐忧。”
“此次诈败即给了他一个为皇上效忠的机会,同时又可以消除自己的名声,算是自污其身了。没有了那层光环,被朝堂所不耻的薛氏兄弟,也不会再被皇上忌惮了。”
侯君集听到这些隐密之事,心里豁然一惊,钦佩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若说要论到行军打仗,一百个长孙无忌捆在一起,都不放在侯君集的眼里,可论到这些权力场上的隐密博弈,一百个侯君集也抵不上一个长孙无忌。
对方不但眼光独到,而且深受皇上信任,是个只能交好不宜得罪的人。
原本长孙无忌就是太子的亲娘舅,妥妥的自己人,以前有太子在,拉拢长孙无忌的事情不用侯君集操心。
但在太子失踪后,侯君集就挑起了大梁,成了东宫一系在朝堂上的旗帜。
这对于一个纠纠武夫来说,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可看着自己刚刚嫁入东宫就开始守寡的女儿,侯君集又责无旁贷,勉为其难的撑了起来。
好在太子虽然不在,临失踪前和阿史那云的亲事,把定襄会战后大批草原力量拉拢了过来,有执思失力和阿史那思摩的支持,三大塞外的都督府的强势力拱,侯君集倒也干的有声有色。
所谓在其位而谋其政,担了这个责任,就得操这份儿心。
看到长孙无忌和东宫的关系慢慢疏远,反而和魏王走的很近,侯君集心里很有危机感。
这次的辽东战事,两人机缘巧合又凑到了一块儿。
在长孙无忌出现在营州的那一刻,侯君集就果断的放弃了主导战事的机会,转而全面迎合长孙无忌,一心要和长孙无忌搞好关系,将其重新拉入东宫。
此时见长孙无忌出言指点,明白对方感受到了自己的善意,有心拉近关系。
更是趁机请教到:“长孙大人,即然皇上忌惮薛氏兄弟,为什么还要把薛万淑放到营州来,要知道这里可是幽州地界,是薛世雄的根基之地,这不就是纵虎归山吗?”
“皇上这是在钓鱼”
长孙无忌嘴角微微翘起,浮上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轻描淡写的吐出一句话。
侯君集瞬间感觉到心跳加快,后脊背更是一阵发凉,情不自禁的咽了口吐沫。
不待侯君集脑海里胡思乱想,长孙无忌又说道:“不过,这几年里,薛氏兄弟表现都不错,也并没有什么不诡的举动,皇上基本上已经打消对他们的怀疑,准备起用他们了。”
“这时候,卖个好儿给他们,这薛氏兄弟就被拢络到咱们东宫了。”
见长孙无忌再次表态,侯君集心里一喜,连忙说道:“长孙大人高明,君集佩服,此次辽东战事皇上交给了大人,君集必以大人马首是瞻,一切听从大人的调遣。”
长孙无忌含笑捋须,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次辽东拿下三韩之地,不亚于开疆拓土之功,而自己是个文臣,必须要有武将来执行自己的方略。
此时向侯君集透露这么多隐密之事,一是示好,二是镇慑,恩威并重之下,就是为了让侯君集这个主掌军权的主官能完全配合自己,建此不世功勋。
更远的来说,也是结个善缘,万一皇上要是立了太孙呢?
侯君集是太子妃的父亲,太孙的外公,还是当朝右卫大将军,更是如今东宫系的旗手。
其实这个位置最合适的人选就是长孙无忌,在太子失踪后,李世民是希望长孙无忌能挑起这个担子的。可长孙无忌是个老狐狸,为人精明,诚府很深。
知道做旗手就等于亲自下场博弈,再也没有了退路。
以后万一其他皇子继了位,自己无法善终不说,整个长孙家族也会受到牵连。
于是像裁怠官员一样,把侯君集给推了出来。自己退居幕后,模糊立场,反而和魏王、晋王的关系处的不错。
这次机缘巧合之下,皇上将侯君集派到了辽东,等这次顺利拿下三韩之地,侯君集的影响力就更大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代表着皇上更加倾向太孙了呢?
一想到这里,长孙无忌马上就觉得之前只注意和魏王交往,有些忽视了太孙。
于是继续释放善意:“君集放心,三韩之地皇上极为重视,若不是脱不开身,皇上几乎要亲自前来了。”
“这么大的功劳,不但我们俩会受益,若是运作的好,完全能福泽一大批将领。”
长孙无忌隐晦的暗示了一下,侯君集一愣,随后缓缓的点了点头,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意思。
长孙无忌是让自己借着战事,用功勋大肆拉拢军中将领,把自己人安插到重要位置上。等到再回到朝堂之时,自己的背后就多了一个军方辽东系的力量。
一个定襄战役,程咬金一跃成为云中军方派系的头面人物,在朝中的影响力急据扩大。
而这次辽东战役,就是自己的机会。
两人都知道,经过突厥人的暴力清场,原有的本土贵族体系被一扫而空,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朝庭接手后,必然加大对这里的投入,无论军政都是一套全新的班底,侯君集和长孙无忌近水楼台先得月,经过布局,这里就能成为东宫派系的后花园。
想明白这一切后,侯君集和长孙无忌交换了一下眼神,都是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
长安城!
李世民正在承庆殿内和房玄龄商量辽东的局势,看着面前的大唐寰宇图,李世民眼神紧盯着东北一角:“玄龄,这都一个多月了,辅机应该到达营州了吧?”
“皇上,按照路程,在十天前,长孙大人就应该到了。”房玄龄算了算时间,笑着说道。
李世民叹了口气,显得有些心神不宁:“辽东离长安实在是太远了,四千里的距离,往来一趟都需要近一个月。就算是最快的军驿,也得七八天,要是遇上雨雪天气,至少得十天以上。”
“而战场上瞬息万变,十天时间,不知道又得发生多少事?”
“唉若是朕的太子在,有他监国,朕完全可以亲自前往,主持这场战事。”
房玄龄劝道:“皇上不必忧心,不是派了长孙大人前去了,还赐了他便宜行事,总览军政的权力,长孙大人必然不会辜负朝庭的重托。”
李世民却是不放心的摇了摇头:“辅机是个文臣,不通军事,这是第一次独当一面。而这次辽东的局面又十分复杂,牵扯到突厥、高句丽和我大唐三方的角逐,我真担心辅机撑不住啊?”
房玄龄心里有些吐漕,当时唐俭消息传来,君臣二人都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本着干大事不谋于众的处事哲学,为免消息泄露以致节外生枝。李世民将事态控制到最小的范围,想焖声发大财,悄无声息的将这泼天的富贵给偷偷的吞下来。
通过分析,房玄龄觉得颉利这是年事已高,已经没有了曾经的雄心壮志,想和大唐搞好关系,为后颉利时代施罗叠继位,能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安然执掌突厥汗国。
这才向大唐释放出了如此大的善意,愿意将三韩之地拱手相让,来换取大唐对施罗叠的承认和支持。
有了这样的判断,君臣二人做出了提前攻略高句丽的决定。
本来李世民想亲自前去的,被房玄龄阻止了。
现在大唐内部的改革正在关键期,西北的薛延陀部又蠢蠢欲动,再加上唐俭传回的国内世家豪门的暗流涌动,内外勾结,李世民做为皇帝,根本不能轻易离开长安。
又考虑到这样的乱局,侯君集一介武夫,是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于是决定派出重臣前去主持大局。
房玄龄也是非常羡慕这份开疆拓土之功的,可身为左仆射,他身上的担子比李世民还要重,内政改革的事情千头万绪,房玄龄现在每天都只能睡三个时辰。
有时候事务多的处理不及,都在弘文殿里休息,哪能须臾或缺?
而派别人去李世民又不放心,思来想去,就只有让长孙无忌跑这一趟了。
第843章 身份泄露(上)
2024-07-13
长孙无忌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得知这样的好事后,立马拍了胸脯接下了这个注定会留芳百世的美差。
这让房玄龄第一次后悔自己的官当得太大了,错失了良机。
此时见李世民坐立不安,房玄龄心里暗暗发笑,说到底,都是这个馅饼太大了,李世民有些患得患失,一天就恨不得问八遍,这才弄得心绪不宁。
“长孙大人有智有谋,腹有韬略,能应付这种乱局的。”
房玄龄安慰道:“皇上不必担心,突厥现在都打到高句丽的腹地了,两方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也不可能存在两家联手合伙坑我们大唐的可能。”
“各方面的情势都显示,颉利这是慷他人之慨,想用三韩之地摆一桌宴席,让我大唐和突厥两家握手言和。顺便打压右贤王,捧儿子施罗叠上位。”
“即然这样,这次的辽东乱局,就不单纯的是军事问题,甚至也不需要发生大规模的战役。我们只需做好准备,等颉利把事办完,我们去收拾残局就行了。”
“这样的事情反而是长孙大人的长处,他必能不负皇上的期望。”
听到房玄龄的宽慰,李世民非但没有放心,反而眉头皱得更紧了:“玄龄,说到这个右贤王。”
“不知怎么的,朕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李世民回到御案后坐了下来:“从此人第一次被唐俭提起时,朕就有种很怪异的感觉,屡次在心里想起,似乎此人很是重要,恐怕早晚会成为我大唐的劲敌?”
“皇上多虑了,说到底,还是其中原人的身份太过敏感。”
房玄龄也渡步回到锦墩上坐下,捋着颌下的胡须道:“再加上其超凡的武力,在突厥汗国中的地位,又年纪轻轻。皇上担心这样的人在草原站稳脚根后,难免会图谋中原,才隐隐感到不安的。”
“长孙大人智深似海,这次去辽东,必能弄清楚其真实身份的。”
李言之前遇到颉利之后,为了体现自己的稳重,就虚报了好几岁。再加上唐俭所说右贤王的战斗力和行事作风与做太子时,完全不同,是以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房玄龄等群臣们都没人往那方面去想。
上一篇:直播科普万界宝物,震惊全世界
下一篇:四合院:开局警司,老婆热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