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361章

作者:安心的石头

  实际上孙达出现在皇家禁苑并非偶然,常胜是摸透了李言的性格,孙达的打草惊蛇,正是为了引起李世民的警惕,抽调东宫护卫,为接下来孙达的行刺创造条件。

  常胜心里非常憋屈,谁成想,李言身为太子,如此胆小怕死,一点儿也不太乎太子形象,不怕别人讥议,去祭祀还着着两百全副武装的护卫。

  这就罢了,孙达骁勇异常,两百东宫侍卫也未必能在丛林中拿到孙达。

  可谁会想到,两百护卫在这京畿之地,还带着强弓硬弩,使得孙达大意之下,提前折戢沉沙。

  孙达一死,朝中无危,李言自然不会冒雨给李世民值更了,也不会将东宫的护卫抽调一空,也就没有了行刺的机会。一时半刻的,常胜也找不到一个类似孙达那样的勇将,在京中徘徊了两天,眼看着没有机会,只好来拜见李言。

  没人刺杀李言,常胜自然也立不了功,常胜现在还不知道,在李言和和李世民的谈话中,自己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以隐太子东宫六率为底子的左屯卫军主帅已经彻底和自己无缘了。

  李言则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常胜的回归,抱以了极大的热情,亲切的和常胜询问起云中攻打梁师都的事情,常胜兴致不高的应付着,而且旁敲侧击的开始询问起自己的任职来。

  李言没有废话,微微一笑,直接说道:“小胜子,这次朝廷将你召回,打算任命你为东宫左卫率勋府中郎将一职,另外兼任鸿胪寺少卿。”

  呃.

  常胜一愣,虽然东宫的左卫率勋府中郎将和朝庭的右屯卫翊府中郎将都是正四品的武职,前者还高了半级,但后者直接撑控北衙的五千禁军,后者却只是一个虚职。

  而鸿胪寺少卿更是出使接见外番使节的文职,这等于将自己直接挂了起来。

  加上前几天孙达的意外死亡,常胜不禁猜想,是不是朝庭知道了什么?于是惶恐不安的跪下行礼,试探的问道:“太子殿下,是不是臣做错了什么事情?”

  “没有.”

  李言笑容不变的将常胜拉起来:“常胜啊,你做的很好,这次在云中更是第一个杀进梁师都的府邸,立了大功,但边疆兵凶战危的,伱不知道我有多担心,生怕你出意外。”

  说到这里,李言叹了一口气:“我从小到大,身边就两个亲近的人,范兴因为绥州之事,已经死了。就只有你一个人了,所以我才求着父皇,将你调回来,安排在东宫,京城毕竟安全一些。”

  常胜一听是这个原因,心里更是气苦,搞了半天,不是自己暴露了,是太子这个废物为了让自己回来撑场子,当然,或许还有一些真心担心自己的感情在内,这让常胜有些哭笑不得。

  于是说道:“殿下,臣身为武将,当杀敌报国,臣不怕死,还是原意领兵杀敌,要不,您还是放我回边疆吧?”

  “常胜啊,我知道这次是委曲你了。你的忠心,我自然知道,但现在我身边确实没有得力的人手,你不知道,蜀王最近依靠众多党羽屡次三番的挑衅,不将我这个太子放到眼里。”

  李言一脸的为难,忿忿不平的说道:“就像这次,本来我打算为你争夺左屯卫翊府中郎将一职,但李恪以接下和颉利谈判,救回被突厥掳去的三万绥州百姓为由,从父皇手中抢下了左屯卫的五千禁军。”

  “我也没办法,父皇要安抚李恪,尽快救回绥州百姓,只好将左屯卫翊府中郎将一职,交给了李恪的亲信程怀亮。”

  “哼,李恪有了这五千禁军,势力大增,我势单力薄啊,只有先将你放在东宫里。不过,好歹职位升了起来,若是下次再有禁军职位空缺,或者程怀亮调走后,我再替你争取。”

  “我向你保证,下次再有空缺,这禁军中郎将一职,一定是你的,你看怎么样?”

  李言一脸亲切的盯着常胜,貌似随意,实则不怀好心的暗示道。

  “程怀亮?哼.”

  常胜脸色阴沉,双手紧紧握成拳头,牙关紧咬,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茫,不甘的说道:“我们这些人在前方拼死拼活,杀敌立功,他靠着出身好,还有蜀王的支持,就能掌握禁军,真是太不公平了。”

  “哎,算了,都是我这个太子太过弱势,争不过蜀王。”

  李言学着刘备帐然一叹,然后劝道:“不过,这也不是坏事,常胜你年龄也不小了,现在是正四品的高级武将了,也算功成名就。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事情了,你也不能总这么单着吧?”

  “刚好趁着这段时间在京中环境安定,好好找房媳妇,成个家,也为你们常家延续香火啊!”

  “殿下,臣只想建功立业,没想其它的.”常胜神情一窒,脸色黯淡,争辨的解释道。

  李言笑着拍了拍常胜的肩膀:“放心,朝庭正在备战,最多一年半载的,我们大唐就要发起对突厥的全面攻势,不怕没有带兵打仗的机会,你歇不了多久的。”

  “这几天赶路辛苦了,这样,我给你放几天假,东宫的差事不急,什么时候歇过来了,什么时候上任。鸿胪寺也只是一个挂职,待会儿去兵办完手续,就回家休息休息。”

  见事情已成定局,太子也确实是一番好意,常胜也没有办法,和李言又聊了一阵,就告辞离开了。

  常胜做为高品阶的武将,在内城靠近东市的平康坊有自己的宅院。

  出了宫,沿着街道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还没进门,平时在家负责打扫和管理的管家就迎上前接过马匹,小声说道:“老爷,上次你那位老朋友来了,就在书房中等着拜见。”

  呃.

  常胜下意识的左右打量了一下,吩咐管家在门口小心的盯着,一个人进了院子,常胜在军中一向都是以勤俭示人,所以住的院子还是三年前皇后感念常胜陪李言一块去罗艺军中为质奖赏的。

  院子虽然算不上豪华,也有三层院落,最重要的是在紧靠皇城的平康坊,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附近住的也都是朝中五品以上的权贵府邸,普通人就是再有钱,也没资格住在这个地方。

  穿过前面的花园,来到中间的中堂里,见到了穿着一身便袍的吴庆。

  一见常胜,吴庆急忙上前一揖,然后问道:“将军,怎么样,有没有打探到什么重要的信息,是不是朝庭察觉了什么?”

  常胜落坐,一脸阴霾的摇了摇头,然后将事情的原委一说,吴庆得知是太子害怕遇刺才带着那么多人前去祭祀,又因为蜀王的参和,导致左屯卫的禁军中郎将一职失之交臂。

  李言将常胜调回来,原本也是有把握争取到禁军职位,没想到遇到一连串的意外。

  吴庆听到这里,略略放下了心,一方面是自己等人并没有暴露,另一方面也是扼腕叹息。

  抱怨道:“我早就说过这样有风险,孙达就是不听,仗着自己武艺高强,说什么在荒效野岭的,没人能把他怎么样?这下好了,自己丢了一条命不说,还打断了我们接下来的计划。”

  “那么一员徒手捕虎的猛将,死于弓箭之下,真是窝囊啊!”

  两人都是觉得十分的憋屈,最后还是吴庆说道:“不过,只要太子依然信任你,那就还有机会,不管怎么样,谋取兵权的计划不能变。”

  “当初效忠太子的人,随着这几年过去,有些人调走了,就是留下来的好多人都消磨了斗志,已经将仇恨忘记了,只想过安稳的生活。真正还记着太子恩德的人不多了,我们不能一直等下去。”

  常胜想了想,说道:“东宫左卫率勋府中郎将虽说品阶不低,但却只管府兵的训练,和护卫太子府,没什么大用,还是要想办法谋取北衙禁卫军的兵权。”

  “不过还好,现在朝庭正在备战,不少像张道遵一样的老将为了能参与这场大战,都在想办法往边地调,或许还会有机会的。太子已经向我保证,只要禁军再有职位空缺,一定会保举我的,这次皇上扫了太子的面子,下次也一定会考虑我的。”

  “不行!”

  吴庆断然道:“虽然禁军或许会有空缺,但唯有左屯卫翊府这五千人是旧东宫班底,基础最好,我好不容易撺掇着张道遵主动调去了云中前线,就是为了给你争取机会。”

  “若是到了别的禁卫军,仅凭将领的命令,根本无法调动,更不要说趁机谋乱了。”

  站起身焦虑的徘徊一阵,吴庆忽然说道:“对了,你不是说太子承诺若再有空缺,一定会保举你上位吗?”

  “是啊,怎么了?”常胜疑惑的问道。

第592章 河东薛仁贵

  2024-07-13

  吴庆眼里闪过一道狠辣的神色,凶光四溢的说道:“即然这样,那我们就先想办法,把程怀亮给解决掉,这位置不就空缺出来了吗?”

  常胜一愣:“这怎么可能,现在朝庭的旨意还没下来,太子说只是皇上那里有这个意思,程怀亮还没上任。”

  “再说了,就算他到任了,有什么理由去解决他,程怀亮是卢国公的公子,也并非不知兵的人,寻常手段也不会起什么作用的?”

  吴庆阴测测的说道:“禁卫军守护着京城,不时还有朝庭临时安排的各项任务,只要我们想做,总有机会的。就算他不犯错,我们也可以帮他犯,实在不行,还可以将其暗杀掉,只要我们手上有兵有刀,还怕解决不了一个程怀亮。”

  “你别乱来?”

  常胜连忙说道:“就算要搞掉他,还要找个名正言顺的机会。不然,朝庭调查下来,万一查觉到左屯卫军里的异样,不知道多少兄弟要跟着受牵连,更会影响到我们接下来的打算。”

  “我们不要太着急,只要太子信任我,就总有机会的。接下来朝庭和突厥会有一场大战,到时候,大量的军队和将领会调往前方,内部空虚,我们还怕找不到制造隐患的机会?”

  吴庆压住了内心的焦燥:“你放心,我不会冲动的,就算采取任何行动,也要经过你的同意和批准。”

  “嗯,我们只有一次出手的机会,没有万全的把握,一定不要轻举妄动!”常胜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唐进入到了春雨季节,每天都是阴雨绵绵的,李言也没有出门,整日待在太子宫中和于宁志、李纲他们学习治国理政之道,熟悉朝中各项制度。

  这天,刚刚结束课程,文君就上前悄声说了两句话,李言眼前一亮,急忙来到南边的崇仁殿。

  东宫的布局是坐北向南,南面才是正门,整体规划上和太极宫差不多。

  正南面是嘉福门,然后是重明门、嘉德门三重门禁,然后是明德殿,是皇太子接见群臣和举行重大政治活动的地方,过了崇教门,才算是进入东宫。

  东宫分前后两宫,前宫是会客还有各种东宫下辖官属的所在地,比如西侧的崇文馆和崇文殿就是一处非常重要的政殿,是皇太子读书之处,在此设有崇贤馆学士,以侍讲宫中。

  而东侧的崇仁殿,是李言非正式会见一些亲近臣子的地方。

  再后面最靠北的后宫,是李言睡觉休息的地方,而最北边的玄德门,实际上是一道后门,和太极宫的玄武门作用是一样的,李言一般去后宫拜见皇帝皇后,走这道门不过是抄近道。

  这也是李言的特殊身份才能享受的待遇,不然两边后门出来就是禁卫军驻扎的西内苑军营,平时除了换防的守卫职责所在,根本不容寻常臣子出入。

  正式进宫拜见李世民或者见太子都要从南边正门经过重重宫禁才能进入,就连国舅长孙无忌也没有权力走玄武门和玄德门,上次祭祀回宫,长孙无忌也是跟着太子粘光,在西内苑禁军军营中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李言从玄武门进宫,而长孙无忌则是从西面的芳林门进入长安城内,若想进宫拜见皇帝和皇后,也要绕道正面的承天门,经过正常的程序通过多层门禁才有可能。

  李言来到崇仁殿的会客大厅,就看见三个便衣侍卫带着一个比李言还要高一头大一膀的少年在此等候。

  少年约有一米七高,浓眉剑目,脸若刀削,相貌出众,英武不凡。

  年龄虽然不大,却生的虎背熊腰,蜂腰乍背,头发高高束起,穿着一身略显寒酸却洗的发白的粗布衣袍,上面还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布鞋。

  背上背着一个包袱,另外斜跨着一个两三米的细长物件,用粗布仔细的包裹着,估计是长枪或者长槊之类的兵器。

  来人虽然穿着打扮与殿内诸人格格不入,但站在那里,面容坚毅,凝眉肃目,露着股隐隐的气势,显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仔细看上去,才会发现,少年脸上带着些许的稚气,眼睛深处还有着一丝拘束。

  这就是贞观后期闻名天下,东征西讨,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

  李言心里充满着无限的欣喜,仿佛曹老板看到了张文远。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是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今年十七岁,史上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唐高宗时,薛仁贵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永淳二年,年七十的薛仁贵去世。

  被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

  薛仁贵是当时大唐军中的一根支柱,其功绩一点儿也不比开国初期的秦叔宝、程咬金等人要差,只是因为生在守成的和平年代,高层的位置都满了,阶层固化,流动性差,升官也变的艰难无比。

  若放到开国初期,这样的猛将,最起码也是一个国公,十六卫大将军的职位。

  薛家因与薛举有些关联,属于远房亲戚,薛举被唐朝平定后,薛家不少支房受到影响,而其父早逝又遭沉重打击而家道中落,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

  在历史上要到贞观十九年李世民第二次东征辽东时,34岁的薛仁贵机缘巧合在战场上救驾后才进入朝堂。

  绛州就是后世的山西运城一带,离长安城的直线距离也就两百多公里,薛家虽然家道中落,但还在族中居住,地方近,交通方便,也不难找,李言原本想着顺利的话,薛仁贵也会早些赶来。

  没想到薛仁贵竟然是自己寻找的人才中第一个到来的,果然是和自己有缘份啊!看来除了薛仁贵自己有一番建功立业之心,家道贫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此时的薛仁贵应该还没有成亲。

  李言快步上前,殿内的护卫们纷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草民参见太子殿下!”

  薛仁贵被众人惊动,看见从后殿走出一个锦衣华服的少年男子,连人都没有看清,说跟着下拜参见。

  李言连忙走上前,亲手扶起薛仁贵,神色激动的问道:“伱就是河东薛礼薛仁贵?”

  “回殿下,草民正是薛仁贵。”

  此时的薛仁贵只比李言大四岁,还没有经过长期的磋磨,还显得有些腼腆,见到大唐的太子殿下,有些惶恐不安。

  也是,前几天还在家中习武渎书,忽然三个壮年找到薛家,说当今太子殿下刚刚成长,需要寻找一些伴渎侍从陪伴,看中了薛礼,需要招入东宫。

  薛母当时还很慌乱,不知该怎么办,找到了族中薛氏族老。

  薛氏的族老们一听是东宫来人,而且还有县里的属官陪同,仔细查看了侍卫们带去的东宫名刺和太子召令,顿时激动的老泪纵横。

  自从薛举被平定后,河东薛氏也受到牵连,一蹶不振。

  如今大唐的太子殿下竟然看中了薛家的族人,要招入东宫伴渎,大家都是兴奋的不能自已,纷纷劝说薛母让薛仁贵去长安,并千叮万嘱的告诉薛仁贵要好好侍奉太子殿下,说不定这就是薛家重新崛起的机遇。

  这不,还没怎么着呢?

  县太爷一改往日横眉冷对的态度,对薛氏一族众人也是客气的表示要叨扰几天,欣赏一下附近的风景,调研一下修村的工作。

  薛氏也是河东大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河东薛氏由地方豪强发展为文官武将盈门的一流士族,官至五品以上者三百余人,驸马二十余人,获封公爵侯爵的主要家族分支三十多支,对官场并不陌生。

  在薛举兵败后,在李唐朝庭的强势打压下,薛氏受到极大冲击,在修村的这一脉也是元气大伤,自然知道这次的机遇有多重要,不但可以跟随太子殿下,而且更可以向朝庭表示善意,修复关系,无论如何都不会拒绝的。

  于是族中长辈都嘱咐薛礼一定要好好跟着太子殿下,家中一应事务俱有族中照应,勿需担忧。

  并马上从族中划拨了数十亩土地归薛仁贵这一家名下,并安排族中青壮按时节照应伺侯,不用薛母担心,只管到期去族中收取粮食,薛家多位长辈纷纷表示赞同,无一反对。

  薛仁贵身为大族支脉,父亲早逝,自然要听从族中德高望重的族老们安排。

  再加上薛仁贵年已十七,正想着建立一番事业,光耀门眉,也是一脸意动的样子。

  薛母虽然不舍,但看着族中众人的期待和儿子跃跃欲试的眼光,只好点头答应了下来。

  只是要到京城,距离虽说也不远,薛仁贵却是第一次出远门。

  在家和母亲相处了三天,又被薛家的族老传授了不少在长安城和权贵们打交道的经验,然后才依依不舍的辞别薛母,带着重振薛家的希望,来到了长安。

  见到太子殿下比自己小几岁,却不敢失礼,恭敬的应答着,心里疑惑不知道眼前的少年太子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却也不敢多问。

  谨言慎行,恃君以诚!

  这是众多白发苍苍的族中长老教诲自己的,薛仁贵出自世家大族,家道中落,却也比普通人强多了,从小熟渎诗书,练得一身的武艺,可谓文武双全。

  自然知道这不是自己村里的同伴们聚会,谨守礼仪,不敢马虎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