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4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阿廷猜想的理解难度远远赶不上黎曼猜想,但也不像是哥德巴赫猜想、角谷猜想、费尔马猜想那么容易理解,主要它涉及到了一个‘原根’的概念。

  想要理解原根的概念,对于专业数学系出身的人不算什么,对于多数新闻系出身的记者就只能抓头皮了。

  但是,写不出来也要硬写,因为他们知道这条新闻肯定会非常火爆。

  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解析数论领域的成果都属于国外,哪怕也是华夏人完成的研究,也都是‘华人数学家’,而不是‘国内数学家’。

  王浩,可是地地道道的国内数学家,出身东港大学,工作于西海大学,他连留学的履历都没有,年纪也只有二十五岁。

  二十五岁,就能完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解析数论领域的重要成果,毫无疑问可以归在‘超级数学天才’行列中。

  好多人仿佛已经看到一颗数学天才冉冉升起,他未来肯定会有资格挑战菲尔兹,也许不出几年就能拿到这个数学界巅峰的奖项。

  这足以让国内媒体沸腾了!

第八十六章 汪市长真是好人啊!

  《珠城计算机会议,国内学者完成阿廷常数存在性与有界性论证!》

  《新华日报》取了个长标题对新人进行了报道,文章内容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并做出了评价,“在数学的解析数论领域,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都没有国内学者能完成经世界影响力的成果。”

  “王浩博士完成对阿廷常数的存在性和有界进行论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创造了国内学术在数学的解析数论领域的历史。”

  “这是世界最顶尖的数学成果,代表了国内在基础领域科研的进步……”

  《青年报》也发布了一篇报道,标题简单精炼。

  《青年学者乃国之重器!》

  这一篇报道围绕王浩完成阿廷常数的存在性与有界性论证展开,说明青年学者在高难度研发领域的重要性。

  “历史上绝大部分推动科技发展的重大学术成果,都是由青年学者完成的。”

  “牛顿从21岁开始从事力学的研究,22岁到24岁则是发明创造的高峰期,他在25岁之前,完成了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光的分解、流数法,还确立了第一、第二定律和引力定律的基本思想。”

  “爱因斯坦在26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37岁发表了广义相对论。”

  “华罗庚在30岁时,已经完成了二十几篇论文,并完成了第一部 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陈景润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1+2’证明是在三十九岁,杨镇宁发表‘宇称不守恒’论文是在34岁……”

  “数学界的著名奖项菲尔兹只会颁发给40岁以下的数学家,而是世界绝大部分重量级学术奖项获得者,依靠的大多是40岁以下的成果。”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要给青年学者更多的支持……”

  《青年报》用一系列实例来说明,重大成果往往都出现在青年学者身上,通篇读下来让人了解到青年人才的重要性。

  当然最核心的还完成证明的王浩。

  大体浏览一下报道,就好像王浩已经能和那些顶尖科学家相提并论,实际上,成果差的还是比较大的。

  这并不妨碍舆论对王浩完成数学成果的赞叹。

  “这就真是太厉害了,上次我看到这个名字,好像是完成了十篇论文吧?当时还有一群人骂他刷论文!”

  “我上次也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月十篇论文,一看就是刷的,结果人家就是个天才,已经超脱我这种凡人的想象力。”

  “作为一个二十八岁的博士在读生,我还在为一篇数学小论文烦恼的时候,比我小三岁的人竟然已经完成了素数分布的论证,泪奔,无语凝噎……”

  “下次我再考高数的时候,一定喊一声‘王浩大神附体’!高数满分儿就没问题了!”

  “上次不还有个博主批评他吗?那个博主去哪了?哦,对了,好像是献祭了,阿门!”

  “王浩就是男神啊!数学男神!我已经爱上他了,你们看视频了吗?我看了整整一个小时,他站在讲台上写证明的身影可真帅。”

  “向所有科研工作者致敬!尤其像是王浩这种天才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才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

  《青年报》发布的报道评论很多,但在微薄上评论最多的却是《数学网》的报道。

  《数学网》是科学院数学所建立的官方微薄,平时只会发布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内容,而且还是周更、月更,正因为如此,关注的粉丝寥寥无几,开通微薄三年多时间,总计也只有八万多粉丝。

  这个粉丝数量连一个小薄主都比不上。

  这次《数学网》又终于更新了。

  他们发表了一篇名为《阿廷猜想与阿廷常数》科普文章,并说明了王浩做阿廷常数存在性与有界性证明的意义。

  “对于阿廷常数的存在性论证是最有意义的,这说明质数的原根和质数分布存在关系。”

  “只要能够完全破解这种关系,也许就能找到质数整体的分布规律。”

  “数论领域中,对于素数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方向,而素数的分布研究就是重中之重。”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素数的规律,破解素数的秘密,就可能会破解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层逻辑,人类的科技也会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最后面就是阐述素数研究的重要性了,也就是这一部分被阅读的最多,而前面有很多人看,但多数都只是扫了一眼,发现理解起来非常有难度,就干脆直接跳过了。

  这篇文章发出来以后,下方出现了一大堆的评论。

  “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好像什么都没看,我好像明白了很多东西,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明白。”

  “那个原根到底是什么?我特别去查了资料,到现在还是没有搞懂。”

  “我只明白了一句话:王浩的证明和素数分布有关,其他很抱歉,水平不够。”

  “作为一个专业数学系出身的打工人,我可以给大家一个明确的建议: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如果你全部都弄懂了,可能就会变成秃头。”

  “我感觉我已经秃了,看这一篇科普文章,已经杀死了我百分之九十的脑细胞,剩下的百分之十,支持我打完了这行字。”

  “好厉害,我竟然都看懂了。”

  “楼上睡着了?”

  “应该是在做梦吧,在梦游,据说这是一种病,需要进ICU抢救……”

  “……”

  在媒体不断的做报道,舆论不断进行发酵的时候,王浩正和张志强一起下飞机。

  这时已经是晚上八点钟,机场依旧是忙忙碌碌的。

  王浩正跟着人群往前走,看到旁边有个走路拽拽的小青年,浑身上下是一副潮人的打扮,旁边还跟着块头大的保镖,还有其他人围在身边。

  “那是个明星吧?你知道吗?”王浩指着前面问一下张志强。

  张志强摇头,“不知道,这种很年轻的明星,我从来不关注。”

  “张程旭啊!”旁边传来一个高嗓门,是个西装打扮的家伙,“连张程旭都不知道,真没见识,你们不看选秀节目啊,张程旭可是练习生第三,人气可高了!”

  “——?”

  王浩和张志强一起带着疑惑看过去,就发现刚才说话的家伙,走到了张程旭的旁边,满是关心的说了几句什么,一看就知道是一起的。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王浩和张志强都有点看愣了。

  要说是个路人告诉他们对方是谁,说他们没有见识还可以接受,只有对方和张程旭是一起的,脸皮就实在有点太厚了。

  两人也没有太在意,就跟在张程旭的后面走着。

  出了机场就看到通道外站着一群人。

  正对的方向有几个记者端着摄像机,远处则是有几个小女生激动的喊着,“张程旭!张程旭!张程旭!”

  “这个张程旭还真是有点名气啊。”王浩和张志强嘀咕了一句,跟在后面走了出来。

  张程旭走在最前面,远远看到来接机的粉丝,还看拿到几个端着摄像机的记者,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当走出了机场通道,就看到端着摄像机的记者们朝着自己走过来,就干脆等在了原地。

  他正要挥手说什么,走在最前面的记者忽然错身继续走。

  “……??”

  张程旭下意识扭过头,就发现几个记者全都错开了自己,似乎是朝着身后两个很普通的家伙走过去。

  他再扭过头朝前看,发现竟然连一个剩下的记者都没有?

  张程旭满是尴尬的放下手,在放下的过程中注意到远处的粉丝,干脆又举起来挥了挥,仿佛是在给粉丝做回应。

  几个来接机的女粉丝也看到了这一幕,顿时好奇的聊了起来,“那个被围住的是谁啊?是什么明星吗?”

  “不知道,没见过啊!”

  有个女粉丝看向孤零零站着的张程旭,顿时心疼起来,“看看,旭宝宝好可怜,姐妹们,赶紧喊起来!”

  “张程旭!张程旭!张程旭!”

  又是一通喊。

  如果换做是刚才还觉得张程旭的人气很高,而现在看到孤零零的张程旭,就感觉有点同情怜悯的味道了。

  张程旭自己都扭过头,看向后面被记者围住的两个人,还问向旁边的助理,“那是谁啊?”

  “不知道。”

  助理回想自己似乎是鄙夷了下对方‘没见识’,顿时都有种羞愧的感觉,赶忙劝说起张程旭,“太晚了,我们赶紧走吧。”

  “好、好……”

  另一边,王浩和张志强一起被记者围住了。

  张志强很享受这种感觉,只可惜他站在王浩旁边只像个助理,根本没有一个记者看过来。

  所有记者都看着王浩,“王浩博士,能说说你最新的数学研究吗?”

  “王浩博士,你有没有下一步的科研计划?是否还是素数分布领域?”

  “你会不会继续论证阿廷猜想,争取能破解这个猜想?”

  “在国际会议完成顶尖的数论研究,你此时的心情如何?”

  “……”

  王浩应付了一个又一个提问,最后忍不住说道,“我现在的心情……就是想回去睡觉!”

  这句话还是有点用的。

  记者们又问了几个问题,得到了回答就没有继续纠缠了。

  王浩得以顺利和张志强一起走出机场,打了个车回去休息,路上的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记者来,是因为几个大媒体对他进行了报道,而且还引起了舆论热议,甚至登上了网络热搜,排名还非常的靠前。

  他也忍不住看起了手机,刷着看网友对自己的评价。

  都是赞叹!

  很好!

  这次和上次的舆论热议完全不同,上次大部分都是质疑,而这次则都变成了赞叹。

  当在网络上收获一大堆赞叹的时候,确实会让人心情很好。

  王浩回到家以后,躺在床上美滋滋的睡了一觉,因为前一天确实很疲惫,第二天七点半才爬起来,到学校食堂吃了个早餐,随后就去了综合楼的办公室。

  等进入了综合楼,又是新一轮的惊叹不提。

  好在老师和记者不一样,即便是有八卦的心态,也只是私下里说说,不会到办公室特别来打扰。

  王浩都有点习惯了,又看了看网络上的舆论,发现还是有一些评论,但因为热搜降了下去,新增的评论数量、关注数量也少了许多。

  通过这一波的新闻报告,他的微薄账号粉丝倒是增加了很多,已经超过了四十万的数量。

  这个数字对于网络大薄主们根本不算什么,最多只能算是个零头而已,但对于一个几乎不怎么发微薄的高校教师、学者来说,就已经是很多很多了。

  王浩安心下来,就开始认真看起了教案。

  对于课程的准备还是不能马虎的,讲的好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理解,更多的学生理解才能带来更多的灵感。

  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作用。

  当时间到了九点钟,外面楼道里又是乱哄哄的一团。

  一大堆的人簇拥着个穿白衬衫的中年人走过来,他们直接到了办公室门前,朝着里面看了眼,马上有个熟悉的声音喊了王浩。

  是栾海平。

  王浩走出来就被栾海平进行了各种介绍。

  中间白衬衫的中年人是西海市的市长汪应华,旁边戴着眼镜瘦瘦的老头则是西海大学校长严晋。

  “汪市长、严校长。”

  王浩和被介绍的几个人纷纷握手,就听汪应华说道,“我刚才在楼下,他们说要叫你下来,我就说,怎么能因为我们来就影响到科研工作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