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30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平时也很天才。”

  钱宏宇对此表示了肯定,“你可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天才。”

  何毅顿时满意的点头,至于刚才王浩的讽刺性夸奖,他直接选择了忽视。

  何毅的想法确实让王浩找到了新方向。

  他们之前所做的工作一直都是简化设备,修正完善同向电流的理论和构造,主要因为确定了同向电流和S波直接相关。

  问题在于,和s波具有相关性的构造,不一定只有同向电流,也许其他的构造也能起到作用。

  现在设备的底层构架中,已经没有和具有相关性的构造了,但他们可以研究添加构造,也许就能找到研究的突破方向。

  想到就做!

  王浩马上召集了所有人,开启了新一轮的‘设计会议’,让每个人想一种添加新构造的方案。

  这种研究模式,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以理论为基础,开拓思维去进行设计思考,然后到会议上就说明自己的想法。

  当进入到熟悉的模式以后,大家都对于研究变得非常有信心,也让刚加入研究的黄明昆非常疑惑,他完全搞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去做。

  每个人拿出设计方案?

  他都被包含在内……问题是他什么都不懂啊!

  这里面牵扯的理论太复杂了,黄明昆拿了一份理论资料,只是扫了一眼就感觉头都大了。

  黄明昆感觉自己面对了人生中最困难的工作,其困难程度类似于在上小学的时候,有老师让写一份黎曼猜想的证明当家庭作业。

  这怎么完成?

  黄明昆坐在办公室里,对着一大堆看不懂的符号都有点想哭的冲动。

  实际上,他可不是唯一抓头皮的人,其他人的感觉也非常类似,因为他们也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做。

  何毅也是如此。

  何毅比黄明昆强的地方就在于有经验。

  他去理论组查看别人的‘作业’,发现自己完全看不懂原理也根本不在意,他去找了反重力构造图。

  何毅对于反重力技术研究还是很深入的,基础的构造原理都清楚。

  他找了两个‘适合’的部分,有点决定不下来,“这一部分和材料半拓扑结构直接关联,决定了反重力场的‘凹面开口’方向。”

  “这一个类似于环形线圈的设计,则是稳定性控制,保证释放稳定……”

  “用哪个部分呢?”

  他思考着摇了摇头,“还是第一个比较靠谱,本身和半拓扑结构相关联。”

  何毅做出了决定顿时就轻松了很多。

  他可以到会议上说是‘反重力构造’来到的灵感,能决定反重力场‘凹面开口’方向,自然也有可能控制S波后续影响方向?

  在完成了‘作业’以后,何毅翘起二郎腿喝了口咖啡,就注意到对面正抓着头皮的黄明昆,顿时问道,“黄教授,还在为方案为难?”

  黄明昆郁闷道,“是啊,我连原理都搞不懂,何院士,你能给我讲讲吗?这些资料,完全看不懂啊!”

  何毅用力扯了下嘴角,别说是黄明昆了,他也根本看不懂理论!

  理论组研究的S+、S-波,其复杂的数学构造难度已经超出天际,除非是从最开始就跟着研究,还必须是顶级的理论物理学家,否则短时间不可能搞明白。

  何毅当然不会说自己不懂,他毕竟是拿了诺贝尔奖的院士,全世界公认的顶级物理学家。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作业’,说道,“黄教授,我肯定是知道理论的。但是,理论太复杂,短时间想弄明白也不容易……”

  “对、对!”黄明昆用力点头。

  “这样吧。”

  何毅道,“我想了两个方案,但我只用了其中一个,另一个就送给你了,到时候,就说是你自己的想法。”

  “这样好吗?”

  黄明昆感觉自己就像是‘抄作业’的坏学生,但是,直接完成作业的诱惑太大,就不用在这里继续抓头皮了。

  “没关系。”

  何毅笑道,“反正两个方案,有一个方案不用也可惜了,但是,你可千万别说是我给你的。”

  他根本就不在意。

  因为类似的研究会议,他拿出的方案极少会被采纳,甚至说,似乎从来没有被采纳过。

  另外,反重力、引力场,根本就是两个技术,相互之间可以说是毫无关系,他就是陪着‘写作业’而已。

  送出一份错误答案,有什么大不了?

  黄明昆则是非常的感动,不由想着,“何院士真是天才,竟然想了两个方案。而且,他知道我不懂,就干脆送我一个方案!”

  “真是大好人啊!”

第五百九十八章 设计会议,重大贡献!对称线圈的设计!

  王浩也正思考着添加构架设计的问题。

  他联系了所有和半拓扑理论有关的技术,包括超导理论、反重力技术、强湮灭力场技术,等等。

  诸多的理论和技术摆在眼前,只是一张张草纸上的数学字符,就让人看的有些头皮发麻。

  只可惜,王浩一直都没有发现什么关联性,任务的灵感值更是一点都没有增长。

  “太难了。”

  “S级任务,想要完成第二阶段,还是要找真正的突破口,单单靠自己研究,太不容易了……”

  王浩感慨着,“还是要集思广益,单单靠自己,想找到方向不太可能。”

  他干脆就做起了理论的完善工作。

  至于下一个阶段的研究方向,还是要召开会议听取其他人的方案看看情况。

  他也打开了任务系统查看了一下。

  【任务四】

  【名称:引力场的技术原理(难度:S)。】

  【灵感值:40。】

  之前引力场的技术原理,灵感值超过了100点,常规来说,已经完成了研究。

  现在是做进一步的研究。

  当发现灵感值还能继续增长以后,王浩并没有直接提交任务,而是继续挖掘下一部分的技术理论。

  现在要找的突破方向至关重要,能找到突破方向就意味着理论和技术会有很大的提升。

  实际上,每一个科技方向都是如此。

  在完成了某一个阶段的研究以后,肯定还会有下一阶段的研究,映照现实就是技术革新、产品更新换代,常规的技术革新,每一代都要十年、二十年,引力场技术的难度来说,或许革新一代需要五十年以上。

  他们完成了第一代的技术以后,因为技术暂时不满足应用要求,就必须要继续做研发、继续提升,也就需要找其他的突破。

  很快,三天时间过去了。

  这天早上,研究组的核心人员们都聚集到了会议室,左手边是实验组的成员,右手边是理论组的成员。

  左手边第一位是何毅,下一个则是钱宏宇,第三个就是黄明昆。

  会议对于这次没有直接性的要求,但大家还是自觉的按照职位就座。

  另一边相对来说更随意一些。

  理论组的成员没有上下级之分,也没有工作内容的分别,陈蒙檬和海伦坐在中间的位置,丁志强坐在最后一位,也是屋子的角落位置。

  第一个则是黄振,他感觉自己坐在第一位,完全不是因为能力、职位或者贡献,而是因为其他人根本不想坐第一位,第一位就意味着第一个发言。

  王浩还没来的时候,大家都表现的很随意。

  黄明昆一直都在和何毅、钱宏宇说着话,满嘴都是恭敬和佩服,“钱教授,你应该也知道吧?何院士的水平真是太高了,我完全看不懂那些理论,何院士都懂……”

  “我真是太佩服了!”

  “王院士让拿出设计方案,可是苦了我了,我找理论组要了基础理论,但根本就看不懂。”

  “还是何院士,是这个!”

  黄明昆狠狠的竖起了大拇指,“他……”他正要说自己的方案是何毅给的,何毅顿时给了他一个眼神,他马上明白过来继续道,“何院士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啊!”

  钱宏宇满脸都写着不解。

  他在反重力中心工作有几年了,自认为对何毅还是比较了解的,要说何毅的实验水平、领导能力、执行能力,也都能算得上是出众。

  但是,理论?

  何毅能懂那些复杂的理论?

  钱宏宇带着不解看向了何毅,何毅双手揣在胸前,高高昂起了头,直接忽略了钱宏宇的眼前,对黄明昆道,“黄教授,你太夸奖了,我这个水平不算什么。”

  “何院士,你真是太谦虚了!还真是那句话,越是学问高的人就越谦虚啊!”

  黄明昆的话音满是感叹。

  钱宏宇听着就更加疑惑了,但他也没有继续拆台,毕竟何毅是他的上级。

  此时此刻,何毅确实非常的得意,他很享受黄明昆的恭维,觉得自己浑身都飘飘然了。

  他一直跟着王浩做研究,但负责的是实验内容,关于理论设计之类的根本不参与,即便是参与了,他给出的方案也极少会被采纳。

  到这种设计会议上,何毅知道自己是没什么‘地位’的,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地位,只是他发不发言并不重要。

  现在有个教授不断恭维自己,还是感觉非常不错的。

  黄明昆还继续说着,“这次的研究,我估计何院士肯定没问题,他的方案肯定会被采纳。”

  “那不会、不会!”

  何毅赶紧用力摆手,“即便是准备的再充分,也不一定会被采纳,这种研究太复杂了,有时候,靠的是一点灵感和运气,当然基础也很重要。”

  “何院士说的真好!”黄明昆认可的点头。

  在类似的设计会议上,每个人都希望能有好的表现,可不只是实验组内的研究贡献,研究组向上申报的时候,也会把贡献写的很清晰。

  王浩对待研究贡献是非常公正的,他本身不会贪图其他人的功劳,也会把内容写的很详细,同时,申报内部论文以及发表国际论文的时候,也会对于有贡献的人员进行重点标注,有的甚至会详细注明。

  这些就代表了荣誉、资历和成就,也都是和个人发展直接相关的。

  何毅也非常在乎研究贡献。

  虽然他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也评上了院士,年纪轻轻已经是公认的顶级物理学家,但他个人还是有追求的,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到礼堂领个重大奖项。

  另外,每一个研究贡献以及成果也能增加在科学界的权重、威望。

  其他人自然就更加在乎了。

  如果能在研究中有多次贡献,尤其是引力场技术这种重大研究,未来评奖、评院士也会变得很容易。

  王浩走了进来。

  他直接坐在了中心的位置上,整理一下手中的文件报告,随后说道,“内容大家都知道了吧?那就开始吧。”

  他左右看看,犹豫了一下,说道,“先从何院士这边开始吧。”

  王浩主要考虑理论组太突出了。

  尤其像是海伦、陈蒙檬等人,每一次都拿出非常复杂的理论,说的内容对其他人来说都像天书一样,也让其他人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从实验组这边先开始,会议就会变得非常顺利。

  何毅首先站了起来,他知道就自己就是走过场的,倒也没什么心理压力,直接说道,“我的设计来源于反重力技术,反重力的理论中,有很多和半拓扑结构有关。”

  “其中有个凹面开口方向的控制,我觉得也可以用在引力场技术中……”

  “哇啦哇啦~~”

  何毅连续说了一大堆。

  那些不了解反重力技术的人自然听不懂,但理论组的人都很明白,只不过具体怎么评价就看个人了。

  王浩听完认真点点头,点评了一句,“何院士是准备的很充分啊,不错。”